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闕又上 著
图书标签:
  • 理财
  • 投资
  • 财务自由
  • 个人成长
  • 财富积累
  • 薪资提升
  • 副业
  • 时间管理
  • 财务规划
  • 斜杠青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周出版
ISBN:9789862727386
商品编码:16089747
开本:25开
页数:30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擊敗巴菲特11年的投資明牌,
阿甘投資法讓你擁有均衡的人生財富!

據非正式統計,台灣的投資者80%是虧損的,主要的原因在於錯誤的投資概念,錯誤的投資方式,和選錯了投資市場,如果你的資金無法進入一個“成長”的軌道,那麼別說是達到財務自由,就連一般的經濟生活的寬裕都是令人擔憂的。作者將藉由本身兼具財務規劃師與投資者的雙重身份修正大家錯誤的理財與投資觀,以免辛苦工作卻口袋空空。
有了這本書的輔助,希望讀者一年只要花十分鐘(不是一天),用*簡單的方式拿到75-80分以上的理財成果,盡早達到財務自由。

錯誤的觀念,只會讓你辛苦工作卻口袋空空!
錯誤的方法,只會讓你永遠找不到雪球股!
全美大型基金績效*一名的操盤手
親自傳授讀者受用一生的投資心法與祕技!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闕又上
'1957年生於台灣,1985年赴美,現任美國又上成長基金操盤手和總經理,過去的投資管理生涯中,歷經了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幾乎被打趴在地上,失敗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他是敗部逆轉勝的見證者,除了投資管理人(Fund Manager)這個專業以外,他同時也是擁有25年實務經驗的財務規劃師(CFP)。
1990年在美國創立又上財務規劃管理公司,10年後成立了少數華人在美國立案的共同基金,成立初衷是有感于「華爾街不缺資金,但卻東方人面孔」,他希望在異國的不同領域都有華人經過努力和奮鬥,交出一番成績,25年後路透社對他做了報導,標題是「無名小子如何擊敗華爾街」(How a little-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
除股市外,闕先生在人生道路上也有困頓挫敗的經歷,因而獲得人生整體財富的體悟,他的心願是藉由寫書,能夠推廣正確投資的教育,進而幫助更多的人早日達到財務自由,並瞭解除了有形的財富,家庭、健康、朋友以及心靈,追求人生這五個球的整體均衡才是真正的財富。
學歷
1. 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Rutgers)州立大學企管碩士
2. 國立台北工專
經歷
1. 財務規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1991取得執照
2. 又上財務規劃管理公司(美國證管會註冊RIA)總經理,1990-至今
3. 又上成長共同基金Upright Growth Fund (美國證管會註冊RIC)基金經理人 & 總經理,1999-至今
4. 美國美信(Mass Mutual)保險財務機構地區經理1988-2003
5. 美國中文媒體財經專欄作家
6. 2006在美國成立非盈利組織「明日要更好基金會」
7. 2010年在台東成立好康餐飲,推廣預防醫學
投資管理績效
1. 過去5年的年複利投資報酬15.82%,領先標普500的15.45%)
2.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過去6年又上共同基金的年複利21.26%,領先標普的17.22%,是連續六年年複利達20%以上
3. 路透社(Reuters)2014年2月報導,又上共同基金是美國大型共同基金組別1781家中一月份唯*獲利的基金
4. 美國晨星雜誌(Moningstar)評鑒,截至2014年*一季度,又上共同基金名列全美大型基金績效*一名
5. 美國基金熱線雜誌(Mutual Fund Wire)專訪,又上共同基金在2014年前半年名列全美大型基金混合組第二名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让你的薪水“活起来”的实战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彻底改变与金钱的关系,将其从被动的“收入”转变为主动的“资产增值工具”。本书不涉及《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中的具体方法或策略,而是聚焦于构建一个坚实、灵活且能持续增长的个人财务操作系统。 --- 薪水解放者:构建你的永续财富引擎 你是否厌倦了每月月初看着工资单,月底却感到账户空空如也?你是否相信,薪水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消耗的数字,而是一个可以被精确编程、持续复利的引擎? 《薪水解放者:构建你的永续财富引擎》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它不教你如何省下一杯咖啡钱,而是教你如何系统性地重塑你的收入结构、风险认知以及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真正的财务自由,源于对“时间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收入管道”的积极干预。 本书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财务的“新手村”迈向“财富架构师”的角色。 --- 第一部分:重塑收入认知——从“劳动兑换”到“价值创造” 许多人将薪水视为完成工作后应得的报酬,这是一种线性的、有限的思维模式。本部分将挑战这种传统观念,引导读者深入剖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杠杆效应的价值流。 1. 你的薪水本质:隐藏的股权与期权 我们将探讨薪水背后的“隐形价值”。一份高薪工作,其价值远不止于数字本身,它还包含了学习机会、行业人脉和专业认证的“期权价值”。本书将指导你如何识别和最大化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并制定在不同职业阶段(初入行、资深专家、转型期)下,最大化薪水兑现效率的策略。我们不会讨论如何与老板谈判涨薪的技巧,而是侧重于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让涨薪成为必然结果。 2. 收入的“粘性”与“流动性”分析 传统财务规划常犯的错误是混淆了“高收入”与“高净值”。本章将引入“收入粘性系数”的概念,分析你的收入来源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抵抗力。我们会详细拆解不同类型的工作(例如,固定底薪、高额佣金、项目制收入)的内在风险敞口,并提供一套评估系统,帮助你量化目前收入结构的稳固程度。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主动学习和技能迁移,降低你的收入对单一雇主的依赖性。 3. 工作的“产品化”思维 如何将你每天的工作流程,抽象成可复制、可授权的“产品”?本书将提供一套方法论,让你学会跳出“打工者”的身份,像经营一家小型工作室一样规划你的职业生涯。这包括建立个人知识库、标准化操作流程(SOP),以及识别哪些工作内容可以通过自动化或外包来释放你的时间。我们的目标是,让你赚取的每一分钱,都与你投入的“在场时间”脱钩。 --- 第二部分:成本结构的颠覆——从“节流”到“效率最大化” 本书认为,过度专注于削减日常开支是低效且难以持久的。真正的财务自由在于优化支出结构,让每一笔钱都为你服务,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 1. 