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水处理填料与滤料(第2版) |
| 作者: | |
| 市场价: | 68元 |
| ISBN号: | 9787122243720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版次:2 | 页数:194 |
| 印刷时间:2015-09-01 | 印次:1 | 字数:310.00千字 |
| 内容简介 | |
| 全面介绍了各种水处理填料与滤料的性能特点和分类,系统分析了各种水处理填料与滤料的发展前景、处理对象和其处理效果,并对一些填料与滤料的工程实际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对废弃物作填料、滤料,还有新型填料、滤料以及应用设备进行了详细描述。 |
| 目录 | |
| 1绪论 1.1水处理技术 1.2水处理中的填料 1.3水处理中的滤料 参考文献 2填料 2.1填料的发展 2.2填料的作用 2.3填料的性能 2.3.1填料的性能要求 2.3.2填料的性能参数 2.4填料分类概述 2.5定型固定式填料 2.5.1蜂窝状填料 2.5.2波纹板状填料 2.6分散式填料 2.6.1分散堆积式填料 2.6.2分散悬浮式填料 2.7悬挂式填料 2.7.1软性填料 2.7.2半软性填料 2.7.3组合式填料 2.7.4弹性立体填料 2.8新型填料 2.8.1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颗粒填料 2.8.2新型BF填料 2.8.3针刺聚氨酯纤维条状填料 2.8.4阿科蔓填料 2.8.5辫带式填料 2.8.6牡蛎壳填料 2.8.7稻壳填料 2.8.8KP-珠填料 2.8.9空间立体网状填料 2.8.10新型BioM微生物载体 2.8.11科利尔生物带 2.8.12竹球填料 2.9废弃物填料 2.9.1天然材料和固体废弃物在填料中的应用 2.9.2矿业废弃物用作人工湿地填料处理污水 2.9.3农林废弃物用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2.10填料的比较 2.11填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2.11.1水处理中新型填料的开发 2.11.2水处理中填料的作用机制 2.12填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12.1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12.2塔填料在工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3滤料 3.1滤料的发展 3.1.1从单层到多层的转变 3.1.2从天然到人工的转变 3.1.3滤料材质的转变 3.2滤料的作用 3.3滤料的性能 3.3.1滤料的性能要求 3.3.2滤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3.4滤料的分类概述 3.5天然矿物类净水滤料 3.5.1无烟煤滤料 3.5.2石英砂滤料 3.5.3鹅卵石(砾石)滤料 3.5.4锰砂滤料 3.5.5磁铁矿滤料 3.5.6火山岩滤料 3.5.7石榴石滤料 3.5.8沸石滤料 3.5.9金刚砂滤料 3.5.10瓷砂滤料 3.5.11人造火山灰(SVA)滤料 3.5.12海泡石 3.5.13膨胀珍珠岩 3.5.14硅藻土 3.5.15蒙脱土 3.5.16凹凸棒土 3.5.17麦饭石 3.5.18蛇纹石滤料 3.5.19陶粒滤料 3.5.20陶柱滤料 3.5.21浮石滤料 3.6生物材质类净水滤料 3.6.1果壳类滤料 3.6.2活性炭滤料 3.6.3果壳活性炭 3.6.4焦炭滤料 3.7化工材质类净水滤料 3.7.1聚丙烯滤芯 3.7.2聚醚砜滤芯 3.7.3聚四氟乙烯滤芯 3.7.4纤维球滤料 3.7.5纤维束滤料 3.7.6聚酯纤维针刺毡覆膜滤料 3.7.7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滤珠滤料 3.8金属矿物滤料 3.8.1活性氧化铝 3.8.2凯得菲(KDF)多金属滤料 3.8.3铁屑滤料 3.8.4海绵铁 3.9废弃物滤料 3.9.1果壳做滤料 3.9.2利用废弃物制备系列多孔陶瓷滤料 3.10几种典型的新型滤料 3.10.1彗星式纤维滤料 3.10.2旋翼式纤维滤料 3.10.3多孔陶瓷 3.10.4改性火山岩滤料 3.10.5空心陶瓷球 3.10.6Mediaflo新型滤料 3.11滤料的发展趋向 3.12滤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3.12.1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3.12.2生物陶粒滤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3.12.3无烟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4现代过滤设备 4.1纤维转盘滤池 4.2电动刷式全自动自清洗水过滤器 4.3全自动阵列超滤器 4.4自动旋流集污式砂滤器 4.5板框式过滤器 4.6砂芯过滤器 4.7活性炭过滤器 4.8袋式过滤器 4.9自洁式排气水过滤器 4.10机械过滤器 4.11除铁锰过滤器 4.12盘式过滤器 4.13黄锈水过滤器 4.14生物过滤装置 4.15反渗透装置 4.16MBR(膜生物反应器) 参考文献 附录1悬浮填料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HJ/T246-2006) 附录2悬挂式填料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HJ/T245-2006) 附录3水处理用滤料(CJ/T43-2005) 附录4水处理用天然锰砂滤料(CJ/T3041-1995) 附录5多层滤料过滤器(HJ/T248-2006) 附录6反渗透水处理装置(HJ/T270-2006) 附录7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CJ/T299-2008) 附录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滤装置(HJ/T271-2006) 附录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微孔过滤装置(HJ/T253-2006) |
