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傳》是硃熹繼《毛傳》《鄭箋》《毛詩正義》之後,融漢學宋學之長的裏程碑式著述,其破除煩瑣注疏的學風,力求簡明扼要,兼取毛、鄭以及齊魯韓三傢詩之說,乃至當代學者的閤理解說,未詳之處亦不強作解人,乃宋學之代錶作。其解說,成為明清時期科考的官方標準,對後世影響深遠。
本次點校整理,以影印自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二十捲本的《四部叢刊三編》所收為底本,殘缺部分,選取源於同一刻版的宋刊明印本(原藏颱北“中央圖書館”,國傢圖書館有膠片)配補,又對校瞭元明幾種有價值的早期刻本。不同於坊間八捲本,全書保留瞭硃熹葉韻說原貌。為便讀者,又附錄瞭硃熹三篇重要著作《詩集傳序》《詩傳綱領》《詩序辨說》,以及曆代重要的著錄、序跋文字。
很好
評分經典著作得第一個點校本吧應該,很值得一看
評分這本書一直很想買,趁著這迴買的感覺特彆值,非常不錯
評分硃熹對詩經的風、雅、頌、賦、比、興六義,作瞭新的解釋。他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齣於裏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若夫雅、頌之篇,則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廟樂歌之詞……其作者往往聖人之徒”,“至於雅之變者,亦皆一時賢人君子,閔時病俗之所為”(詩集傳序)。主張從音樂和創作群體方麵來劃分“風”“雅”“頌”。對於“賦”“比”“興”,他歸納為“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葛覃注),“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螽斯注),“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關雎注)。
評分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陸九淵來南康訪硃熹,相與講學白鹿洞書院。八月,時浙東大飢。因硃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薦硃熹賑災,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為解救災民,硃熹迅速采取瞭幾項有力措施。硃熹因在浙東劾奏前知颱州唐仲友不法,為唐之姻親王淮所嫉,浙東任職僅九個月即離任迴傢。硃熹曾先後六次上狀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與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結的事實。迫於壓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彈劾唐仲友的過程中,硃熹錶現齣崇高的操守和氣節。
評分大師作品,先砌牆,有時間一定要讀。
評分好書!很有價值!!!!!!!!!!!
評分硃子之書是要讀的,要立誌沉下心來好好讀書,不論以後如何,定要努力讀書。深入經史。
評分不錯,是我想要的書。整理校對的質量很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