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睿,周峰,郭隆慶 著
圖書標籤:
  • 無綫通信
  • 無綫測試
  • 儀錶
  • 通信測試
  • 射頻測試
  • 信號分析
  • 移動通信
  • 無綫技術
  • 測試應用
  • 通信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83515
版次:3
商品編碼:123733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實用性。本書以作者在測試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為依托,配閤圖形和操作實例介紹儀錶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2.先進性。作者多年來參與我國無綫通信測試標準的研究、製定和執行,深刻把握技術前沿,為本書精選典型的測試實例。
3.普遍適用性。本書所介紹的儀錶新舊結閤,以國內普遍使用的産品為主、兼顧國際知名廠商和國産儀錶,具有普適性、代錶性。
4.易學易用性。本書的指標介紹刪繁就簡、操作介紹簡明清晰、測試實例典型翔實。知識結構體係化,便於讀者學習、操作。

內容簡介

儀錶是無綫通信工程測試的基礎。本書介紹瞭當前無綫通信測試中常用儀錶(如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網絡分析儀、綜閤測試儀等)的基礎理論和使用技巧,並結閤目前主流無綫通信技術標準,對這些儀錶在2G/3G、LTE、LTE-Advanced、WLAN、MIMO OTA、物聯網、衛星導航、無綫電監測等係統中的測試應用進行瞭介紹,同時探討瞭5G測試的相關技術。本書根據作者在測試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編寫,沒有過多的理論推導,配閤圖形和操作實例來介紹儀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作者簡介

張睿,就職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國傢一級計量考評員;電子學會電磁兼容分會委員;曾主持建立多個行業計量標準,主持起草《CDMA數字移動通信綜閤測試儀校準規範》等十多個國傢的行業標準和計量校準規範;齣版《移動智能終端技術與測試》等專著;作為**發明人獲得發明專利七項。

周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發錶技術論文五十餘篇,作為**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十餘項;著有《移動通信天綫技術與工程應用》。

郭隆慶,現就職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移動通信測試和計量工作,曾主持起草多項國傢和行業計量標準,負責多個國傢和部級科研項目。

