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是代錶當今世界哲學史研究領域學術水平的著作。
《勞特利奇哲學史》對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直到現在的西方哲學史提供瞭一種編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討論瞭哲學的所有重要發展。對於那些普遍公認的偉大哲學傢提供瞭很大的篇幅。但是,較小一些的人物並沒有被忽略,在這十捲本的哲學史中,包括瞭過去和現在的每一個重要哲學傢的基本和關鍵的信息。這些哲學傢被明確地置於他們時代的文化特彆是科學的氛圍之中。
這部《哲學史》不僅是寫給專傢看的,而且也是寫給學生和普通讀者看的。各章都是以淺近的風格
內容簡介
發端於17世紀後期、貫穿18世紀大部分時間的歐洲哲學就是通常所說的“啓濛思想”。這是一個批判17世紀理性主義者的雄心勃勃的形而上學體係的時期。《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從切爾伯裏的赫伯特勛爵(Lord Herbert of Cherbury)和劍橋柏拉圖主義者開始,接著論述瞭牛頓和英國早期啓濛思想。洛剋是有關章節討論的關鍵人物,這既因為他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哲學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又因為他對作為整體的啓濛思想産生瞭開創性的影響。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討論的主要是蘇格蘭的啓濛運動及其對法國啓濛運動尤其是對康德的影響。這裏還考察瞭法國的思想,它進一步影響瞭後來激進的啓濛思想,尤其是邊沁的思想。
《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將有關專傢所寫的清新流暢、有專傢性的章節匯聚在一起,對哲學史上這一時期的作品作瞭專門的介紹。它還附有技術術語的簡釋和關於重要政治、哲學、科學和其他文化事件的年錶。
作者簡介
斯圖亞特·希朗是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他發錶瞭大量的有關17-18世紀哲學的著述,他也是一本關於萊布尼茨的著作的作者。他編輯瞭多部文集,包括《啓濛哲學傢》(1979)和《尼古拉斯·馬勒伯朗士:他的哲學的批評傢和繼承者》(1991)。
目錄
總主編序
作者簡介
曆史年錶
導言
英國的“啓濛運動”
世俗文化嚮新哲學的滲透
自然神論與“理性的時代”
懷疑主義與對形而上學體係的拒斥
經驗主義
第一章 切爾伯裏的赫伯特勛爵與劍橋柏拉圖主義者
切爾伯裏的赫伯特勛爵
劍橋柏拉圖主義者
拉爾夫·卡德沃思
亨利·摩爾
安妮·康韋與約翰·諾裏斯
第二章 科學與英國哲學:波義耳與牛頓
導言
物質的本質
機械論哲學
第三章 洛剋:知識及其限度
洛剋的生平和著作
《人類理解論》的宗旨
駁天賦觀念論
觀念與知識的來源
知識的限度與靈魂問題
兩種性質與實體
語言哲學
知識論
知識與“真實的存在”
洛剋哲學的曆史地位
第四章 洛剋的政治哲學
上帝觀念與《政府論兩篇》
另闢蹊徑
顛覆與“上帝的偉大設計”
權力與自我保存
權力轉讓與公民政府
自由與財産權
社會契約與政府
政府權力的締造、職能與喪失
特點與地位
第五章 喬治·貝剋萊
背景與早期著作
《視覺新論》:有限製的非唯物主義
非唯物主義之完成:《人類知識原理》
上帝對物質和自然的取代
眾說紛紜的評論
第二階段:1732-1734年的綜閤
最後的階段:齣色的主教
批評
第六章 大衛.休謨論人類知性
安娜.加普.雅各布森(Anne.Jaap.Jacobson)
關於觀念的理論
知識和因果作用
身體和自我
一個關於懷疑主義的結論
第七章 休謨的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
羅莎琳.赫斯特豪斯(Rosalind.Hur.Sthouse)
導言
理性和激情
道德情感
懷疑主義和自愛
懷疑主義和主觀性:“趣味”的標準
政治哲學
自然動機
正義和財産的起源
政府的起源和忠誠的源泉
原始契約和遵守許諾
結論
第八章 18世紀的英國倫理學傢:莎夫茨伯裏、巴特勒和普賴斯
戴維·麥剋諾頓(David.McNauaghton)
莎夫茨伯裏伯爵
約瑟夫·巴特勒
理查德·普賴斯
第九章 法國啓濛運動一:科學、唯物主義和決定論
彼得.基馬剋(Peter.Jimack)
培爾與伏爾泰
狄德羅與達朗貝爾
孔狄亞剋、佩爾蒂與畢豐
愛爾維修、拉美特利與霍爾巴赫
第十章 法國啓濛運動二:自然神論、道德與政治
彼得.基馬剋(Peter.Jimack)
鍾錶論證、第一因論證與自然神論
道德與幸福
習慣、教育與政治
第十一章 蘇格蘭啓濛運動
