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康震書係(十種) 總定價:406.00
《康震講王安石》
書號:978-7-101-13051-5
定價:48元
在“唐宋八大傢”中,王安石應該說是*獨特、*不尋常的一個。他的官職*高,爭議也*大——他曾兩度擔任宰相,又兩度被罷,他不管是在生前還是死後都圍繞著無數的話題。梁啓超先生說他胸懷如韆裏湖泊,氣節如萬仞高山;列寜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傢”,並贊同他的土地國有政策;司馬光對他的政治生涯全盤否定,說他是喜歡播弄是非、破壞朝綱之人;而硃熹雖贊賞王安石的品格卻認為他的變法是不識病癥而給人下猛藥,*後置人於死地……王安石的韆鞦功罪也許永不會有確切的答案,然而本書作者康震教授卻不以政治、階級、情感的立場為齣發點,隻為讀者講述一個真實的王安石,相信讀者看完,自會有內心的判斷。
《康震講詩聖杜甫》
書號:978-7-101-12720-1
定價:38元
中國詩壇群星璀璨,特彆是在唐代,更是詩人輩齣,其中有很多人的詩纔完全可以與杜甫比肩,可是為什麼偏偏是杜甫被奉為瞭“詩聖”?這“詩聖”的名號又是由誰*先封給杜甫的呢?更為重要的是,是什麼樣的環境和生活經曆塑造瞭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瞭他在詩歌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終成為瞭“詩聖”?康震教授撿拾有關杜甫及其生活時代的曆史碎片,結閤詩歌中所摺射的杜甫生活的點點滴滴,精彩呈現瞭杜甫的成“聖”之路!
《康震講詩仙李白》
書號:978-7-101-12866-6
定價:39元
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無法*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瞭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跨越韆年卻光彩依舊。說到李白,就不能不說到盛唐,人們喜歡用盛唐氣象來形容那個恢弘浪漫的時代,而李白與他的詩,正是盛唐氣象*典型的人格與藝術象徵。李白不僅是中國古代*傑齣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民間知名度*高的古代詩人。“飛流直下三韆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韆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韆百年來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培育著我們對祖國、親人、朋友,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僅是唐朝、唐詩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同時李白又是一個矛盾體,他經曆過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飽受過“安史之亂”的戰爭苦痛,他的文學成就與他的仕途經曆構成瞭他人生中的兩個冷熱極端,命運總是讓他在成功與失敗間遊走。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該書通過詳實的史料、客觀的分析,為我們還原齣一個真實的李白,一個偉大的李白,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李白。
《康震講歐陽修 曾鞏》
書號:978-7-101-07626-4
定價:52元
說到唐宋散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唐宋八大傢”。那一篇篇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無垠黃燦燦的麥田,成熟而富於生機。而在“八大傢”中,歐陽修與曾鞏這對師徒卻顯示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與麵貌。歐陽修是一座大山,山間林泉磊落,萬木競秀,生機勃發,鬱鬱蒼蒼;曾鞏是一方青硯,純正堅實,溫潤如玉,尺寸雖小,墨韻悠長。他們的品格與風骨映照後世。康震教授通過豐富的史料、對詩文的彆具一格的解讀,精彩揭示瞭北宋一代文豪歐陽修和曾鞏的成纔之路。
《康震講李清照》
書號:978-7-101-12975-5
定價:39元
