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名师人气学堂--永生花花艺基础技法与创意应用 5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5月1日)
丛书名: 花艺名师人气学堂
平装: 13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122293521, 9787122293527
条形码: 9787122293527
商品尺寸: 25.8 x 21 x 1 cm
商品重量: 540 g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永生花在花艺设计中的基础技法和应用实践。基础部分包括永生花作品制作基础工具介绍、基础技巧介绍;永生花的保存和护理方法;永生花的开花办法和代替柄的制作。应用部分从易到难包括居家DIY、随身装饰、节日花礼、庆典应用的20个案例,每个案例都配有高清的制作步骤彩图和文字解说。
干燥花创意设计 49.8元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4月1日)
平装: 13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8413078, 9787518413072
条形码: 9787518413072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1.4 cm
商品重量: 499 g
品牌: 轻工业出版社
《干燥花创意设计》是一本讲述如何将干花设计的更有美感、更有创意,还很自然的书。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娓娓道来,分享容易被人视而不见的自然美,传达对大自然珍惜的态度与心意。
《干燥花创意设计》从叶、花、果、苔、枝、蕨几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干花的自然之美。《干燥花创意设计》突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让人看后眼前为之一亮,怦然心动,马上就想照着尝试。《干燥花创意设计》除了展示多款富有创意的干花造型,还有“基础技法”让读者可以轻松学到干花制作的诀窍,原来干花制作可以如此简单又有趣。
编辑推荐
永生花有与鲜花一样的娇美质感和视觉效果,同时又具有更丰富的色彩选择,更长久的保存可能性。
花永生,爱永恒。永生花是表达和传递情感的美丽载体。
本书分享永生花花艺制作方面的基础技术和创意应用。不仅专业人士能够学到永生花花艺设计的专业知识,零基础的花艺爱好者也能通过本书diy专属自己的永生花作品。
作者简介
*旅澳知名花艺师,擅长欧式花艺和永生花花艺。
*中国传媒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座教授。
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本科,后与日本设计师合作设计、开发、生产古典欧式手工刺绣、手工花边布艺室内装饰品近10 年。
2008 年赴澳洲研习欧式花艺,后在澳大利亚开办花艺教室,从事花艺研究和教学。并师从澳洲国宝级水彩植物图鉴画大师Jenny Philips研究色彩、学习植物学派花卉水彩画。
近年着手艺术品收藏、永生花花艺研究的同时在国内开展网络花艺公益教学。
目录
第1章关于永生花
永生花的诞生与发展002
永生花的加工002
永生花的特色003
永生花常用花卉、叶、果一览表004
第2章基础篇
常用工具008
替代柄的制作方法009
常用永生花的开花方法022
辅助装饰物的制作方法031
第3章家居装饰篇
门、墙上的挂饰046
派对花环050
捕梦网054
餐桌花058
下午茶的茶席花062
第4章节日花礼篇
春节花礼068
情人节花礼072
母亲节花礼076
儿童节花礼080
教师节花礼084
圣诞节花礼088
第5章随身装饰篇
新娘花环094
耳环098
手环102
项链106
胸花110
第6章庆典应用篇
会议桌桌花114
烛台的装饰117
新娘手捧花121
婚宴桌花124
附录
永生花的品牌及产地128
永生花保存的注意事项129
……………………………………………………………………………………………………………………………………………………
编辑推荐
《干燥花创意设计》是一本讲述如何将干花设计的更有美感、更有创意,还很自然的书。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娓娓道来,分享容易被人视而不见的自然美,传达对大自然珍惜的态度与心意。
作者简介
曾品蓁(Kristen),恋森林,热爱大自然,作品以流露森林气息的大地系自然风格著称,在花材运用与配色上有独到的创意与美感。目前专门教授干燥花艺术,并分享花草生活的美好。作品深受世界各地学生欢迎,不仅大陆、香港学生特地去台湾向作者学习创意干燥花制作,美国、新加坡等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不远千里到中国台湾向作者学习。
目录
Chapter1叶
如果可以,也想一起随风起舞
属于一个人的静谧花草漫时光
单纯的,就想谱一曲尤加利之歌
净冬
喜欢,这样的自然野
野·青葙
最钟爱的角度
原来,不只是绿叶
拾起的,不是凋零而是美丽
Chapter2花
扎一束秋天的味道
就以天堂鸟揭开序幕
书盒里的春天
紫恋小菊
凝·视
捧一把小清新
Chapter3果
装点自己专属的秋色
喜欢,因为这是你原来的样子
回到相遇时的,最初
那些,生于野林里的珍宝
我的果荚练习曲
帝王演奏曲
Chapter4苔枝蕨
线条之姿
春天的律动
海洋的模样
简单·美
野地拾集
围篱里的绿意
另一种新生
蕨·色
以一片叶·圈一个世界
Chapter5作品示范
蛋糕花饰烛台&迷你小花束
春天鸟巢花饰
清新小捧花
野藤蔓蔓干燥花挂饰
森之精灵干燥花球
尤加利壁挂垂型花饰
自然野绿干花环
Chapter6基础技法
花材干燥法
花材保存Q&A;
工具&资材
基础技法
后记
文摘
帝王演奏曲
大实孔雀豆( 海红豆) 被人熟知的,
是似心形的红色种子,
而我钟情的是它的长荚。
孔雀豆成熟后,
黑褐色的外荚会扭卷开裂,
种子飞跃而出,
露出里面的金黄色泽,
呈现一种特殊的贵气。
以树枝拼成一个大枝底架,
让帝王花与佛塔花,
这散发着王者风范的大型花卉们,
有合宜的处身之地。
要陪衬这些个性花的气势,
则非孔雀豆莫属了,
而百合、玉兰与莲蓬……
虽然在体形上不够抢眼,
但大伙儿各司其职,
和谐地,
共谱这首帝王演奏曲。
花材 帝王花·佛塔花·大实孔雀豆·橡皮栎叶·白芒·玉兰·百合果实·莲蓬·青刚栎枝·树枝
原来,不只是绿叶
原先是一场意外,
花落后的残叶,
悄悄落在烤箱边,
低温把叶烘得干透,
转成低调的橄榄色系,
让茉莉叶变得沉静优雅。
小穗披着纤毛的鲫鱼草,
花开时犹如雪花迷蒙。
而结穗满满的画眉草,
则如夜空里的繁星点点。
这荒野常见的禾本植物,
留心观察也有动人之处。
将这些人们眼中不起眼的角色,
成束地聚拢在一起,
没有谁最为抢眼,
