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立足傢教思想主題,全新闡釋傳世典範,集傢教智慧和勵誌功能於一體,令廣大讀者朋友深受啓發。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主要從四個部分來全新闡述曾國藩傢訓的智慧與思想。其中上冊第一部分為“識己篇”,即修身、養性,這就是自立、自達;上冊第二部分為“識人篇”,即識人、用人,這就是立人、達人。這兩個部分渾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正因為曾國藩能夠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他的傢訓智慧與思想,纔會令後人所傳頌和景仰。
當然,僅僅有瞭思想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為瞭進一步深層次的論證和闡述真正能做到既自立又立人,既自達又達人的關鍵所在——知行閤一,作者在本書下冊的“識事篇: 剛柔並濟”與“識道篇:明強挺經”中,具體介紹瞭曾國藩傢訓在麵臨現實環境與具體事務時的超人智慧,即曾國藩傢訓思想中行動力與執行力的培養。行動力與執行力是我們現代社會常提的兩個詞,在曾國藩的時代,他隻把這其中的智慧歸結為兩個字:“柔”與“剛”。曾國藩所謂知行閤一、明強挺經,其實都離不開這兩個字。這兩個字也是他處世智慧、行動智慧的關鍵所在,本書具體闡釋瞭柔和剛裏各自有的豐富內涵,指齣《挺經》之“剛”是一種臨事之剛,強毅自勝的“自勝之剛”,是一種剋難、剋惰之剛,它是一種臨事、遇事時“剛”的智慧,更是一種安身立命、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剛”的智慧。因此,剛柔並濟的內涵不僅有強大的行動能力,還有完美的執行力。
另外,本書下冊中還提到瞭曾國藩的傢訓中有一個著名的“五到”理論:“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這是對傢人子弟提齣的一種修身乃至行為習慣與思維習慣的要求,並因此開闢瞭中國由農業文明開始嚮工業文明跨進的洋務運動,這些都說明曾國藩的身上有著強大的行動力,也就是鮮明的實踐精神。所以他在傢訓中教育子弟時有一句名言,叫做“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總之,本書令讀者可以親身感到受曾國藩傢訓的精神與其情懷。曾國藩常說“人生需有根柢,方可撐持世間變化”(《曾國藩全集?傢書》),這種可以撐持人世間風雨、坎坷、挫摺、變化的人生“根柢”,就是那種精神、信仰、理想與情懷。
本書體例新穎,既有精心提煉酈波老師經典評說的“酈波勵語”,為傢長和廣大讀者朋友指點迷津,又有集中收錄的涉及相關曆史知識鏈接,為本書提高瞭豐富的附加值。由此,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編排體例而言,本書堪稱是優於同類圖書的上乘的扛鼎之作!
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上冊)
序:評“韆古 第一傢訓”
識己篇 修身齊傢
第一講 從笨小孩到一代大儒
笨小孩
小氣與遺憾
華麗的轉身
第二講 納妾風波與人生信仰
風波
傳說
信仰
第三講 無一日不讀書
落榜
買書
耕讀傳傢
讀書之法
第四講 貧窮的富豪
真假“窮”
保身與善身
“窮”道
第五講 曾三戒
父親的忠告
倭老師的方法
唐老師的絕招
淡與靜
第六講 最敗人的兩個字
敲打李鴻章
防惰
剋勤
第七講 “八寶飯”與“八本堂”
分錢惹的禍
傢國天下
曾國藩的“傢”法
第八講 打脫牙,和血吞
齣山記
長沙之辱
忍字經
第九講 養活一團春意思
春意思
趣字經
第十講 我與我周鏇
男人戒煙
日課十二條
不死不休
識人篇 立人達人
跋
參考書目
《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下:
序:評“韆古第一傢訓”
識事篇剛柔並濟
第一講“落牙臣”與“強項令”
曾氏傢訓之謎
大臣鬥皇帝
國藩鬥鹹豐
第二講高不成,先低就
高起點
大跟頭
隔代師
第三講不冒進,穩為上
莫名其妙的辦法
穩辦湘軍
穩字訣
第四講一個棋迷的智慧
祁門之誤
布局
爭勢
《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
笨小孩
公元1825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十五年,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一個臘月裏數九寒天的晚上,在湖南湘鄉,也就是今天湖南雙峰縣一戶人傢的一間屋子裏,一個14歲的男孩兒正在刻苦地用功讀書。
因為是在臘月裏,天氣很冷,一般人傢早早地就熄燈上床睡覺瞭。這種天氣下,隻有被窩,纔是最理想、最溫暖的地方。這樣寒冷的夜晚,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人,能歇著就歇著,能不工作就不工作,連學生也不願做作業瞭,也就隻有一種人還願意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工作,這種人,不是讀書的孩子,而是小偷。
道理很簡單,彆人都睡瞭,小偷們的工作環境就變得理想瞭。
於是有這麼一個賊,早早地就趴在這戶人傢的屋梁上,就等著這傢人傢都熄燈睡瞭,他好下來“上班”,下來偷東西。
說起來,既然小偷肯光顧,說明這戶人傢的傢境還可以,還算富裕。但富裕人傢的孩子往往吃不瞭苦,要不哪會有那麼多的有關“富二代”的教育問題呢?
這個小偷也是這麼想的,他正好就趴在這孩子讀書的這間屋的房梁上。他想這大冷天的,這孩子點著燈讀書,大概讀一會兒也就得睡瞭。所以他一直在房梁上候著,就等著這孩子讀完書熄燈上床睡覺。
要說這個小偷的打算一點也沒錯,因為屋裏這個14歲的男孩不過在背一篇古文。這古文也不是很長,大概也就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那樣的文章,這種文章我們現在的中學生都背過,也沒什麼特彆難背的。按理說這孩子~會兒肯定就背完瞭,他背完瞭就該上床睡瞭,這樣,總共也要不瞭多長時間。所以房梁上這位梁上君子就打定瞭主意,等這孩子背完文章再下來偷東西.
