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反贫困行动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世界范围内,反贫困也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都是存在的,反贫困以及应对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辑关注的核心议题即反贫困社会政策,以及不同国家在反贫困社会政策方面的实践。
作者简介
王春光,男,1964年3月出生,浙江温州永嘉人,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咨询专家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社会流动、海外移民。曾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
目录
专题论文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
——一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申 秋 熊跃根】
完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研究报告【李振刚 梁 晨】
向贫困宣战:美国反贫困项目的有效性分析【黄健忠 朱莉安娜·威克斯】
韩国的劳动贫困层和脱贫政策:未完成的改革【鲁大明】
日本社会保护研究【五石敬路】
学者对谈:贫困治理与反贫困政策实践过程【王晓毅 王春光 等】
非专题论文
福利多元主义【彼得·亚伯拉罕松】
前言/序言
卷首语
梁 晨
反贫困行动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世界范围内,反贫困也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都是存在的,反贫困以及应对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辑关注的核心议题即反贫困社会政策,以及不同国家在反贫困社会政策方面的实践。
本辑的文章中有六篇围绕反贫困社会政策展开。笼统地说,反贫困政策可以分为保障型社会政策与发展型社会政策。保障型社会政策是反贫困政策的基础,是工业化和现代国家打破传统庇护关系之后建立起的国家保障体系中的一环,它着重于“托底”,即构筑社会安全网,将陷入贫困的社会成员托在网内,避免其流离失所,比如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保障型反贫困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关注贫困者和贫困地区如何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来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摆脱贫困生活状态。其背后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型社会政策既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又注重福利项目的生产性和投资性取向,认为经济和社会是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认为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社会政策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型社会政策指导下的农村发展项目在拉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逐渐开展,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扶贫项目也在90年代之后成为农村反贫困政策的主流。事实上,这两种反贫困政策并未完全割裂,在同一国家通常是综合使用的,如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在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加入发展型理念,将贫困者提升能力的努力与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挂钩,鼓励他们摆脱贫困状态。尤其在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过渡中,贫困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反贫困政策也将迈向多元化。
本辑的第一篇文章是申秋和熊跃根对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演进过程的研究。文章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结合政策文本阐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与发展,回顾了我国农村扶贫政策从救济型到发展型,从粗放瞄准到精准瞄准的变化。从扶贫对象的“目标瞄准”这一主要机制出发,文章结合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对当前精准扶贫的内容及政策体系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和分析,从制度变迁中阐释政策变化的逻辑。
在第二篇文章中,李振刚和梁晨集中讨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查机制。我国农村低保虽然已经融进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中,但依然由民政系统单独实施。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是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定低保对象资格和救助标准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系统梳理中央、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总结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从界定核查内容、明确核查方法、规范核查程序、确定核查主体四个方面对现有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完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核查机制的政策建议,同时也对当下精准扶贫中的瞄准机制有一定启发。
本辑的专题论文中有三篇来自国外学者,是对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美国的黄健忠教授和朱莉安娜·威克斯教授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向贫困宣战”战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文章认为,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趋向于实物救助而不是直接给予现金,并且,这个福利体系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医疗、食品、税收等领域。同时,它对不同群体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些反贫困政策的效果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和残疾人,而对于单身母亲及其孩子的贫困问题的关注乏善可陈。美国“自由主义”福利制度并不是一种普惠型制度,由于奉行市场化原则,所以总体来看,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付是相当保守的,并伴随污名化。
韩国的鲁大明教授关注韩国的劳动贫困层(working poor)和面向他们的反贫困政策。他首先从理论上明确了劳动贫困层的定义、发生环境和决定因素。接下来,探究劳动贫困阶层的主要特征及反贫困政策。研究认为,韩国的劳动贫困层主要由两大群体构成,一是就业贫困层,即反复经历就业过程的周期性贫困群体;二是待业贫困层,即由于各种原因不就业的长期性贫困群体。现有的劳动贫困层支援政策主要致力于促进失业者就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劳动贫困层的脱贫效果是微不足道的。文章最后还指出了韩国的劳动贫困层研究和脱贫政策对其他东亚国家的意义和借鉴价值,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今天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日本的五石敬路教授则分析研究了日本社会保护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最近几年的改革动向。社会保护制度是与传统社会保障有所联系也有所区别的新制度,是指能够维护人民生活安宁,或者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和制度,更强调全面保护人民的生活福祉,其具体内容除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扶助、福利机构),还包括劳动市场制度、住宅、保健和医疗。文章介绍了日本社会保护制度建立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梳理了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分析研究了具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组织制度、财源,以及近几年的改革动向。文章对我们理解发达国家的保障型反贫困政策的新发展有所帮助。
专题文章中的最后一篇是学者对谈,这是本辑推出的新形式。我们以贫困治理与反贫困政策实践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晓毅和王春光研究员,以及郑少雄、张浩等青年学者参与对谈,就贫困治理理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当下扶贫制度的设计与现实的张力,贫困理论研究,反贫困政策实践过程中的各主体和乡村的主体性,未来扶贫工作的方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专题论文之外,本辑中还有一篇文章,是丹麦的社会政策研究大家彼得·亚伯拉罕松教授对社会政策理论的精彩论述。他从描述性意义和规范性意义的角度对福利多元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梳理了福利多元主义、混合福利经济、福利组合和公私组合等概念的不同规范性和描述性意义。
社会政策评论(总第七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社会政策评论(总第七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