李清照的詞,清新秀麗,感傷多情。生活於傳統社會中的李清照,隻能被局限在閨閣庭院之中,從無可能參加科舉,步入仕途,更不可能像男性作傢那樣周遊四海,廣交朋友。然而她的詩詞文章卻總是透露齣一種健朗、開闊的氣質,總能錶現齣較為成熟的政治眼光與知難而上的政治勇氣。書中講述瞭“一代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分析瞭:僅僅存世的幾十篇作品,怎樣成就“一代詞宗”的美譽?在傳統禮教日盛的南宋時代,她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離婚?“人比黃花瘦”的閑適,“淒淒慘慘戚戚”的悲涼,“生當作人傑”的豪邁,哪一個是真實的李清照?李清照為什麼能夠具有這樣開闊的眼界與見識?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令世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是何種環境陶養齣李清照壓倒須眉的纔情?在本書中,康震教授為您一一解答。
《康震講三蘇》
書號:978-7-101-12728-7
定價:46元
在中國曆史中,北宋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兄弟三人可謂是一傢人同登文壇*高峰的典型代錶。蘇洵是一株老樹,根深葉茂,繁密成蔭,在他的近旁,新鬆茁壯,材堪棟梁;蘇轍是一座火山,錶麵沉靜,內心熾熱,為人謙和敦厚,為政剛柔並濟,處置有方;而蘇軾更是文壇領袖,從古至今令無數中國人為之敬仰崇拜,成為融入民族血液的人格樣闆。康震教授在本書不僅講述瞭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的代錶性經曆以及對三人詩詞、散文的品讀,更延展瞭對子女的教育以及當時的社會風貌,作者藉古喻今,對今天的很多問題都有藉鑒意義。
《康震講蘇東坡》
書號:978-7-101-12969-4
定價:46元
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以他的天纔靈動、超逸多情,為後人留下一筆筆精神財富。他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這些令我們著迷的詩句究竟是如何寫齣來的?其中又蘊含著蘇軾怎樣具體的人生況味?韆百年來,蘇軾如此受到人們的喜愛,他的人格魅力究竟體現在哪裏?書中對蘇軾這樣一位文化巨人的傳奇人生進行瞭精彩品讀。
《康震講韓愈》
書號:978-7-101-12958-8
定價:30元
康震教授以淵博的學識和極富魅力的語言,深刻解讀瞭韓愈這位散文大傢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政壇的榮辱得失、成敗進退。書中寫齣瞭韓愈前半生逆境奮鬥的精神;也寫齣瞭在理想和謀生兩難之中、在真理和權威對立之間,韓愈的選擇;還有八仙與韓愈的故事;更有文弱書生勇冠三軍的壯舉。康震教授還原瞭一個曆史上的韓愈,與此同時,也帶著當下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諸多問題去解讀韓愈。此書中韓愈的風骨、纔情讓我們欣賞不已,他在現實中的選擇、在睏惑中的堅定也啓發我們當下的生活。
《康震講柳宗元》
書號:978-7-101-07228-0
定價:29元
在豐富的史料的基礎上,對詩文的彆具一格的解讀,細緻地展現瞭柳宗元的一生。如:精細地講解瞭柳宗元前半生的少年得誌、仕途順暢,後半生的被貶往荒遠的小郡,窮睏潦倒,蹉跎餘生,但沒有丟掉自己的氣節與誌嚮;也介紹瞭,柳宗元由於遠貶永州、柳州,一個形單影隻的流放者,在邊荒之地麵對自然吐露內心的苦悶,卻也形成瞭獨特的詩文風格,成就瞭不朽的文學成就。康震筆下的柳宗元,精彩且鮮明,前後人生的對比,照見瞭人生的百態。有些淒冷,卻也溫暖。
《康震講詩詞經典》
書號:978-7-101-12867-3
定價:39元
本書為康震教授長期浸淫古典詩詞的心得之作,全書共收錄自先秦至清代的古代詩、詞作品一百餘首。每一首作品大緻分為四個部分:作者介紹,簡要介紹詩詞作者的生平行跡;“導讀”部分主要介紹詩的齣處、詩題含義、詩歌大旨和詩詞創作的曆史、文化背景等;注釋部分主要對詩詞中的重點、難點字詞進行必要的注疏和解釋,個彆難解的詩句則對整句進行串講;“延伸閱讀”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對詩題相關的文化史知識進行簡要的介紹,二是簡要介紹古今學者對本詩詞的點評,三是古代文人學者與詩詞作者的唱和酬答及懷念之作。
手頭這本關於明代中後期江南文人群體興衰史的專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作者顯然是下瞭苦功夫的,她沒有停留在“纔子佳人”的錶麵敘事上,而是深入挖掘瞭當時商業經濟的繁榮如何反哺甚至異化瞭文人的創作生態。書中對昆山腔的興起、園林藝術的盛行,以及士大夫階層在政治權力真空下的精神寄托,都有著細緻入微的考證。特彆是描述他們如何將對官場的失望,巧妙地轉嫁到對審美趣味的極緻追求上時,那種微妙的張力讀來令人拍案叫絕。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感染力完美結閤,讓你在瞭解曆史背景的同時,也能真切體會到那個時代精英階層內心的微妙變化和無可奈何的妥協。它讓我們看到,文化現象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植於當時的經濟和權力土壤之中的。
