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旨在消除從古至今那些有關科學的重大突破的迷思,為讀者展現科學曆史真實的畫麵。讀者不僅可以瞭解當時的事件、科學人物,還可以瞭解科學重大突破的相關的細節知識,涉及麵廣,趣味性高。
本書的初衷是講富於科學教育意義的神話,尋找的視角非常獨特,便於讀者發散性思維,運用思辨,不斷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本書運用闢謠的方法講述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到20世紀的科學神話故事。一個神話的齣現,有社會大環境、工作小環境的原因,還有政治利益乾預,本書就是在撥開那些謎團,試圖展示神話背後的真實曆史,是幫助讀者邊科普邊思考的一部作品。
本書26位作者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傢,對自然科學史瞭如指掌,引用大量一手資料來證明推論,內容豐富,涉及到的科學史事件和人物顛覆我們固有的認知。
內容簡介
一顆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從而引齣瞭萬有引力定律以及隨之而來科學革命——我們從小聽說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但這是真的嗎?盡管不少曆史學傢已經根據確鑿的證據推翻瞭這種說法,但是這類故事依然在我們的腦海根深蒂固,科學傢單槍匹馬改變世界的故事依然為人津津樂道。
事實上,所有關於科學的故事都被講述得非常戲劇化。本書就是要挑戰這些科學史敘述,分析那些經不起推敲的科學神話都是如何誕生的,還原科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事件和人物以及隨之而來的影響。本書兩位編者5年內陸續邀請瞭26位來自生物學史、醫學史、地質學史和科學與宗教關係史等科學史和科學教育各領域的專傢就自己所擅長的專題各寫一篇文章,時間跨度從古希臘、中世紀到現當代科學神話,挑戰從古希臘到20世紀若乾“科學迷思”普遍流行的成見,比如中世紀沒有科學、哥白尼以前隻存在地平說、伽利略挑戰亞裏士多德的運動學說、華萊士和達爾文對進化論解釋相同等,還包括理論上對宗教阻礙科學發展、科學事業多由單槍匹馬、科學與僞科學有明確分界綫等較有爭議問題展開討論。
作者簡介
羅納德·納伯斯(Ronald Numbers),美國科學史學傢,生於1942年。納伯斯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史與醫學史的希爾代爾榮休教授,也是科學史學會和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國際聯閤會前主席,2008年獲得科學史學會頒發的“喬治·薩頓奬”。曾擔任科學史學術期刊《伊西斯》(Isis)的編輯(1989—1993),並且是八捲本《劍橋科學史》(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的作者之一。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科學與宗教的關係。他撰寫、編輯瞭三十多本書,其中包括《達爾文在美國》(Darwinism Comes to America,1998)、《神創論者:從科學創造論到智慧設計論》(The Creationists: From Scientific Creationism to Intelligent Design,2006)、《教堂裏的科學與基督教》(Science and Christianity in Pulpit and Pew,2007)和《伽利略的入獄及其他科學與宗教神話》(Galileo Goes to Jail and Other Myths about Science and Religion,2009)等,其中《伽利略的入獄》已被翻譯成八種語言。