目錄

第 1章 無綫通信係統的測試基礎 1
1.1 無綫通信係統 1
1.1.1 無綫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2 信號與通信係統概述 2
1.1.3 無綫通信係統組成與電波傳播 5
1.2 無綫通信中的測量值 8
1.2.1 概述 8
1.2.2 相關量綱單位基礎 9
1.2.3 電壓dB與功率dB的區彆 10
1.2.4 功率與電平 11
1.2.5 衰減和增益的計算 12
1.2.6 分貝與百分比之間的相互轉化 13
1.2.7 dB值的計算方法 14
1.2.8 dBμV、dBμVemf與dBm 18
1.2.9 一些參考值 19
1.3 無綫通信係統中的測量參數和相關測試儀錶 22
1.3.1 信噪比 22
1.3.2 噪聲 22
1.3.3 噪聲因子和噪聲係數 23
1.3.4 相位噪聲 24
1.3.5 S參數 25
1.3.6 場強 27
1.3.7 天綫增益 27
1.3.8 峰值因子 28
1.3.9 信道功率和鄰道功率 29
1.3.10 誤差矢量幅度 29
1.3.11 A/D和D/A轉換器的動態範圍 30
1.3.12 dB(FS) 31
1.4 測量不確定度 31
1.4.1 不確定度的概念 32
1.4.2 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彆 32
1.4.3 不確定度的來源 33
1.4.4 不確定度參考標準和文件 33
參考文獻 33
第 2章 信號發生器 34
2.1 信號和信號發生器 34
2.1.1 基帶信號發生器和任意波發生器 34
2.1.2 模擬信號發生器和連續波信號 37
2.1.3 矢量調製信號發生器 40
2.1.4 信號發生器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 45
2.1.5 典型信號發生器介紹 48
2.2 有關信號發生器的測試實例 51
2.2.1 産生功率精準、穩定的連續波信號 51
2.2.2 産生多路相位相參信號 53
2.2.3 生成衛星導航信號 57
2.2.4 數字信號的誤比特率測量 61
2.2.5 功率放大器數字預失真測量 63
2.2.6 LTE-A信號産生方案 66
2.2.7 5G信號生成的若乾進展 70
參考文獻 74
第3章 頻譜分析儀 76
3.1 頻譜分析儀原理 76
3.1.1 概述 76
3.1.2 快速傅裏葉變換分析儀(FFT分析儀) 77
3.1.3 超外差式分析儀 78
3.1.4 實時頻譜分析儀 85
3.2 頻譜分析儀的典型指標 86
3.2.1 中頻濾波器特性 87
3.2.2 相位噪聲 87
3.2.3 頻譜分析儀的固有噪聲 87
3.2.4 頻譜分析儀的非綫性特性 88
3.2.5 1dB壓縮點 89
3.2.6 動態範圍 89
3.2.7 頻譜測量精度 90
3.2.8 電平測量精度 90
3.3 典型頻譜分析儀介紹 90
3.3.1 R&S;公司頻譜分析儀 90
3.3.2 是德科技(Keysight,前身為安捷倫)頻譜分析儀 92
3.3.3 安立(Anritsu)公司頻譜分析儀 93
3.4 頻譜分析儀使用注意事項及使用技巧 94
3.4.1 選擇閤適的分辨力帶寬(RBW) 94
3.4.2 提高測量精度 96
3.4.3 優化低電平測量的靈敏度 97
3.4.4 為失真測量優化動態範圍 100
3.4.5 識彆內部失真成分 102
3.4.6 優化瞬態測量的測量速度 103
3.4.7 選擇閤適的檢波/顯示模式 104
3.5 使用頻譜分析儀的典型測試實例 106
3.5.1 脈衝信號的測量 106
3.5.2 WCDMA信號的鄰道功率測量 111
3.5.3 雜散發射(傳導)測量 114
3.5.4 使用便攜式頻譜儀進行基站信號的外場測試 123
參考文獻 126
第4章 矢量信號分析方法和儀錶 127
4.1 矢量分析方法和矢量誤差 127
4.1.1 矢量信號分析的技術背景 127
4.1.2 矢量調製誤差的測量原理 128
4.2 矢量信號分析儀及使用 131
4.2.1 矢量信號分析儀的結構和使用 131
4.2.2 通過矢量信號分析儀判斷調製誤差原因 139
4.2.3 典型矢量信號分析儀介紹 147
4.2.4 矢量信號分析儀測量大失真信號的缺陷及改進 150
4.2.5 矢量信號分析儀的計量 154
4.3 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的測試實例 155
4.3.1 GSM調製信號測試實例 155
4.3.2 定位多模基站不同製式間乾擾問題 158
4.3.3 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測量AM和PM信號參量 160
4.3.4 DTMB數字地麵電視信號的解調分析 164
4.3.5 LTE係統的數字調製測量 167
4.3.6 5G信號矢量解調測量的進展 169
參考文獻 171
第5章 無綫通信綜閤測試儀 174
5.1 綜閤測試儀原理 174
5.1.1 引言 174
5.1.2 原理和框圖 174
5.2 綜閤測試儀主要指標介紹 177
5.3 綜閤測試儀典型儀錶介紹 179
5.4 典型使用案例 182
5.4.1 使用綜測儀進行LTE終端語音測量 182
5.4.2 使用多端口綜測儀在非信令模式下提高産綫測試速度 190
5.4.3 WCDMA手機測試 192
5.4.4 使用綜測儀進行TD-LTE手機測試 196
參考文獻 208
第6章 功率計 209
6.1 概述 209
6.2 功率測量基本概念 209
6.2.1 微波功率的幾個不同錶達式 209
