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子竞技导论》以市场为导向,由南京直尚电竞科技有限公司诸多资深电子竞技行业专家以及高校教师在总结近几年国家应用型本科与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经验及电竟行业内专家多年的从业经历的基础上协同撰写。
《电子竞技导论》主要介绍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产业的概况。电子竞技的概况主要包括电子竞技的概念、电子竞技的发展以及演变过程、知名的电子竞技游戏项目等内容,读者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对电子竞技有基本的了解,正确认知电子竞技。电子竞技产业部分是《电子竞技导论》的主体内容,主要讲述电子竞技产业的基本概况、产业经济以及产业化模式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电子竞技产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基本运作方式,对于电子竞技产业有大致的认识、了解。《电子竞技导论》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及体育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竞技爱好者的学习和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游戏、竞技、电子竞技的概念
1.1.1 游戏
1.1.2 竞技
1.1.3 电子竞技
1.2 电子竞技专业
1.2.1 专业介绍
1.2.2 行业背景
1.2.3 职位构成
思考题
第2章 电子竞技的发展概况
2.1 电子竞技的起源
2.1.1 竞技天性
2.1.2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2.2 电子竞技的演变
2.2.1 从电视游戏到电脑游戏
2.2.2 从电脑游戏到电子竞技
2.2.3 以MOBA类为代表的电子竞技的演变
2.3 电子竞技的类型与代表作品
2.3.1 电子竞技的类型
2.3.2 电子竞技的代表作品
思考题
第3章 电子竞技产业的特性
3.1 电子竞技的特性
3.1.1 电子竞技的竞技性
3.1.2 电子竞技的公平性
3.1.3 电子竞技的娱乐性
3.2 电子竞技产业的特性
3.2.1 电子竞技产业的科技特性
3.2.2 电子竞技与线上传播的依附性
3.2.3 电子竞技与线下实体空间的依附性
思考题
第4章 电子竞技产业的基本趋势
4.1 电子竞技产业现状
4.1.1 电子竞技的市场规模
4.1.2 电子竞技产业的友展状况
4.2 电子竞技的前景
4.2.1 电子竞技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4.2.2 电子竞技游戏的繁荣化
4.2.3 电子竞技的移动化
4.2.4 全民娱乐化
4.3 中国电子竞技的国际地位
4.3.1 从被动接受到合作共赢
4.3.2 中国电子竞技的不足之处
4.3.3 中国电子竞技的应对之策
思考题
第5章 电子竞技产业经济
5.1 电子竞技经济的起源
5.1.1 美国电子竞技经济的起源
5.1.2 韩国电子竞技经济的起源
5.1.3 中国电子竞技经济的起源
5.2 电子竞技经济的规模
5.2.1 21世纪初期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经济概况
5.2.2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
5.3 电子竞技经济的影响力
5.3.1 产业生态
5.3.2 衍生产业
思考题
第6章 电子竞技的产业化模式及其产品
6.1 电子竞技的产业化模式
6.1.1 开发商与玩家的互动模式
6.1.2 电子竞技赛事的举办模式
6.1.3 电子竞技俱乐部的发展模式
6.1.4 电子竞技媒体的运作模式
6.1.5 电子竞技组织的开展模式
6.1.6 电子竞技教育模式
6.1.7 电子竞技周边产品的发展模式
6.2 电子竞技产业生态
6.2.1 游戏产品
6.2.2 游戏开发公司
6.2.3 赛事
6.2.4 俱乐部
6.2.5 媒体.I
6.2.6 周边产品
6.3 电子竞技产业Ⅸ划
6.3.1 电子竞技产业的地域特点
6.3.2 国内电子竞技的代表区域
思考题
第7章 电子竞技的社会价值
7.1 电子竞技的社会认知
7.1.1 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
7.1.2 电子竞技俱乐部的转型与发展
7.1.3 游戏厂商的宣传
7.1.4 电子游戏沉迷的预防
7.2 电子竞技文化传播
7.2.1 电子竞技的文化属性
7.2.2 电子竞技的文化传播途径
7.3 电子竞技的教育意义
7.3.1 团结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7.3.2 公平竞争,培养竞争意识
7.3.3 锻炼手脑,提升玩家智力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电子竞技(Electronic Sports)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活动。电子竞技运动是以电子设备作为运动机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意志力,以及心、眼与四肢的协调能力,并可培养团队精神。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增补“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自2017年开始实行。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及社会电子竞技爱好者的基本电子竞技素养。本书内容涵盖面较广,包含丰富的电子竞技相关知识,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电子竞技,加深对电子竞技运动、电子竞技产业等方面的认知,提升电子竞技科学素养。
