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優雅:做時間的主人
Life Gracefully Master Your Time
劉誌雄 著
做時間的主人,
活齣優雅人生。
你們得救在乎歸迴安息,
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開本:32開
定價:26.00元
書號:978-7-5527-0185-2
用紙:純質
甘肅人民美術齣版社
編輯推薦
工作與生活的壓力、煩忙的事務使我們的生活缺少喜樂與滿足。但聖經裏講:“你們得救在乎歸迴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我們首先要改變我們的觀念,神不喜悅我們忙亂,要知道忙容易使我們盲!
劉誌雄長老用他一貫切詼諧的口吻把真理緩緩道來,不是說教,而是生命的見證。本書還有一大亮點,我們聽道,更要行道,在實際生活中活齣真理。所以,書中有很多具體的操練,劉老師更是見證瞭他自己如何隨時禱告默想,一次養成一個好習慣等經曆,充滿瞭生活的智慧。讀來讓你感覺就是在述說自己的問題,同時,為我們忙綠的生活提供瞭清晰的指導方嚮,受益匪淺!
內容簡介
物資缺乏的年代,人們見麵常問的就是“吃飽瞭沒有”,現代人見麵則改問“忙不忙”。可見忙碌是現今的常態,也是一種通病!忙碌更是一種會令人上癮的心態,在我們體內發酵,催逼著我們的人生變調,不可自拔地因忙而盲,讓我們無法思尋正確的生活態度。
劉誌雄長老的著作,嚮來注重實際的教導,書中教導符閤聖經真理,同時包括很多具體又經典的實用策略,教你如何逃脫忙碌的牢籠、如何少做多贏、如何掌握真正的要事、如何運用零碎的時間成就大事、如何剋服分心養成專注的習慣等。本書未必能讓你成為掌控步調、享受生活的專傢,但希望你在學習並實踐各樣技巧與方法的過程中,靠主得勝,不被這世界忙碌錯誤的潮流所吞噬。讓我們都能成為時間的主人,享有生活。
作者簡介
劉誌雄,美國資訊係統博士(Ph.D in Information system),電腦軟件研發主管,擁有數項美國電腦軟件專利。常在北美及歐洲、亞洲、澳洲擔任夏令營會講員。負責螞蟻基金會,默默地在教育、傢庭婚姻輔導訓練、救災扶貧等方麵幫助中國。著作近20種,譯有《見證的火炬》、《耶穌真貌》等。著有《是訓練齣來的》、《牽手一世情》、《父母的6堂訓練課》、《孝敬父母:條帶應許的誡命》、《當男孩愛上女孩》、《活得精彩:真正不一樣的人生》等
目 錄
第 1章 拒絕忙碌,歸迴安息
忙是當下的通病
忙帶來諸多的問題
一切迴歸聖經
神不喜悅我們忙碌
神要我們享受安息
經曆五餅二魚
調整觀念
脫離忙碌的牢籠
享受神並且他
第 2 章 少做是贏傢,多做是傻子
少做的人纔是贏傢
能不做的,就不要做
“好”是“上好”的敵人
生命中隻有一件事
永遠把重要的當做緊急的
不要被好事耗盡生命
從忙碌中被喚醒
神看重的是人
學會捨棄急迫的事
一項心理測驗
第 3 章 捨去緊急的,投資重要的
麵對忙碌的心態
神要我們享受工作
選擇做重要的事
投資於重要的事
將時間投資在重要的事情上
真想做的事一定有時間
珍惜零碎的時間
種什麼就收什麼
專注於神的托付
專心於一件事
第 4 章 越專注,就越能享受工作
麵對分心
專注力的復興
一生不需要做太多事
明白神的引領
徹底奉獻給主
搞定重要的事
專注的效果
兩種專注
享受你所做的
第 5 章 製定計劃,規律生活
觀念與原則
學會設限
學會說“不”
一次做一件
定齣下一步的計劃
知道為誰而做
要依靠神
建立好習慣
從失敗中得祝福
鞏固好習慣
規律生活帶來享受
第 6 章 從“小”做起,建立好的習慣
批量處理的習慣
“小”的原則
我的個人計劃
享受人生過程
抽絲剝繭,一問一答
精彩閱讀
能不做的,就不要做
這個原則不隻是運用在我們工作的領域,也可以用在服侍上。我曾講過一個專題,就是閤神心意的侍奉。“閤神心意的侍奉”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能不做的,就不要做。這個原則非常重要,很多的教會完全不懂這個原則,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把弟兄姊妹纍得半死。切記,能不做的,就不要做。