区分“必需性消费”与“身份消费” 我们将深入剖析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揭示哪些支出是真正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必需性),而哪些支出仅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期待或补偿工作压力(身份消费)。本书提供了一套“生活质量评估矩阵”,帮助读者识别并果断削减那些虚胖的开支。这并非鼓吹极简生活,而是追求“高价值密度”的消费。 2. 债务的重新分类:工具性负债与消耗性负债 债务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其用途。本章将详尽阐述如何区分“能产生未来价值的杠杆”(如优质教育贷款、能带来资产增值的房产贷款),与“纯粹的消费陷阱”(如高息信用卡循环、不计后果的信贷消费)。我们会提供一套“负债净值转换模型”,指导读者如何利用低成本资金,加速高回报资产的积累过程。 3. 自动化生活系统构建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本部分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构建一个“零摩擦”的财务管理系统。这包括设置自动化的账单支付、投资定投,以及使用智能工具对日常开支进行分类标记。目标是让财务决策从“需要思考”转变为“无需思考”,从而释放大量认知带宽用于更高阶的财富增长活动。 --- 第三部分:资产的动态配置——让资金像水一样流动 本部分的核心是介绍一套动态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资产配置框架,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和“风险对冲”能力。 1. 构建“三层现金流防护网” 我们不只是讨论应急基金,而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现金流保障系统: 第一层(即时流动层): 应对日常突发事件的流动资金池。 第二层(缓冲保障层): 应对中期(6-18个月)收入中断的缓冲资产配置。 第三层(财富增值层): 专注于长期复合增长的战略性配置。 本书将提供每层资产的理想工具选择(例如,短期国债、货币基金、高流动性债券ETF等),并设定明确的“水位线”和再平衡触发机制。 2. 风险预算与回报预期管理 成功的投资者深知,风险是可以被量化的。本章将教授如何计算你个人能够承受的“最大可接受损失(Max Drawdown)”,并根据此预算来指导你的投资组合构建。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另类投资)的历史波动性与相关性,确保你的投资组合在牛市中能充分参与增长,在熊市中能有效保护本金。 3. 投资的“机会成本”计算 你今天将资金投入某个项目,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所有可能性。本书引入“机会成本优化模型”,让你在做投资决策时,不仅考虑预期的绝对回报,还要衡量相比于其他可行方案,你所放弃的潜在收益。这能帮助你避免陷入“看起来不错但效率不高”的投资陷阱。 --- 第四部分:财务复盘与系统迭代——持续优化的执行力 财务管理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迭代的过程。本部分旨在培养读者持续监控、评估和调整其财务系统的能力。 1. 定期进行“财务健康体检” 我们将设计一套季度和年度的财务复盘流程。这套流程不只是看报表上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分析“行为模式”。例如:过去一个季度,你的“冲动消费”占比是否上升?你的“时间投资回报率(Time ROI)”在哪里?我们会提供详细的检查清单,确保你不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关键的财务指标。 2. 你的“个人理财宪法”制定 成功的财务决策往往源于清晰的原则,而非临时的情绪。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指导你起草一份简洁明了的《个人理财宪法》。这份宪法将明确你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先保障退休,后追求高风险增长)、你的不碰红线(例如,绝不借贷投资),以及你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将采取的既定行动。这份宪法是抵抗市场噪音和自身贪婪的终极武器。 --- 《薪水解放者》不是一本教你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一本关于如何系统性地将你的日常收入,转化为驱动长期财富积累的精准工具的实操手册。如果你准备好从被动的收支记录者,转变为主动的财富架构师,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提供需要的蓝图和执行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拿到这本《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真的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以为理财这件事离我非常遥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巨额的初始资金,所以总是抱着“以后再说”的心态。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语言,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金融概念讲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里面关于“微习惯”的构建,每天挤出10分钟,听起来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小事,但书里却详细拆解了如何利用这10分钟,通过复利的力量,逐步积累起一笔可观的财富。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几个小技巧,比如每天早起十分钟记录支出,或者通勤路上听一段播客学习理财知识,真的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打工者”,而是开始主动掌控自己的财务未来了。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私人财务教练,循循善诱,让我这个理财小白也能找到自信,踏上财富增值的道路。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抱着观望的心态购买了《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很容易“营销大于内容”。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直接、有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直击核心。他强调的“时间的力量”和“小额复利”的概念,虽然不是什么新发明,但他通过独特的方式将其阐释出来,让我耳目一新。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炒股,也不是教你如何投资比特币,它更侧重于“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养成”。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区分‘资产’和‘负债’的思维模型”,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意识到很多看似“必要”的花费,实际上正在悄悄地吞噬我的未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被“重新格式化”了一遍,对金钱的看法不再是“赚多少花多少”,而是如何让每一分钱都为我工作。

