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夏蓮居 著
圖書標籤:
  • 佛教
  • 淨土宗
  • 無量壽佛
  • 往生淨土
  • 阿彌陀佛
  • 念佛
  • 佛教經典
  • 大乘佛教
  • 祈福
  • 功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蛋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藏文古籍齣版社
ISBN:9787805892290
商品編碼:149152417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1-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無量壽經 作者 夏蓮居
定價 24.00元 齣版社 藏文古籍齣版社
ISBN 9787805892290 齣版日期 2013-01-01
字數 27000 頁碼 148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259Kg

   內容簡介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基本經典之一,為“淨土五經

一論”中的一經,淨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

中找到理論依據。本書為五本原譯會集本(東漢支婁迦

讖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捲;吳支謙譯《阿彌陀三

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捲;唐菩提流支譯《無

量壽經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2捲;北宋

法賢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3捲),此經中主要敘述

瞭過去世法藏菩薩曆劫修行成無量壽佛的經過,以及西

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


   作者簡介

夏蓮居(1884——1965),號一翁,原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人。夏蓮居曾任清未直隸知州、江蘇知府、山東團練副大臣等職;辛亥革命中被公推為山東省各界聯閤會會長,宣告山東獨立。民國紀元夏蓮居被聘為山東督都府最高顧問,兼秘書長、參謀長等職,此後又曆任多種軍政職務;1921年辭職,以後主要傾心於人化、宗教事業。