M.A.斯圖爾特(M.A.Stewart)
導言
哈奇森時代
休謨對理性宗教的批評
對休謨的迴應
第十二章 德國啓濛運動與英國哲學
曼弗雷德。庫恩(ManfredKuehn)
導言
早期啓濛運動
後期啓濛運動和通俗哲學
第十三章 詹巴蒂斯塔.維科
安東尼奧·佩雷茲-拉莫斯(AntonioP6rea-Ramos)
事實真理與構成主義。
“心靈的運動”與曆史哲學
第十四章 盧梭與柏剋
伊恩·哈裏斯(IanHarris)
國傢、道德、經濟利益與自然神論
盧梭及其《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不平等、進步與自由
公意及其實現方式
《法國革命論》
名詞解釋
主題索引
專名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懷疑主義和自愛休謨在他自己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一直都被描述為“道德懷疑主義者”。他自己則否認他是道德懷疑主義者。人們有時以為,他所以這樣做,隻是為瞭避免鬥爭和希望獲取學術職位。更閤理的假設是,“道德懷疑主義”或“否認道德區彆的實在性”能夠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至少在它們采取的某些方式中,當休謨聲稱他自己不是道德懷疑主義者時,他是真誠的。在被莎夫茨伯裏和哈奇森描述為道德懷疑主義者的作者中,有霍布斯、洛剋和孟德維爾,因為他們全都堅持我們的唯一激情或情感是自愛,或者說是對我們私人利益的關懷。看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人們據之認為,這樣一種關於人類本性的主張相當於否認道德區彆的“實在性”,因此相當於道德懷疑主義。
首先,我們在不同行動之間作齣的道德區彆,嚴格地說,是那些行動的動機之間的區彆。但是如果從來隻有一種動機,亦即自愛,那麼就沒有這樣的區彆要被作齣;因此也就沒有實在的道德區彆。其次,沒有一個接受“自私論假設”的哲學傢否認,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必須區分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和他人的私人利益,至少有時追求後者而不追求前者。如果這是違背(他們的)本性的,那麼在某種意義上它就必定是一種約定或人為設計。但是如果道德區彆産生於約定,而非産生於本性,那麼它們就不是實在的;因此,根據“自私論假設”,它們不是實在的。
在《人性論》中,休謨很少談論自愛,也很少明確地嘗試使自己與“道德懷疑主義”脫離聯係,除瞭關於正義的問題。或許,他沒有料到被指責為道德懷疑主義,因為畢竟他贊同“古代的道德傢以及格拉斯哥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哈奇森先生”。
然而,在《道德原則研究》中,休謨非常明確地拒絕道德懷疑主義,堅持“那些否認道德區彆的實在性的人可以被歸人不真誠的爭論者之列”。
前言/序言
哲學史,正如它的名字所意指的一樣,它錶示兩個非常不同的學科的統一,它們中的一個學科給另一個學科強加瞭嚴格的限製。作為思想史中的一種活動,它要求人們獲得一種“曆史的眼光”:對它研究的那些思想傢是怎樣看待他們力圖解決的問題、他們討論這些問題的概念框架、他們的假設和目的、他們的盲點和偏差等有一種透徹的理解。但是,作為哲學中的一種活動,我們所要做的不能僅僅是一種描述性的工作。我們的努力有一個關鍵性的方麵:我們對說服力的探求和對論證發展路徑的探求一樣重要,因為哲學史中的許多問題不僅對哲學思想的發展可能曾經産生過影響,而且它們今天繼續盤踞在我們心中。
所以,哲學史要求與它的實踐者們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我們完全是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束閱讀這些著作,我們能看齣為什麼微小的貢獻仍然是微小的,而龐大的體係卻崩潰瞭:有時是內部壓力的結果,有時是因為未能剋服一種難以剋服的障礙,有時是一種劇烈的技術或社會的變化,並且常常是因為理智的時尚和興趣的變化。然而,因為我們對許多相同的問題的持續的哲學關注,我們不能采取超然的態度來看這些工作。我們想要知道從那些不重要的或是“光榮的失敗”中吸取什麼教訓;有多少次我們想要以疏漏的理論柬為一種現代的相關性辯護。
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第5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國哲學和啓濛時代(第5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