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国经济史(下)

现代英国经济史(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克拉潘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英国经济
  • 现代经济
  • 经济发展
  • 历史
  • 社会科学
  • 英国
  • 经济
  • 历史研究
  • 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4037
商品编码:1314606574
出版时间:1977-07-31

具体描述

作  者:克拉潘 著作 姚曾廙 译者 定  价:5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77年07月31日 页  数:75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024037  工业英国,它的邻国和盛衰,1887-1914
农业的完全从属于工业
对外贸易和工业的波动
1887年开始的贸易复苏:巴林危机:麦金莱税则
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
价格大跌的终止:黄金
各国转向黄金
自由的英国市场:价格上升和对外投资
九十年代后斯的经济复苏:建筑业的特别活跃
外国竞争和贸易平衡:美、德、法、日
南非战争期间和战后的经济情势
“美国的侵人”
一般的经济活动:在美国、英国、德国;对外投资的恢复
形势的转变:1907年的美国危机:英国经济没的器官性的病症。
1909年起贸易对外投资的复苏:1912-1914年的大活跃
煤炭开采和煤炭出口:评论,机器出口及其危险
纺织品的出口贸易
英国经济的所谓停滞
第二章 这个工业国中的农业
农业方面的价格趋势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英国有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电学家拉潘的一部主要著作,共三卷。上卷叙述1820—1850年、即作者所谓“铁路时代前夕”和“早期铁路时代”的英国经济史;中卷叙述1850—1886年、即作者所谓“自由贸易和钢”时期的英国经济史;下卷叙述1887—1914年、即作者所谓“机器和国家的竞争”时期的英国经济史。本书是英国经济史著作中篇幅较大,史实较详细、资料较丰富的一种,对我们了解英国经济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跨越世纪的工业巨擘: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度透视》 本书导读: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剖析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聚焦于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结构变迁、技术革新浪潮及其深远的全球影响。不同于单纯叙述技术发明的时间线,本书更着重于从社会经济史的宏大视角,审视这一世纪性的变革如何重塑了人类文明的版图。 第一部:引擎的启动——技术革新与工业基础的奠定 第一章:蒸汽的颂歌与煤铁的交响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特征,无疑是能源的革命性转变。本章将详细梳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瓦特改良蒸汽机如何从初级的抽水工具,演变为驱动整个工厂体系的强大核心。我们不仅探讨技术本身的进步,更分析了驱动这些进步的激励机制——从专利保护到熟练工匠的经验积累。 重点关注煤炭工业的爆发式增长。煤炭如何取代木材,成为工业的心脏燃料?本章将考察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包括安全灯的发明和机械化采掘的初步尝试。同时,生铁和熟铁冶炼技术的突破,尤其是焦炭冶炼的成熟,如何为机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将比对英国本土的煤铁资源分布与早期工业中心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纺织业的流水线与工厂制度的诞生 棉纺织业作为工业革命的“领跑者”,其变革速度令人惊叹。本书将系统梳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动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关键发明,并分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导致了生产效率的几何级增长。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工厂制度的出现是本章的核心议题。我们将分析从分散的手工作坊到集中化、专业化的工厂的过渡过程。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带来了劳动分工的精细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对工人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严峻挑战。劳动纪律的建立、工作日的拉长以及早期童工和女工的使用,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矛盾的社会图景。 第二部:连接世界的网络——交通革命与市场整合 第三章:运河的黄金时代与内陆水运的扩张 在铁路时代到来之前,运河是英国经济生命线。本章详细描绘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运河建设的热潮。这些人工水道如何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石)和制成品的运输成本,从而有效整合了分散的地方市场?我们将分析运河的经济地理学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了工业“集群”的形成。 第四章:钢铁巨龙的嘶吼——铁路时代的全面爆发 19世纪中叶,铁路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国。本章将重点分析斯蒂芬森的“火箭”号机车及其代表的工程学成就。更重要的是,本书探讨了铁路对英国经济的系统性影响: 1. 需求侧拉动: 对钢铁、煤炭和工程技术产生的巨大衍生需求。 2. 空间重塑: 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促进了国家市场的统一和劳动力流动。 3. 金融影响: 铁路公司的股票发行如何催生了现代股票市场和股份制公司的普及。 第五章:全球贸易的脉动——海权、航运与自由贸易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成果需要广阔的市场来消化。本章探讨了英国如何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贸易网络。从对原材料(如南方的棉花)的依赖,到对海外市场的倾销,英国的经济活动与全球殖民体系紧密交织。此外,本书将细致分析“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向自由贸易原则的彻底转型,这为工业制成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出口前景。 第三部:社会结构的重塑与阶级意识的觉醒 第六章:城市化的洪流与“煤烟之城”的诞生 工业革命导致了空前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工业中心,引发了住房短缺、卫生条件恶化、疾病蔓延等一系列“城市病”。本章将借鉴早期社会调查报告,描绘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城市的真实面貌,以及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城市规划方面所做的初步、往往是迟缓的努力。 第七章:资产阶级的崛起与劳动阶层的形成 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社会阶级结构。一方面,掌握资本、技术和工厂的工业资产阶级(Bourgeoisie)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推崇效率、个人奋斗和功利主义哲学。另一方面,失去土地和手艺的工人阶级(Proletariat)开始在工厂中形成。本章深入分析了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从早期的“卢德运动”(Luddism)对机器的破坏,到工会组织的逐步合法化和政治力量的增强。 第八章:福利的争议与社会改良的努力 面对工业化带来的贫富悬殊,社会内部的改良呼声从未停止。本章关注了19世纪英国社会改革的几个关键领域: 1. 工厂法案的演进: 限制工时、改善童工待遇的法律是如何在强大的工业利益集团阻挠下,逐步通过和实施的。 2. 济贫法的改革: 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的影响及其对“救济院”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干预的复杂心态。 3. 早期政治权利的争取: 宪章运动(Chartism)作为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诉求,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结论:遗产与教训 本书的结论部分将超越叙事,着重于评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长期遗产。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物质繁荣的开端,也是社会公正、环境影响和劳动关系等议题的永恒起点。我们将简要概述这一模式对后续国家工业化的影响,并总结其留给后世的深刻教训。 