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歌德 著,楊武能 譯
圖書標籤:
  • 成長
  • 教育
  • 自傳
  • 德國文學
  • 19世紀文學
  • 啓濛運動
  • 個人發展
  • 文化反思
  • 浪漫主義
  • 社會觀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四川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4114622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1367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經典譯文·文學名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568
字數:48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這部教育小說盡管內涵豐富、深刻,對藝術問題的探討深入、細緻、詳盡,讀起來卻並不枯燥、乏味,反而十分引人入勝,這在以思想深邃見長的德語長篇小說中可以講頗為少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歌德在這部作品中非常講究藝術性,是因為深刻的思想往往直接而自然地融入瞭生動的故事情節中。 

內容簡介

這個故事發生在18世紀中葉的德國。威廉·邁斯特齣身富商傢庭,稟性善良、正直、自幼便懷有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願望。他首先投身於戲劇藝術,參與籌建一個流浪戲班,創作劇本,親自登颱演齣,乃至成為劇團導演。在此過程中,他親曆瞭事業與感情的種種坎坷與挫摺。離開舞颱後,他結識瞭一批懷著濟世救人,改良社會之理想的年輕貴族,並在與他們的交往中逐漸認識瞭生活意義的所在,走上瞭積極有為的正路。這部教育小說內涵豐富、深刻,對藝術問題的探討深入、細緻、詳盡,讀起來十分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重要的作傢、詩人。他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瞭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等方麵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裏欣根》、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此外還寫瞭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歌德晚年的創作極其豐富,重要的如自傳性作品《詩與真》《意大利遊記》《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閤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瞭《浮士德》第二部。

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四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五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六部
一顆美好心靈的自白

第七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八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精彩書摘

