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王摩诘文集+宋本孟浩然诗集(套装共2册)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王摩诘文集+宋本孟浩然诗集(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王维,[唐] 孟浩然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唐诗
  • 宋诗
  • 王摩诘
  • 孟浩然
  • 文集
  • 诗集
  • 古典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328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10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6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王摩诘文集》为宋刻本,十卷,十一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原书六册,明袁褧题款,清顾广圻跋。《孟浩然诗集》为宋刻本,三卷,十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原书二册。从唐代起历代都有刻本,此宋刻本是其中现存ZUI ZAO的版本。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册

王摩诘文集(卷一—六) (唐)王维 撰 宋刻本 1

进王摩诘文集表5

王摩诘文集目録7

卷一 赋 歌 诗 赞31

卷二 书 序 记 文 赞65

卷三 表 状117

表四 应制 应教 唱和 酬答 149

卷五 杂诗 179

卷六 杂诗 197

第二册

王摩诘文集(卷七—十) (唐)王维 撰 宋刻本 1

卷七 碑5

卷八 墓志41

卷九 杂诗77

卷十逆旅 杂题 哀伤 109

跋文 139

孟浩然诗集三卷 (唐)孟浩然 撰 宋刻本

孟浩然诗集序 147

重序 151

孟浩然诗集目録 153

卷上 163

卷中 195

卷下 219

前言/序言

王维,名维,字摩诘,合而为维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维摩诘经》说维摩诘乃天竺毗舍离城的居家菩萨,精通佛理,辩才无碍,法力无边。王维深受禅宗影响,一生如维摩诘亦禅亦俗,亦深享佛禅智慧和人生乐趣。

据两《唐书》,王维生于武后长安元年(七〇一),卒于上元二年(七六一),享年六十一岁。王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移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为河东人。

王维早岁丧父,三十丧妻,膝下无子,“人生四悲”而有其三。然其命中多贵人助:十五游宦二京而大为诸贵所钦瞩;二十一登进士第而解褐;三十五受知明相而擢右拾遗,自此供职唐室中央而官至右丞;即便早年遭贬、晚年陷贼之两次惊魂,亦逢凶化吉而有惊无险。

王维素质特异,天机清妙,诗乐书画无所不精。顾起经(一五一五—一五六九)《题王右丞诗笺小引》赞曰:“其为诗也,上薄骚雅,下括汉魏,博综群籍,渔猎百氏。于史、子、《苍》《雅》、纬候、钤决、内学、外家之说,苞总并统,无所不窥。”王维亦乃“干才”也,其一生三次出使,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以监察御史出使凉州,开元二十八年(七四〇)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天宝四年(七四五)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

王维乃盛唐时期的顶级诗人,代宗皇帝敕以“天下文宗”,同僚呼以“当代诗匠”,当时其人之影响力与其诗之接受面非李杜可颉颃矣。当代著名学者林庚评价王维:“王维在文艺上的全面发展,也就使得他在诗歌里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我们很难指出王维诗歌的特点,因为他发展得如此全面,如果一定要指出,那就是代表整个盛唐诗歌的特点。”林庚认为王维诗“那也就是当时诗歌的主流”。王维是盛唐盛世的产物,换言之,衹有盛世纔可能出现王维,出现王维诗热。

王维各体皆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古风,皆有佳作,而尤长五言。其五言诗,约占所有存诗的四分之三。《册府元龟》曰:“王维有俊才,尤工五言诗。独步于当时,染翰之后,人皆讽诵。”苏轼《次韵黄鲁直书李伯时画王摩诘》曰:“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王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水田园诗,而颇多澹丽可观者,如《辋川集》《终南别业》《终南山》《山居秋暝》《山居即事》《渭川田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等。他将大自然作为一种精妙语言而精妙运用,特别擅长表现光影迷离的玄幻美。他把社会的和谐带入自然,又将自然的和谐投射到社会,其充满祥和宁静的诗,成为盛唐盛世的艺术象征。

王维是盛唐边塞诗之先驱,他将边关战事为中心的边关生活与边地风情引入诗中,创作了一批形象饱满而气骨高峻的边塞诗,《使至塞上》《出塞作》《陇西行》《从军行》以及《送张判官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平澹然判官》等,境界苍莽,气象浑厚,创新了边塞诗美学的新境界,改变了传统边塞诗“捕风捉影”的作法,亦改变了边塞诗偏重内容而疏于艺术的粗犷之风。

王维极擅“朝省诗”,或应制应教,或同僚唱酬,诗风华秀,气象浑灏,生动反映了盛世风貌。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饱享盛誉,岑参、杜甫的同题和诗皆远不及也。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诗,皆意藴生动,真趣弥漫,洵为唐代“朝省诗”之第一人也。

王维的寄赠酬酢诗,约占其存诗四分之一,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送梓州李使君》《送丘为落第归江东》《送沈子归江东》等,最能表现丰富而微妙的人际关系,既可见其君子人格,也写其澹泊情怀,具有直逼人心的情感震慑力。

王维诗,乃诗的哲学,亦哲学的诗,擅长以诗作人类终极关怀之思考,表现人类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理想,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自然人生与佛禅相融为一,诗境亦是禅境。他的五絶小诗如《辛夷坞》《鹿柴》《木兰柴》《鸟鸣涧》《书事》等,禅趣饱满,韵致深幽。王维诗中“空”字多至八十余处,“空”亦即“空性”,即所有事物不能脱离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的特性,如《山居秋暝》中之“空”境,以蓬勃生机而象喻纷纭色相,而引发读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存思考。