6.2.2 微波功率的幾個不同定義 211
6.3 功率計的基本原理 214
6.3.1 熱敏式功率計 214
6.3.2 熱偶式功率計 217
6.3.3 二極管功率計 220
6.4 微波功率計的主要技術指標 224
6.4.1 頻率範圍 224
6.4.2 功率測量範圍 224
6.4.3 參考校準源 224
6.4.4 功率測量綫性度 224
6.4.5 功率傳感器的阻抗特性 225
6.5 微波功率測量不確定度分析模型 225
6.5.1 失配誤差 225
6.5.2 功率靈敏度的不穩定性 227
6.5.3 功率指示器的誤差 227
6.6 微波功率計的選擇 228
6.6.1 脈衝調製信號 228
6.6.2 AM/FM信號 229
6.6.3 脈衝調製信號 229
6.6.4 互調測試 230
6.7 功率計典型應用 230
6.7.1 校準信號發生器輸齣功率 230
6.7.2 用脈衝功率傳感器和功率計進行WiMAX信號測量 231
6.8 典型功率傳感器介紹 234
參考文獻 238
第7章 示波器 239
7.1 示波器概述 239
7.1.1 示波器與信號測量 239
7.1.2 模擬示波器和數字示波器 241
7.2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243
7.2.1 數字示波器的采樣 243
7.2.2 數字示波器的觸發 246
7.2.3 示波器的抖動測量能力 249
7.2.4 數字示波器的波形平滑功能 252
7.2.5 數字示波器的直流測量能力 254
7.2.6 示波器的測量速度 255
7.2.7 數字示波器的FFT和混閤域分析 256
7.3 示波器的配套探頭 259
7.3.1 探頭和探頭附件概述 259
7.3.2 探頭使用的注意事項 263
7.4 示波器的指標和典型儀錶 267
7.4.1 示波器的指標 267
7.4.2 示波器典型儀錶介紹 273
7.5 示波器的操作和使用 275
7.5.1 示波器4個基本係統的設置 275
7.5.2 示波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280
7.6 測量實例 283
7.6.1 若乾簡單測量項目 283
7.6.2 高速信號互連測試係統 284
7.6.3 脈衝信號的瞬態參量測試 291
7.6.4 射頻調製脈衝參數測量 295
7.6.5 基於示波器的矢量解調 300
7.6.6 混閤域示波器在物聯網研發中的應用 303
參考文獻 308
第8章 矢量網絡分析儀 310
8.1 概述 310
8.2 微波網絡的散射參數 310
8.2.1 綫性散射參數的概念 310
8.2.2 二端口網絡的反射特性和傳輸特性 312
8.2.3 非綫性散射參數的概念 318
8.3 網絡分析儀基礎 323
8.3.1 網絡分析儀的基本原理 323
8.3.2 網絡分析儀的基本結構 323
8.4 網絡分析儀的校準技術 328
8.4.1 網絡分析儀測量誤差模型 328
8.4.2 網絡分析儀的校準方法 332
8.5 網絡分析儀典型應用 342
8.5.1 濾波器的測試 343
8.5.2 放大器的測試 344
8.5.3 無綫充電設備的測試 356
8.5.4 器件脈衝參數的測試 362
8.5.5 噪聲係數的測試 366
8.5.6 自適應天綫的測試 373
8.6 網絡分析儀使用技巧 377
8.6.1 靈活的掃描方式 377
8.6.2 靈活的測試開放接口 378
8.6.3 時域選通功能 380
8.6.4 測試點數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382
8.6.5 雙源激勵的新應用模式 383
8.6.6 接收機電平精度校準 385
8.7 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介紹 389
8.7.1 Keysight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 389
8.7.2 R&S;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 392
8.7.3 Anritsu公司矢量網絡分析儀典型型號 394
參考文獻 395
第9章 其他測量儀錶介紹 396
9.1 噪聲係數測量儀錶 396
9.1.1 概述 396
9.1.2 噪聲係數概念 396
9.1.3 噪聲係數測量方法 398
9.1.4 如何提高噪聲係數測量精度 401
9.1.5 噪聲係數頻率擴展測量 409
9.1.6 典型噪聲源和噪聲係數測試儀介紹 412
9.2 無綫信道模擬儀錶 413
9.2.1 無綫信道模型概述 413
9.2.2 無綫信道傳播特性 414
9.2.3 無綫信道模擬器的原理 418
9.2.4 典型應用 419
9.2.5 無綫信道模擬器典型儀錶介紹 431
9.3 路測類儀錶 439
9.3.1 路測儀的結構和功能 439
9.3.2 典型的路測儀錶介紹 441
9.4 天饋綫測量儀錶 447
9.4.1 典型測試實例 447
9.4.2 典型天饋綫測試儀介紹 451
9.5 無源互調測量儀錶 453
9.5.1 無源互調基本概念和原理 453
9.5.2 無源互調測試係統的基本結構 456
9.5.3 無源互調測試應用 459
9.5.4 無源互調測試儀典型儀錶介紹 461
9.6 相位噪聲測量儀錶 464
9.6.1 相位噪聲基本概念 464
9.6.2 相位噪聲測量方法 467
9.6.3 相位噪聲測量典型儀錶介紹 472
參考文獻 475


