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MMA(Mixed Martial Arts)译为混合式格斗,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对抗性较强的擂台竞技格斗运动。相比其他格斗类比赛,MMA比赛允许不同武术流派、不同技术特长的选手同台竞技,对选手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而比赛所呈现的擂台格斗技术也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为突出MMA概念中的“混合式”这一主题,《MMA擂台缠斗基础》将主要介绍近距离缠斗的基础技术,以及站立技术与地面技术之间融合、过渡和转换的常见方法。考虑到单纯站立状态下的拳、肘、膝、腿、摔等常见技术的基础应用在其他格斗类书籍中多有介绍,《MMA擂台缠斗基础》也就不再赘述。
希望《MMA擂台缠斗基础》能够增进读者对MMA运动的了解,同时也祝愿广大MMA爱好者从这项运动中获益。
作者简介
陶飞,云南省昆明市人。1998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后于云南民族大学进修泰国语及法学专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曾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教授英语、泰国语及旅游课程。1996年起,在《搏击》杂志发表格斗及泰拳方面的系列文章,成为该刊《泰拳奥秘》专栏撰稿人。1999年担任编导,拍摄了国内首部泰拳教学片。2009年编著《泰拳运动入门》,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当代MMA运动发展概况
第二节 国内外MMA赛事简介
一、终级格斗冠军赛
二、K-O笼斗赛
三、锐武终极格斗联赛
第二章 站立对抗技术
第一节 警戒势
一、站立式警戒势
二、半蹲式警戒势
三、对抗地面对手时的警戒势
第二节 基础缠抱技术
一、上体缠抱练习
二、上体缠抱的应对方法
三、颈部缠抱练习
四、颈部缠抱的解脱方法
五、颈部缠抱转为背后缠抱
二、抱膝摔
三、头部缠抱转为双腿抱摔
四、抱腰摔反击头部缠抱
第七节 反击摔法的技术
一、侧推反击抱腿摔
二、侧推加膝击反击抱腿摔
三、展体压反击抱腿摔
四、颈部锁绞反击双腿抱摔
五、“断头台”反击双腿抱摔
六、膝击加上勾拳反击单腿抱摔
七、颈部锁绞反击单腿抱摔
第八节 对地面对手的攻击技术
一、接近地面对手的方法
二、面部踩踏
三、腹部踩踏
四、腿部扫踢
五、头部扫踢
六、下击拳攻击转为侧面压制
七、下击拳反击锁踝转为地面压制
第三章 地面对抗技术
第一节 倒地状态下的防守和反击技术
一、地面防守姿势
二、恢复站立姿势的方法
三、起身时躲避扫踢的方法
四、地面蹬踢
五、地面砸踢
六、腿部被控制时的蹬踢反击
七、钩腿防守
八、从钩腿防守恢复站立姿势的方法
九、钩腿防守时的蹬踢反击
十、钩腿防守转为地面上位的方法
十一、钩腿防守转为地面缠抱防守
十二、钩腿防守转为绊腿摔
第二节 地面缠抱上位的对抗技术
一、地面缠抱上位的防守姿势
二、地面缠抱上位状态下的平勾拳连续攻击
三、地面缠抱上位状态下的上勾拳攻击
四、解除腿部缠抱转为拳法攻击
五、解除腿部阻挡转为拳法攻击
六、地面缠抱上位状态下的肘法攻击
七、砸拳转肘法的组合攻击
八、砸肘转直拳的组合攻击
九、摆拳佯攻转为砸肘攻击
十、“断头台”的解脱方法
十一、“蝴蝶防守”的解脱方法
十二、解脱“蝴蝶防守”转为侧面压制
第三节 地面缠抱下位的对抗技术
一、缠抱防守
前言/序言
MMA(Mixed Martial Arts)译为混合式格斗,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对抗性较强的擂台竞技格斗运动。相比其他格斗类比赛,MMA比赛允许不同武术流派、不同技术特长的选手同台竞技,对选手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而比赛所呈现的擂台格斗技术也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自2009年拙著《泰拳运动入门》出版发行之后,应人民体育出版社孔令良先生之邀,为格斗爱好者编写一部易学易练的MMA基础读物,虽倍感荣幸,但也深知其难度非浅。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不违反竞赛规则,几乎任何格斗技术都可以在MMA比赛中使用,然而,把当今所有武术流派的所有格斗技术囊括在一本书中逐一介绍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本书仅介绍MMA比赛中最为基础和常见的格斗技术,旨在抛砖引玉,帮助格斗爱好者踏上MMA运动之路。
为突出MMA概念中的“混合式”这一主题,本书将主要介绍近距离缠斗的基础技术,以及站立技术与地面技术之间融合、过渡和转换的常见方法。考虑到单纯站立状态下的拳、肘、膝、腿、摔等常见技术的基础应用在其他格斗类书籍中多有介绍,本书也就不再赘述。
