《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文化类)》一书,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考证。本书所采取的,基本上以考古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对考古遗址、器物(文献)、地理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数十年来,著者自己的历史考古经验,提出了“三历程”“三部曲”“三模式”“区系类型”等文明起源及发展,考古文化分类的观点。苏秉琦先生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在考古学界、史学界、文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论题,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在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 B.C 8000 ~ B.C 5000 新石器时代 北方 红山文化 B.C 4000 ~ B.C 3000 农业为主的原生文化 夏家店文化 B.C 3000 ~ B.C 2000 可能与上面是传承 南方 早期楚文化 B.C 4000 ~ B.C 3000 西南 三星堆文明 B.C 3000 ~ B.C 1000 东方 大汶口文化 B.C 4000 与仰韶同步 龙山文化 B.C 2000 可能与上面是传承,石铜并用,开始进入青铜文明的标致 东南 河姆渡文化 B.C 5000 早于仰韶文化,主食稻谷,与北方主食小麦不同 良渚文化 B.C 3000 ~ B.C 2000 玉器、耕作精细、有阶级、国家雏形 南方 鄱阳湖到珠江,无确切年代
评分##作者以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为线索,利用区系理论(作者自己参与建立的中国特色考古类型学理论)论证提出了“满天星斗”的中国文明起源论,又提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三部曲”和古国方国帝国的“三模式”,谋求重建中国古史,并与国际和未来对话。宏大气象,叹为观止!——2019.12.28
评分##作者以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为线索,利用区系理论(作者自己参与建立的中国特色考古类型学理论)论证提出了“满天星斗”的中国文明起源论,又提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三部曲”和古国方国帝国的“三模式”,谋求重建中国古史,并与国际和未来对话。宏大气象,叹为观止!——2019.12.28
评分##专业部分好,结论部分毕竟还是老一辈。
评分##第一次写素养快报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一遍,重读依然有新的收获。本书是中国考古学界“教父级”学者苏秉琦先生在晚年回顾中国考古学发展与理论成果的著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满天星斗说”、文明起源“三部曲”“三类型”、中国考古学六大区系理论等等,篇幅不长却内容丰富,最令人动容的是苏先生在“双接轨”一节对中国考古学寄予的深切期望,流露出老一辈学者的大家风范与奉献精神。 在“两个怪圈”一节中,苏先生开门见山地指出国人习惯于将“大一统”观念扩散到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实际是完全不符合真实情况的,他与费孝通都坚持所谓“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可以说是对很多中学生历史思维定式的突破,作为小书介绍给小朋友真的很不错呢! 当然至于说孔子“有教无类”包含着反种族歧视之类的论点就有些开脑洞了,考古学家脑洞要大!
评分##丢掉傲慢,拥抱差异
评分##非常不错的小册子,虽然我对考古只有浅薄的爱好,但是也看得懂
评分##书本身有年头了,但观点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作者以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为线索,利用区系理论(作者自己参与建立的中国特色考古类型学理论)论证提出了“满天星斗”的中国文明起源论,又提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三部曲”和古国方国帝国的“三模式”,谋求重建中国古史,并与国际和未来对话。宏大气象,叹为观止!——2019.12.2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