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很多為民請命的人。他們為瞭保衛國傢,安定百姓,竭忠盡智,鞠躬盡瘁。在這些人中,既有武將,也有文臣,而在後世敬仰的眾多文臣當中,包拯可謂是一顆耀眼的明星。經過歲月的洗禮,他的清風高節的形象綻放齣*加奪目的光采。
華惠主編的《鐵麵無私:包拯》是以時間的順序,以包拯的成長曆程和宋朝的形勢變化以及他仕途變化的過程為基礎,結閤瞭很多包拯在生活或者在為官任上的典型事跡,客觀生動地講述瞭大宋名臣包拯光輝傳奇的一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名門之後 學有所成重忠孝
齣身官傢,早年多舛
多遇貴人,學有所成
效法古人,決心入仕
初得功名,十年不仕
第二章 重返仕途 牛刀小試露鋒芒
再登仕途,斷案有方
一心為公,遠赴端州
發展生産,造福於民
治瘴鑿井,政績卓著
題詩明誌,創辦書院
振興經濟,興建驛館
包公擲硯,青天留名
第三章 為官清正 憂國憂民無所懼
奉調迴京,不忘民苦
胸懷天下,安定百姓
陳州查案,秉公執法
不畏權貴,剛正無私
明察鞦毫,巧破迷案
第四章 直言敢諫 堪比魏徵昭日月
直言敢諫,疾惡如仇
“七彈王逵”,朝野震動
心係百姓,巧妙進言
上疏《七事》,進言君上
反貪苦戰,彈劾寵臣
匡扶社稷,彈劾宋庠
忠心為國,反遭彈劾
第五章 宦海多變 君臣失信危機伏
獨善其身,遠離黨爭
朝臣傾軋,人人自危
君臣失信,包拯意退
第六章 鞠躬盡瘁 斷案之外有奇功
革除弊政,清明政治
開源節流,增加財政
整飭軍備,保國安民
遠赴契丹,有膽有略
第七章 精忠報國 一生傳奇韆古流
忠孝清廉,訂立傢訓
清風亮節,詩文傳頌
傳奇故事,永存人心
精彩書摘
初得功名,十年不仕經過這次的大考之後,包拯通過瞭科考,並且取得瞭功名。雖然他一心想要人仕並且做齣一番成就來,但在他的眼中,忠孝比功名更重要。包拯取得功名的時候,已經29歲瞭。這個時期原本是他施展纔能、實現抱負的時候,但是,看到父母年事已高,便又改變瞭注意,放棄瞭這次去任職的機會。隨後,他請求朝廷給他分配一個離傢近一點的地方,哪怕是職務低一點的差遣。朝廷根據實情,改派包拯為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稅監,管理稅收。而和州距離閤肥隻有一百多公裏,如果把父母接過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包拯父母仍然不願意跟隨他赴任。麵對這樣的情況,包拯認為,身為兒子,應該以忠孝為重,況且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有人照料。同時,他認為,一個人為父母盡孝之日短,而為國盡忠之日方長啊!這就是包拯的至孝至忠,他的行事即本於此。包拯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可改變的。
5年後,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在這段時間裏,包令儀夫婦曾勸包拯去走馬上任,但是包拯都沒有同意,而是精心地照料他們。不僅如此,鄰居們也都勸他去赴任。按照當時的舊製,父母去世後,兒女要守孝三年,也叫“丁憂”。而當包令儀夫婦去世後,包拯先將他們閤葬在閤肥東門外八裏的螺絲岡上,而包拯就在父母的墓旁搭瞭個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
居喪除服,一共經曆瞭8年時間,他仍然徘徊於父母墓側,不願離傢。這樣又過瞭兩年,前後整整10年時間。後來經過親友們的多次勸勉,他纔下決心離開故鄉,迴到京城等候差遣。這個時候,包拯已經39歲瞭,已經進入中年瞭。10年前和他同科考進士的人,早已經升瞭官職。包拯的同窗好友、一齊考中進士的文彥博後來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終隻升至樞密副使,相當於副丞相的官職。包拯這種虔誠地盡孝的行為,反映瞭他比較突齣地實踐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忠與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內涵,在包拯身上體現得最為充分。而包拯這種侍養親老,十年亡宦的做法也給他贏得瞭非常好的名聲,並且受到當時很多大臣的贊譽。
包拯在傢鄉侍養雙親的時候,就是劉筠在天聖六年(1028)再次來到廬州擔任知州的時期。劉筠曾經三次擔任翰林學士,他期望自己能夠進入兩府(指中書省和樞密院,前者以宰相為首管理行政,後者以樞密使為首管理軍事)擔任執政官,但所得的還是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這樣一個職位。本來他對朝廷的情況並不滿意,於是他又請求齣知廬州。劉筠喜歡廬州這個地方,上次就在城中築室,並建起一個書閣,儲藏真宗皇帝前後賞賜的書籍,仁宗皇帝親自寫瞭“真宗聖文秘奉之閣”八個“飛白”賞賜給他。這次再來廬州,劉筠知道自己健康狀況不好,就營造塚墓,預作棺材,並自作《墓誌銘》刻石。對於包拯來說,這次有更多接近劉筠的機會。兩年之後,亦即天聖八年(1030),劉筠卒於廬州。劉筠的逝世,對包拯來說是失去瞭一個難得的知己。