本书的编写得到人民体育出版社孔令良先生和广州泰拳武术俱乐部总裁刘国其先生的鼓励和支持,广州泰拳武术俱乐部的陈昌杰先生还为本书拍摄了示范图片。正是由于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本书的编写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向孔令良先生和刘国其先生、陈昌杰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大量参阅了国外MMA专业选手的著作,力求多借鉴一些国际上一流选手的成熟经验。但即便如此,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希望本书能够增进读者对MMA运动的了解,同时也祝愿广大MMA爱好者从这项运动中获益。
《MMA擂台缠斗基础》是一本专注于格斗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缠斗技术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格斗选手及教练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缠斗理论与实践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并在擂台上有效运用这项格斗艺术。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MMA(综合格斗)擂台缠斗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站立缠斗过渡到地面缠斗的各个环节。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是对缠斗背后逻辑、策略以及身体力学原理的深入剖析。 第一部分:站立缠斗基础与过渡 在MMA的擂台上,站立缠斗是不可或缺的开端,也是通往地面控制的关键桥梁。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站立姿势、重心控制、步法移动入手,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站立格斗基础。 站立姿势与重心: 详细讲解MMA特有的站立姿势,如何保持平衡、灵活以及应对对手的进攻。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摆放、重心下沉与转移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重心变化制造进攻和防守机会。 步法移动与距离控制: 深入阐述步法的多样性,如前后滑步、侧移、绕步等,以及如何在实战中运用步法来控制与对手的距离。理解距离控制对于避免被动挨打、创造有效进攻机会至关重要。 抓抱与拆解(Clinch): 这是站立缠斗的核心。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抓抱技术,包括贴身抱摔(Body Lock)、颈部控制(Headlock)、臂部控制(Arm Control)等,并针对不同的抓抱情况,教授有效的拆解和反制方法。 站立摔跤技术: 介绍MMA中常用的站立摔跤技术,如双腿抱摔(Double Leg Takedown)、单腿抱摔(Single Leg Takedown)、过肩摔(Shoulder Throw)等。不仅讲解技术动作本身,更强调如何结合步法、时机和身体力量来实现有效的摔倒。 站立过渡到地面(Takedown Defense and Transitions): 面对对手的摔跤尝试,有效的防摔(Takedown Defense)至关重要。本书将传授各种防摔技术,如下潜闪避(Sprawling)、防抱摔(Counter Takedowns)、利用笼边(Cage Defense)等。同时,也会讲解如何在被摔倒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过渡(Transitions)来避免不利局面,甚至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利用笼边的缠斗: 笼边是MMA擂台上一个独特的战术区域。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笼边进行站立控制、防守摔倒以及如何将对手压制在笼边进行压迫。同时,也会讲解如何从笼边脱困,重新回到中心区域。 第二部分:地面缠斗基础与控制 一旦比赛进入地面,缠斗的艺术便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本部分将深入讲解地面缠斗的基本原则、控制技术、以及如何从不利位置摆脱并转化为优势。 地面姿势与平衡: 讲解在地面上如何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即使在不利的位置也能有效地防御和寻找反击机会。 地面控制(Ground Control): 这是地面缠斗的基石。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核心的地面控制位置,如骑乘(Mount)、侧压(Side Control)、后背控制(Back Mount/Control)、封闭式防守(Closed Guard)、开放式防守(Open Guard)等。每种控制位置都将配以详细的讲解和示意图,强调如何保持压力、限制对手活动空间,并为进一步的进攻创造机会。 位置转换(Positional Transitions): 从一个有利位置转换到另一个更具优势的位置,是地面缠斗的精髓。本书将系统地讲解如何从侧压进入骑乘,如何从封闭式防守转为侧压,以及如何在后背控制中保持优势并进行进攻。