第 10章 無綫通信係統測試中儀錶的典型應用 476
10.1 移動通信係統收發信機測試 476
10.1.1 概述 476
10.1.2 發射機測試 477
10.1.3 接收機測試 485
10.2 終端(手機)射頻測試 487
10.2.1 終端(手機)射頻測試概述 487
10.2.2 主要射頻測試項目和測試示例 488
10.2.3 終端射頻一緻性認證測試平颱 491
10.3 移動終端的空中性能測試 494
10.3.1 空中性能測試(OTA)的概念 494
10.3.2 OTA的測試參數 494
10.3.3 OTA的測試方法和測試係統 494
10.3.4 MIMO OTA測試 496
10.4 GNSS 原理及測試方案 500
10.4.1 GNSS概述 500
10.4.2 導航衛星模擬器 502
10.4.3 R&S;導航接收機測試 503
10.5 無綫電信號監測 507
10.5.1 無綫電信號監測概述 507
10.5.2 無綫電信號監測技術 508
10.5.3 使用便攜式頻譜分析儀進行無綫電信號監測的應用實例 512
10.6 車載緊急呼叫(eCall)係統測試 516
參考文獻 519
第 11章 測試自動化 520
11.1 自動測試係統的概念與組成 520
11.2 虛擬儀器 521
11.2.1 虛擬儀器的概念 521
11.2.2 虛擬儀器的特點 522
11.3 自動測試係統軟件開發環境 525
11.3.1 LabView 525
11.3.2 LabWindows/CVI 528
11.3.3 VEE 531
11.3.4 CMWcards 534
11.4 自動測試係統總綫技術 535
11.4.1 GPIB總綫技術 535
11.4.2 VXI總綫技術 538
11.4.3 PXI總綫技術 541
11.4.4 LXI總綫技術 545
11.5 應用及編程實例 548
11.5.1 實例1—基於模塊化儀器的RFID測試係統 548
11.5.2 實例2—使用矢量信號發生器産生GSM脈衝調製信號 550
參考文獻 552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 導言 在當今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無綫通信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智能手機的便捷通信,到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再到5G、6G等下一代通信標準的不斷演進,無綫通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而支撐這一切的,不僅僅是創新的通信協議和硬件設計,更離不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無綫通信儀錶和科學嚴謹的測試應用。這些工具和方法確保瞭無綫通信係統在設計、製造、部署和維護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最佳性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和嚴苛的技術標準。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一書,正是聚焦於這一關鍵領域,旨在為廣大無綫通信工程師、技術人員、研究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實用的知識體係。本書秉承內容為王、實用至上的原則,力求在詳實的技術闡述與生動的應用案例之間取得完美的平衡,幫助讀者不僅理解無綫通信儀錶和測試技術的基本原理,更能掌握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技巧和方法。 核心內容概覽 本書的結構設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旨在構建讀者對無綫通信測試領域完整的認知框架。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儀器概述 在深入探討具體的測試應用之前,本書首先迴顧並梳理瞭無綫通信領域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這包括但不限於: 無綫電基礎: 信號的産生、傳播、衰減、乾擾等基本物理現象;頻譜、頻率、帶寬、調製解調等核心概念;信噪比、誤碼率等關鍵性能指標的定義與計算。 通信係統架構: 接收端與發射端的工作流程;基帶信號處理、射頻信號處理、天綫係統等關鍵模塊的功能與相互關係。 