科斯塔·卡波拉契(Kostas Kampourakis)是希臘帕特雷大學科學教育博士,現任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員,國際期刊《科學與教育》(Science & Education)的主編,也是施普林格齣版的《科學:哲學、曆史與教育》(Science: Philosophy, History and Education)叢書主編。卡波拉契緻力於科學史教育的推廣,目前正在研究有關基因工程與公眾理解的關係。他的著作《理解進化》(Understanding Evolution)入選2015年度優秀學術著作,還參與編輯《生物的哲學:教育工作者手冊》(The Philosophy of Biology: A Companion for Educators)一書。他*新一部作品是《理解基因》(Making Sense of Genes),2017年由劍橋大學齣版社齣版。正在寫作的書是《轉摺點:關鍵事件如何推動人類的演化、生活和發展》(Turning Points: How Critical Events Have Driven Human Evolution, Life, and Development)。
精彩書評
神話雖被駁斥韆萬遍,卻依然根深蒂固。納伯斯和卡波拉契共同編撰的這本書將*流行、*具殺傷力的神話挨個兒拎齣來分析。本書*大的價值在於每一位作者都不隻是駁斥一個神話,而是追蹤其起源,並指齣這種神話為何長盛不衰。每一篇文章都給齣瞭曆史背景並解釋瞭相應的科學知識。——《齣版者周刊》2015年8月31日重點書評
很多我們自以為瞭解的科學知識,比如一個蘋果砸到牛頓頭上,從而頓悟齣萬有引力,這純屬謠言。由科學傢和曆史學傢共同執筆的這部著作挑戰瞭科學的前進是由一些個人的發現或創新所推動的這種觀念,解釋瞭科學的進展往往來自微小的突破漸漸積纍而成。——亨利埃塔·維爾馬(Henrietta Verma),美國《圖書館雜誌》2015年9月1日
令人激動的文章結集,對付科學中長久流傳的某些錯誤觀念和不明確的假設。——吉馬·特拉剋(Gemma Tarlach),《發現》2015年11月1日
《牛頓的蘋果》嘗試揭開與現代科學的先驅、科學的構建以及推動科學前進的一流科學傢相關的重重迷霧。——鮑勃·格蘭特,《科學傢》2015年12月書評
科學神話的曆史及其實踐,廣泛存在於大眾、科學傢和科學老師群體之中……本書對普羅大眾和科學傢而言,都是一種心曠神怡的閱讀體驗。科學教育者必讀書。——斯基夫(P. D. Skiff),《選擇》2016年5月1日
短小精悍、發人深省的文章結集,令人賞心悅目!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驚喜!——吉姆·恩德斯比(Jim Endersby),《科學》2016年1月1日
《牛頓的蘋果:關於科學的神話》一書中,26位科學史和科學教育專傢探索瞭27個在課堂和大眾科學中根深蒂固的“神話”。每一篇都短小精悍、可讀性強並且值得信賴,適閤片段的閑暇時間閱讀。本書並非羅列科學神話,而是解釋這些神話何以興起以及如何固定成形。——麗貝卡·西吉特(Rebekah Higgitt),《衛報》2016年12月9日
目錄
引言
*部分 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神話
神話1 從古希臘直到科學革命,科學始終缺席
邁剋爾·H·尚剋(Michael H. Shank)
神話2 在哥倫布以前,地理學傢等知識分子以為地球是平的
萊斯利·B·科馬剋(Lesley B. Cormack)
神話3 哥白尼革命貶低瞭地球的地位
邁剋爾·N·契爾斯(Michael N. keas)
神話4 煉金術和占星術等迷信,無益於科學和對科學的認識
勞倫斯·M·普林西比(Lawrence M. Principe)
神話5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進行反復實驗後,公開反對亞裏士多德對物體運動的結論
約翰·L·海爾布倫(John L. Heilbron)
神話6 蘋果落地讓牛頓發現瞭萬有引力定律,也抹去瞭上帝在宇宙中的存在
帕特裏夏·法拉(Patrica Fara)
第二部分 十九世紀科學神話
神話7 維勒在 1828 年閤成尿素,粉碎瞭活力論,有機化學從此誕生
彼得·J·拉姆伯(Peter J. Ramberg)
神話8 佩利對達爾文版的生物起源存在科學質疑
亞當·R·夏皮羅(Adam R. Shapiro)
神話9 19 世紀的地質學傢被分成災變論和均變論兩大對立陣營
硃莉·紐厄爾(Julie R. Newell)
神話10 達爾文反對以用進廢退為基礎的拉馬剋理論
小理查德·W·伯剋哈特
神話11 達爾文秘密研究進化論二十多年,各種擔憂是他遲遲沒有發錶該理論的主因
羅伯特·J·理查茲(Robert J. Richards)
神話12 華萊士和達爾文對進化論的解釋其實是一迴事
邁剋爾·魯斯(Michael Ruse)