第一部
第一章
演齣持續瞭很久。老芭芭拉已經幾次跑到窗前,想聽一聽是否有 馬車駛近的聲音。她等待著自己美麗的女主人瑪利亞娜歸來;在今晚 收尾的演齣中,瑪利亞娜扮演一名年輕軍官,令觀眾大為傾倒。老芭芭拉呢,卻等得格外心焦,因為今晚她不隻為女主人準備瞭一頓平平 常常的晚飯,而且要齣其不意地交給她一隻包裹。年輕的富商諾爾貝 格寄瞭這隻包裹來,為的是錶明他即使到瞭遠方,心裏仍舊惦記著自己的戀人。
一身兼為老女僕、親信、顧問、代理人和管傢,芭芭拉本已有權 開啓主人郵件的封印,今晚就更加經受不住先睹為快的誘惑,因為比 起瑪利亞娜本人來,她更在乎那位慷慨大方的情郎的恩惠。在包裹裏麵,她發現除瞭贈給瑪利亞娜的一段細麻布和一些最時新的絲帶以 外,還有給她自己的一塊棉布、幾條圍巾和一小捲鈔票,不禁喜齣望 外。迴想起這位遠在他鄉的諾爾貝格的為人,她心裏是何等的傾慕,何等的感激哦!她暗自下定決心,要在瑪利亞娜麵前好好誇贊一下人 傢,讓她記住自己欠瞭人傢多少情,而從瑪利亞娜這兒,他想必又希 望和期待獲得怎樣的忠心迴報。
那段細麻布料攤開在小桌子上,經鬆鬆散散的彩色絲帶一襯托, 美麗得就像聖誕禮物一般;燈光位置恰到好處,禮物因此更顯耀眼奪目──當老女僕一聽見樓梯上傳來瑪利亞娜的腳步聲就急忙迎去時,已經萬事俱備。然而,她在退迴來時是多麼驚訝啊,那扮成軍官的女郎徑直從她身邊走過,毫不在意她的親熱錶示,異常匆忙和激動地奔 進瞭房間,把裝飾著鳥羽毛的軍帽和佩劍往桌子上一扔,就心神不定 地走去走來,對那些過節似的點在那兒的蠟燭不屑一顧。
“你怎麼啦,我的寶貝兒?”老女僕驚訝地叫起來,“我的上帝 啊,孩子,齣什麼事瞭?瞧瞧這兒這些禮物!除瞭你那最知心的朋 友,誰還會送給你喲?諾爾貝格送這段細麻布給你做睡衣,他自己很快就迴來;我看呐,他現在比什麼時候都更性急,也更慷慨嘍。”
老婆子轉過身去,打算展示也有她一份的那些禮物,瑪利亞娜呢 卻把頭一扭,氣急敗壞地叫道:
“走開,走開!我今兒個不想聽所有這些;從前我聽瞭你的話, 你想要怎樣就讓它怎樣!等諾爾貝格迴來,我又是他的人,又是你的 人,你想拿我怎麼辦就怎麼辦好瞭;可在這之前,我自己做主,你即使有一韆條舌頭,也甭想改變我的決定。我要把自己整個的身心,全 交給那個愛我而我也愛他的男人!彆衝我臉紅臉黑!我就是癡情不 改,就是相信它會天長地久地維持下去。”
老婆子並不缺少反駁的說法和論據;但她越講情緒越激烈,越講 言辭越尖刻,氣得瑪利亞娜忍不住撲嚮她,拽住瞭她胸前的衣襟。老 芭芭拉突然縱聲大笑。
“我得想法叫她馬上重新穿起裙子來纔好啊,”她嚷道,“否則 我就有生命危險。去去去,快去換衣服!我希望,魯莽的爵爺剛纔傷 害瞭我,姑娘會為此嚮我賠不是。快脫掉這上衣,把它們統統脫掉!這身衣服穿著挺討厭,對於你我看甚至有危險。這兩條肩章使你昏瞭 腦袋。”
老女僕動手給她脫衣服,瑪利亞娜躲閃開瞭。 “彆這麼著急!”她叫道,“我今晚上還有客人來。”
“這可不好,”老婆子說。“該不會是那個乳臭未乾的小年輕
兒,那個自作多情的商人的兒子吧?” “正好是他。”瑪利亞娜迴答。 “看樣子,樂善好施會成為你最熱衷的品質哩,”老婆子譏諷道,“難怪你滿懷熱情地接待這個沒有自身財産的毛頭小子。做個無私的女施主接受他人崇拜,想必是挺開心的吧。”
“隨便你怎麼諷刺好啦。我愛他!我愛他!我第一次說齣這幾個 字來,真是太興奮瞭哦!這就是我經常想象過,然而卻茫然無知的激 情。是的,我真恨不得撲嚮他,摟住他的脖子,永遠不再放開!我要嚮他錶露我整個的愛情,我要充分享受他對我的愛。”
“你要剋製,”老婆子冷靜地道,“你得剋製!我不能不掃你的 興,告訴你說:諾爾貝格要迴來啦!再過兩個禮拜就迴來啦!這兒是 他的信,隨禮物一塊兒送來的。”
“就算明天的朝陽會奪走我的男朋友,我也不想知道。兩個禮 拜!多麼漫長啊!在兩個禮拜裏什麼不可能發生呢?什麼不可能改 變呢?”
威廉走進房來。瑪利亞娜興高采烈地嚮他奔去;他呢,也立刻摟 住這穿著紅色製服的嬌軀,讓她的白緞子小背心緊緊貼在自己胸前, 心中真說不齣是多麼興奮喜悅!此時此地,一對情侶所體驗到的幸福,又有誰敢於描寫,又有誰適於言傳哦!老女僕嘀咕著走開瞭,咱 們也跟她一塊兒迴避,讓兩個幸福的人獨自待著去吧。















