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田园的忧郁是日本叙景小说中一篇划时期的作品,以表现“青春危机”来寄托自己的忧思,融入了西欧近代文学的“世纪末的颓废美”,又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学的风雅意境。
另收录《阿娟兄妹》,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故事。
内容简介
“喂!刚才是什么东西打掉了?”
“唔,一只西式碟子,一毛钱买的。”
“哼,一毛钱买的碟子?你大概觉得碟子不过值一毛钱,打掉就打掉了,对吗?殊不知一毛钱也好,一元钱也好,这都是人们随心所欲暂时标出来的价格。对我来说,那碟子的价值就超过一毛钱。即使是一只碟子,也弥足珍贵。唉,说起来,碟子也是一种生物呀。哦,你请坐下。近来,你一个月里打掉了五只碟子。你手持碟子,脑子里却没想着碟子的事而心不在焉地想着别的事。于是碟子生起气来,从你手中逃出来而滑落在地。你实在不该光惦记着东京,你根本还不了解这寂静的田园生活的丰富情趣。”
作者简介
佐藤春夫,日本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以艳美清朗的诗歌和倦怠、忧郁的小说知名。活跃于大正、昭和时期,获得过日本文化勋章。
目录
阿绢兄妹
田园的忧郁
精彩书摘
当他在妻子准备好的饭桌前坐下时,心情是平静的。饭桌上有着妻子前几天从东京带回来的可口的食物,开水在火盆上的铁壶里翻滚。他想:确如妻子所指出的,他的郁悒的情绪是那可恶的坏天气造成的。他正要举筷子时,忽然想到了刚才在井边看见的那含苞未放的蔷薇花蕾。
“喂,你注意到了吗?今天早晨开出了极美的花蕾啦!那是我的花呀!只张开了十分之二呢,而且这一次的红色非常深,也非常娴静!”
“嗯,当然看见了。是正中央开得很高的那一朵吗?”
“对!真是‘一茎独秀当庭心’a呀。”接着,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可不可以叫‘新光对白日’b呢?不行,‘白日’未免有点滑稽。不管怎么说,这花儿是错过了季节才开的……”“到了九月份才勉强开出来了。”
“我们去把它摘来,你看怎么样?”
“嗯,我这就去摘。”
“摘来后,我们把花放在这里吧。”他用手指头在饭桌的中央咚咚地敲着。
妻子立即站起来,先去取来了一块白色的桌布。
“那末,把这桌布铺上吧。”妻子说。
“好极了。哦!桌布洗过吗?”
“我事先就收起来了。因为想到一旦弄脏的话,这种下雨天是没法洗的呀。”
“这可真是妙极了!我们简直是在摆花宴啦。”
妻子听着他欢乐的笑声,走出去摘花了。
她拿着插有花的杯子,随即就回来了。她手捧杯子急匆匆地走进屋子,样子不大自然,象是在舞台上演戏似的。他见状后,很不愉快,仿佛自己被人恶意嘲弄了。于是,他无精打采地说道:
“哟,你采了很多呀。”
“嗯,都采来了,全部。”
妻子很得意地回答。他听后觉得可恶,怪妻子没有弄清楚他原来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呀?有一朵就行了嘛。”
“可你并没有这么说呀。”
“我也没说过都采来呀!……喏,我认为有一朵就足够了。”
“那末,其他的全扔掉吗?”
“算了,算了,既然特意采了来……唔,这样吧,就放在那里吧……哎呀,你这是怎么搞的?我说的那一朵,你并没有采来呀。”
“喔唷,什么‘说过’、‘没说过’的,那儿只有这么一些,我悉数采来了!”