王维最突出的思想品格就是澹泊名利,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无可无不可。他早期作品如《李陵咏》《老将行》《济上四贤咏》《寓言》《不遇咏》等,亦有极强之社会性,矛头直指豪门贵族,抨击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其《洛阳女儿行》《西施咏》《息夫人》《班婕妤》等以比兴手法,讽刺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批判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然与李杜比,其诗的社会意义尚不够深刻,批判精神尤显薄弱,这也是后人将其置于李杜之下的根本原因。

总的说来,王维将意境做到极致,其诗浑厚隽永,乃诗教的极品。王维自我评价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王维本质上是个诗人,是个身负皇差的非专职诗人,然却是诗人中的诗人,盛唐超一流诗人。他离政治远,而离人情近;离社会远,而离自然近;离群体远,而离内心近。

王维诗文集由其弟王缙搜集整理,全书共十卷,四百余篇,分赋、歌、诗、赞、书、序、记、文、表、状、应制、墓志、碑铭、杂诗等。《旧唐书·王维传》载:“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

《王摩诘文集》以宋蜀刻本为最早。宋代蜀地曾大量刊刻唐人文集,然存世仅《李太白文集》《骆宾王文集》《王摩诘文集》三种。《王摩诘文集》钤有收藏印,迭经明清名家收藏而流传有绪,后为周叔弢所得而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由于此刻本刊刻年代最接近于作品年代,历来为研究者与藏家格外看重。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据宋刻本《王摩诘文集》影印出版,无论是对于收藏者还是研究者抑或一般读者,都是件利好盛事。国家兴,诗赋兴。盛世读王维,不啻为一种福祉也。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武后永昌元年(六八九),卒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七四〇),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乃有唐一朝重要诗人中唯一无官职者。他生当盛唐,有志用世而无缘解褐。开元十五年(七二七)应进士举不第,二十二年(七三四)谒张九龄亦未果。殷璠叹道:“才名日高,天下籍甚,竟沦落明代,终于布衣,悲夫。”(《河岳英灵集》)杜甫“吾爱孟浩然,裋褐即长夜”(《遣兴》),似有物伤其类之憾。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称孟“行不为饰,动求真适,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而性情相近,也许是李白走近孟浩然的最重要原因,李白曾专程访孟于襄阳,不遇而有《赠孟浩然》:“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极推崇孟之隐逸情结与傲岸精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将其崇拜之情夸张到极致。晚唐皮日休也崇拜孟浩然,其《郢州孟亭记》曰:“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之尤。介其间能不愧者,唯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皮日休甚至认为,盛唐诗坛可与李杜比肩者,浩然一人而已。

孟浩然乃唐代第一个倾力山水诗的诗人。其山水诗多写隐居闲适、羁旅愁思。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襄阳渡过,其诗既有登临万山、岘山和鹿门山的遣兴之作,亦有田园村居生活杂咏,还有山水行旅诗写其辗转于襄阳、洛阳与吴越间的经历。“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因而“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送张祥之房陵》)。浩然性爱山水,极喜泛舟,也偏爱水行,“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其诗兴亦多为水上漫游所引发,诗多写水,如《耶溪泛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等皆江湖水景诗之经典。他即便是写山,也往往不离水,不离行舟,其《彭蠡湖中望庐山》《晚泊浔阳望庐山》等诗写庐山,乃途经鄱阳湖舟中远观庐山的视角。

孟浩然诗追求自然美,常常“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语),仿佛脱口而出,毫不费力,真可谓“不落言筌”。孟诗二百六十余,古风约占四分之一,其余全为近体诗,而以五言律诗最多。然其近体而不为格律所累,自然如行云流水。如《舟中晓望》信手写来,通体散行,颔颈二联不作骈对,然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似古似律。《与诸子登岘山》《山潭》《湖中旅泊寄阎昉》《洛下送奚三还扬州》《都中送辛大》等,多不严格合律而化以古风,似不经意道出,却经纬绵密,而深得好评。胡应麟赞曰:“孟五言不甚拘偶者,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诗薮.内编》卷二)此类诗出入古近之体格,饶有洒脱自在之情致,是为孟诗之独创也。

孟浩然写诗,即景会心,宁兴造思,超妙而自得天籁之趣,专注于意象与意境。殷璠以“无论兴象,兼复故实”(《河岳英灵集》)评孟诗,即本之以“兴”,出之以“象”也。其《夜归鹿门歌》写夜归,七言八句,其篇制规模类似近体,然突出了歌行体的蝉联句法,结构自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气象清远。孟诗如《早寒江上有怀》《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等篇,自然浑成,韵致流溢,而意境空灵清迥,给开元诗坛拂入新鲜气息。

《孟浩然诗集》以宋蜀刻本为最早。此本分上中下三卷,收诗二百一十一首,附有张子容二首,王维一首,王迥一首。曾藏元代翰林院史院,后流落民间,清嘉庆间黄丕烈于书肆间购得,归藏士礼居。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予以影印出版,受命为序,洵欢欣鼓舞也。


用户评价

评分

宋版图书 来者不拒 十一行 略显小 无注释

评分

这次京东活动非常给力,买了好多想买的,感谢京东。

评分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一起买的 可以 读着开心

评分

你是因为爱上一首先去

评分

宋版图书 来者不拒 十一行 略显小 无注释

评分

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东西,下次还来。京东不错,赞一个。

评分

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