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系统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参证框架。本书主要介绍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坐标框架,分别提出了系统思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具体分析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系统思维与经济;2.系统思维与政治;3.系统思维与文化;4.系统思维与科学;5.系统思维与技术。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思维的基本坐标
1.1 走向系统时代
1.2 什么是系统?
1.3 结构与功能(Ⅰ)
1.4 结构与功能(Ⅱ)
1.5 特征尺度
1.6 广义认识主体
1.7 认识相对性
1.8 临界战略
1.9 层级战略
1.10 连通性
1.11 连通的力量
1.12 连通资源
1.13 系统资源
1.14 系统价值论
1.15 系统主义价值论
1.16 系统主义价值观
1.17 系统主义
1.18 系统文明
1.19 系统化生存
1.20 层级过渡中的灵活性
1.21 敬畏规律
1.22 再谈敬畏规律
1.23 Hilbert无穷旅馆(有限与无限的本质区别)
1.24 大系统与统计规律
1.25 动力学规律与统计规律
1.26 人本主义与结构主义
1.27 还原论方法
1.28 自主系统
1.29 知识状态决定行为选择
1.30 选择价值、变分原胖与制度改革
1.31 关联与、自私与经济人假设
1.32 选择模式:知识结构+行为指令
1.33 论利益:真实利益与认识到的利益
1.34 极端与内在尺度
1.35 极端与中庸之道
1.36 慢变量:决定系统最终状态的关键因素
1.37 宏观评判
1.38 信息精交流
1.39 分离性的重要性
1.40 系统思维与世界秩序
1.41 关于世界秩序的系统思考
1.42 世界秩序的本质与出路
1.43 分类的学问
1.44 难得本性任天然:人工系统与天然系统
1.45 向着“U盘”前进
1.46 因为规律就在那里
1.47 握简驭繁
1.48 问题的描述与解决
1.49 分类的力最
1.50 系统时代景观
第二部分 系统思维与科学技术
2.1 简论科学与技术
2.2 允分可观控实验
2.3 科学品格
2.4 科技进步与产业革命
2.5 移动互联网与独立思考
2.6 互联网与企业组织形式转变
2.7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
2.8 互联网的分离功能
2.9 互联网技术的本质
2.10 互联网的分离功能与个性化商业模式
2.11 个性化商业模式
2.12 《创客》与新工业革命
2.13 人机大战:机器能否奴役人类?
第三部分 系统思维与经济
3.1 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3.2 系统需求理论初探
3.3 耗散结构与生产的非线性发展
3.4 非线性效应的经济含义
3.5 资源有限,不进则退
3.6 社会生产的关联与成本节约
3.7 个人资源位
3.8 基业长青的资源位对策
3.9 重商主义的现代启示
3.10 馒头应该给谁
3.11 中国需要多少粮食
3.12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3.13 社会福利
3.14 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吗?
3.15 股票大涨的两点积极意义
3.16 系统经济制度架构
3.17 经济普查与经济决策
3.18 自贸区与受控实验
3.19 俄罗斯危机
3.20 顶层设计与系统经济制度
3.21 行为科学与系统需求
3.22 刘易斯的发展经济学
3.23 国际贸易的逻辑
3.24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25 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26 新年国家喜事
3.27 经济增长的逻辑
3.28 货币主义学说及其政策主张
3.29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30 科斯定律与系统产权理论
3.31 管理决策新科学
3.32 经济增长的资源位理论
3.33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3.34 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
3.35 人力资本
3.36 家庭经济学
3.37 公共选择
3.38 重回供给学派
3.39 拉弗曲线
3.40 企业是一个系统
3.41 评价制度的内在尺度
3.42 不平等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
3.43 市场如牌局
3.44 如何与比你信息多的人打交道
3.45 一个教你赚钱的公式
3.46 个人目标会不会相同
3.47 理性预期学派
3.48 是小河没水大河干吗?