“是吗?我记得有一朵红色的花蕾,底面还稍带着些天蓝色……我只想要那一朵。”
“你又来了!哪里有什么‘底面带天蓝色’的,这叫人到哪儿去找呀!我看一定是花儿反射出天空的颜色了吧。”
“也许是的吧。那末……”
“哎唷,你不要这么凶好不好。我要是做错了什么事,请你多多包涵,我还以为采得越多越好呢……”
“用不着这样轻描淡写地道歉一番。我只希望你能理解我说的话……我是要一朵花蕾,好把它放在眼前、放在阳光中,我就一直盯着它,直到花儿开放。我只要那一朵,其他的就不妨让它们长在树枝上好了。”
“可是,你不是很喜欢东西丰富吗?”
“宁缺毋滥,真正有用的东西,一件就足矣。这才是真正的丰富。”他深深玩味着自己这话里的涵义。
“我说,你快点把精神振作起来,好不容易碰到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
“不错。正因为难得碰上这么美的早晨,所以你的举动真令人不愉快。”
他说着说着,渐渐地觉得妻子也很可怜。于是感到自己太任性了。他看到妻子的食指上有血渗出来,大概是被蔷薇上的刺划破的。他心里在对妻子表示同情,但是他的性格又使他讲不出口来。他想,索性藏在心中,别让妻子知道、别让妻子知道吧……而他又不知道该在哪儿打住自己这种刺人的话才好,这就更令他焦躁不安了。他努力闭上了口,显得很不自然。
他拿起了插满花的杯子。起先举至眼睛处,透过杯子的玻璃看进去。只见浸在水里的绿叶越发绿了。叶子的背面无不银光闪闪,并把红色的刺衬托出来了。厚厚的玻璃杯底,象水晶似地发出清澈的冷光。小玻璃杯中的小小世界正是绿色和银色的秋天,清丽动人。
他把玻璃杯放到眼睛下面,细致地观察每一朵花。这些花——花瓣和花蕾都不幸遭到了虫蚀,没有一朵是健全的。
于是,他稍稍平静一些的心情又发生了波动。
“这是怎么搞的!你看看这些花儿!不能仔细选择一下再采来吗……喏,都被虫蛀过了。”
他不禁脱口而出地这么说道。但马上又同情起妻子来,忽然,他一下子抽出其中最美的一枝花蕾,态度温和地说:
“喔,就是它!这就是我说的那一朵。它竟在这儿呀!”
……
田园的忧郁:在静谧中窥探人心的深处 这是一套精心编选的日本中篇小说集,汇集了数位对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他们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日本乡村那片既宁静又暗流涌动的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复杂而又真实的情感纠葛。本次推出的精装版本,不仅是对这些经典之作的致敬,更是希望以典雅的装帧,匹配其文学价值,让读者在捧读之际,便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淀与隽永。 本书所收录的篇章,并非简单地罗列风景,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隐藏在田园牧歌之下,那些隐秘的欲念、压抑的情感、以及世代传承的家族宿命。作家们如同技艺高超的解剖师,不动声色地剖析着人心的幽微之处,在平淡的生活表象下,揭示着人性的多棱镜。他们笔下的田园,并非只有稻香四溢、炊烟袅袅的田园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对失落的纯真与和谐的追寻,同时也是一种对现代文明侵蚀下,传统价值观摇摇欲坠的忧思。 一、乡愁与归属:在故土中寻找失落的根 这些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乡愁与归属的追寻。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城市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使得许多人与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渐行渐远。然而,乡愁并非简单的地理概念,它承载着童年的记忆、家族的羁绊、以及那份不可替代的文化根基。作家们通过描绘那些选择回归田园,或是在城市中依旧心系故乡的人物,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根”的渴望。 例如,在某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带着一身疲惫与失意,回到儿时熟悉的故乡。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成熟的香甜,潺潺的流水声依旧,儿时的玩伴或许已成家立业,但那份质朴的乡情却未曾改变。然而,故乡并非全然是温暖的港湾,有时,它也承载着被遗忘的承诺、未了的心结,甚至是童年阴影的投射。回乡,也意味着再次面对那些曾经逃离的现实,那些根植于土地的复杂人际关系,以及那些难以磨灭的过往。 另一类叙事则聚焦于那些在故乡坚守了一生的人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土地有着最深切的连接。然而,他们的生活并非一成不变,时代的变迁,外部世界的涌入,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可能面临着年轻一代的离去,农业的衰退,或是传统习俗的式微。这种坚守,既是一种不屈的韧性,也是一种深刻的无奈。他们试图在日渐陌生的环境中,维系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田园理想,但有时,这份理想也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二、人性的幽微:欲望、隐忍与情感的暗流 相较于宏大的叙事,这些中篇小说更擅长捕捉人性的幽微之处。在田园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人们的情感往往更加浓烈,也更加隐秘。