那什麼是該做又必須做的呢?當神很清楚地帶領、感動,真的是為瞭神而做,神自己在動工的,我們就要立刻起身去做。知名的計算機公司IBM,剛剛歡度百周年的生日。這在企業界真的很不容易,如此大的公司能有百歲的生日是很少見的。其實IBM 曆經好幾次的風暴,一度危機重重。2000 年左右,IBM當時的執行長姓“安可”(Acre),英文意思是“一英畝地”。那時候流行一句玩笑話:“要多大的一塊地能埋瞭IBM 呢?一英畝就足夠瞭(one acre is enough)。”這個執行長把IBM 經營得糟透瞭。於是公司另請瞭一位很厲害的執行長來接任。新任執行長不懂IT,不懂計算機,但自從他接手後,IBM 的股票不知翻瞭多少倍。這個人為什麼這麼厲害?他有什麼本事?他厲害的就是決定“不要做什麼”。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任職的兩年內,居然把IBM 的整個硬盤部門賣給瞭日立公司,這在IBM 裏掀起軒然大波,因為IBM 是做硬件起傢的。而今居然把整個硬件部門賣掉。這個決定有多難啊!然後到瞭2005 年,他更是讓全華爾街的分析傢都跌破眼鏡,他把PC 部門賣給瞭聯想公司。PC 現在已經成為計算機的主流瞭,當時他居然把PC 也賣掉啦。華爾街說今後不會再有IBM。可是哪裏知道,他把這些不賺錢的部門賣掉後,專注在服務業,專注在軟件的開發和整個企業各種軟件的配閤上。結果IBM 的股票大漲,IBM 的收入大增。他為什麼這麼厲害?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該做的就不要做。少做是贏傢,這是不同角度思維下的金科玉律。
有一本書在企業管理界頗負盛名,書名為《從A到A+》。這本書的作者柯林斯,是一個管理大師,在管理學界很有名。他說,他考察全世界A+ 的公司,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會大膽地做齣“不做什麼”的決定,並且嚴格地遵守。
其實,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而言也是如此。要知道,我們是非常有限的人。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的精力有限,各方麵的資源也都很有限。我們想要做的事,我們需要做的事,彆人期盼我們做的事,永遠都大過我們所能承擔的。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在世上時曾說道:“在世上你們常有窮人。”窮人指誰呢?有需要而不能得到滿足的人,這叫窮人。一個人活在世上永遠都有需要,遠遠過我們能夠滿足的。因此,問題不是我們有沒有需要,而是我們心中有沒有主?主有沒有成為我們的生命?這纔是關鍵所在。主教導我們不需要去滿足所有的需要,這個觀念極為重要!畢士大的池子旁邊,在那裏等著得醫治的病人隻有一個嗎?當然不是,那裏擠得人山人海!那個癱瘓的人抱怨說,天使下去攪動水,水還沒弄好,人們就爭先恐後地跳下池子去瞭。他是個癱子,搶不過其他的人,所以幾十年來,雖在池子旁邊卻得不到醫治。然而,主耶穌來到畢士大的池子邊,他醫治瞭幾個病人呢?一個。彆人沒有需要嗎?有需要。但耶穌來到世上不是為要滿足人的需要。神創造你我,拯救你我,不是為要滿足人的需要。我們活在世上,乃是為瞭滿足神的需要,而不是為瞭滿足人的需要。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滿足神的需要呢?就是當我們享受神的恩典,神的時候,我們就滿足瞭神的需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概念。有些重要的觀念能夠幫助我們明白,什麼事是我們不必做的,無須做的。
“好”是“上好”的敵人
我們要知道的個觀念是:“好”是“上好”的敵人。(Good is theenemy of the Best)有一個人說得好:“我們每所做的決定,就已決定瞭我們將會過什麼樣的生活。(The decision we made determines the life welive.)”這些選擇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運用,以及我們運用時間的方式,也決定瞭我們會做什麼事,不做什麼事。一個忙碌的人很少會問“我為什麼這麼忙”,也很少會想“我的忙碌有什麼意義”。傢庭重不重要?教會重不重要?工作重不重要?朋友重不重要?你的喜好重不重要?樣樣都重要,甚至希望每一樣都能顧到,但是可能嗎?人都希望彆人羨慕自己的成功,很多人忙得不亦樂乎,讓人好生羨慕,甚至贊譽有加。但是捫心自問,心裏的虛空有誰知道呢?為什麼心中沒有喜樂呢?其實,你隻要記住一件事,不在乎你擁有什麼,不在乎你做瞭什麼,而在乎你有沒有活在神的旨意裏,這纔是喜樂的關鍵。
我女兒曾在舊金山灣區附近的矽榖工作瞭一年。用一句話來形容她當時的工作吧,那就是錢多——錢真的很多,事少——沒啥事乾,偶爾打幾個電話,迴一迴電子郵件,而且是在傢上班。這樣的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對不對?然而,那是我女兒不快樂的一年,因為她覺得神呼召她不是做這樣的工作,不是這樣浪費她的生命。她覺得神呼召她是要去中國大陸,她說中國纔是她的宣教工場。她跟我吵瞭一年,後沒有辦法,我讓她去。我跟她說:“聖誕節前,你去一趟上海,去兩個禮拜。如果神給你開路,賜給你閤適的工作,那你就去吧。不然你就得留在這裏。”做爸爸的心眼很壞,捨不得女兒走嘛,所以讓她聖誕節去。結果兩個禮拜後她就打電話迴來說:“爹地,神已經給我開路,什麼都已經搞定瞭。”她去到那邊其實很忙,但她覺得不忙。因為她一去,就跟公司說好瞭:“我一個禮拜隻工作四天,剩下三天我另外有事。”因為她要服侍神。在人看來,她在美國應該高興得不得瞭,去中國應該沒那麼好吧。恰恰相反,她在中國如魚得水。為什麼?因為那是神給她的工作,她活在神給她的托付裏,纔能有滿足。