评分

这本《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真的太对我胃口了!我一直是个对数字比较头疼的人,传统的理财书籍总是充斥着各种图表和专业术语,看得我头昏脑涨。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本“故事集”,作者通过分享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将抽象的理财概念具象化。比如,书里讲到如何利用闲置资金进行“被动收入”的尝试,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幻梦,而是脚踏实地,一点点耕耘,最终收获成果的实在案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章节,讲述了如何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即使是小额的投入,也能在时间的沉淀下产生令人惊叹的回报。我感觉作者非常理解我们普通工薪族的处境,没有给不切实际的承诺,而是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人人都能复制的“小步快跑”模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一边看一边思考自己当前的状况,并且立刻就有想去尝试的冲动。

评分

我必须说,《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这本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但又渴望财务自由的人量身定做的。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实用性”和“低门槛”。作者非常清晰地指出了普通人可以利用哪些“隐形的时间窗口”,比如午休时间,睡前几分钟,甚至是在排队等待的时候,来完成一些对财务增长至关重要的“小动作”。我喜欢书中关于“延迟满足”的讨论,这对于我这种容易冲动消费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我如何区分“想要”和“需要”,并且如何通过一些“微小的牺牲”,来换取长远的财务回报。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对“攒钱”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有趣的“游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充满了成就感。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薪水不高,也能通过智慧和坚持,让自己的财富“活”起来。

评分

《每年10分鐘, 讓你的薪水變活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理财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赋能感”。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动的接受者,工资到了账,一部分用于生活开销,剩下的就存起来,或者干脆就花掉了。这本书却告诉我,我们可以更主动地去“创造”财富。作者并没有提供一套“万能公式”,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风险管理”的建议,虽然听起来有点严肃,但作者用很巧妙的比喻,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分散投资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自己的钱“动起来”。我尝试按照书里的思路,重新规划了自己的零花钱,把一部分用于学习新的技能,一部分用于小额的基金定投。虽然只是微小的改变,但我能感受到那种掌控感在不断增强,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精明的“钱管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