作家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那些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复杂情感:禁忌的爱恋、得不到的渴望、难以言说的悔恨、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许多故事都围绕着微妙的情感关系展开。可能是青梅竹马的爱恋,却因为门第、家庭的反对而无法结合;可能是婚姻中的沉默与疏离,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各自在内心深处筑起高墙;也可能是对某种逝去美好的不舍,或是对未曾拥有的爱恋的幻想。这些情感,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体现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迟疑的对话中。作家们不直接宣泄,而是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体会那种压抑与克制,以及在隐忍中爆发的强烈的情感张力。 同时,欲望也是这些作品中不可忽视的元素。这种欲望,可能是对财富的追逐,对权力的渴望,对异性的吸引,或是对某种精神慰藉的渴求。在淳朴的田园生活中,这些欲望往往显得更加原始和直接,但也更易受到道德和传统的束缚,因此,它们常常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存在,并在特定的情境下,爆发出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作家们并不批判这些欲望,而是试图理解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人物的命运。 三、命运的羁绊:家族、传统与个体困境 日本文学中,对于家族和传统的描绘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中篇小说也不例外,它们深入探讨了家族的羁绊如何塑造个体,以及传统的力量如何影响着人们的 Choices。 在许多作品中,家族的恩怨情仇贯穿始终。上一代的错误,可能成为下一代的负担;家族的荣耀,也可能成为个体追求自由的枷锁。作家们通过对家族历史的溯源,或是对家族成员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命运的不可捉摸,以及个体在家族这艘大船上,所能拥有的自主空间。有时,个体必须在家族的期待与个人的理想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传统的力量,也体现在对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的遵循上。这些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也可能成为束缚个体发展的枷锁。例如,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对婚姻的看法,对家庭的责任,都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作家们并没有简单地批判传统,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在传统束缚下的挣扎与妥协,来引发读者对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四、艺术风格:沉静的叙事与意境的营造 本书所收录的作家们,无一不是驾驭文字的大家。他们的叙事风格通常沉静而内敛,不事张扬。他们善于运用细腻的白描,将乡村的景物、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情感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他们也极擅长营造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是暗示故事的走向。 这种沉静的叙事风格,要求读者具备耐心和细致的品味。字里行间的留白,往往比直接的陈述更有力量。一个短暂的停顿,一个无言的注视,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作家们相信,最深刻的情感,往往不是通过咆哮来表达,而是通过沉默,通过内心的波澜,通过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慢慢渗透出来。 此外,这些作品也常常带有浓厚的日本美学色彩。例如,对“物哀”的体现,即对事物短暂易逝的感伤,对生命无常的敬畏;对“侘寂”的追求,即在不完美、不完整中发现美,在简朴、自然中体悟真谛。这种美学追求,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深度,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仿佛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 结语 《日本中篇经典:田园的忧郁》所呈现的,是一幅幅关于日本乡村生活的精美画卷,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精神探索。这些作品,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依旧能够触动当代读者的心灵。精装版本的问世,旨在为这些不朽的文学篇章,提供一个与之匹配的珍藏载体,让读者在每一次翻阅中,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温度、深度与广度。它将带领你走进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田园,在那里,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子,以及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