但平凡中也都有其独特的美。
你会发现,
原来, 它们并不只是绿叶而已。
花材 茉莉叶·狗尾草·满天星·扁穗雀麦·青葙·鲫鱼草·画眉草·藤石松
作为一个刚入门的烘焙爱好者,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是极高的,主要还是冲着它封面上那种精致的“艺术感”去的。我目前只会做一些基础的戚风蛋糕和曲奇,总觉得成品少了一点“灵魂”——那种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想拍照分享的惊艳感。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讲解一些高级的装饰技巧,比如如何用奶油霜做出细腻的雕花纹理,或者如何利用巧克力和水果进行结构性的摆盘设计。我尤其关注那些能提升成品视觉效果的“小窍门”,例如如何调配出饱和度恰到好处的马卡龙颜色,或者如何制作出层次分明、口感丰富的慕斯夹心。如果书中包含不同主题派对的甜点解决方案就太棒了,比如夏日的清爽系列,或者冬日的温暖系列,这样我就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我坚信,好的书籍能把一个单纯的制作过程,提升为一种美学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从一个“照着食谱做饭的人”,变成一个能“创造自己甜点美学”的实践者。
评分收到这套花艺书真是太惊喜了,尤其是当我对如何让我的小院子变得更有生气和设计感感到迷茫时。我一直梦想着能亲手打造一个像法国乡村花园那样的氛围,但一动手就发现,光是选对植物和搭配颜色就让人头疼不已。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精致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色彩理论和植物搭配的章节,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打破常规的灵感,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组合。比如,如何用一些非常规的植物来增加层次感,或者如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配搭。如果能有不同风格庭院的案例分析就更完美了,从极简主义到繁复的英式田园风,每一种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材料清单,那我就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种花”,而是教我如何“设计我的空间”,让自然元素完美融入居住环境。光是翻阅这些精美的图片,就已经让我对未来的园艺实践充满了期待和动力。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量看起来,绝对能让我钻研好一阵子。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真正帮助我提升人像摄影水平的指南。目前的摄影书大多集中在参数讲解或后期处理上,而我更欠缺的是与模特沟通和场景营造的能力。我非常希望这套书能深入探讨“情绪”在人像摄影中的表达。比如,如何通过眼神交流引导模特展现出内敛或奔放的情绪?如何利用自然光线和简单的道具(如纱巾、雨伞)来构建故事感强烈的画面?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不同年龄段、不同风格模特的实拍案例分析,详细解析从前期布景到最终成片的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如果能针对“街拍人像”和“影棚私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提供各有侧重的实战技巧和避坑指南,那就太有价值了。我追求的不仅仅是清晰的成像,而是能让人在照片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的作品。这本书如果能帮我解锁这种“捕捉灵魂”的技巧,那真是无价之宝。
评分我对家居收纳和极简生活理念非常感兴趣,这套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因为我最近正在为我的小户型空间感到烦恼。我的主要诉求是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颠覆性的收纳思维,而不是仅仅教我买一堆收纳盒。我更想看到的是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杂物,并且如何利用垂直空间和死角进行隐形收纳。例如,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定制化家具的思路?如何巧妙地将储物空间融入到背景墙或地面设计中,达到“藏八露二”的高级感?我特别期待看到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如玄关、衣帽间、厨房台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谈。如果能有关于“断舍离”后的物品分类管理系统和定期维护的建议,那就更具实操价值了。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家不仅是整洁的,更是流畅、高效且充满设计感的,真正实现“少即是多”的哲学。
评分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需要精细手工技艺来体现的领域。我希望这本关于手工艺的书籍能超越简单的操作指南,而更像是一部关于“材料哲学”的探讨。我期望看到关于各种传统材料(比如某种特定的天然染料、稀有的木材纹理,或者不同质地的纤维)的深入介绍,了解它们各自的历史、特性以及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我尤其对如何将这些传统材料融入到当代生活用品的设计中感兴趣。例如,如何用一种古老的编织技术去设计一款极具现代感的沙发坐垫,或者如何用传统漆器工艺来改良现代电子产品的外壳设计。我需要的是启发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该能展现出跨越时代的创意火花,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古董。如果书中还能探讨手工艺人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那就更加完美了,那将是一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深度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