數字信號處理基礎: 傅裏葉變換、Z變換、濾波器設計、采樣定理等在無綫通信中的應用。 在此基礎上,本書將對當前主流的無綫通信儀錶進行係統性的介紹,幫助讀者建立對各類儀器的基本認識。這包括: 頻譜分析儀(Spectrum Analyzer): 詳細闡述其工作原理,包括輸入信號的處理、頻率掃描、幅度測量等;重點介紹其在信號監測、乾擾查找、功率測量、諧波分析等方麵的應用。 信號發生器(Signal Generator): 介紹各種類型信號發生器的特點,如模擬信號發生器、矢量信號發生器(VSG);闡述其在産生標準信號、激勵被測設備、模擬通信環境等方麵的作用。 矢量網絡分析儀(Vector Network Analyzer, VNA): 深入剖析其測量S參數(散射參數)的原理,解釋迴波損耗、插入損耗、阻抗匹配等關鍵參數的意義;重點介紹其在元器件(如濾波器、放大器、天綫)的射頻特性測量、係統阻抗匹配優化等方麵的應用。 示波器(Oscilloscope): 盡管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領域,本書將聚焦於其在無綫通信中的特殊應用,如數字信號的時域分析、眼圖測量、時序分析等。 功率計(Power Meter): 介紹其測量射頻功率的不同方法和技術,區分平均功率、峰值功率、峰均比等概念;強調其在功率放大器綫性度測試、鏈路功率平衡檢查等方麵的作用。 藍牙/Wi-Fi/蜂窩網絡專用測試儀: 介紹針對特定無綫通信標準設計的綜閤性測試設備,能夠執行協議棧測試、性能測試、一緻性測試等。 第二部分:關鍵測試技術與方法 在掌握瞭基礎理論和儀器知識後,本書將進一步深入探討無綫通信領域的核心測試技術和方法。這部分內容是本書的重點,旨在提供讀者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直接應用的“工具箱”。 射頻(RF)參數測試: 信號質量測試: 調製準確度(EVM)、相位噪聲、幅度噪聲、星座圖分析等,這些是評估信號傳輸質量的關鍵指標。 功率和失真測試: 輸齣功率、三階互調失真(IMD3)、1dB壓縮點(P1dB)、ACPR(鄰道功率比)等,這些是評估放大器性能和頻譜純度的重要參數。 帶寬和頻率響應測試: 測量設備的頻率響應範圍、通帶紋波、阻帶衰減等,確保設備在指定頻段內的正常工作。 靈敏度和選擇性測試: 評估接收機的最小可檢測信號功率以及其區分有用信號與乾擾信號的能力。 數字調製與解調測試: 星座圖分析: 深入解讀不同調製方式(如ASK, FSK, PSK, QAM)下的星座圖特徵,以及其如何反映信號質量。 眼圖分析: 介紹眼圖的形成原理,以及通過眼圖分析判斷信號的上升時間、下降時間、抖動、眼高、眼寬等關鍵參數。 誤碼率(BER)和包錯誤率(PER)測試: 詳細闡述如何通過測量BER和PER來評估數字通信係統的可靠性。 協議一緻性測試: Wi-Fi協議測試: 針對802.11 a/b/g/n/ac/ax等標準的物理層(PHY)和媒體訪問控製層(MAC)進行測試,確保設備的互聯互通性。 藍牙協議測試: 覆蓋經典藍牙(BR/EDR)和低功耗藍牙(BLE)的各項測試,包括配對、連接、數據傳輸、功耗等。 蜂窩通信協議測試: 介紹2G/3G/4G/5G等移動通信標準的關鍵測試項目,如信道測量、吞吐量測試、切換測試、漫遊測試等。 天綫與射頻前端測試: S參數測量: 利用VNA進行天綫、濾波器、匹配網絡等無源器件的S參數測量,優化阻抗匹配,提升功率傳輸效率。 輻射性能測試: 在電波暗室中進行天綫增益、方嚮圖、前後比、交叉極化比等輻射性能的測量。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測試: 針對移動通信設備,進行人體吸收比率的測試,確保符閤安全法規。 電磁兼容性(EMC)測試: 輻射發射(RE)和傳導發射(CE)測試: 測量設備産生的電磁輻射和通過電源綫、信號綫傳導的電磁乾擾。 抗擾度測試: 評估設備在受到外部電磁乾擾時的抵抗能力,如靜電放電(ESD)、射頻輻射抗擾度(RS)、電快速瞬變脈衝群(EFT)等。 第三部分:高級應用與發展趨勢 在掌握瞭基礎和核心測試技術之後,本書將目光投嚮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麵嚮特定應用場景的測試: 物聯網(IoT)設備測試: 關注低功耗、小尺寸、高連接數等IoT設備的獨特測試需求,如功耗分析、近場通信(NFC)測試、LoRa/NB-IoT等LPWAN技術測試。 雷達與微波通信係統測試: 介紹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微波鏈路等係統的測試方法,包括脈衝參數測量、多普勒效應測試、鏈路預算分析等。 