夏蓮居到北京弘法,應廣濟寺方丈現明老和尚之請,宣講淨土法門,現老與京中各寺之方丈均搭衣列座,為影響眾。蓮翁老人在京大宏淨宗,廣育英纔,數十年如一日,沾法益者不可勝數。當代尊宿諦閑、慧明、省元諸大長老對其均甚推重。1946年,紅白教大德貢噶活佛曰:“此間堪任無上密法金剛阿闍黎位者,唯夏公一人而已。”解放後宗門耆宿虛雲老法師贊其:“不意為北方能會晤如是之大善知識。”1965年鼕夏蓮居稍感不適,夜間於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目錄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淨土玄要》 前言 世間萬物,瞬息萬變,人生如白駒過隙,終將歸於虛無。然而,在無盡的輪迴之中,總有那麼一束光,指引著我們走嚮解脫的彼岸。這束光,便是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以及他所建立的莊嚴淨土。 《淨土玄要》一書,旨在為有誌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提供一條清晰明瞭的修行路徑。本書並非枯燥的佛法理論堆砌,而是以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齣地闡述瞭淨土法門的精髓,並輔以曆代祖師大德的修行經驗和感悟,力求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真實的受用,堅定往生的信念。 本書的內容,主要圍繞著“信、願、行”三大核心展開。何謂“信”?信娑婆世界的苦,信極樂世界的樂,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信往生淨土的可能性。何謂“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願親近彌陀,願度化眾生。何謂“行”?行持名號,行持諸善,行持淨業。這三大核心,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是成就淨業的關鍵所在。 本書不迴避現實的苦難,反而以淨土法門的智慧,為我們揭示瞭超越苦難的終極齣路。我們將在本書中探討人生無常的本質,剖析娑婆世界的種種束縛,並以此激發起我們對極樂淨土的深切嚮往。同時,本書也將引導讀者認識到,往生淨土並非遙不可及的奢望,而是隻要依教奉行,人人皆可實現的殊勝果報。 修行之路,漫長而充滿挑戰,但有瞭阿彌陀佛的宏願加持,有瞭淨土法門的指引,我們便不再孤單。《淨土玄要》希望成為您修行路上的忠實伴侶,為您點亮前行的燈火,助您早日抵達那蓮花化生的喜慶之地。 目錄 第一章:撥開迷霧,認識娑婆世界的真相 1. 人生無常,苦海茫茫: 深入剖析人生八苦,從生老病死到愛彆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陰熾盛,揭示娑婆世界是苦的本質。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實例,讓讀者深刻體會到生命短暫,世事無常,浮生若夢。 2. 業力牽纏,輪迴不息: 闡述業力法則,解釋為何我們會在六道輪迴中受盡苦難。探討貪嗔癡慢疑等煩惱如何造就惡業,將我們牢牢束縛在三界之內。 3. 五濁惡世,障蔽真心: 講解“五濁”(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對眾生的普遍影響,以及這些濁惡環境如何阻礙我們證悟自性,顯露真心。 4. 世間名利,虛幻泡影: 批判世間追逐名利、情愛的虛幻與短暫,揭示這些執著最終隻會帶來痛苦與失望。引導讀者將目光從短暫的物質享受轉嚮永恒的法喜。 第二章:仰望淨土,瞥見西方極樂的莊嚴 1. 阿彌陀佛,無量功德: 介紹阿彌陀佛的本願、宏願以及其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壽命。深入講解“阿彌陀”三字蘊含的深意,以及佛號的無量攝受力。 2. 極樂世界,淨妙國土: 細緻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景象,如七寶池、八功德水、琉璃地、樓閣宮殿、遍地蓮花等,展現淨土的清淨、莊嚴、美妙,以及沒有三惡道、沒有眾苦,隻有諸樂的安養環境。 3.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強調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共同居住的理想國度,人人皆具神通,具足諸功德,相互啓發,共同修行,無有退轉。 4. 往生淨土,究竟解脫: 闡明往生淨土並非逃避現實,而是獲得一種更究竟、更徹底的解脫方式。在淨土中,我們能以更快的速度修行,最終成就佛果,倒駕慈航,普度眾生。 第三章:信願為先,奠定往生的基石 1. 深信因果,如實瞭知: 強調信因果是學佛的根本。深信一句佛號的功德,深信阿彌陀佛的救度,深信往生淨土的真實不虛。 2. 發真實願,懇切求生: 引導讀者發自內心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解釋“發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願心轉化為堅定的行動。 3. 正信彌陀,無量攝受: 強調對阿彌陀佛救度本願的信心,相信阿彌陀佛早已發願度盡一切眾生,無論眾生根性如何,隻要稱念其名號,必濛攝受,不捨不棄。 4. 不疑淨土,真實可得: 破除對往生淨土的種種疑惑和誤解,如“我業障深重,不能往生”、“淨土是佛菩薩虛構的”等。通過祖師大德的開示,堅定讀者對淨土真實存在的信心。 第四章:一心專念,開啓往生的捷徑 1. 持名念佛,簡單易行: 詳細介紹“持名念佛”這一法門。解釋為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具足無量功德,能夠消除業障,能夠引導往生。 2. 工夫深淺,皆可往生: 闡述淨土法門“帶業往生”的殊勝之處。無論修行程度如何,隻要具足信願,老實念佛,皆可濛佛接引。 3. 晝夜六時,勤懇不懈: 強調念佛的精進與持續。鼓勵讀者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皆以佛號攝心,將念佛融入生活,做到“念茲在茲”。 4. 專注一心,不落二邊: 講解如何做到“一心不亂”。分析念佛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妄念,並提供對治方法,引導讀者專注於佛號,不生他想。 第五章:行善積德,助長往生善根 1.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強調學佛的根本戒律。鼓勵讀者從基礎做起,戒除殺盜淫妄酒等惡行,積極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萬行。 2. 迴嚮淨土,功德圓滿: 講解“迴嚮”的意義與方法。將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迴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此功德莊嚴淨土,也為自己往生添磚加瓦。 3. 發慈悲心,廣度眾生: 鼓勵讀者將目光從自身解脫,擴展到度化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以淨土法門為基礎,為眾生指引明路。 4. 淨業成就,福慧雙修: 說明行善積德並非與念佛相悖,而是相輔相成。善行能增長福報,穩固道心,為念佛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六章:祖師傢風,經驗藉鑒 1. 蓮池大師的“但念彌陀”: 介紹蓮池大師關於念佛的精要開示,強調專修念佛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普通大眾的慈悲攝受。 2. 蕅益大師的“信願行”: 闡述蕅益大師對淨土法門“信、願、行”的深刻闡釋,及其“能否往生,唯在信願之有無”的堅定論調。 3. 印光大師的“老實念佛”: 重點介紹印光大師提倡的“老實念佛,莫妄想”的修行方法,及其對現代眾生的慈悲開示,強調持名念佛的簡單易行與不可思議的功德。 4. 曆代往生者的感應事跡: 選取多則真實感人的往生故事,展現淨土法門在不同根性眾生身上的靈驗。這些故事將極大地增強讀者的信心。 第七章:修行路上的疑難解答 1. 關於業障深重能否往生: 詳細解答關於業障重的問題,強調阿彌陀佛洪名的強大力量,足以消解一切業障。 2. 關於臨終助念的重要性: 闡述臨終助念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傢中為親友助念,幫助他們順利往生。 3. 關於往生後的境界: 描繪往生極樂世界後的殊勝境遇,解答讀者對往生後狀態的種種好奇。 4. 關於在傢居士如何修行: 針對在傢居士的生活特點,提供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指導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堅持念佛,精進修行。 結語 《淨土玄要》並非一本要你通讀佛經、參透禪機、瞭悟三藏十二部的著作。它所要傳遞的核心,是簡單而又深邃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我們深知,娑婆世界是苦的,輪迴是無盡的,但我們更要深知,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的慈悲是無量的,他度化眾生的願力是永恒不變的。 放下對世間的執著,提起對極樂的嚮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是連接娑婆與淨土的金橋。願本書能成為您往生淨土的指南,助您堅定信念,精進修行,早日脫離苦海,在蓮池海會中,與諸上善人共沐佛光,永享安樂。 南無阿彌陀佛。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想瞭解一下佛教裏“淨土法門”的核心到底是什麼。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對因果報應的闡述非常細緻,但又不讓人感到壓抑,反而是一種警醒和引導。書中關於“五濁惡世”的描述,讓我對照現實世界,深感世事無常,更加堅定瞭尋求內心安寜的決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於“信、願、行”三者的強調,特彆是“願”的力量,它不是空泛的希望,而是一種堅定的誌嚮和方嚮感。這本書的語言雖然是古典的,但仔細體會,其中的智慧是超越時代的,對於現代人麵對焦慮和迷茫,提供瞭一種切實可行的精神支柱。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層次,就像麵對一座寶藏,總有新的珍寶等待被發現。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必須從它的結構入手。它並非簡單的教義堆砌,而是邏輯嚴謹、層層遞進的。從佛陀在捨衛國大講法的背景開始,逐步引入阿彌陀佛的本生事跡,再到極樂世界的具體環境設定,最後落腳到眾生往生的條件和方法。這種結構安排極具說服力,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其中的教義。我個人尤其欣賞其中對於“法藏比丘”階段所發誓願的詳細記錄,那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德,而是曆經無數劫的精勤積纍,這種恒久的毅力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激勵。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參與瞭一場盛大的法會,身處其中,被莊嚴的氛圍所感染,心緒也隨之變得平和、專注。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韻味非常獨特,有一種古樸典雅的美感,讀起來需要慢下來,細細品味,急躁不得。我試著大聲朗讀其中一些段落,發現其節奏感和韻律感極佳,仿佛自帶一種攝心的力量。它不像現代文學那樣追求直白的錶達,而是善用比喻和象徵,比如用“無量光”、“無量壽”來概括佛的功德,這種概念上的宏大感,一下子就將讀者的視野從瑣碎的日常拉升到瞭宇宙的尺度。我把它當作一本心靈的滋養品,不求一次讀完就“通曉一切”,而是將其視為長期的陪伴,每當心神不定時,翻開其中任意一頁,都能重新校準自己的精神坐標。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深層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評分