包拯認為,居官就是要做一番利國利民的事,並不是為自己謀取私利的,豈能以個人得失為念?同時,孝義高於一切,不孝的人無以為國。隻有在傢盡心孝敬雙親的人,纔能為國傢黎民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包拯從政以後,“一本於大中至正之道”。
以清廉剛正立朝,與一些結黨朋爭、追名逐利的官僚形成鮮明的對照,可以作為忠君的典型。包拯這種傳統觀念,終生不渝,無論對己對人,莫不如此。
自古以來,忠孝就是人們一直尊崇的傳統。包拯認為孝義高於一切,不孝的人無以為國效力。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評論包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仕宦且十年,人稱其孝”。包拯的好友、同朝為官的吳奎稱贊包拯:“竭力於親,盡瘁於君。”包拯的門生張田在《包孝肅公奏議》中說:“包公一舉甲科,拜八品京官,令大邑。當是時,同中第者,雖下流庸人,猶數日月以望貴仕。公拂衣去養,十年亡宦,意其心無他,止知孝於親而為得也。已而還朝,天子器其纔高行潔,處之當路。公上裨帝闕,下療民病,中塞國蠹,一本於大中至正之道,極乎是,必乎聽而後已。其心亦無他,隻知忠於君而為得也。”在真正步人仕途之前,包拯的這種忠孝之舉,對他後來的仕途起到瞭很大的作用,而他的忠孝精神也是值得後世學習的。
……
前言/序言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很多為民請命的人。他們為瞭保衛國傢,安定百姓,竭忠盡智,鞠躬盡瘁。在這些人中,既有武將,也有文臣,而在後世敬仰的眾多文臣當中,包拯可謂一顆耀眼的明星。經過歲月的洗禮,他那清風高節的形象綻放齣更加奪目的光彩。
俗話說,文死諫,武死戰。在封建社會裏,作為一位文臣就要嚮君王進言獻策,而且要使君王廣開言路,采納忠言,隻有這樣纔能防止閉目塞聽,忠奸不分,誤國誤民。早在唐太宗年間,諫議大夫魏徵正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諫官的職責,並且不畏權貴,敢於犯顔直諫,在曆史上有著非常高的威望和聲名。經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之後,在宋太祖趙匡胤的領導下,天下歸於一統。宋朝在經曆瞭幾代君王之後,國勢開始強盛,到瞭宋仁宗年間,改革進取之風盛行,而包拯就生活在這個時期。
包拯幼年生活比較坎坷,但是他胸懷大誌,並且立誌效法古人,人仕為官,造福天下。經過自己的勤奮苦讀,包拯終於在29歲的時候學有所成,並且取得功名。然而,包拯又是極重孝道之人,由於當時父母年事已高,所以,他又放棄功名,迴傢侍奉雙親,10年不仕。10年之後,包拯纔重返仕途,決心以身許國。在為官任上,包拯始終堅守清廉公正執法,不管身處何處,都竭盡所能,造福百姓。包拯的政績最突齣的時期,就是在端州知州任上。當時的端州非常落後,百姓無以為生。包拯到任後,認真務實地解決問題,全麵發展生産,並且注重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麵,經過3年的努力,端州氣象更新,百姓安居樂業,而包拯也贏得瞭當地百姓的極大擁護和愛戴。
隨後,包拯因為政績突齣,連連擢升,可以說是仕途順利。在任諫官期間,包拯以魏徵為師,不畏權貴,剛直不阿,並且在執法的過程中,鐵麵無私,為清明朝政作齣瞭傑齣的貢獻。包拯為官二十餘載,在他的一生中,有著非常多的功績,像七彈王逵,彈劾張堯佐、宋庠等人,這些事跡在當時曾幾度震動朝野,而包拯也因此聲名遠播。不僅如此,包拯還在政治、法製、軍事、外事等諸多方麵提齣瞭很多有遠見的建議,盡管這些建議很多沒有被采納,但是包拯為國為民的崇高精神依然值得後世敬仰。公元1062年包拯去世,謚號“孝肅”,百姓聞之,悲痛萬分。此後,全國各地百姓建立包公祠以紀念包拯,後世也有很多的文人墨客以詩詞歌頌其功德。包拯不愧是宋朝的一位名臣,他的不朽功績以及崇高的精神必將流芳百世。
本書以時間的順序,以包拯的成長曆程和宋朝的形勢變化以及他仕途變化的過程為基礎,結閤瞭很多包拯在生活或者在為官任上的典型事跡,客觀生動地講述瞭大宋名臣包拯光輝傳奇的一生。不僅如此,本書還藉助瞭民間的傳說故事,更增強瞭可讀性和趣味性。相信本書的齣版將會給喜愛曆史和文臣諫官等英雄人物的讀者以知識盛宴,並且能夠讓你在品讀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愛國情懷,而這也正是我們藉《包拯》一書以饗讀者的初衷,同時也衷心希望本書能夠成為陪伴你的朋友!
輔國良臣:鐵麵無私 包拯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輔國良臣:鐵麵無私 包拯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