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图像为中心》的研究对象主要设定在汉代至唐代的墓室平面图像,并将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各时期研究中与上下时期进行纵向比较,使之形成整体流变体系。通过对形式风格、造型规则、线型程式等本体元素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时期考古作品的时代风格以及在其发展序列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行定位。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图像为中心》从艺术创作本体角度切入,通过对图像本体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对古代出土艺术品的断代以及艺术价值等的认定提供了一个实效、明确具有实操性研究方法,更具意义的是会为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建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风格定义程式和思路,对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学科独立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目录
目录
导论 1
一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构架体系 1
二 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的研究现状 9
三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 13
上篇 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研究的传统考古学基础
第一章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考古学陈述 15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平面图像的发现 17
一 汉代主要墓室壁画的发现 17
二 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的发现 19
三 隋唐墓室壁画的发现 22
第二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地理分布 24
一 汉代壁画墓的地理分布 24
二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的地理分布 25
三 唐代壁画墓的分布与分期 29
第二章 中古时期墓室平面图像配置 31
第一节 汉代墓室壁画题材配置 31
一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31
二 关中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36
三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38
四 北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42
五 河西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44
六 东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4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题材配置规制 46
一 辽阳地区墓壁画配置 47
二 嘉峪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50
三 高句丽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52
四 平城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53
五 洛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54
六 邺城、晋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57
七 关陇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60
八 青齐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62
九 南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 63
第三节 唐代墓室壁画题材配置规制 65
一 墓室壁画配置 65
二 唐代石椁使用情况考察 74
中篇 汉唐之间墓室壁画的图像学研究
第三章 消费主体与创作主体 86
第一节 中古时期壁画墓的消费主体 86
一 汉代壁画墓墓主 86
二 唐代石椁墓墓主 91
第二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创作主体 93
一 样稿作者 94
二 直接参与陵墓建设的画匠 101
三 勒石作者 102
第四章 材料与工艺 106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制作工艺 106
一 地仗工艺 106
二 彩绘颜料 109
第二节 石线刻勒石技法 111
一 石材特性 113
二 画像石的“雕塑”性表现技法 114
三 石线刻的“绘画”性表现技法 115
四 勒石技法考察 115
五 技法表现 118
第五章 普识造型 132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类型化造型 132
第二节 审美风尚的转变 141
一 从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艳 141
二 魏晋风尚的延续 143
三 丰肥妍美 145
第三节 中古时期人物造型的脸形形式 146
一 早期平面人物脸形 147
二 魏晋南北朝平面人物脸形 150
三 唐代平面人物脸形 152
第四节 眼形程式 154
一 阿堵传神 154
二 媔目 155
三 三白眼 159
四 宦官眼形 165
五 程式的流变 166
第五节 凸胸特例 167
第六节 幞头 177
一 幞头源起 178
二 唐代幞头 181
三 女式幞头 184
第七节 唐墓中的宦官形象 185
下篇 汉唐之间墓室壁画的风格学研究
第六章 观念的显现 194
第一节 墓室图像的叙事顷间 194
一 汉代墓室平面图像的决定性顷间 195
二 魏晋南北朝墓室平面图像的连环性顷间 200
三 隋唐墓室平面图像的象征性顷间 206
第二节 晋人之美:品藻中的六朝士人形象 210
一 士人品藻 210
二 不堪罗绮是玉人 211
三 放达自然山中气 214
四 自适超然神仙人 216
第三节 魏晋玄佛的互文性内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启示作用 218
一 佛道互渐 218
二 儒佛互渐 220
三 玄佛互渐 221
四 经验与超验 223
第四节 佛造像对中古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的影响 227
一 佛画入华 227
二 六法与六支 233
三 佛造像的量度、仪轨对墓室壁画的影响 234
第五节 士女画图式的建立 248
一 士女画成立之背景 249
二 士女画之创立 251
三 士女画的形式结构 254
第六节 密体与疏体 258
一 密体向疏体转化的精神依据 258
二 线形张力的转化 270
第七节 白画 277
一 溯源 277
二 描与成 280
三 定义 282
第八节 空间维度 283
一 图与底 283
二 图形张力 289
三 游观的视点 293
第九节 善画存形 297
第七章 形式谱系的延承 307
第一节 结构性线群 308
一 传统形式基础 308
二 阴影的视觉观念冲击 317
三 结构线群的形成 322
四 结构线群的成熟期 335
第二节 装饰性线群 340
一 传统概念化装饰线群 340
二 初唐装饰线群的从属性表现 346
三 装饰线群表意性的转变 351
第三节 重构线群 354
一 主观秩序性线群的回归 354
二 折线的骨架支撑 357
三 中国式的体量观念 361
四 形式谱系的建立 365
第八章 线型程式谱系 368
第一节 线型在各时期的流变形式 369
一 秦汉时期人物画线型的基本特征 369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线型特征 372
三 “铁线描”的程式化表现 376
四 盛唐时期的线型特征——变速线型 378
五 五代——平行线型向提按线型的转化 387
六 提按线型的开端 389
第二节 各时期线型对比 391
结语 395
主要参考文献 398
精彩书摘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图像为中心》:
如果将中古时期平面艺术放在一条以时间为序的平行线上,对其形式表现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从汉魏时期的形式风格有着逐步明确表达人体结构的趋势。其深层的形式意义体现在中古前后,人物画形式表现的长期积累和对外来文化积极融合之上。特别是中古时期对人物画转折的影响至深,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人物画即是在中古人物画的理论及技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整合与深化的结果。
汉唐平面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风格特征,本章将扩大研究范围,力图以对传统人物画整体形式风格演变的分析当中引代出这一时期平面艺术的时代形式特征和历史作用。
中国传统人物绘画是由几个相对集中的线群来表现一个人的复杂形体造型,这些线群是由表现关节转折结构的结构线群及丰富画面的主观装饰线群所组成。每一组线群都代表着一种方向上的暗示,线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就是各种“暗示”的相互呼应,它们的相互平衡就构成了一个感觉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物画的线群组合,这种相互呼应的组合所产生的形象具有一种相互平衡的作用力,这种平衡不是现实形体上的物理平衡,是画家对于画面中线的主观分布而在视觉上所产生的意象平衡,不仅仅是对客观物象的直接刻画,而是通过线条相加而成的有共同走向的线群之间,通过配合而形成视觉形象上的“真实”。
……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图像为中心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图像为中心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