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

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布封 著,[法] 弗朗索瓦-尼古拉·马蒂内 等 绘
图书标签:
  • 鸟类学
  • 动物学
  • 自然历史
  • 布封
  • 博物学
  • 18世纪
  • 法国
  • 科学
  • 鸟类
  • 插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84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453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2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耗费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由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版绘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完成了1008幅精致的雕版手绘插图,其中973幅鸟类插图,35幅其他动物插图(28种昆虫、3种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图和4种珊瑚图)。这套18世纪的鸟类图鉴丛书,自1765年陆续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上海九久读书人首次以“布封:鸟的世界”为题,重新整理结集,精心修复图片,保持其古典和华丽特色的同时,邀请译者精准翻译鸟类名称,增加知识性条目介绍,力图将这套丛书打造成融艺术欣赏性与知识普及性于一体,深具收藏价值的博物艺术类图书。


作者简介

  布封(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耗费毕生心血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他被后人誉为“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Fran?ois-Nicolas Martinet,1731-1790),18世纪法国设计工程师、雕刻师和博物学家,曾为众多自然史著作平板雕刻绘图,尤其在鸟类学绘制方面成绩斐然。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出版前言

布封(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18世纪时期法国最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1707年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他原名乔治·路易·勒克莱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在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他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英国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26岁时,布封进入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布封被任命为皇家花园总管,直到逝世。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皇家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36卷的巨著《自然史》。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自然史》这部自然博物志巨著,包含了《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闻名于世,至今影响深远。他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还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性格,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变得形神兼备、趣味横生。

正是在布封的主导和推动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邀请同时代法国著名设计工程师、雕刻师和博物学家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手工雕刻插图,最初这些插图雕刻在42块手工调色木板上,每块木板上雕刻24幅图,没有任何文字解释。在这1008幅图中,其中973幅是鸟类,35幅是其他动物(包括28种昆虫、3种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和4种珊瑚)。自1765年到1783年间,巴黎出版商庞库克公司(Panckoucke)将这1008幅图以Planches enluminées d'histoire naturelle(1765)为书名,分10卷陆续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两百多年。

在中文世界,上海九久读书人以“布封:鸟的世界”为题,首次将这1008幅图整理并结集出版。除了精心修复图片,保持其古典和华丽特色的同时,编者还邀请译者精准翻译鸟类名称,并增加相关的知识性条目介绍,力图将这套鸟类图鉴丛书打造成融艺术欣赏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深具收藏价值的博物艺术类图书,以飨中文世界的读者。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以外的其他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展示丰富的知识内容,同时避免提及您指定的特定书籍。 --- 《自然史:宏观与微观的交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集博物学、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巨著,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其上复杂多样的生命系统。全书内容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以严谨的科学观察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自然图景。 第一部分:地球的构造与演化——塑造生命的基石 本书首先聚焦于地球的物理基础。我们将追溯地球从星际尘埃到熔融原核,再到如今地质活动的壮丽历程。重点分析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及其如何驱动了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和地震,这些过程如何持续地重塑着地表形态。深入探讨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动态平衡,特别是气候系统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的变化规律。 在古生物学章节中,我们将详细审视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和早期微生物的繁盛。重点剖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驱动因素,并系统梳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的起因、过程及其对现存生物多样性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化石记录的解读,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理解生命形式如何适应和响应剧烈的环境变化。 第二部分:植物王国的奥秘——沉默的生命引擎 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本部分将以深入的植物学视角,剖析这个沉默王国的结构、功能与适应策略。从最简单的藻类到结构复杂的被子植物,我们将详细描绘植物的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系统。 专题章节着重探讨了植物的繁殖策略与传播机制。从风媒、虫媒到鸟媒授粉的精妙协同,揭示了植物与动物之间复杂而持久的协同演化关系。此外,我们还深入分析了植物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智慧,例如沙漠植物的储水机制、热带雨林植物的竞争策略,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中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权衡取舍。植被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也构成了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微生物世界的隐形帝国——生态平衡的调节者 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真菌,常常被忽视,却是维系全球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关键力量。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进入这个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核心作用,尤其是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真菌部分将不仅仅关注其分类学特征,更会强调它们在分解者角色上的重要性。深入探讨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关系,以及腐生真菌对森林枯木的分解效率。在生态健康章节,我们分析了微生物群落(Microbiome)在土壤肥力、水体净化以及宿主(包括动物和植物)免疫系统调控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部分:动物行为与生态适应——运动与生存的艺术 这一宏大篇章致力于解构动物界惊人的多样性和它们为适应特定生境所演化出的复杂行为。我们将从动物的生理学基础出发,探讨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化学感应)如何构建它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神经系统如何驱动复杂的运动和反应。 行为生态学是本部分的核心。我们将分析动物的觅食策略(如:优化能量摄入、捕猎技巧)、防御机制(如:伪装、警戒色、化学防御),以及社会行为的形成。交配系统和亲代投资理论将被用以解释不同物种间繁殖策略的多样性。特别关注迁徙行为,分析动物如何利用地磁场、太阳方位和气味线索进行长距离导航。 第五部分:生物多样性与人为影响——现代生态学的挑战 本书的收尾部分,转向当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量化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并探讨驱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栖息地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授粉、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被置于经济价值评估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强调保护自然的实际意义。最后,本书将探讨保护生物学的干预措施,包括物种恢复项目、建立保护区网络的设计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多尺度解决方案。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自然史的梳理,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保护地球生命遗产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 特点总结: 跨学科整合: 无缝衔接地质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行为学和环境科学。 深度与广度并重: 既有对分子机制的微观探讨,也有对全球生物地理的宏观分析。 科学严谨性: 基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公认的科学理论进行阐述。 叙事吸引力: 运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平易近人地呈现给专业人士及广泛的自然爱好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真是一次令人心旷神怡的阅读体验!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已经迫不及待想分享我的感受了。布封先生的文字,仿佛带着一种古老的魔力,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鸟类世界。每一页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窥见那些我从未想象过的奇异生灵。他对鸟类形态、习性的描绘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亲眼看到它们在枝头歌唱,在天空翱翔。我尤其着迷于他对某些特定鸟类,比如那优雅的鹤,或是那活泼的燕子,所进行的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在描述它们的外表,更是在挖掘它们内在的生命力,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繁衍生息。这种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热爱,透过文字喷薄而出,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充实的愉悦,仿佛远离了尘嚣,沉浸在一片纯粹的自然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想知道接下来又会有哪些令人惊叹的鸟类故事等待着我。