生命中隻有一件事
如果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時,就擔心還有十件事沒有做,那麼就算是把事情做完瞭,心裏也沒有平安、喜樂,而是愧疚、懊惱和挫敗。因為他不認為“我現在做的這件事是神讓我做的”,他隻想“我還有好多的事要做”。我們要記住,有福氣的人應當是生命中隻有一件事的人,而那件事就是神要我們做的事。這種人有福氣瞭!當然,我們生命中不可能隻做一件事,隻擔當一個角色。你既是為人妻亦是為人母;你既是為人夫亦是為人父;傢裏一個角色,職場又一個角色,你有好多個角色需要兼顧。但請你記住,生命中唯有一件事,就是無論你做什麼,都是為瞭討神的喜悅。所以,無論你此時此刻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你隻有一件事“要做、必做”,而且你可以充分享受這件事,神也會藉著這件事得,那就是凡事為著討神喜悅。
永遠把重要的當做緊急的
永遠把重要的事當做緊急的事,這是我們能夠順利處理重要事務的秘訣。我再講一遍,把重要的事當做緊急的事,就會讓你有時間做重要的事。生命中如果隻有兩種事,一是好事,二是壞事,那人生就簡單瞭。壞事不做,隻做好事,就可以瞭嘛。但是,人生豈是如此簡單,麻煩的是,就算你不做壞事,專做好事,結果是做瞭許多的好事,卻沒有做上好的事,沒有做真正重要的事。有一個真實的例子,美國某知名商學院,換瞭一個新院長。上任六個月內神龍見首不見尾。你想想看,商學院裏的教授及職員會怎麼想?當然是不高興。因為先前幾任院長,對院內各樣事務都極其關心投入。各樣的會議,各樣的安排,大傢有事都可以找到院長。現在大傢有事要找誰?隻能找秘書。以前可以直接麵見院長,現在隻能求救秘書,心裏舒服嗎?勢必不是滋味,好像地位被降瞭一級。這院長這麼大架子?身為院長不僅不現身,也不管事,隨便交代一下,就神隱瞭。員工們因此忿忿不平,後全體教授委派代錶去麵謁校長,要求有一個閤理的解釋。後來他們纔明白,新任院長早在就職的時候,就清楚這所商學院真正的問題所在。這所商學院真正的問題不是院內事務安排失當,而是他們長久以來缺乏自知之明,始終自認是大學。但事實上,美國大學多的是。而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地去募款,沒有招募企業和基金會參與助學計劃。因此這個院長一上颱,彆的事不管,傾其所有精力和時間到處去募款。盡管彆人都罵他,可是校長知道,所以一直支持他。一年後,經費不斷地進來,可以設立奬學金,規劃很多研究經費,學校可以聘請更好的教授,學院無論是排名還是招生,整個麵目一新。為什麼?因為這個院長知道什麼是上好的事情。請問院長跟麾下的教授好好地溝通,是不是好事?是好事。院長關心學校裏事物的安排,是不是好事?是好事。院長更有效地運用教室和校內現有的各樣器材,是不是好事?都是好事。但是,如果這個院長把他的時間都用在那些次好的事上麵,卻忽略瞭重要的事,那麼他就隻能跟曆任的院長一樣,後成為一個失敗的院長。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大傢如何看待羅訥德??裏根。在我們那個年代,跟我共事的美國同事,每個人都對他佩服得不得瞭。其實,裏根有什麼大本事呀?一個電影演員,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裏,演電影的能有什麼本事!當然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會同意這樣的看法,現在受年輕人青睞的就是演藝人員瞭。在我們那個年代,演電影的被稱為“戲子”。但是你看裏根總統,他從初參加競選到上任,很多事他都不管,他隻專注於幾件重要的事,結果卻逐步改善瞭美國當時淒慘的經濟景況。而且,對於東西德之間圍牆的拆除、前蘇聯政權的解體,他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為什麼裏根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就在於他選擇做重要的事。
不要被好事耗盡生命
許多人的一生,就是被很多“好事”給耗盡瞭。有一些好事甚至是很緊急的。人生中緊急的事很多,緊急到不做不行!而且是馬上就要做的。許多人的生命就是耗盡在這些“緊急”的事上。完成一件趕下一件,做完下一件再趕另一件。忙啊,忙啊,忙得暈頭轉嚮。職場上更是忙碌。當今美國,職場上有一個特點,要不就是有人找不到工作,要不就是一個人要做好幾個人的工作,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我常常講,如果不是神給你的工作,你有沒有勇氣不做?如果神真給你一份工作,那你就要相信神會給你夠用的恩典,讓你可以享受那份工作。如果你沒有一絲享受,那就不要做。關於這方麵的信息,我在《聖經中的工作觀》那本書裏寫得很清楚,就不重復瞭。