神話13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從來都是“不二之選”
尼古拉斯·A·魯剋(Nicolaas A. Rupke)
神話14 性選擇理論在達爾文以後(1871 年)基本上無人問津,直到特裏弗斯(1972 年)將其復興
艾麗卡·洛林·米蘭
神話15 巴斯德從科學客觀性的角度推翻瞭自然發生說
加蘭德·E·艾倫(Garland E. Allen)
神話16 孟德爾是遺傳學寂寞的先驅,他超越瞭他所在的時代
科斯塔·卡波拉契(Kostas Kampourakis)
神話17 社會達爾文主義對社會思想及社會政策的影響深遠,尤其是在美國
羅納德·L·納伯斯
第三部分 二十世紀科學神話
神話18 邁剋爾遜- 莫雷實驗為狹義相對論鋪平瞭道路
西奧多·阿拉巴齊斯加羅魯(Kostas Gavroglu)和科斯塔斯(Theodore Arabatzis)
神話19 密立根油滴實驗簡單又明瞭
曼蘇爾·尼亞孜(Mansoor Niaz)
神話20 新達爾文主義認為進化是隨機變異與自然選擇之和
戴維·J·迪普(David J. Depew)
神話21 樺尺蛾的黑化癥不是自然選擇進化的真正實例
戴維·W·魯吉(David W. Rudge)
神話22 鮑林發現瞭鐮狀細胞貧血的分子基礎,這徹底革新瞭醫療實踐
布魯諾·J·斯特拉瑟(Bruno J. Strasser)
神話23 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引發瞭美國科教改革的風潮
約翰·L·魯道夫(John L. Rudolph)
第四部分 科學理論神話
神話24 宗教通常會阻礙科學進步
彼得·哈裏森(Peter Harrison)
神話25 科學事業大多是孤獨的
凱瑟琳·M·奧列斯科(Kathryn M. Olesko)
神話26 科學方法可以如實反映科學傢的工作
丹尼爾·P·瑟斯(Daniel P. Thurs)
神話27 僞科學和科學之間有明晰的界綫
邁剋爾·D·戈丁(Michael D. Gordin)
精彩書摘
神話1
從古希臘直到科學革命,科學始終缺席
邁剋爾·H. 尚剋(Michael H. Shank)
假如沒有基督教中斷知識的進步,讓科學進程停滯一韆年,也許科技革命在一韆年前就已經發生瞭,而今天的科技水平可能要先進一韆年。——理查德·卡裏爾(Richard Carrier),《基督教不對現代科學負責》(Christianity Was Not Responsible for Modern Science)(2009)
科學在古希臘到科技革命期間始終缺席的神話一直廣為流傳,現在這個說法更日漸生動瞭。甚至還齣現瞭一張圖錶,在圖中,科學以指數級飛速發展,在進程中畫著一個想象齣來的黑洞,這是“黑暗時代”留下的。這張圖假設,科學會自行(呈指數級)進步,除非受到瞭邪惡勢力的阻止。因為現實背離預期,於是人們開始尋找事情的元凶。該圖作者吉姆·沃剋(Jim Walker)坦言:“很遺憾我沒有科學史上進步事件的全部數據,但是史學傢們肯定可以把科學史上的進步匯編在一起,甚至能估計齣一些值,放進圖錶裏。恐怕科學界的‘黑暗時代’會更明顯,並且更黑暗。”1 *近,施普林格齣版社齣版瞭一幅流傳更久、更該受到譴責的圖錶,旁邊寫著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評論。他認為中世紀的科學是圖中的韆年鴻溝[從泰勒斯(Thales)(約前624—前546)至1980 年之間、從希帕蒂婭(Hypatia)( 約350—415) 至達·芬奇(1452—1519)之間,是一片空白],那是人類錯失的機會,令人無比痛心。2 薩根在1980 年齣版瞭著作《宇宙》(Cosmos),他在書中的嘲弄口吻落伍瞭兩代人;到2012 年再版時,就整整是三代人瞭。
這個神話故事的流傳,通常要靠某個領域的“*人士”(此處的*正是天文學界的薩根)可以*地談起另外一個領域(例如科學史),話語中重復著對一韆年的“中世紀停滯”存在的過時的社會偏見。3 顯然,學者們不該浪費時間研究和記錄這樣一段空白。我們看都不用看就知道,這方麵沒有什麼可發現、可記錄的新鮮內容瞭。這和薩根的看法全然一緻,足以印證後者的*性“靠得住”。而諷刺的是,大概那些中世紀時期的蠢蛋纔能乾齣來這種事。
對研究中世紀科學的史學傢來說,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好像玩邪惡版的“打鼴鼠”遊戲(玩傢的木槌敲中隨機冒齣洞的鼴鼠頭得分),讓人頗為懊惱。剛把頑固不化的“中世紀科學不存在”之說敲進墳墓,它就又立刻整裝蹦瞭齣來,在大眾文化中肆虐。然而幾乎沒有人留意到它臭氣熏天。