评分

说实话,当我拿到《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时,我并没有抱有多高的期待,但它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布封先生的文字,拥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轻易地将读者带入他所描绘的世界。我喜欢他对于鸟类生活习性的探讨,那些关于筑巢、育雏、觅食的细节,仿佛让我亲临其境,体验着它们的喜怒哀乐。他对于不同鸟类之间相互关系的描绘,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态系统。我尤其被他对一些迁徙鸟类的描写所吸引,它们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家园?这种生命力的顽强,让我深受感动。布封先生的叙述,时而严谨而富有科学性,时而又充满人文关怀,将鸟类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生命视角下进行审视。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被他的深刻见解所折服,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小的生命,也拥有着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探索的价值。

评分

我必须说,这《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场宏大的自然史诗。布封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将那些看似平凡的鸟类,描绘成了拥有复杂情感和独特智慧的生命体。我惊叹于他对鸟类社会结构的细致观察,它们是如何组成群体,如何进行交流,又是如何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参与一场无声的盛宴,每一章都呈现出不同鸟类家族的生存智慧。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大型猛禽的描写,那种力量与优雅并存的姿态,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同时,他也未忽略那些不起眼的林间歌唱者,它们渺小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生命能量,又是如何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布封先生的文笔,时而雄浑磅礴,时而细腻婉约,仿佛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用文字谱写出了一曲献给鸟类的赞歌。我常常在阅读时陷入沉思,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自然界的神奇。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沉醉其中的书,《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布封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位温厚而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关于鸟类世界的点点滴滴。我着迷于他对那些古老鸟类,比如传说中的凤凰,或是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翼龙,所进行的想象与描绘。尽管这些可能只是传说,但布封先生却能赋予它们生命,让它们在文字中栩栩如生。同时,他也对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忽略的鸟类,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我从未想到,一只小小的知更鸟,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行为模式。他对于鸟类羽毛的描写,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那些色彩的搭配,那些纹路的 intricate,仿佛是大自然最精美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也让我对这个星球上的生灵充满了敬畏。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喜悦,仿佛与那些飞翔的生命融为一体。

评分

自从我开始阅读《布封:鸟的世界(第五册)》,我的世界仿佛就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布封先生的文字,充满了对自然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敬畏。我之前从未对鸟类有过如此深刻的认识,总觉得它们不过是会飞的生灵,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了解到,每一只鸟都有它独特的生命故事,它们有着自己的迁徙规律,自己的求偶仪式,甚至自己的“语言”。布封先生将这些复杂的现象,用一种极为通俗易懂且充满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些色彩斑斓的热带鸟类,那些惊艳的羽毛,那些曼妙的身姿,简直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同时,他也对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鸟类,比如麻雀,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我看到了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点燃了我对探索自然的热情。我开始在公园里、在窗外,更加仔细地观察那些飞翔的身影,试图从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