這本書讀起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慈悲”二字。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充滿瞭對一切有情生命的深切關懷。書中反復強調,阿彌陀佛發願就是要接引一切願意歸投的眾生,不分善惡根基,隻要心存信願,都能得到救度。這種無差彆的接納態度,對於常年在道德壓力下掙紮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巨大的釋放和慰藉。我發現,很多復雜的哲學問題,通過這部經典獨特的闡述方式,都被簡化成瞭一個非常純粹的“迴傢”的願望。它提供瞭一種終極的安撫,讓漂泊的心靈找到瞭停靠的港灣,讓人體會到,原來對美好的追求可以如此坦蕩而無畏。

評分

這本《無量壽經》真是讓人心生震撼,完全不是我預想中的那種枯燥的佛學論著。我以前對這類經典總有點敬而遠之,覺得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就像是一部史詩,把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發下四十八大願的整個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尤其是在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時,那種文字的力量讓人仿佛真的能親眼目睹七寶蓮池的清澈與五彩斑斕的寶樹。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光”的描繪,那種無所不在、普照一切的智慧之光,讓人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寜靜和希望。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宗教故事,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完美的精神傢園藍圖,讓人對生命最終的歸宿有瞭更清晰、更美好的憧憬。讀完後,那種對世間紛擾的執著似乎也減輕瞭許多,開始思考更宏大、更永恒的議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