前言/序言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逃避庸俗
(代譯序)
1在歌德數量巨大的文學創作中,《浮士德》被公認為最重要的一 部作品。緊接著應該提到的恐怕就是兩部以威廉·邁斯特為主人公的 長篇小說瞭,雖然它們遠遠不像一些抒情詩和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那樣廣為流傳,那樣膾炙人口。事實上,《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 代》(以下簡稱《學習時代》)和《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以下 簡稱《漫遊時代》)這兩部小說,許多方麵都近似於詩劇《浮士德》,從一定意義上講,它們真像是一個母體同時孕育生長的孿生姐妹。
《漫遊時代》留待以後再議,這兒隻談《學習時代》。
1777年2月16日,歌德在日記裏提到“口授《威廉·邁斯特》”,就錶明當時已開始瞭《學習時代》的前身或者初稿《威廉·邁斯特 的戲劇使命》的寫作;這六部初稿後來修改成瞭1796年正式齣版的《學習時代》的前四部。從1777年到1796年,整整有20年之久!如果一直算到《漫遊時代》完成的1829年,這兩部小說的創作也延續瞭50餘年,和《浮士德》差不多瞭,也可以說是歌德用瞭畢生的心血來完成的作品。
然而,拿小說《威廉·邁斯特》與詩劇《浮士德》相比,並非 僅僅因為它們篇幅的大小,創作時間的長短,以及在歌德文學創作 中的地位等等,都相近似。更加重要的是,它們的思想內涵同樣異常豐富而且幾乎完全一緻,都探討瞭人生的價值和目的,以及如何 實現價值,達到目的。威廉·邁斯特可以說也是個浮士德,隻不過他活動的範圍僅限於18世紀末的現實的德國,僅相當於浮士德的
“小世界”。 再者,這兩部傑作雖然思想內涵近似,所采用的體裁、手法和格調卻迥然不同,取得的結果和産生的影響也不一樣,這就更值得 研究者注意。
與《浮士德》一樣,《學習時代》的創作過程,也有當時與歌 德齊名的另一位德國大文豪席勒的參與,也凝聚著歌德的這位偉大 朋友的心血。從兩位大詩人定交的1794年起,到小說完成的1796年 年底,也就是在最後長達三年的修改、加工、補充和定稿的關鍵時期,他們就其情節、結構、人物等等曾通信四五十封。席勒第一個 讀到瞭小說的手稿。在仔細讀過以後,他便主動寫信給歌德,在信 中不但給予熱情的贊揚和鼓勵,而且指齣瞭存在的問題,提齣瞭修改的意見,其積極、認真的程度真不亞於對待自己的創作。特彆是1796年7月的四五封每封都長逾韆言的信,對小說更是做瞭細緻入微的分析評價,至今仍被視為有關歌德這部傑作的最重要論述。
除瞭席勒,《學習時代》還受到瞭與歌德同時代的其他許多作 傢的關注,其中,德國浪漫派的主要理論傢弗裏德利希·史勒格爾 更是給予瞭詳盡的論述和充分的好評。史勒格爾的這篇評論,本身也成瞭德國文學理論批評的經典。《學習時代》更被公認為德語 “教育小說”的楷模,不僅對整個浪漫派直至20世紀的霍夫曼斯塔爾和赫爾曼·黑塞等眾多的作傢都産生瞭巨大影響,而且使“教育 小說”成為德國文學的傳統樣式。在論及《學習時代》的成就時, 當代著名的歌德研究傢特龍茨說,它“始終是歌德在德語長篇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個特殊貢獻”。a
a 參見Goethe Werke,Hamburger Ausgabe, Band. 7, S. 706。
席勒等好友的鼓勵、幫助,是《學習時代》完成和取得成功的
重要外因。但是,最終使它從“戲劇小說”擴展、提高為“教育小 說”,主要還是由於作者歌德自己閱曆的增長、思想的提高、藝術 的成熟等等內因。
歌德開始寫《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時纔二十七歲,剛剛 到魏瑪不久。而在其後的近二十年裏,他在魏瑪做大臣和樞密顧 問,長期周鏇於貴族社會之中,不僅投身小公國的日常政務管理,也力圖幫助年輕的卡爾·奧古斯特公爵推行一些社會改良。1786年 鞦旅居意大利,在這個南方的文明古國一住一年多,對迷娘所歌唱和嚮往的這個神奇的地方有瞭實際而深切的體驗,並收藏瞭不少文 物、藝術品和自然標本。1891年後,他則專心做魏瑪劇院的總監,且並非一般地指導或者掛名,而是親自參與瞭劇院的建設、管理 和演齣活動,不僅挑選和編寫劇本,選聘和培訓演員,有時還登颱 扮演角色。在他的指導下,魏瑪劇院排演過莎士比亞的三個劇本,其中最重要的正是《哈姆雷特》。所有這些經曆,都自自然然地融 閤進瞭小說的情節中,不僅豐富和加深瞭思想內涵,也使書中的人 物、事件、場景變得來更加鮮活和典型。
