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表于2024-11-26
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1976年之里程碑意义——“文革”结束,百废待兴;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对中国1976年前后的历史作了认真的梳理、深入的思考,对于我们认识那一段历史很有帮助。尤其是对历史事件深层动因的分析,充分展示了现了作者的“学”与“识”。其“严谨而不拘泥”的治学态度,使这部作品充满了学术活力,是一部进行党史教育、国史教育的好教材。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可读性强。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丛书共12卷,分别为: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
《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
《继往开来——1997年的中国》
《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刘晓,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中共党史及文革史方面多有研究。
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 《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 《中国国民党史纲》(合著)、《当代意识形态风云录》(合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主译)、《毛泽东的思想》(合译)等。在《史学月刊》 《学术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
引 言 /
第一章 周恩来逝世
一、周恩来逝世和“四人帮”批周的表面化0
◎1月8日的噩耗
◎十里长街送总理
◎邓小平致悼词
◎周恩来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
二、周恩来晚年的政治境遇
◎周恩来要求肃清极左思潮
◎姚文元:当前要警惕的是右倾思潮抬头
◎张春桥质问: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否仍然是极左思潮?
◎毛泽东评判:是极左?是极右。搞修正主义,叛党叛国
◎批孔挖老根:解决政治方针的法宝
◎毛泽东批评周恩来主管的外交部
◎毛泽东: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政治局开会批评周恩来
◎以儒法斗争重新解释中国思想史
◎江青政治上的活跃
◎批“现代的儒”“宰相儒”
◎“理论队伍”的建立
三、周恩来逝世后“四人帮”的继续攻击
◎“四人帮”发泄仇恨
◎江青:周恩来死了,我也要和他斗争到底
◎姚文元压制报道
◎宣传机器强奸民意
第二章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
一、酝酿变革的社会思潮与“南京事件”
◎各地此伏彼起的抗议声浪
◎南京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
◎“把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张春桥揪出来示众”
◎中共中央电话通知
◎张春桥:特别要盯住彭冲
◎姚文元:有一个地下资产阶级司令部在活动
◎《捉妖战歌》
二、四五运动
◎北京天安门的第一个花圈
◎北京市公安局的紧急措施
◎丙辰清明的天安门
◎愤怒出诗人
◎天安门成为政治舆论的中心场
◎“请总理指示,是拆还是烧?”
◎诗歌如潮,花圈如海
◎怨恨与不满的大喷发
三、天安门事件
◎姚文元:为什么不枪毙一批反革命分子呢?专政毕竟不是绣花
◎“四人帮”集团制造“情况”
◎政治局会议决定“清理”花圈
◎王洪文视察广场
◎广场冲突的加剧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清场”和血腥的镇压
◎毛泽东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中央第一副主席
◎邓小平问题性质变了
第三章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邓小平的复出
◎毛泽东:“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
◎“风庆轮事件”,邓小平与“四人帮”公开激烈冲突
◎王洪文长沙告状:“我是冒着危险来的”
◎周恩来抱病赴长沙
◎毛泽东警告“四人帮”,称邓小平“人才难得”
◎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主导的政府阵容
◎毛泽东提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江青: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
◎毛泽东再批“四人帮”
◎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
二、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关键是抓整顿
◎“三项指示为纲”
◎反“派性”打击帮派势力
◎万里铁路整顿首战告捷
◎邓小平:农业也要整顿
◎300多名高干重见天日
◎“老九不能走”
◎毛泽东也认为文艺政策应当调整
◎周荣鑫质疑“教育革命”
◎邓小平、叶剑英联手整顿军队
三、《论十大关系》的被冷冻和三个指导性文件的准备
◎邓小平的智囊班子: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邓小平建议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指导全局
◎《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阐述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
◎工业领域恢复正确政策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提出:“科学是生产力”
◎邓小平:陈景润究竟算红专还是白专?中国有1000人就了不得
四、“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毛泽东谈《水浒》,担心的是“投降派”
◎江青说:有人要架空毛主席
◎毛泽东政治天平的倾斜
◎毛远新的汇报引发毛泽东对全面整顿的不满
◎清华大学成为触发点
◎毛泽东对刘冰等的上书反应强烈:矛头是对准我的
◎风云突变,政治局会议传达毛泽东批示
◎邓小平: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打招呼会议“反击右倾翻案风”
◎“走资派还在走”
◎江青擅自召集12省负责人会议,制造接班舆论
◎新的政治理论公式:“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
◎张铁生:“要一个个收拾他们,采取铁的手腕”
◎天安门事件后的运动升级
◎“四人帮”帮派分子大肆活动
◎到处出现新的动荡和混乱
第四章 毛泽东逝世
一、毛泽东逝世
◎毛泽东的最后一个春节:“放点爆竹吧!”