車聯網(V2X)通信測試: 探討V2X通信的特殊性,如高移動性、低延遲要求,以及相關的測試場景和技術。 衛星通信係統測試: 介紹衛星通信鏈路的建立、信號質量評估、地麵站與星載設備間的聯調測試。 自動化測試與腳本開發: 測試平颱構建: 介紹如何利用儀器控製器(如GPIB, USB, Ethernet)實現儀器間的協同工作。 編程語言應用: 重點介紹LabVIEW, Python, C等編程語言在自動化測試腳本開發中的應用,提高測試效率和可重復性。 測試流程優化: 探討如何通過自動化測試來縮短測試周期、降低人工錯誤率,並實現數據的高效收集與分析。 新興技術與未來展望: 5G/6G通信測試: 介紹麵嚮毫米波、Massive MIMO、波束賦形等5G/6G關鍵技術的測試挑戰和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AI)在測試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AI技術進行信號識彆、故障診斷、測試優化等。 軟件定義儀器(SDI)和虛擬化測試: 介紹軟件在測試儀器中的作用日益增強,以及虛擬化測試環境的構建。 測試測量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 展望更智能化、集成化、高帶寬、高精度化的測試測量儀器和解決方案。 本書特色與價值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 每章都配有詳細的理論闡述,並輔以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和操作步驟,使讀者能夠理論聯係實際,學以緻用。 全麵覆蓋: 涵蓋瞭無綫通信領域主流的儀錶種類、測試技術、應用場景以及前沿發展趨勢,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 深入淺齣: 語言通俗易懂,避免瞭不必要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概念。 實用性強: 強調在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為工程師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測試難題提供指導。 與時俱進: 第三版對內容進行瞭更新,融入瞭最新的技術發展和行業標準,保持瞭其前沿性和權威性。 目標讀者 無綫通信工程師(射頻工程師、基帶工程師、係統工程師、測試工程師) 電子通信類專業的在校學生 從事無綫通信設備研發、生産、測試、維修等相關技術人員 對無綫通信測試技術感興趣的科研人員 結語 《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不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本通往卓越無綫通信技術實踐的指南。本書旨在賦予您洞察無綫通信係統性能的“慧眼”,掌握優化係統錶現的“神兵利器”。通過係統學習本書內容,您將能夠更加自信地駕馭復雜的無綫通信測試環境,為推動無綫通信技術的進步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在無綫通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更新知識、解決實際測試難題的參考書。"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標題聽起來就非常有吸引力,特彆是“第3版”意味著它應該涵蓋瞭最新的技術發展和行業趨勢。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新一代無綫通信技術(如NR、Wi-Fi 7)的測試方法和挑戰,以及相關的測試解決方案。我對於如何進行射頻一緻性測試、性能評估、故障排除等內容非常感興趣。另外,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例如針對特定産品的測試流程、測試數據解讀以及常見的測試誤區分析,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畢竟,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能夠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纔是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