本书共分为7章,对电子竞技以及电子竞技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第1章主要论述电子竞技概念、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电子竞技行业的构成等问题。通过将游戏、竞技游戏、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游戏作比较,让读者清晰、全面地认知电子竞技;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对目前电子竞技的行业形式和就业形势做出分析,使读者对认知电子竞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2章主要讲述电子竞技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典型的电子竞技作品三部分内容。从电子竞技游戏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详细讲述电子竞技的发展概况,并以电子竞技经典作品《英雄联盟》和《DOTA2》为例,对比、分析两个作品的独特之处。第3~6章主要讲述电子竞技产业的相关内容。从电子竞技产业的特性、现状以及前景、产业经济到产业化模式及其产品,最后通过分析我国上海、银川目前的电子竞技产业案例,将知识点与实例紧密结合,增强说服力,让读者对电子竞技产业经济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第7章主要从电子竞技的社会认知、文化传播以及教育意义三部分论述电子竞技的社会价值,让读者正视电子竞技。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在知识点后加入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子竞技的相关知识。
本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但由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7年12月
电子竞技:一场正在重塑娱乐与产业的数字革命 当屏幕的光芒点亮寂静的夜晚,当无数双手在键盘和鼠标上舞动,当虚拟世界的硝烟弥漫,我们正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革命之中。电子竞技,这个曾经被视为小众的爱好,如今已然崛起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一个蓬勃发展的庞大产业,更是一种全新的竞技与社交模式。它不再仅仅是游戏玩家的狂欢,而是触及体育、娱乐、科技、教育,乃至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宏大叙事。 从游戏到竞技:电子竞技的本质与演进 电子竞技,顾名思义,是以电子游戏为载体进行的竞技活动。但它绝非简单的“玩游戏”。其核心在于,通过规则明确、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电子游戏,将玩家的技巧、策略、团队协作与心理素质推向极致,从而产生具有高度娱乐价值的竞争结果。 电子竞技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早期的街机游戏竞赛便是其雏形。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即时战略游戏(RT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等类型的出现,为电子竞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诸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经典游戏的涌现,催生了最早一批职业选手和赛事,电子竞技的雏形得以形成。 进入21世纪,网络游戏,尤其是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的崛起,将电子竞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英雄联盟》、《Dota 2》等游戏的全球化普及,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玩家,并催生了规模空前、奖金丰厚的国际赛事。这些赛事吸引了海量观众,其观赏性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传统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的演进,并非只是游戏类型的更迭,更是其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从最初的个人电脑对战,到如今覆盖PC、主机、移动端的全平台发展;从零散的民间比赛,到拥有成熟职业联赛、俱乐部体系、选手培养机制、专业场馆的完整产业链。电子竞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正规化”与“产业化”转型。 电子竞技的多元魅力:超越游戏的价值 电子竞技的魅力,远不止于游戏本身。它所展现出的多元价值,使其成为连接不同群体、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力量。 竞技与智慧的结晶: 电子竞技是智力、反应速度、策略规划、团队协作与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考验。顶尖选手们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精通游戏机制,洞悉对手意图,并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这种高强度的竞技性,使得电子竞技拥有着不亚于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紧张感。 社交与情感的连接: 电子竞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无数玩家通过共同的游戏体验,结识朋友,组建战队,分享胜利的喜悦,分担失败的沮丧。电子竞技的赛事直播平台,更成为一个巨大的线上社区,观众们在此互动交流,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和选手呐喊助威,形成了独特的社群文化。 文化与潮流的引领: 电子竞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游戏范畴,逐渐渗透到流行文化之中。电竞选手成为年轻一代的偶像,电竞主题的音乐、影视、服装等衍生品层出不穷。