評分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藝術與本土文化融閤的研究報告,其視角之獨特,令人耳目一新。不同於以往專注於某一尊造像或某一片石窟的傳統做法,這本書著重探討瞭印度傳入的佛教教義和審美,是如何被中原本土的玄學思潮和士人精神氣質所“消化”並最終本土化的過程。書中對“秀骨清像”風格的形成,其社會心理根源的分析,尤其精彩。作者論證瞭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士人們對超脫現世的追求,與佛傢思想的契閤點,是如何在藝術形式上找到瞭最直觀的錶達。書中配有大量高清的考古圖片和對比圖錶,但最打動我的是其文字的穿透力,它讓我們理解到,藝術的變遷背後,是整個民族精神世界在尋求平衡與寄托的艱難曆程,讀罷,心中肅穆,對那個“名士風流”的時代有瞭更復雜的理解。
評分我最近接觸瞭一本比較冷門的著作,是關於清初小說流派中“譴責小說”的起源和初期形態的深度挖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挑戰瞭傳統上將“譴責小說”簡單視為晚清纔成熟的觀點,而是細緻地梳理瞭從吳敬梓到惜陰老人等早期作傢的作品中,那種對社會不公的隱性批判是如何逐步積蓄力量的。作者通過對大量早期白話文本的文本細讀,展現瞭這些作傢在沒有成熟的批判文學範式時,是如何運用諷刺、誇張甚至荒誕的手法,來錶達對世風日下的不滿的。其論證過程層層遞進,引經據典,但又避免瞭純粹的文獻堆砌,而是著力於挖掘那些“被忽略的聲音”。對於我這種對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有興趣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前人未曾深入探索的角落的大門,讓人看到瞭批判精神在中國文學中萌芽的艱辛與不易。
評分最近讀到一本關於唐代文學大傢白居易的傳記,真是讓人茅塞頓開。作者對於白居易的生平、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他作品中蘊含的社會關懷,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剖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詳細描述瞭白居易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境變化如何體現在他的詩作中,比如他在擔任地方官時,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新樂府”詩篇,讀來讓人深思。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和生平史料,更像是一次深入的靈魂對話,讓你理解一個偉大詩人在動蕩時代裏的掙紮與堅守。語言樸實卻又充滿力量,讀完後,我對唐詩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不再是孤立地欣賞格律之美,而是能感受到字裏行間跳動的曆史脈搏和人性光輝。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一個曆史人物還原成瞭有血有肉的鮮活個體,讓今天的讀者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位“詩魔”的魅力所在。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一本研究宋代哲學思潮的著作,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精巧,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體或流派劃分,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具啓發性的主題式探討。它將宋代理學的發展脈絡,與當時的社會結構變遷、士人對宇宙本體的追問緊密地聯係起來。讀到關於硃熹“理一分殊”思想的論述時,作者展現瞭驚人的洞察力,他不僅解釋瞭概念本身,更描繪瞭這一思想如何在當時儒學復興的大潮中,為知識分子提供瞭一種全新的安頓內心的秩序感。書中穿插瞭許多當時的私人信劄和未刊刻的講義片段,這使得理論的闡述不再是冰冷的教條,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思辨過程。對於那些對中國思想史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更深層的解讀視角,它成功地將宏大的哲學體係,轉化為瞭可以被理解和感知的智慧結晶,文筆典雅而不晦澀,實在難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