評分

我是一名對無綫通信原理充滿好奇的愛好者,平時喜歡鑽研一些技術方麵的知識。"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書名聽起來有點專業,但我對它所涵蓋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學習到一些關於無綫信號是如何産生、傳輸和接收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這些過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儀錶”和“測試”方法來保證信號的質量和通信的可靠性。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不會過於晦澀難懂,能夠用相對易於理解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概念。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生動形象的比喻或者簡單的實驗演示,那就更好瞭。我特彆想瞭解,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Wi-Fi等無綫設備,在生産和研發過程中,究竟是如何被“測試”的,哪些指標是衡量它們性能好壞的關鍵。

評分

在無綫通信設備研發的初期階段,準確高效的測試是至關重要的。"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標題錶明瞭這本書專注於這一關鍵環節。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找到關於如何對無綫通信係統進行係統級和模塊級測試的詳細指導。特彆地,我關注書中對新型測試技術和自動測試平颱(ATP)的應用介紹。如何設計有效的測試用例,如何自動化測試流程以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以及如何處理和分析海量的測試數據,這些都是我們團隊在日常工作中麵臨的挑戰。此外,如果書中能對一些行業標準(如3GPP、IEEE)在測試中的應用進行深入解讀,並提供相應的測試流程模闆或建議,那將是巨大的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光是聽名字就覺得內容一定非常專業和硬核。作為一名初入無綫通信領域的研究生,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無綫通信測試技術和相關儀器的書籍。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詳細介紹各種主流的無綫通信標準(比如5G、Wi-Fi 6等)在實際測試中的應用,以及針對這些標準,常用的測試儀器(如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信號源等)的具體操作方法和原理。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告訴我“是什麼”,更能告訴我“為什麼”和“怎麼做”。例如,在進行射頻前端的性能測試時,如何準確地測量其增益、噪聲係數、IP3等關鍵參數,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測試儀器和配置,這些都是我非常想深入瞭解的。

評分

作為一名正在攻讀通信工程專業的大學生,我對學習與無綫通信相關的實踐操作技能有著強烈的需求。"無綫通信儀錶與測試應用(第3版)"這個書名正是我在尋找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份清晰的學習路綫圖,從基礎的信號測量工具(如示波器、萬用錶)開始,逐步深入到更專業的無綫通信測試儀錶(如頻譜分析儀、信號發生器、網絡分析儀)的使用方法。我渴望瞭解這些儀器的具體功能、操作界麵、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測試需求來選擇和配置它們。此外,書中如果能提供一些典型的實驗項目或者仿真案例,引導我動手實踐,例如如何搭建一個簡單的無綫通信鏈路並對其進行性能測試,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效果和實踐能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