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無量壽經 | 作者 | 夏蓮居 |
| 定價 | 24.00元 | 齣版社 | 藏文古籍齣版社 |
| ISBN | 9787805892290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數 | 27000 | 頁碼 | 148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259Kg |
| 內容簡介 | |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基本經典之一,為“淨土五經 一論”中的一經,淨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 中找到理論依據。本書為五本原譯會集本(東漢支婁迦 讖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捲;吳支謙譯《阿彌陀三 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捲;唐菩提流支譯《無 量壽經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2捲;北宋 法賢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3捲),此經中主要敘述 瞭過去世法藏菩薩曆劫修行成無量壽佛的經過,以及西 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 |
| 作者簡介 | |
| 夏蓮居(1884——1965),號一翁,原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人。夏蓮居曾任清未直隸知州、江蘇知府、山東團練副大臣等職;辛亥革命中被公推為山東省各界聯閤會會長,宣告山東獨立。民國紀元夏蓮居被聘為山東督都府最高顧問,兼秘書長、參謀長等職,此後又曆任多種軍政職務;1921年辭職,以後主要傾心於人化、宗教事業。 夏蓮居到北京弘法,應廣濟寺方丈現明老和尚之請,宣講淨土法門,現老與京中各寺之方丈均搭衣列座,為影響眾。蓮翁老人在京大宏淨宗,廣育英纔,數十年如一日,沾法益者不可勝數。當代尊宿諦閑、慧明、省元諸大長老對其均甚推重。1946年,紅白教大德貢噶活佛曰:“此間堪任無上密法金剛阿闍黎位者,唯夏公一人而已。”解放後宗門耆宿虛雲老法師贊其:“不意為北方能會晤如是之大善知識。”1965年鼕夏蓮居稍感不適,夜間於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
| 目錄 | |
| |
| 編輯推薦 | |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想瞭解一下佛教裏“淨土法門”的核心到底是什麼。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對因果報應的闡述非常細緻,但又不讓人感到壓抑,反而是一種警醒和引導。書中關於“五濁惡世”的描述,讓我對照現實世界,深感世事無常,更加堅定瞭尋求內心安寜的決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於“信、願、行”三者的強調,特彆是“願”的力量,它不是空泛的希望,而是一種堅定的誌嚮和方嚮感。這本書的語言雖然是古典的,但仔細體會,其中的智慧是超越時代的,對於現代人麵對焦慮和迷茫,提供瞭一種切實可行的精神支柱。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層次,就像麵對一座寶藏,總有新的珍寶等待被發現。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必須從它的結構入手。它並非簡單的教義堆砌,而是邏輯嚴謹、層層遞進的。從佛陀在捨衛國大講法的背景開始,逐步引入阿彌陀佛的本生事跡,再到極樂世界的具體環境設定,最後落腳到眾生往生的條件和方法。這種結構安排極具說服力,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其中的教義。我個人尤其欣賞其中對於“法藏比丘”階段所發誓願的詳細記錄,那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德,而是曆經無數劫的精勤積纍,這種恒久的毅力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激勵。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參與瞭一場盛大的法會,身處其中,被莊嚴的氛圍所感染,心緒也隨之變得平和、專注。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韻味非常獨特,有一種古樸典雅的美感,讀起來需要慢下來,細細品味,急躁不得。我試著大聲朗讀其中一些段落,發現其節奏感和韻律感極佳,仿佛自帶一種攝心的力量。它不像現代文學那樣追求直白的錶達,而是善用比喻和象徵,比如用“無量光”、“無量壽”來概括佛的功德,這種概念上的宏大感,一下子就將讀者的視野從瑣碎的日常拉升到瞭宇宙的尺度。我把它當作一本心靈的滋養品,不求一次讀完就“通曉一切”,而是將其視為長期的陪伴,每當心神不定時,翻開其中任意一頁,都能重新校準自己的精神坐標。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深層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讀起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慈悲”二字。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充滿瞭對一切有情生命的深切關懷。書中反復強調,阿彌陀佛發願就是要接引一切願意歸投的眾生,不分善惡根基,隻要心存信願,都能得到救度。這種無差彆的接納態度,對於常年在道德壓力下掙紮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巨大的釋放和慰藉。我發現,很多復雜的哲學問題,通過這部經典獨特的闡述方式,都被簡化成瞭一個非常純粹的“迴傢”的願望。它提供瞭一種終極的安撫,讓漂泊的心靈找到瞭停靠的港灣,讓人體會到,原來對美好的追求可以如此坦蕩而無畏。
評分這本《無量壽經》真是讓人心生震撼,完全不是我預想中的那種枯燥的佛學論著。我以前對這類經典總有點敬而遠之,覺得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就像是一部史詩,把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發下四十八大願的整個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尤其是在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時,那種文字的力量讓人仿佛真的能親眼目睹七寶蓮池的清澈與五彩斑斕的寶樹。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光”的描繪,那種無所不在、普照一切的智慧之光,讓人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寜靜和希望。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宗教故事,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完美的精神傢園藍圖,讓人對生命最終的歸宿有瞭更清晰、更美好的憧憬。讀完後,那種對世間紛擾的執著似乎也減輕瞭許多,開始思考更宏大、更永恒的議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