理解位置转换的逻辑,能够让选手在地面上始终占据主动。 防御与摆脱(Defense and Escapes): 面对对手的控制和进攻,有效的防御和摆脱技术至关重要。本书将教授各种基础和高级的防御技巧,如从骑乘摆脱(Mount Escapes)、从侧压逃脱(Side Control Escapes)、从后背逃脱(Back Escapes)等。强调如何利用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时机来挣脱对手的控制。 笼边地面缠斗: 同样,笼边在地面缠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笼边来限制对手的移动,如何使用笼边进行压制,以及如何利用笼边进行逃脱和反击。 第三部分:地面降服技术 降服(Submission)是MMA地面缠斗的终极目标之一。本书将系统地讲解各种经典的降服技术,并深入分析其原理、时机和发力要领。 关节技(Joint Locks): 手臂降服(Arm Submissions): 详细讲解十字固(Armbar)的各种变体,如标准十字固、断头台式十字固等,以及其发力原理和进入时机。介绍 Kimura 锁、Americana(牛仔锁)等手臂关节技,并讲解如何从不同位置进入和完成。 腿部降服(Leg Locks): 介绍各种腿部降服技术,如直腿锁(Straight Ankle Lock)、膝盖十字固(Knee Bar)、脚跟勾(Heel Hook)等。强调腿部降服的风险性和特殊性,以及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和使用。 绞技(Chokes): 颈部绞技(Chokes): 详细讲解各种经典的绞技,如裸绞(Rear Naked Choke)、断头台(Guillotine Choke)、三角绞(Triangle Choke)等。分析不同绞技的原理、发力方向以及如何在对手防御时找到破绽。 其他绞技: 介绍如颈部压迫(Neck Crank)、手臂三角绞(Arm Triangle Choke)等其他类型的绞技。 降服的技术要领与组合: 本书不仅仅是单个降服技术的讲解,更强调如何将不同的降服技术进行组合,以及如何在控制位置的基础上,通过预判和创造机会来实现降服。 第四部分:缠斗策略与训练 掌握技术只是第一步,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实战,并不断进步,需要科学的策略和训练方法。 缠斗的战术思维: 讲解在擂台上如何根据对手的特点、比赛的进程来制定和调整缠斗战术。包括如何选择进攻与防守的平衡点,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限制对手的发挥。 训练方法与循序渐进: 提供一套系统化的缠斗训练方法,包括基础技术训练、实战对抗(Sparring)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通过模拟比赛来提升临场应变能力。强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避免盲目训练。 身体素质与柔韧性的培养: 缠斗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包括力量、耐力、爆发力以及柔韧性。本书将给出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建议,帮助读者全面提升身体机能。 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擂台上的压力巨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在训练和比赛中培养坚韧的意志和抗压能力。 伤病预防与康复: 缠斗运动存在一定的伤病风险,本书将提供关于伤病预防的建议,以及在发生伤病时如何进行科学的康复。 本书的特点: 实践性强: 所有技术讲解都以实战为导向,注重动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系统性深: 从基础到高级,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完整的缠斗知识体系。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讲解,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技术动作。 易于理解: 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入门。 教练与选手通用: 既能帮助选手提升个人技能,也能为教练提供教学参考。 《MMA擂台缠斗基础》将是你通往更强格斗能力的理想伙伴。无论你是想在擂台上展现出更娴熟的地面技术,还是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这项运动的精髓,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发。通过本书的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自信地站上擂台,将缠斗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赢得属于你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