2《 學 習 時 代 》以傳統 的 講 故 事 的 方 式 展 開 情 節 ,但 卻 是 一 部富 有 德 國 特 色 和 時 代 特 徵 的 所謂 B i l d u n g s r o m a n 或 者 Entwicklungsroman,譯成中文可稱作“教育小說”,或者“修養 小說”,或者“發展小說”。顧名思義,這種小說寫的都是一個人 受教育和由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成長過程;當然,這兒的所謂受教育是廣義的,並非僅隻意味著在學校裏念書,更多地還是指增加生活 的閱曆,經受生活的磨煉,最後纔完成學習和修養。至於學習和修養的結果,卻因各人的內在天賦和外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隻是也終將像威廉·邁斯特似的通過種種的迷誤而走上正途,認識並且實現人生和自我的價值。
說這種小說富有德國特色,是因為在17世紀的德國文學中,即 已産生像格林美爾斯豪生的《癡兒西木傳》這樣典型的傑作。其後兩三百年,同類的小說在德國層齣不窮,長盛不衰,其數量之大, 時間之長,卻為同樣産生瞭許多長篇小說佳作的英、法、俄等國所 沒有。而歌德的《學習時代》,則被奉為德國“教育小說”最重要的經典。
還有,兩部以威廉·邁斯特為主人公的小說的題名,也打上瞭17、18世紀的德國烙印。其時德國處於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手工業十分發達,手工業行會在社會生活中影響巨大。通常一個手工業者 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跟著師傅學徒的階段;二,滿師後外齣 漫遊積纍經驗的階段;三,自行開業和當師傅教授徒弟的階段。歌德原計劃多半要寫三部長篇,相應的題名就該是《學習時代》或曰《學徒時代》,《漫遊時代》和《為師時代》。除瞭題名,小說的 內容也反映齣德國手工業行會對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具體的例子就是兄弟會內部的那些規章和儀式(見第七部第九章和第八部第 五章)。
《學習時代》的故事大緻發生在1770年至1780年的十年間。其時歐洲和德國已相繼經曆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啓濛運動,進入 瞭一個較之中世紀而言是完全嶄新的時代。
在中世紀,神和神的代錶宗教統治著一切,人和人性受到嚴格 的限製、束縛。一方麵,人處於被動、消極和濛昧的狀態,在精神 上完全是神的奴隸;另一方麵,人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神的蔭庇和指引,像牧人懷中的羔羊似的懵懵懂懂,無憂無慮。因為世界似乎完全已經由神安排定瞭,是非善惡也自有神來裁決賞罰,人隻需聽天由命就是。 到瞭新時代,隨著人的解放,理性的覺醒,擺在人麵前的問題就是如何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的關係,以及人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人不能再像中世 紀的學者那樣去求神,去鑽研和詮釋《聖經》,而必須依靠自身, 必須增長自己的聰明纔智,豐富自己的知識閱曆,鍛煉自己的性格品質。為此,就有瞭受教育和提高修養的要求。為認識自己和世界 而接受教育,而勇於實踐、不懈探索,這可以說是新時代的要求, 也是新人的一個主要特徵。小說的主人公威廉和浮士德一樣,都是這種新人的典型。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學習時代》為代錶的德國 “教育小說”,堪稱新時代必然産物,自然帶著濃重的時代特色。 須知,啓濛運動的所謂啓濛,不就是教育的同義詞嗎?隻不過,在包括德國的萊辛、歌德、席勒在內的新時代的思想傢看來,啓濛和 教育的對象自然不僅僅是個體的人,而是廣大的民眾,而是整個民 族甚至整個人類。
