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池先生于清雍正八年(1730)编撰完成琴学专著《乐府外集琴谱》,此谱主要体现了“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淡,故欲心平。和,故躁心释”的核心审美取向。书中前有婺源知县吴鹗序文,序云:“汪子双池诠经之余,感琴音之不足中和也,手订琴谱两卷……”文有汪公所撰二百单三指掌、二十五调指掌、五调启蒙等琴论,谱有汪公所辑传统琴曲九首:梅花曲、客窗夜话、复圣操、渔樵问答、良宵引、雁落平沙、关雎传、阳关曲、屈原问渡;以及汪公新著有词之曲七首,分别为:九声诵、读书引、舞雩春咏、湘灵鼓瑟、塞上曲、西山操、大风唱。近代著名古琴家查阜西评其曲“简朴有类中州一派”。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婺源大儒”的部分,虽然我并非当地人,但通过书中的笔触,我仿佛看到了徽州地区那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及那些饱学之士如何将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里没有生硬地罗列史实,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那些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对其中描述他们如何“醉心雅乐”的细节印象深刻,那种对音乐的痴迷,不仅仅是对技艺的钻研,更是对音乐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的体悟。这种精神上的追求,让我觉得与现代社会那种快餐式的娱乐有着天壤之别。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所有章节,但仅仅是翻阅的片刻,就已经被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大儒”们与音乐的故事,以及他们所推崇的“淡以和”的音乐理念。
评分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选择枯燥乏味的学术说教,而是用一种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古代音乐的殿堂。我尤其喜欢“醉心雅乐”这个词,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的那种深沉热爱和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仔细阅读所有内容,但仅仅是初步的翻阅,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书中对“先王之乐,惟淡以和”的阐释,让我深刻理解到,古代音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技巧的精湛,更是内在的平和与和谐,这与现代社会许多追求极致刺激和强烈感官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似乎很善于挖掘历史细节,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那些文人雅士与音乐相伴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大儒”们是如何在音乐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如何通过音乐来体悟人生的真谛。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套书的名字有点绕,但内容却着实引人入胜。尤其是那句“婺源大儒,醉心雅乐”,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很感兴趣,而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大儒”们,他们是如何将音乐视为生命的一部分,那种“醉心”的程度,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读每一章节,但仅仅是浏览,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热爱。书中对于“先王之乐,惟淡以和”的解读,让我对古代音乐的审美情趣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反思当下社会音乐的普遍特征。我期待着能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是如何在音乐中寻求精神寄托,如何用音乐来修身养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音乐史,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些逝去的时代,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得以窥探古代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们对音乐的“醉心”程度。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书,但大多偏重于乐理或者历史事件的梳理,而这本书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传递。书中关于“先王之乐,惟淡以和”的阐述,让我对古代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悦耳的旋律,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方式。作者的文字功底很不错,能够将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描绘得生动形象,让人能够感同身受。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所有章节,但我已经能预感到,这本书将会带给我很多关于音乐、关于生活、关于精神层面的启示。它让我开始思考,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雅乐”,一份能让我们心灵得以沉静、回归本真的存在。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关于古代音乐的书,虽说书名我一时半会儿还没完全记住,但内容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也不是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普及读物,而是带着一种特别的韵味,像是穿越时空的回响。书里描绘的古代文人雅士,他们对于音乐的态度,那种“醉心雅乐”的沉浸感,让我深切感受到音乐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修身养性,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书中引用的一些古语,比如“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更是点明了这种音乐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即平和、淡雅、和谐,这与当下许多浮躁喧嚣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似乎很擅长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和音乐史料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能听到古人抚琴吟咏的声音,感受到他们沉醉其中的那种超然。虽然具体章节内容我还没细细品味,但仅仅是这份对古代音乐精神的描摹,就足以吸引我继续深入探索。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音乐的本质,思考它在人生成长中的真正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