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智能运输系统
定价:78.00元
作者:高利 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215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第1章 绪论
1.1 智能运输系统ITS概述
1.1.1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研究开发背景
1.1.2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内涵
1.2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2.1 美国ITS的发展历程
1.2.2 欧洲ITS的发展历程
1.2.3 日本ITS的发展历程
1.2.4 其他国家和地区ITS的发展历程
1.2.5 中国ITS的发展历程
1.2.6 ITS的发展趋势
1.3 小结
第2章 智能运输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2.1 系统工程理论
2.1.1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2.1.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2.2 智能控制理论
2.2.1 智能控制理论简介
2.2.2 智能控制理论在ITS中的应用
2.3 智能协同理论
2.3.1 协同论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
2.3.2 交通流系统车-路协同特征分析
2.3.3 交通控制管理的协同理论
2.3.4 车队协同驾驶技术与公共交通协同理论
2.4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2.4.1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4.2 导航数字地图
2.4.3 地理信息系统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2.5 小结
第3章 智能运输系统的信息采集及通信技术
3.1 信息采集技术
3.1.1 传感器技术概述
3.1.2 交通中常用的传感器
3.2 信息显示技术
3.2.1 信息显示技术概述
3.2.2 信息显示产品的主要种类
3.3 定位与识别技术
3.3.1 定位技术概述
3.3.2 卫星导航系统
3.3.3 其他卫星定位系统
3.4 通信技术
3.4.1 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3.4.2 分组交换通信技术
3.4.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3.4.4 智能运输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3.5 信息处理和融合技术
3.5.1 信息处理技术
3.5.2 信息融合技术
3.6 小结
第4章 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与标准
4.1 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定义和作用
4.1.1 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定义和组成
4.1.2 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研究方法与开发过程
4.2 国外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
4.2.1 美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4.2.2 日本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4.3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4.3.1 发展过程
4.3.2 用户服务
4.3.3 逻辑框架
4.3.4 物理框架
4.4 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
4.4.1 ITS标准化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
第5章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第6章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第7章 先进的车辆运营管理系统
第8章 电子收费系统
第9章 智能车辆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第章 车联网及车-路协同系统
第11章 综合智能运输系统
第12章 智能运输系统的评价
参考文献
智能运输系统括诸多方面,高利、吴绍斌、赵亚男、朴基男编*的这本《智能运输系统》以ITS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线索,介绍了ITS的主要应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特征和功能,基本上涵盖了ITS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12章,具体内容括:智能运输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的信息采集及通信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与标准、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
这本书的作者,高利教授,以及所属的北京理工大学,在交通运输领域享有盛誉,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我一直认为,学术著作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前瞻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描述,更能提出一些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思考。比如,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未来的交通模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共享出行、按需出行将如何与智能运输系统相结合?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智能运输系统如何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智能”之处特别感兴趣,即系统如何通过学习和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算法、模型和决策机制的深入讲解,让我对“智能”的实现有更具体的认识?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我目前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个痛点。我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现有的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入和支持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难题和实施挑战。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系统兼容性、数据接口标准、以及不同技术平台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我关注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议题,因为在高度互联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此外,我也很想了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智能运输系统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如何评估其社会经济效益,这对于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具有指导意义。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见解,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这倒是让我觉得挺踏实的。封面上“智能运输系统”这几个字,字体方正有力,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旁边那个“8u【正版】”的标识,虽然不确定具体含义,但“正版”二字让我放心了不少,至少不用担心买到盗版书。9787568215688这个ISBN码,我倒是没太在意,只是觉得它代表着这本书的独一无二的身份。高利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字样,让我联想到这应该是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内容上应该会有深入的研究和严谨的论证。我个人对智能交通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层出不穷,让我对未来的出行方式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这个领域的发展脉络,讲解其中的核心技术,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我对数据分析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提升安全等等。这本书是否能够给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让我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正是我期待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编排非常好奇。我通常会先翻阅目录,看看作者是如何组织内容的,是否有清晰的逻辑递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技术细节和系统应用。例如,是否会先讲解交通流理论、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然后再介绍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管理等具体应用?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智能运输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城市交通、高速公路、公共交通等,以及这些场景下特有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感兴趣的人,我也很想知道智能运输系统如何与智慧城市中的其他系统(如智慧能源、智慧安防等)进行集成和协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绿色、安全的生活环境。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的介绍,那就更好了,这有助于我了解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宏观环境。
评分拿到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不像一些轻飘飘的书籍,让人觉得内容可能也比较浅薄。封面上的“畅销书籍”四个字,虽然有营销的成分,但也多少说明这本书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应该是有其独到之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介绍智能运输系统前沿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市面上相关的资料很多,但往往碎片化,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偏重某个单一技术。我希望这本《智能运输系统》能够填补我的这一块知识空白,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将各种看似独立的子领域串联起来,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理解整个智能运输系统的运作机制?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不同技术融合的探讨,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是如何协同作用,共同构建起智能化的交通网络。同时,我也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项目落地来展示智能运输系统的优势和挑战。毕竟,理论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