較之錶現於體裁樣式的民族特色,這部小說的時代特色或曰時 代性更具本質意義。時代性不僅貫穿於全書之中,無時無處不有所 錶現,而且也是我們理清這部小說麯摺繁復的故事情節,深入其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的路標和綫索。
3為達到教育廣大民眾的目的,需要通過怎樣的途徑?使用什麼 樣的手段?
在考慮這個問題時,萊辛、歌德、席勒等啓濛思想傢都曾寄希 望於文藝,都曾希望通過發揮文藝的審美教育作用來純潔人性,改良社會──這與我們五四時期提倡“文學革命”,一些懷有濟世救國抱負的先輩投身文藝事業,情況頗有些類似。一開始,和萊辛、席勒一樣,歌德也特彆重視在歐洲自古以來就最為大眾化,在當時也最易影響民眾的文藝形式戲劇。這就是 說,戲劇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劇場成瞭教育民眾的學校。正因此,《學習時代》的前身名為《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 內容僅限於主人公獻身舞颱的經曆、見聞和心得,隻是一部所謂 的“戲劇小說”,即古今中外都為數不少的以演員生涯為題材的小說。
萊辛、席勒等啓濛思想傢重視文藝特彆是戲劇的教育作用,應 該說是用心良苦而富有見地,但是把戲劇或者文藝當作教育民眾和 改良社會的主要手段,實踐證明卻有失偏頗,沒法真正取得成功。大概就基於這樣的經驗和認識,歌德就在小說定稿的後半部分,讓 主人公懷著失望的心情離開舞颱,走嚮瞭更加廣闊的生活。於是, 他便結識羅塔裏奧男爵及其身邊的一批以改良社會為己任的有誌之士,瞭解瞭他們所組織的“塔樓兄弟會”的秘密,接受瞭該會中被 稱作“教士”的思想傢的開導,最後如願以償地與羅塔裏奧的妹妹 娜塔莉亞──一位精神和性格都美好、和諧的傑齣女性結為夫婦,圓滿地完成瞭自己的“學業”,度過瞭自己的“學習時代”。
概括起來,威廉的學習大緻經過瞭兩個階段,即從事戲劇藝術 的階段和投身社會實踐的階段。在前一階段,他受教育的場所主要 是劇場,給他教育的主要是周圍的藝人和觀眾;在後一階段,他受教育的場所主要是塔樓兄弟會,給他教育的主要是開明貴族羅塔裏 奧及其周圍的男男女女。塔樓兄弟會這個組織,盡管沿用瞭手工匠 人行幫的一些陳規舊習,明顯地帶著神秘、詭異的封建色彩,但宗旨卻富有新時代的精神,從事的也是教育民眾、改良社會的事業, 如羅塔裏奧計劃減輕自己佃戶的負擔,赴美洲建立帶有“理想國”性質的居住區等,雖屬不能真正解決社會不公的空想,但仍不無一
定的進步意義。類似塔樓兄弟會的秘密組織,18、19世紀在德國和歐洲頗為不少,歌德和貝多芬也曾是公濟會的會員。
年輕的主人公失望而懊惱地告彆瞭演藝生涯,因為他覺得自己 缺少真正的戲劇天纔卻執意獻身戲劇事業,不僅辜負瞭想使他成 為商人、繼承傢業的父親的期望,也浪費瞭自己幾年的寶貴時間、精力和感情,結果遭受瞭一係列的挫摺和失敗。但是,當他在去羅 塔裏奧的莊園的路上不期然重逢曾同舟遊覽的“鄉村牧師”,嚮他 流露齣瞭自己對往昔的上述情緒,認為“那段時間我覺得看見的隻是一片無邊的空虛空白,從中什麼也沒給我留下”時,實際上一直 在暗地裏關心和引導著他的這位塔樓兄弟會成員卻說:“這您就錯 瞭;我們的任何經曆都會留下痕跡,都會無形地對我們的修養起作用。隻不過去迴顧總結它們,是件危險的事情。我們會因此要麼自 滿懈怠,要麼垂頭喪氣,結果一樣地會對將來産生不利影響。最可 靠的是隻做眼前該做的事情。”(見第七部第一章)從塔樓兄弟會這位被稱作“教士”的智者開導威廉的這段話,可以引齣該會的“教育理論”和人生哲學,也就是這部小說總的主 題思想:即在人生旅途上的所有遭遇和經曆,不管是成功或者失 敗,歡樂或者痛苦,無不對人的修養和成長發生影響和作用;在人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特彆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種種關係,正麵的 如親情、友誼、愛情也好,反麵的如敵視、傾軋、欺騙也好,也通 通都是能促使人成長、成熟的因素,都能幫助人認識自身、認識他人、認識世界,關鍵就在於人有無能力對所經曆的一切深刻地體 驗,正確地理解和接受。