◎毛泽东与政治局委员诀别
◎毛泽东:“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
◎伟人长逝
◎空前规模的悼念活动
二、毛泽东晚年的探索与失误
◎一致性的理想社会模式和矛盾冲突的社会进步动力
◎平等理想与理性化专业化的冲突
◎多专多能消灭差别和公共价值的绝对优先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读
◎姚文元的“社会基础”和张春桥的“全面专政”
◎“铲除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
◎“哈尔套经验”和广西的“总体战”
◎“群众迷信”的出现
◎“大民主”无法解决政治体制问题
◎从“大民主”到国家机器的空前强化
◎“教育革命”
第五章 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危机
一、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年度计划无法完成
◎财源枯竭,国库空虚
◎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
◎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各种商品票证越来越多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二、唐山地震
◎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中共中央的慰问
◎十万大军进入唐山
◎各地动员支援灾区
◎“抗震救灾要以反击右倾翻案风为纲”
◎“依靠自己战胜天灾”
三、社会危机与观念危机的加深
◎毛泽东再次对知识青年问题批示
◎意识形态掩盖社会就业问题
◎小学教师李庆霖“告御状”
◎“知青”已成社会问题的新焦点
◎知识青年成为多余的人
◎梁漱溟与顾准
◎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下文化”的出现
◎无聊、消极、苦闷与思考的群体
◎郭路生:“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
◎舒婷的画梦
◎凡有知青处,就有《知青之歌》
◎“手抄本”的流传
第六章 十月惊雷
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政治格局
◎身份特殊的“旗手”江青
◎“理论家”包装的政客张春桥
◎“金棍子”姚文元
◎“造反司令”王洪文
◎“文化大革命”中崛起的帮派势力
◎“阴谋文艺”成为篡党夺权工具
◎老一代革命家和老干部
◎政治秩序的重建和老干部的重新掌握权力
◎时局的重心:叶剑英
◎军队控制权的争夺
◎“四人帮”难以控制军队
◎整顿进一步加强军队的团结统一
◎“放火烧荒”难以奏效
◎“四人帮”集团建立第二武装
二、最高权力的政治继承问题
◎毛泽东晚年的权威急剧膨胀
◎民主集中制原则遭破坏
◎毛泽东选择华国锋,张春桥怨恨至极
◎毛泽东的“三句话”
◎张铁生:“这个老大是不是可靠?”
◎江青也要接班
三、“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夺权活动
◎档案事件
◎毛泽东遗体保存事件
◎热线电话事件
◎“临终嘱咐”事件
◎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
四、十月惊雷
◎政治斗争只有特殊方式一条路
◎叶剑英的胆识谋略
◎华国锋:只要老同志撑腰,有军队撑腰,就好办
◎汪东兴:我听华总理和叶副主席的
◎陈云:只好如此,下不为例。快下决心,以稳妥为上策
◎李先念转达华国锋的决心
◎叶剑英、华国锋决定“以快打慢”
◎张春桥对上海的“三点指示”
◎张春桥传话上海:准备紧急应变
◎政治局会议,华国锋与江青直接冲突
◎叶剑英:上兵伐谋
◎惊心动魄的时刻
◎玉泉山政治局紧急会议彻夜进行
◎叶剑英提议:华国锋任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调虎离山,制止上海的武装叛乱
后 记 /
补 记 /
第一章 周恩来逝世
1976年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极其不平静、极其不平凡的年份。“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在运动初起时激励和迷惑人心的虚幻的光环早已消失,对“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革命”的怀疑和不满日益加深,对“文化大革命”中兴起的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政治势力日益厌恶。“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后果已经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由于毛泽东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四人帮”更是兴风作浪,企图重新打倒许多老干部,篡党夺权。因此,整个中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
1月1日,新年伊始,城乡各地的高音喇叭庄严地播发了毛泽东1965年写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抒发的是毛泽东这位政治家和诗人的豪迈胸襟: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鸟儿问答》则表现出诗人俯视世界政治格局的高度乐观态度: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同时播发的还有国家的主要宣传机器、被称为“两报一刊”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的元旦社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社论对毛泽东的这两首词作了这样的评价和阐释:
这两篇光辉的作品,以高度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描绘了国内外“天地翻覆”“旧貌变新颜”的大好形势,歌颂了革命人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揭示了马列主义必胜,修正主义必败的历史规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经过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和评论《水浒》,我们的党朝气蓬勃,我们的人民意气风发,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无产阶级专政空前巩固。
元旦社论中提到的“批林批孔”运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和评论《水浒》,以及即将开展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都是围绕着坚持和维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而展开的,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核心问题,构成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主要内容。元旦社论说:
怎样看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当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集中反映。党的九大、十大都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作了总结。肯定还是否定这场大革命,实质上是继续革命还是复辟倒退的斗争。
一、周恩来逝世和“四人帮”批周的表面化
当人们按要求学习毛泽东的两首词,认真体会其伟大和深远意义的时候,突然传出惊人噩耗。
