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文化与社会变迁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很大改变。本书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专题将探究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语境中,人们特有的心理及行为机制。书中收录的八篇论文多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内容涵盖较为丰富的研究领域,包括人们在不同文化混搭情境中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族群关系认知、文化适应过程、文化排斥反应、政治参与效能感、文化规范与专业认同等主题。
作者简介
杨宜音,女,1955年1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1997年香港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2~200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5年9~12月台湾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6年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心理学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10~12月挪威科技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在学术书刊中发表论文80余篇/章。主要研究领域:华人社会心理,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
吴莹,女,1981年出生,河南汝南人。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1998-2002年,攻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2003-2006年,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学位。2010-2013年,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职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13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文化社会心理学、群际心理学、阶层与社会心态、城市民族社区、精神康复社会工作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政部资助课题多项,担任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执行主编。
目录
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卷首语)【吴 莹 赵志裕 杨宜音】
地位阶层认知与群际接触中的文化混搭心理
文化混搭条件下的地位感知对弱势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张庆鹏 卢 芳】
外群体知觉与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的中介作用【利爱娟 杨伊生】
汉语二语者文化混搭性及文化适应的情感特征、影响与缓冲机制【伍秋萍 胡桂梅】
多元文化经验增强外文化排斥反应?
——开放性和本文化认同的作用【胡洋溢 韦庆旺 陈晓晨】
流动儿童的双重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张春妹 朱文闻】
传统-现代文化混搭心理研究
当传统遇到现代:文化排斥效应对老字号现代化的影响【周懿瑾】
群己关系视角下社会个体化对政治认知及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张曙光】
儒家伦理、国家民族观与权威认同的危机【赵 锋】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精彩书摘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2辑》: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作为刻板化信息表征研究焦点之一的内一外群体效应(in—group/out—group effects)研究指出:人们会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知觉更加积极和敏感,而对外群体则趋向激发消极的划板印象,进行信息加工时会产生明显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到板化(王新波、单洪雪,2008)。个体进入以外群体为主体的新文化环境时,母体文化(native culture)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在逆境中的保护,使个体获得舒适和安全(Hong,Fang,Yang,&Phua,2013)。民族的常人理论用来解释民族属性的固着与可变,它能够有效预测对外群体的知觉,进而影响个体进入新环境时对新环境的主流文化(host culture)的适应(Bastian&Haslam,2008:Hnng,Chao,&Sun,2009;高承海、万明钢,2013)。因此,在我国以常人理论为视角探讨民族的外群体知觉和母体文化的保护作用,对研究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不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我们对外群体的知觉,特定的文化定位(cultural orientation)会使得个体在解释周围环境时倾向于与某种特定文化维度保持一致。个体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知觉越大,内外群体的分界也越明确。因此,民族差异感会直接影响个体对其他民族的认知和判断。民族心理距离可以用来反映族际交往过程中的交往主客体在心理上对他民族产生的距离感,是对外群体与内群体差异知觉的体现,对民族心理距离的评估有助于对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行为进行预测(戴宁宁,2011)。其次,对不同民族所处的利会阶层位置和阶层差异的判断是个体对外群体的知觉在社会阶层上的解释和反映,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研究认为,高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是由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主观感知的社会地位差异导致的。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2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2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