根據這種教育理論,塔樓兄弟會雖重視人的教育,並為此給自 己所關心和暗中引導的受教育者一個個立瞭形似羊皮古捲的檔案, 但卻不贊成他們迴避挫摺、失敗和迷誤,相反倒主張勇敢地投身實踐,過一種積極有為的生活。這顯然與中世紀的經院教育理論完全背道而馳,是一種帶有新時代氣息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浮士德的精神思想一樣,這種教育主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礎,都是體 現瞭新興資産階級追求的有為哲學。羅塔裏奧和雅諾、“教士” 等誌同道閤者,都對自己的主張身體力行,成瞭積極有為的新人的代錶。
主人公威廉·邁斯特齣身富商傢庭,稟性善良、正直,自幼 便懷著要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強烈的受教育願望。小說一開始,他 奉父親之命外齣收賬卻一去不歸,先參加籌建一個流浪戲班,後成為一傢城市劇院的演員和導演,希望滿足自己自幼對戲劇藝術 的愛好,實現自己振興德國民族戲劇的抱負,同時也過一種自由 的生活,結果經曆瞭事業和感情上的無數周摺和失敗。離開舞颱後,他進入瞭高雅的貴族圈子,結識瞭一批懷有濟世救人理想的 有誌之士,參加瞭以改良社會為己任的秘密團體塔樓兄弟會,終 於走上做一個積極有為的人的正路,徹底丟掉瞭身上的庸俗市民氣,完全變成瞭一個新人。小說結尾時,有人對威廉說瞭一段 話:“您不必為過去的事情不好意思,就像人用不著為自己的齣 身羞愧一樣。其實那些時候也並不壞。我現在看見您忍不住好笑:您讓我覺得就像基士的兒子掃羅,他齣去尋找父親走丟的驢 子,結果卻得到瞭一個王國。”
這段包含著一則《聖經》典故的話,被不少學者看作是對主 人公整個“學習時代”的總結,雖然具體說的隻是他愛情的圓滿 成功。
學者們的這一說法不無見地,但似乎還嫌空泛瞭一些,竊 以為不妨把《學習時代》的整個內容歸納為具體的四個字:逃避 庸俗。
逃避庸俗,擺脫自己商人傢庭的無聊市民生活,既是威廉登上舞颱,長期在外浪蕩漂泊的初衷,也是他進入貴族圈子、參加秘密會社的動機。逃避庸俗,是脫離瞭濛昧狀態的新人進一步自我完善的要求。逃避庸俗的結果,使威廉認識瞭社會、人生,經受瞭磨 煉,完成瞭“學業”。盡管演員生涯的自由,貴族社會的高雅,塔樓 兄弟會的積極有為,都是與商賈的孜孜為利、庸俗狹隘相對而言,各自都難免有很大的局限;但是,經過瞭它們的熏染、洗禮,年輕 的主人公確實洗心革麵,成瞭高尚的人。也就難怪,在小說的最後 一部,威廉青年時代的好友和妹夫威爾納在與他重逢時大發感慨,說他“已完全變成瞭另一個人”。這一對齣身和生長環境完全相同 的青年,由於分道揚鑣,迷戀經商的威爾納變得越來越庸俗、越來 越渾身銅臭味,與逃脫瞭庸俗、提高瞭修養、完善瞭自我的威廉,恰成鮮明對照。
4與歌德的其他著名小說如《少年維特的煩惱》和《親和力》相 比,《學習時代》內容要豐富得多,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麵要廣闊得 多,人物也更加多姿多彩,可以說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即所謂Roman。不少研究者和評論都對此加以肯定和強調,認為 乃是這部作品的成功和傑齣之處。
的確,小說內容涉及瞭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可謂社會、經 濟、宗教、藝術、道德倫理無所不包;這兒隻談演員生涯和戲劇藝 術一個方麵。因為,小說主人公投身戲劇事業除瞭想擺脫經商的庸俗小市民的生活,還如萊辛一樣抱著革新德國戲劇藝術、建立德國 民族劇院的理想,所以他對德國戲劇的現狀做瞭長期全麵的瞭解、 體驗和思考,盡管最後理想完全破滅瞭。有關這方麵的內容不僅所占比重很大,而且也寫得格外精彩,極富寓意,即使單獨抽齣來作為一部“戲劇小說”,也不愧為一部傑作。
古今中外,以演員生涯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多不勝計,因為小小 的舞颱本身即是世界的縮影,大韆世界又不過是一座人生舞颱;演 員和藝人大多四海為傢、走南闖北,劇場又與社會保持著韆絲萬縷的聯係。舞颱人生與人生舞颱常常相互映照,密不可分,寫演員生 涯因此成瞭反映社會現實的一條捷徑。在小說的第七部第二章,塔 樓兄弟會的成員雅諾將世態人情與演員生活對比的一席話,可謂富於睿智,入木三分。但是,古往今來“戲劇小說”盡管多得不勝枚舉,在內涵豐富 深邃、人物多彩多姿、情節麯摺生動和影響深遠持久方麵,卻鮮有 可以與《學習時代》比擬者。特龍茨講:“在世界文學史上從未有過如此成功地描寫藝術體驗的作品。”a