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比较偏向于实战经验的积累,对那些纯理论的探讨往往难以产生浓厚兴趣。然而,这本书在处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得非常巧妙。它在讲解完某个反应机理后,紧接着就会配上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比如某个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流程图解,甚至是某个工艺参数调整的实际曲线图。这种“理论—应用—优化”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让我能很容易地将抽象的公式概念落地到具体的工程问题上。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氧化沟污泥龄控制的章节,我感觉作者完全是从一个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的角度来撰写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老道的沉稳,而不是空泛的学术说教。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比我过去读的任何一本纯粹的理论教材都要有效得多。
评分从环保行业新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我刚入行时,总是感觉知识点零散,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系统学习。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从预处理到深度处理的每一个单元操作,都有详尽的介绍,并且相互之间有着明确的衔接。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技术壁垒较高的处理工艺,比如高级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污染物中的应用,书中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用了专门的篇幅进行深入剖析,甚至连设备选型的注意事项都考虑到了。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行业内的“作战地图”,清晰地指引着学习的路径,避免了在知识海洋中盲目摸索的窘境,让我的学习效率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磨砂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马就给人一种“有料”的感觉。我特地翻阅了它的一些内页排版,看得出来设计者在信息层级和阅读舒适度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关键术语的加粗和彩图的运用,对于理解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或者设备构造图,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记得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同类书籍,排版总是密密麻麻的,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却做到了图文并茂的完美平衡,专业性丝毫不减,但阅读体验却大大提升了。尤其是那些工程案例的插图,清晰到几乎可以直接拿去现场对照操作,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编辑团队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光是看着这些清晰的图表和结构化的章节安排,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是一本死板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编纂的、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手册。
评分我最近在忙一个关于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项目,急需一些关于新型生物滤料性能对比的权威数据。坦白说,网上的资料零散且真假难辨,让人很头疼。翻开这本工具书后,我发现它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横向比较表格,从孔隙率、比表面积到耐冲击负荷能力,各种参数都列得清清楚楚。这种系统化的数据汇总,极大地缩短了我前期文献调研的时间。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填料在特定污染物去除效率上的优劣势,并且引用了近几年的国际研究成果作为支撑,这为我的方案论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后盾。这种深度挖掘和交叉对比的能力,是任何简单搜索引擎能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所无法比拟的,真正体现了“专业”二字的分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严谨而精准的,每一个技术名词的使用都无可挑剔,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撰写技术报告或投标文件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质。我注意到,它在阐述一些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时,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模棱两可的描述,而是采用了非常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这使得读者在引用书中的观点或数据时,能够充满信心。我曾对比过一些网络上流传的旧版资料,用词和概念都存在滞后性,但第二版显然是紧跟了最新的国家排放标准和行业技术导则。这种与时俱进的严谨性,让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份具有实时指导价值的行业标准参考,对于确保项目合规性和技术先进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