它所代表的科技、未来、冒险、团队精神等元素,正在成为新的文化符号,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科技与创新的驱动: 电子竞技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性能的硬件设备、高速的网络连接、先进的图形渲染技术,都为电竞体验提供了保障。同时,电竞产业的巨大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游戏开发、硬件制造、直播技术、VR/AR等相关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电子竞技的产业版图:一个新兴的经济引擎 电子竞技已不再是一个松散的兴趣群体,而是一个正在快速扩张的、结构日益完善的庞大产业。其产业版图之广阔,经济体量之惊人,足以让任何一个观察者刮目相看。 职业赛事与联盟: 这是电子竞技产业的核心。从全球性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Dota 2国际邀请赛》,到各地区独立运营的职业联赛,如LPL(中国)、LCK(韩国)、LCS(北美)等,构成了电子竞技最闪耀的舞台。这些赛事不仅提供巨额奖金,更吸引着资本的目光。 俱乐部与选手: 随着产业的成熟,电子竞技俱乐部已具备专业化、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这些俱乐部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分析师、营养师、心理辅导师,为选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选手也从单纯的游戏玩家,转变为拥有商业价值的职业运动员,通过高额薪资、代言、直播等方式获得收入。 直播平台与内容创作: Twitch、YouTube Gaming、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是电子竞技内容传播和观众互动的主要渠道。它们不仅是赛事直播的核心载体,也是选手、解说、内容创作者展示才华、吸引粉丝、实现商业价值的重要平台。 游戏开发与发行: 电子竞技的繁荣,直接拉动了对高质量、竞技性强的游戏的需求。游戏厂商不断投入研发,推出新的电竞游戏,并对现有游戏进行更新迭代,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周边产品与商业赞助: 随着电竞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了电子竞技的商业价值。从电脑硬件、外设,到快消品、汽车、金融服务,各类品牌纷纷通过冠名赞助、广告投放、跨界合作等方式,将目光投向电竞领域。此外,电竞周边产品,如战队队服、模型、纪念品等,也形成了重要的消费市场。 场馆与基础设施: 专业的电竞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为大型赛事提供了高品质的观赛体验。同时,电竞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票务系统等。 教育与培训: 随着电子竞技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也逐渐兴起。从职业选手培养学校,到电竞专业课程的设置,电子竞技正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轨道。 电子竞技的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子竞技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被视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个能够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数字浪潮。 更广泛的认可与融合: 随着电子竞技在观赏性、竞技性和产业化方面的不断成熟,其社会认可度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电子竞技可能与传统体育在规则、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产生更深的融合,甚至被纳入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 科技赋能与体验升级: 5G、VR/A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将为电子竞技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升级。更沉浸式的观赛体验,更智能的训练辅助,更公平的裁判系统,都将成为可能。 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 电子竞技的全球化趋势将持续加强,但同时,各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也将催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电竞赛事和内容。 然而,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例如,如何健全行业法规,保障选手权益;如何应对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风险,引导健康游戏;如何规范赛事秩序,打击假赛、菠菜等行为;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避免泡沫化;如何提升内容的原创性和深度,避免同质化。 结语 电子竞技,这场以数字代码为枪,以虚拟战场为棋盘的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它不仅仅是一项新兴的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代表着智慧、协作、拼搏精神的文化现象,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引擎,一个连接全球年轻一代的纽带。深入理解电子竞技的本质、演进、多元价值和产业生态,对于把握未来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洞察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至关重要。它所描绘的未来图景,充满着未知与可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