小說的前五部,也即以《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為基礎加 工修改成功的部分,更是係統、完整地寫瞭戲劇藝術的方方麵麵, 堪稱是德國當時戲劇生活的一部形象直觀、色彩斑斕的百科全書。諸如兒童木偶戲的排演、節日民眾戲劇演齣、雜耍班的廣場獻藝、 業餘戲劇活動和宗教戲劇錶演,還有流動戲班、宮廷劇團和城市劇 院不同風格的演齣,還有即興錶演、對颱詞和彩排的情況,還有劇院經理、導演、演員和提詞員的工作,以及音樂伴奏、舞颱布景等 具體而細微的問題,書中都有細緻而內行的描述。尤其是關於莎翁 名劇《哈姆雷特》的排演,關於劇中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和行為的把握,早年曾狂熱崇拜莎士比亞的歌德更藉威廉之口,發錶瞭異乎 尋常的獨到、係統、詳盡和深刻的見解。小說與此有關的第四部第 十二、十五章和第五部第四、五、九、十一章,完全稱得上是一篇精彩的“《哈姆雷特》論”。此外,劇院經理賽羅那段論戲劇與長
a 同上,第697頁。
篇小說之異同的談話,也不無價值和意義(見第五部第七章)。
除瞭戲劇藝術,書中關於繪畫、建築、音樂等的描寫和議論也 不少(如在第八部第七章的結尾),就不再一一列舉和詳述。
《學習時代》這部教育小說盡管內涵豐富、深刻,對藝術問題 的探討深入、細緻、詳盡,讀起來卻並不枯燥、乏味,相反倒是十 分引人入勝的,這在以思想深邃見長的德語長篇小說中可以講頗為少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歌德在這部作品中非常講究藝術性,是 因為深刻的思想往往直接而自然地融入瞭生動的故事情節中。
書中的一個“插麯”已足以成為“世界文學中的上品”,整部 小說的巨大價值更不待言瞭。有人驚嘆於《學習時代》內容和形式 的豐富、宏大、深邃、嚴謹,便很恰當地把它比作一部交響樂。
但是,正像一部大交響樂的流傳、接受往往趕不上一首小 夜麯什麼的,這部傑作直至目前在我國的影響不隻無法與歌德的其他名著如《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同日而語,甚至也遠遠趕 不上小說中插入的詩歌如《迷娘麯》等。可是盡管如此,這部作品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通過片斷的翻譯,已對我國的文學和政治生活産生過影響,其例證就是抗日戰爭中從國內一直演到瞭國外的街頭 劇《放下你的鞭子》。b
十年前的1988年,業師馮至教授和夫人姚可昆老師終於推齣瞭
《學習時代》開筆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全譯本,彌補瞭我國歌德介紹 的一個重要空白。就像我的學術事業得到瞭馮至老師的巨大促進和 奬掖,使我終生受惠,永誌不忘,我在翻譯此書的過程中也不時地參考老師的譯本,同樣獲益良多。希望我這個新譯本的問世,能對 歌德這部傑作在我國的進一步流傳和接受,起到一點點作用。
a 見《馮至學術精華錄》,北京師範學院齣版社1988年版,第382-363頁。
b 參見拙作《歌德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146頁。











































用戶評價

評分

迴來瞭考慮考慮咯健健康康健健康康健健康康

評分

物流極速快遞員服務態度很好,加上書是正版,京東買書真的太方便瞭!

評分

很難買到的書裏,這個齣版社齣的不錯,紙質排版都蠻好

評分

成長教育小說的典範之作。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評分

emmmmm不錯。。。

評分

哥德的名著,教育小說的代錶作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書到手!封麵真彆緻,實物更好看!

評分

迴來瞭考慮考慮咯健健康康健健康康健健康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