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6年国务院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建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并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保证数据质量和可比性,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监测项目及相关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全国15个省级和2个地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等单位,在总结多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经验和网络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点位布设、样品采集和制备的技术要点,并就4个理化指标、8个重金属元素和两类有机物测试项目的14个标准方法文本进行技术分析,在不改变标准方法原文的条件下,以标注的方式,对监测过程中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可供土壤环境监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在监测工作中参照使用,也可供其他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篇 点位布设和采样制样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点分析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要点分析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要点分析
第二篇 理化性质测定
pH测定《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1243-199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有机质测定《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干物质和水分测定《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篇 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第一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法
镍的测定《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铜、锌的测定《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总铬的测定《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第二部分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铅、镉的测定《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部分 原子荧光法
总汞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22105.1-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总砷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22105.2-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I-U680-201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第四篇 有机项目测定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14550-200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HJ805-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784-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附录 参加本书编写的单位及人员
精彩书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
2.1 风干
风干是将采集到的新鲜土壤样品置于阴凉干燥处,使土壤中的水分自然挥发的过程。从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运到实验室后,为避免受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发霉变质,应立即将全部样品倒在铺垫有垫纸(如牛皮纸)的风干盘中进行风干,并将样品标签附于风干盘中或粘贴在垫纸上。
将土壤样品摊成2~3cm的薄层,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和根茎动植物残体等。一般自然风干时间在10~15天。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拌土壤样品,间断地将大块土壤样品压碎,并将样品里面的树枝和杂草等捡除。在翻拌土壤样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小心翻动,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必要时将风干盘转移至桌面上进行翻拌。对于黏性土壤,在土壤样品半干时,须将大块土捏碎或用木(竹)铲切碎,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2.2 粗磨
粗磨是将风干的土壤样品研磨至全部通过2mm筛网的过程。
2.2.1 研磨
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无色聚乙烯膜或有机玻璃板上,用木槌敲打或用木棒或有机玻璃棒压碎。为保证分析指标的准确性,应采用逐级研磨、边磨边筛的研磨方式,切不可为使样品全部过筛而一次性将样品研磨至过小粒径,以免达不到粒径分级标准。对于本身较松散的土壤样品,可直接将风干后的样品过筛;对于黏度较大的土壤样品,可先将风干样逐步磨碎后再过筛。全部土壤样品过孔径2mm尼龙筛,去除2mm以上的砂粒,大于2mm的土团继续研磨、过筛,直至全部通过2mm筛。研磨过程中不可随意遗弃样品,避免影响样品的代表性。应及时填写样品制备原始记录表,注意记录过筛前后的土壤样品质量。为保持土壤样品的特性,粗磨过程不建议采用机械研磨手段。
2.2.2 混匀
混匀是取样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为了获得均匀的样品,取样前需要仔细混匀,必须保证充分混匀后再进行分装。应将过2mm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有机玻璃板或无色聚乙烯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3种方式:
(1)翻拌法:用铲子进行对角翻拌,重复10次以上;
(2)提拉法:轮换提取方形聚乙烯膜的对角一上一下提拉,重复10次以上;
(3)堆锥法:将土壤样品均匀地从顶端倾倒,堆成一个圆锥体,重复5次以上。
2.2.3 弃取
样品混匀后,采用四分法进行弃取和分装。保留的样品量需满足分析测试、细磨、永久性留存和质量抽测所需的样品量,其中,留作细磨的样品量至少为目标样品量的150%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按照工作目的,分别留取样品,对其进行称重、分装,及时填写样品制备原始记录表。剩余样品可以称重并记录后丢弃。对于砂石和植物根茎等较多的样品,须同时填写特殊样品制备记录表,记录弃去杂质的重量。
2.3 细磨
细磨是将土壤粒径小于2mm的土壤样品研磨至全部通过指定网目筛网的过程。采用与粗磨相同的方法进行过筛、研磨、混匀和弃取。需要进一步细磨的样品可以重复相应步骤。
……
前言/序言
2016年国务院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建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并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保证数据质量和可比性,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监测项目及相关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全国15个省级和2个地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等单位,在总结多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经验和网络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点位布设、样品采集和制备的技术要点,并就4个理化指标、8个重金属元素和两类有机物测试项目的14个标准方法文本进行技术分析,在不改变标准方法原文的条件下,以标注的方式,对监测过程中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
本书可供土壤环境监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在监测工作中参照使用,也可供其他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由于时间匆忙和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