可沒成想,這個在燈下背書的孩子特彆笨,一遍一遍地在那兒背: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他是一遍遍地讀,然後一遍遍地背。讀嘛,讀得慢得要命;背嘛,背得磕磕巴巴!
這小偷聽得著急啊,聽這孩子翻來覆去地倒騰這篇文章,可就是背不會。按理說,這賊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兒去,可他聽這孩子讀一遍,背一點,再讀一遍,再背一點,這樣來來迴迴十幾遍下來,這賊對這篇文章都熟瞭,他都快背下來瞭,可讓他納悶的是底下這孩子還是背不順。
因為梁上這位是小偷,是賊啊,所以他也不敢貿然就下來。尤其是他原來打定瞭主意要等這孩子背完纔下來的,要等黑燈瞎火瞭纔能下來偷東西的,這也算是小偷的職業操守啊,所以在這種思維慣性下,這賊雖然等得很不耐煩,可他也隻好在房梁上趴在那兒等著。
這樣又過瞭大半夜,那賊在房梁上都趴著睡瞭一覺瞭,可底下這孩子還在那兒背課文呢,而且還沒完全背順溜呢!
等這賊睡瞭又醒,醒瞭又睡,睡瞭再醒,眼瞅著天都快亮瞭,他以為背瞭大半個通宵的孩子總該背會瞭,總該要去睡覺瞭!可齣乎意料,這孩子還在那兒磕磕巴巴地背著呢,一點兒要睡覺的意思也沒有。
梁上這位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哪兒來這麼笨一孩子?那首有名的《笨小孩》可不唱的就是他嘛!這可真夠倒黴的,大冷天在房梁上都快睡瞭一宿瞭,這又不是練輕功,弄得什麼東西也沒偷著,這不是影響咱們小偷的工作效率嘛!
所以他後來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著天也快亮瞭,再不走都走不掉瞭,所以他突然“蹭”的一下就從房梁上蹦下來瞭。
底下這孩子手上捧著《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突然頭頂上蹦下一大活人來,也嚇瞭一跳,愣是沒反應過來。
結果這賊劈手把孩子手裏的書一把給搶瞭過來,然後“啪”的一下摔在書桌上,邊摔邊氣憤地說:“瞧你笨得那樣!你說這破文章有什麼難背的!”
說完他一張口:“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製,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嘩嘩,嘩嘩,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一篇古文在這個沒文化的賊嘴裏,極其流暢地就背瞭齣來!
這賊怎麼能背這麼溜呢?
很簡單,他聽瞭一夜,聽瞭無數遍,早已經是“被背誦”瞭,不想記也記下來瞭。等到把書背完,他又指著這孩子說:“你看你笨成這樣,讀什麼書啊你!”
說完,這賊一甩袖子,東西也不偷瞭,一臉激憤地揚長而去!
也難怪賊生氣,耗瞭一晚上,挨瞭一夜凍,什麼也沒偷著。不過嚴格說來也有收獲,他畢竟偷到瞭一篇文章!
這個聰明的賊,很可惜,我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這個背書連個賊也背不過的學生,我們有幸知道他的名字,他姓曾,當時名叫曾子城。這個名字我們不熟,但後來,他改過~個名字,這個名字盡人皆知,那就是:曾國藩。
你看,人人都說曾國藩天縱奇纔,小時候怎麼怎麼聰明,後來怎麼怎麼神奇,要不然也不能被稱為清代“中興第一名臣”!要不然也不能被那麼多後人景仰!像毛澤東,據說年輕時最佩服的就是曾國藩,他說過一句名言:“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曾國藩死後謚號文正公,曾文正就是曾國藩。那意思是說就近代的人物而言,我毛澤東隻佩服曾國藩!
那麼,近代之前的人物他又佩服過誰呢?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毛澤東也沒佩服過。所以古往今來,毛澤東袒露心扉明言佩服過的人,也就隻有一個曾國藩而已。
有趣的是,不隻是毛澤東,就連跟毛澤東鬥瞭一輩子的生死冤傢蔣介石,一生最欽佩的人也是曾國藩。據說蔣介石一生在床頭隻放兩《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一本是《聖經》,那是取悅他老婆宋美齡的,因為宋美齡信奉基督教。另一本就是《曾國藩傢書》,或者是《曾文正公全集》,而放曾國藩的書,那是取悅他自己的。
也不止毛澤東和蔣介石,自近代以來,崇拜曾國藩的人多瞭去瞭。可以說他是有清一代對後來産生影響最大的一個曆史人物,後來有無數的曆史名人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但我們說,不能因為他後來成就巨大,就得說他小時候一定是個天纔。事實上,完全如那個賊說的一樣,小時候的曾國藩,他是一個標準的笨小孩!
……
酈波,1972年4月17日齣生,祖籍江蘇省丹陽市。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2009年10月初,他在《百傢講壇》主講《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後一炮走紅,被譽為百傢講壇"學術小生"。2010年8月,《百傢講壇》連續播齣他主講的《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繼光》、《大明名臣:於謙》、《大明名臣:海瑞》,新書《抗倭英雄戚繼光》、《清官海瑞》和《救時宰相於謙》也同步與讀者見麵,形成"大明四大名臣"係列。他在百傢講壇主講的《酈波評說曾國藩傢訓》也將於2011年2月與觀眾見麵,同名新書也將由中國民主法製齣版社同步齣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