3.49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50 新凯恩斯主义
3.51 货币研究的逻辑
3.52 自主进化与产业升级
3.53 经济学的变分原理
3.54 选择价值
3.55 偏好是什么
3.56 生产的技术信息
3.57 生产的系统结构
3.58 生产的制度结构
3.59 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
3.60 什么是管理
3.61 管理者的自然标准
3.62 生产系统的技术管理
3.63 技术信息向经济信息的过渡
3.64 市场的本质
3.65 市场的稳定性
3.66 经济管理
3.67 价格的基础作用
3.68 市场的品质
3.69 “五一节”话劳动
3.70 微商
3.71 分配的结构主义特征
3.72 总需求不等于个体需求之和
3.73 个人利益与关联利益
3.74 再谈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演化
3.75 财富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3.76 股份制的伟大意义
3.77 资源与财寓的技术信息
3.78 基于统计规律的精准扶贫
3.79 贫困的标准
3.80 技术创新与市场
3.81 3个关键词读懂中国经济(2015)
3.82 2016新年关键词(Ⅲ):资本市场与股权投资
3.83 2016新年关键词(Ⅳ):思想系统(创新=思想+金融+政府)
3.84 2016新年关键词(Ⅴ):系统思维(今天的改革急需系统思维)
3.85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条件
3.86 熔断机制被熔断:改革需要系统思维
3.87 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系统思维
3.88 “供求索交显充要”:也谈“供给侧”改革
3.89 关于创设世界货币的蓝图构想
3.90 再谈应当创设“世界货币”
3.91 中等收入陷阱
3.92 每个人的决策郁是最优的
3.93 理性有限的真正原因
3.94 货币不是财富,却是致富的手段
3.95 比特币目前还只是一场电脑游戏
3.96 巨联网金融的本质与朱米
3.97 供给侧改革的简单与复杂
3.98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
3.99 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Ⅰ):政府发挥作用的逻辑
3.100 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Ⅱ):12个根本问题
3.101 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Ⅲ):系统经济学对策
3.102 经济系统的内在尺度与参证框架
3.103 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3.104 应当关注产出和失业率
3.105 全球系统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3.106 企业问题的最优解往往不在企业内部
3.107 慢变量:影响系统最终状态的关键因素
3.108 特征尺度:企业家评价与培养的客观标准
3.109 了特征尺度与发展规划
3.110 特征尺度与企业发展战略
3.111 改革与改革红利的本质
3.112 经济变量的稳定性
3.113 分工的本质是长程关联
3.114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3.115 总需求并不等于个体需求的简单之和
3.116 资源价值的一般理论与贴现率问题
3.117 股权结构与企业行为
3.118 财富分配的正当性基础
3.119 经济研究的系综方法
3.120 系统经济学梦想:第三次经济学综合
3.121 系统经济学梦想(采访稿,2015)
……
第四部分 系统思维与政治
第五部分 系统思维与文化
第六部分 系统思维与社会
延伸阅读
精彩书摘
《系统思维(第一卷)》:
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概念与私有制有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剩余太少,只能被少数人占有,所以被称为“私有制”。这些“少数人”成为剩余占有者的信息基础兀J能是他们在体力、智力等方面优于常人,此外还可能是随机因素的特别眷顾。
人们对私有制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予以废除,以公有制代替;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私有制将万古长青。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局限于直觉的感性认识,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也就是说,必须深入到财产占有制度的信息基础层面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个信息基础就足财富分配的信息和财产继承的信息,再加上随机因素的影响,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技术信息。
要求废除私有制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股份制。最初的方案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原始积累就是不择手段地将资本快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其目的是为了资源的统一调配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这里的“不择于段”主要是指不按照财富分配的通常法则去获得财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管理复杂性的提高逐步出现了资源的所有权与支配权的部分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股份制。发展到今天,股份制有很多种实现方式,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市对全社会公开,只要拥有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购买最低限额的股票,从而成为股东,享有分红和取得资本利润的权利。因此实现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私有制向财富掌握在多数人于中的私有制的转变。从理论上讲,这种“多数人的私有制”完全可以变为“全民的私有制”。这种全民的私有制实际上就等于是“公有制”,而且这种“全民私有制的公有制”比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的界定更加清晰明白。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其称之为“人民资本主义”。
……
系统思维(第一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系统思维(第一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