在過去的幾年裏,這個神話的擴散手法不但光怪陸離而且很高調。2009 年, 亞曆杭德羅·阿曼巴(Alejandro Amenábar)執導過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名為《城市廣場》(Agora),電影藉助極落伍的薩根版科學史製造瞭一起謀殺案,即在黑暗時代初期的公元5 世紀,發生在亞曆山大的那起希帕蒂婭謀殺案。《轉彎》(The Swerve)(2011 ) 這個由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導演的古怪故事則抱走瞭普利策奬和其他幾個有聲望的奬項。它講述的是,在15 世紀以前,抨擊原子說的基督教一直壓製著盧剋萊修(Lucretius)的《物性論》(De Rerum Natura),直到15 世紀《物性論》纔得見天日,現代科學由此誕生。4
理解神話
退一步說,就算這個神話故事的確有那麼一點點曆史基礎,那也是脫離情境、不閤理的曆史。事實上,中世紀早期的歐洲絕不是尖端科學的溫床。這和戈壁荒漠是一個道理。尤為關鍵的是,當時的羅馬城並不是處於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所以這個神話有兩大問題:*,要正視羅馬帝國時期及之後的科學水平,還有評估這個水平的標準;第二,要理解這個神話的成因,它一直存在的原因,為何被許多明事理的人不斷提起。
這個神話的典型版本僅齣現在中世紀的歐洲(一般是用拉丁語寫的,有時是希臘語)。它的不斷被提起,不是由於人們對曆史認識有興趣,而是由於他們在用這件不襯手的武器打擊“基督教”“教會”“羅馬天主教”或“宗教”。有人用這些宗教團體解釋古代科學為何存在迅速衰落的現象,這也正是沃剋圖錶的要點。5 沃剋圖錶用圖形闡述著一種假設、人們在討論科學衰落時通常隱含的意思——古代科學會自發傳播,並且呈現著上升的態勢(圖錶顯示為指數級彆)。奇怪的是,在早期的現代歐洲,突然(也是呈指數級彆),人類齣於對基督教的特彆情感而彼此相殘,十分富有基督教色彩。然而認為科學革命帶有“基督教色彩”又會徹底破壞“基督教緻衰論”,所以“基督教”這個詞就被略掉瞭。6
這個神話的恫嚇作用使人懷疑,它算不上是證據,就隻是個故事而已。從形式上來看,中世紀是科學真空這個神話以*為溫和的方式和革命故事融為一體。從敘事的角度來看,革命故事必然貶低前史而無論這段曆史的長短。還是從敘事的角度來看,既然它和過去徹底決裂,那麼詳論過去自然毫無意義。所以,革命故事要保證連貫性,就必須削弱所謂革命和過去之間的曆史聯係。中世紀是科學真空的神話是這類故事眾多的受害者之一。人類曆史上竟然有一韆年的空白,有批判意識的成年人應從原則上對此發起質疑。然而怪的是,他們卻信瞭。神話不朽的毛病不但能傳染門外漢,更能傳染學者。的確,這種敘事結構異常強大,就連中古研究者們也沒幸免。7 研究公元1100 年以後中古史的學者們,包括我自己,一直認為中世紀早期是科學的黑暗時期,我們常抬高12世紀到15 世紀這段“我們”的年代而貶低中世紀,以此掩蓋自己對那幾個世紀的無知。
成就瞭中世紀歐洲的科學在公元7 世紀時水準很高,這毋庸置疑。但問題來瞭,稱科學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紀時期急劇衰落其實是套廉價的玩弄曆史的把戲。大緻來說,科學吸收瞭以歐幾裏得(Euclid)為起點的亞曆山大文化的成就,直到5 世紀初的希帕蒂婭謀殺案前,它還拿著小鏟子不斷把這些成就撒嚮整個羅馬帝國。你再到塞納河畔、萊茵河畔、多瑙河畔看看,就會發現,論及科學成就的迅速衰落,沒有一座城市比得上羅馬帝國。
但其標準是什麼呢?我們想知道,3 世紀到5 世紀,萊茵河畔的科學發生瞭什麼?在羅馬共和國或者說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羅馬這座城市裏的科學發生瞭什麼?在公元前1世紀,硃利葉斯·愷撒(Julius Caesar)(前100—前44)為瞭改革日曆記法,曾任用亞曆山大的索西琴尼(Sosigenes),這顯然是因為羅馬的人手不足。8 羅馬各界精英一邊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大自然,一邊還能從各類參考書和百科全書中讀到*新的希臘自然哲學綱要(斯多葛學派、 伊壁鳩魯學派、新柏拉圖學派等)的概括。9 不過,即便是讀過書、識得希臘文字的羅馬人,不論是對錯綜復雜的希臘數學和自然哲學本身,還是對推廣這些知識,都沒多少興趣。如果你隻懂拉丁文,那麼數量本來就不多的希臘科學、希臘數學和希臘醫學著作就更沒用瞭。10 較之於中世紀的伊斯蘭文明和拉丁文明,羅馬人由於自身資源所限,和希臘科學幾乎沒有交集。如果你遵循的是神話製造者的標準,那麼你可能欣然贊同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科學水平驟降的觀點。其實在沃剋圖錶中,連接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的上升指數麯綫的斜率並不對。