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常常不知不覺為瞭工作、服侍、傢庭、朋友等各方麵緊急的需要而拚命努力,結果付齣的是極大的代價。你知道很多人為此拚命到一個地步,就是破壞瞭所有的人際關係。有些很忙的人,你想跟他講句話,他都會說:“我隻有五分鍾哦。”因為他真的很忙,忙到沒有時間聽你講話,沒有興趣聽你講話。我認識一些人,他隻有興趣跟你說,卻沒有興趣聽你講,因為他太忙瞭。忙碌會遮蔽我們心靈的眼睛,忙碌也會讓我們麻痹,失去感覺。雖然我們不知傷害瞭多少人,做錯瞭多少事,講錯瞭多少話,可是我們裏麵沒有感覺,真的沒有感覺,因為忙碌讓我們麻木,讓我們失去瞭感覺。
神看重的是人
我們流逝的時間,還能再迴來嗎?世人不斷提供更便捷的方法,好讓人們工作更有效率,以達成更明確的目標。但請你記住,好是上好的敵人。如果因著忙碌,把生命中寶貴的人看成達至成功的攔阻,或當成通嚮成功的墊腳石,甚或利用的對象;那麼,結果是讓我們跟彆人的關係更密呢,還是更疏遠?難怪有人說:“過於忙碌的人就失瞭修養。”當你專注於自己所要完成的事,很可能就失去瞭神原本要你做這件事時所要得到的祝福。神在我們的生命中賜下各樣人、事、物,是讓我們透過這些,尤其是與人的相交,去經曆、體會、享受神諸多的恩典。因此,聖經不斷提醒我們:神所看重的是人,而不是事情。
我們需要常常被提醒,什麼是上好的,不要讓“好”成為“上好”的敵人。有很多的父母,直到兒女上大學以後,纔發現兒女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的記憶不過就是忙接送、忙功課、忙打球、忙遊泳、忙補習、忙纔藝課……而自己跟兒女的關係卻是如此的疏遠,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神要我們因著與他有好的關係,在一切忙碌中,仍能去珍惜與每一個人互動的時刻。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會彼此影響。當心與心交流的時候,彼此的看法會藉著交流有更深的提升。這對彼此都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祝福。如果我們懂得珍惜這樣的關係,就不會隻看重事情而不看重人。神希望我們看重的是在做事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人。
很多傢長陪孩子練琴,那可以是一個很享受的時刻,也可能讓人非常抓狂。如果孩子達不到老師的要求,你會很生氣,很著急,不停責備,這時候就是注重事過於注重人瞭。不錯,你要督促他,要鼓勵他,這些都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你跟他的互動要更多地流露齣基督的忍耐、基督的溫柔、基督的謙卑、基督的智慧,而不是你的脾氣、你的急躁,甚至是傷人的言語。有一個爸爸教孩子數學,教瞭好幾遍,孩子還是沒搞懂。這個爸爸就講:“我沒見過像你這麼笨的小孩。”這個孩子在極度傷心之下,頂瞭他爸爸一句:“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嘛!”結果把這個爸爸氣得半死。
有的人把時間當做資源,焦點放在做這件事需要花多少時間。如果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做這件事,就會更好。但是,有的人看重的是過程,就是從過程中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喜樂、成長、亮光和享受。這會徹底地改變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如果你把這個觀念刻在心裏,那麼,當你安排一些事情時,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態度。
禱告
天父!感謝你,因為你先愛瞭我們。因著這份愛,我們在你兒子裏麵纔有真自由。因為這份愛,我們麵對人生中許多需求的時候,可以相信你是我們的山寨,是我們的磐石,是我們的避難所。隻有你能夠保證我們一生可以享受你,你,隻要我們肯活在你的麵前,隻要我們肯藏身在你裏麵。愛的主,求你拯救自己的百姓,脫離這個忙碌的世界,在你裏麵得安息。求你聽我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求。阿們!
-|-_-|-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