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次日凌晨,伴随凛冽的寒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个令广大中国人民悲痛欲绝的消息。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党和人民鞠躬尽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在党内党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处境非常困难。为了党和国家的大局,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但是,他继续以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忘我的精神勤奋工作,机智灵活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与林彪、“四人帮”周旋和斗争,为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保护大批党内党外干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周恩来还在可能的范围内,力图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有所纠正。因此,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已经成为改变和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希望和象征。
周恩来的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震惊和巨大悲痛。人们自动地戴上黑纱,许多单位自发地举行追悼仪式。北京的群众自己制作花圈,敬献到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表示对周恩来的哀悼。人们在周围的松树上缀上白色纸花,寄托对周恩来的哀思。天安门广场上汇集着悼念周恩来的浩瀚人流。在停放周恩来遗体的北京医院外面,从东单到东交民巷,日夜聚集着盼望与周恩来遗体告别的群众。
1月10日和1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群众代表向周恩来遗体告别。11日下午4时45分,周恩来的遗体从北京医院送往八宝山火化。闻讯而来的上百万人民群众冒着寒风,自动聚集在长安街两旁,向周恩来作最后的送别。
大规模自发的悼念活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恩来的深厚感情和对党内“左”的错误的极端不满,这是党心之所向、民心之所向。
1月15日,首都北京举行了周恩来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悼词,高度赞扬了周恩来的伟大历史功绩。邓小平说: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一生。他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新华社1976年1月15日讯,见《人民日报》1976年1月16日。
按照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了祖国的江河大地。
周恩来带着对国家、民族和党的眷念和忧虑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但是,他的政敌却不肯善罢甘休。《光明日报》于2月13日发表《孔丘之忧》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
以后的孔孟之徒,不少人就在“忧”字上大作文章。他们一方面袭用“忧国忧民”的老谱,装成人民的代言人和救世主,似乎比谁都关心国计民生和道德文化,实际却同孔丘一样,他们的“忧国忧民”,完全是为了“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是地地道道的“祸国殃民”!另一方面,他们散布“一代不如一代”的悲观论调和“杞国无事忧天倾”一类的无穷忧虑,妄图使人们对新生事物发生怀疑,对革命大好形势和光明前途丧失信心。这种瓦解士气的“忧杀”往往比血淋淋的刀杀更为阴险毒辣……让旧制度的“哭丧妇”抱着孔丘的骷髅去忧心如焚,呼天号地吧。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处莺歌燕舞”,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正在胜利前进!高路:《孔丘之忧》,见《光明日报》1976年2月13日。
二、周恩来晚年的政治境遇
举世景仰的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晚年,政治处境是非常困难的。
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潮中,周恩来保存了下来。他仍然担任政府总理的职务,但是在党内的地位一直很微妙。九大的政治明星是林彪,他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除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林彪外,还有周恩来、陈伯达和康生。
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皇出逃,飞机坠毁于蒙古的温都尔汗,机上人员无一生还。林彪事件的发生,是“文化大革命”中最令人震惊的事件。林彪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制造者和推动者,是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持者。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风云一时,成为地位仅次于毛泽东的“副统帅”,并且作为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林彪事件的发生,打破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神话,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变化。在批判林彪集团的“批林整风”运动中,开始触及“文化大革命”的“左”的思想,如批判林彪、陈伯达“称天才”,大搞个人迷信的问题,批判他们形“左”实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煽动极左思潮的问题,实际上对“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开始进行批判。
在中央领导层内,试图利用林彪事件的机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错误的第一人是周恩来。周恩来在许多场合提出林彪的问题是极左,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1971年年底到1972年年初,周恩来主持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会议纪要明确提出要反对“空头政治”,反对无政府主义。1971年12月,周恩来在听取有关航空工业汇报时,再次强调要恢复合理的规章制度,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潮。1972年8月1日、2日两天,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向回国述职的大使和外事、宣传单位负责人作了长篇报告,报告内容贯穿了“要批透极左思潮”的主题。周恩来说:
极左思潮是有世界性的。中国也有极左思潮,在我们鼻子下面也有嘛,外交部也有,驻外使领馆也有
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点国史: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