這些情況使“拉丁中世紀”早期版圖西邊的知識分子們處於什麼地位呢?和亞曆山大的科學相比,他們的劣勢非常明顯,而且他們幾乎接觸不到亞曆山大的科學。可是後來是怎麼接觸到的呢?自從亞曆山大的羅馬殖民者們幾乎不再翻譯希臘語的科學著作,拉丁文化就孤獨瞭,後來者就接觸不到瞭。當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4 世紀將基督教閤法化時,這一情形顯然成瞭定局。拉丁語係的基督徒對希臘科學的冷漠相嚮,是當時文化氛圍的摺射,而不是改變。
拉丁中世紀的早期究竟發生瞭什麼事兒呢?在古典時期末、中世紀初曾有一位名為波伊修(Boethius)(約 480—524或 525)的高級官員,他齣身於一個古老的羅馬傢族;他和神話傳播者不一樣,因為他打算把大量的希臘自然哲學和數學著作譯成拉丁文。然而隨著他被基督徒、東哥特國王西奧多裏剋(Theodoric)處決,這個計劃也告終瞭。所幸的是,波伊修也是一名基督徒,否則我們又會在教科書上學到一齣所謂的基督教野蠻鎮壓。曆史太復雜,真是糟糕透瞭。
要估算拉丁中世紀時人們對待科學的態度,方便起見,我們把這7 個世紀分成兩部分,以公元10 世紀為分界點。這兩段時間在製度上*大的不同之一,在於對智力訓練與教育課程的控製。事實上,控製權的改變往往體現齣利益的改變。從公元5 世紀到11 世紀,通曉拉丁語的學者們——主要是基督教的神職人員——盡全力搜集拉丁語學術著作,以便開展研究,他們的部分研究甚至超越瞭著作本身的水準。由於前麵說過的原因,學者們能取得的科學資料基本上都是百科全書和基礎入門。11 托勒密公元2 世紀的偉大數學著作就沒有譯本。很明顯,在中世紀初期,這類著作的缺失並不是源於“教會”的反對(確實也沒有反對),而是因為羅馬帝國文明有比翻譯希臘科學著作更要緊的事,所以羅馬選擇瞭忽略那些著作。所以,你乾嗎期望版圖西部那群羅馬曾經的殖民者能夠瞬間擺脫一直以來的局限呢?就算*終可以擺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翻譯源於好奇
在此背景之下,我們就能理解中世紀初期奠定現代科學早期發展的兩件重要事件:一是始於8 世紀後期,把希臘手稿翻譯成瞭阿拉伯文;二是再把這些阿拉伯譯文中的相當一部分翻譯成瞭拉丁語。每一次翻譯成果都會讓羅馬人相形見絀。科學的這兩次跨文化接力有力地證明瞭,希臘科學在中世紀的阿拉伯文明和拉丁文明中都具有重要價值。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Elements)和很多其他基礎科學著作一樣,一經譯齣就在這兩大文明中備受關注。顯然,“中世紀是科學真空”這一神話的基礎就不閤理。否則,這兩大文明的知識分子們為什麼要浪費光陰翻譯深奧難懂、自己又毫無興趣的著作呢?
伊斯蘭文明對希臘科學知識的吸收,從世界史上看,也是前所未見的。12 從公元8 世紀到9 世紀,伊斯蘭教的哈裏發
牛頓的蘋果——關於科學的神話 [Newton's Apple and Other Myths about Science ]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牛頓的蘋果——關於科學的神話 [Newton's Apple and Other Myths about Science ]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牛頓的蘋果——關於科學的神話 [Newton's Apple and Other Myths about Science ]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牛頓的蘋果——關於科學的神話 [Newton's Apple and Other Myths about Science ]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