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机化学丛书 第三卷 碳硅锗分族(无机化学丛书)
:88.00元
作者:郝润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02-01
ISBN:97870303054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无机化学从书》第三卷,第9,10,11专题,分别叙述碳,硅、锗分族的无机化学,介绍了碳,硅、锗、锡、铅这五种元素的存在形式、物理和化学性质、化学分析方法,分类讨论了这些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合成方法本书叮供高等学校教师、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无机化学丛书》序
前言
9.碳
9.1 元素碳
1.1 概述
1.1.1 碳的存在形式
1.1.2 碳的同位素
1.1.3 碳的成键型式
1.1.4 碳的化学性质
1.1.5 碳的分析
1.2 石墨
1.2.1 石墨的生产和应用
1.2.2 石墨的结构
1.2.3 石墨的物理性质
1.3 金刚石
1.3.1 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
1.3.2 金刚石的人工合成
1.4 无定形碳及其他形式的碳
1.4.1 煤
1.4.2 焦炭
1.4.3 木炭和活性炭
1.4.4 炭黑
1.4.5 碳纤维
1.4.6 玻璃态碳
参考文献
……
10.硅
11.锗分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摸上去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配色沉稳,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严肃的学术著作。我特别喜欢那种纸张的触感,厚实又不失细腻,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光是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那种对知识的敬畏感。当然,内容才是核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光是目录的排布就足够体现编者的严谨态度了。章节之间的逻辑过渡非常顺畅,看得出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上下了很大功夫。整体而言,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专业、扎实,是那种值得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对于我们搞化学研究的人来说,这种实体书的价值是电子版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学术氛围的营造。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新手,我最看重的就是教材的清晰度和条理性。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结构设计仿佛是为初学者量身定制的“导航图”。每个章节的开始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概览,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图表的绘制精良,不仅清晰地展示了复杂的分子结构,那些能量曲线图和相图的标注也做得极为准确,极大地辅助了我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我发现,即便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配位化学计算,作者也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步骤解析,每一步都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这让我能够相对轻松地跟上思路,而不是一头雾水。对于希望系统性构建无机化学基础框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起点。
评分初次接触这套丛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深度与广度。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只停留在基础概念介绍的教材,这里的论述明显深入到了原子轨道、晶体结构乃至反应机理的层面。比如在讨论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时,作者似乎不满足于定性的描述,而是引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来支撑观点,这一点对于需要进行前沿研究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交叉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处理,总能找到无机化学与其他学科(比如材料科学或者生物化学)的连接点,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虽然内容的密度非常大,阅读起来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但这恰恰是高质量专业书籍的标志,它要求读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评分这套书的出版质量确实体现了国内顶级化学出版机构的水准。细节之处见真章,比如书中的专业术语翻译和统一性处理,非常规范。在化学领域,术语的精确性是生命线,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几乎找不到瑕疵。印刷墨色浓淡适中,保证了长时间阅读眼睛的舒适度,这一点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研究人员来说是莫大的福音。另外,我注意到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也是高度统一且专业,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态度,也方便了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文献追溯。虽然内容本身已经足够硬核,但良好的物理载体无疑让整个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让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研读。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化学史上的大师们进行深入对话的旅程。它不仅罗列了已有的知识体系,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科学哲学思考。比如在讨论某些元素的特殊性质时,作者会回顾历史上是如何一步步发现和解释这些现象的,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冰冷的化学反应似乎也带上了人性的温度和探索的激情。它引导我们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去探究“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未来还能怎样发展”。这种启发性的写作风格,对于激发我们自身的科研灵感,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不只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位严谨而富有远见的导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