本书特色: 注重跨学科分析: 融合经济学、社会学和技术史的视角。 史料运用扎实: 广泛引用当时的议会报告、工厂主日记和工人回忆录。 视角平衡: 不仅歌颂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富,也直面其付出的社会和人文代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主要是想深入了解现代英国经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特别是“下册”的字样,让我联想到这部分内容很可能涵盖了更为复杂和关键的历史时期。比如,我一直很好奇,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英国的经济是如何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福利国家的建立,对英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又产生了怎样的长期影响?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英国经济在20世纪后半叶所经历的几次重大转型,例如从重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以及其背后驱动的因素?我对于英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以及其在欧盟体系内的经济角色和地位的变化也充满疑问。书中对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贸易政策,是否有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我对英国是如何应对石油危机、高通胀等挑战的,以及这些应对策略的效果如何,感到非常好奇。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去理解塑造现代英国经济的那些关键事件、政策和力量。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来自于它所涵盖的“下册”这个定位。这通常意味着它将深入到更复杂的议题,比如一战二战对英国经济的摧残与重建,以及战后英国如何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定位自己。我一直好奇,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后,那个昔日辉煌的“日不落帝国”是如何在经济上寻求复苏的?福利国家的建立,对经济发展又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多元化,是否成功地摆脱了对传统重工业的依赖?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将是至关重要的。我特别希望看到对“大萧条”时期英国经济的分析,那段时期全球经济都陷入了泥沼,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其应对策略和实际效果如何?以及,这本书是否会提及英国在加入欧洲共同体(后来的欧盟)的过程中,其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是塑造了现代英国经济面貌的关键节点,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细致入微的分析,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渴望通过阅读,理解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经济力量如何推动或阻碍国家的发展,又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到新的出路。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直白,但“现代英国经济史”这几个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个人对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经济发展轨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它如何从一个岛国,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技术革新和对外扩张,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帝国。下册的内容,想必会更加深入地探讨那些更具挑战性的时期,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创伤,以及战后如何进行经济的重建和转型。我尤其期待书中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解读,它在减轻社会不平等的同时,又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伴随着效率的损失,或者反而激发了新的创新活力?此外,英国在战后如何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比如冷战格局下的经济发展,以及后来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书中对于“滞胀”现象的分析,以及英国经济结构如何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这些也都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宏观又微观的视角,展现英国经济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调整、变革,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现代英国经济史(下)》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一直对英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标志性的节点和转折点非常着迷。下册的内容,往往意味着它会触及更近代的、也可能更具争议性的历史时期。我特别希望能从书中看到,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冲击下,英国经济是如何被重塑的?福利国家的出现,究竟是带来了经济的稳定,还是增加了财政的负担?书中对英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描述,比如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产业升级,是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其背后的逻辑和过程?我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后,其经济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也充满好奇,这无疑是塑造现代英国经济格局的关键一步。此外,书中对英国在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初所面临的经济挑战,例如全球金融危机、脱欧公投对经济的影响等,是否会有深入的分析?我渴望通过阅读,理解那些在表面之下驱动着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层力量,以及它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厚重感,封面采用深沉的色调,辅以简洁的字体,一看便知其内容聚焦于严肃的历史研究。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无数历史的重量。我一直对英国工业革命后的经济转型很感兴趣,尤其是它如何从一个农业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厂”,再到后来面临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经济结构又经历了怎样的调整和重塑。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深入剖析那些关键性的变革,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对生产力带来的飞跃,殖民扩张如何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以及自由贸易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我尤其期待它能详细阐述,在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繁荣是如何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又或者说,它是否也伴随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此外,书中对“日不落帝国”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瓦解的描述,也一定充满看点,它涉及到了全球贸易、金融体系的建立以及地缘政治对经济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方面。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史料,带领我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理解现代英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与逻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