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个翻转人生、身心灵闪亮的日常行为练习。
禅式美学大师、举世尊崇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当代枯山水代表人物:枡野俊明
写给现代人——绝对做得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端正举止小练习。
正因为是微小的事,所以才有翻转人生的巨大力量。
从生活中小细节入手,从生活周围的小事做起,
让身体不再疼痛,日子不再慌乱失序 , 好好体会生活滋味。从改变行为到改变人生,让心灵丰盛,柔软坚强。
日本禅式美学大师枡野俊明,以大智慧解释禅的人生,从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人以实用方法和有效建议,兼具实用性和美学阅读感受。从书中可以知道,我们每一天在每一刻的“行住坐卧”之中都是禅的修行。站着、坐着、休息、散步,或者说每一个举止行为的本身都是修行;换句话说,所谓禅的修行,就是端正我们一切的言行举止。
为了净化内心,首先要从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始,由此进入禅的修行。如果端正了身体的言行举止,内心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净化;如果内心变得宁静祥和,自然会流露出柔和慈悲的爱语。当端正了言行举止,内心就会变得清净,气质也会变得从容,身心也愈发强大
枡野俊明,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 2014年12月来中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个展,反响热烈。
前言 端正言行举止,使心灵、身体、生活变得更美妙
第一章 举止优雅 心亦优雅
1.因为举止优雅,内心也会变得美好 002
2.稳重的举止,心灵也随之安详 008
3.削减至空无的地步,才被赋予了生命力 011
4.你内心自然流露出的优雅,才是真正的美 014
5.调身、调息、调心:保持寂静安详的境界 016
6.触不到美的本质和精髓,就无法使自己真正变美 022
7.端正身体、语言和内心,散发出坚韧的美 025
8.举止不安,心亦难平 027
第二章 关照姿态 展现内心美好
1.挺直后背走路吧,从现在就能做到 032
2.身体某些部位,需要保持一条直线的状态 036
3.“半眼”和“正座”,感受到宽容和疗愈 039
4.早上出门前,养成关照姿势的习惯 042
5.调整好呼吸,内心也能达到平静安定的状态 044
6.在呼吸时,要把意识集中在丹田 046
7.仅用呼吸的方法,就能调出身体不同潜能 049
8.照顾脚下,展现内心美好状态 052
9.手之所作,心之所现 056
第三章 调整内心 认真对待每一刻
1.举止有度,心即规矩 060
2.比举止更难的是调整内心 062
3.认为别人很完美,就模仿十天 068
4.爱语由爱心而生,具有翻转万物的能力 070
5.养成每天早晨双手合掌的习惯 074
6.光脚生活,唤醒出一个小小的大自然 078
7.找一条小道,慢慢地体会散步 080
8.不踩榻榻米的边沿 084
9.把手同行,和内心深处的真诚慈悲牵手 086
10.收拾并不是善后,而是为下一次做准备 088
吃饭的方法1
11.不仅不能吃得太饱,食材也要注意 090
吃饭的方法2
12.用食器,举止动作自然优雅 096
吃饭的方法3
13.怀着感恩之心用餐,姿势端正有礼 099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1
14.早起生善缘,让身体充分苏醒 102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2
15.专心打扫,心灵的尘埃也随之飘散 104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3
16.心行合一,仔细地做早上应该做的事 108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4
17.活动刚睡醒的身体,邂逅每一刻时光 110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5
18.打开窗户换上新鲜空气,深深地呼吸 112
美好地度过早晨的方法6
19.早晨用腹式呼吸,从丹田发出声音 116
美好地度过夜晚的方法1
20.以睡前三小时为界限,一天的工作在这里结束 118
美好地度过夜晚的方法2
21.让心安静之后再去休息 120
美好地度过夜晚的方法3
22.让身体休息,固定就寝时间 122
美好地度过夜晚的方法4
23.半夜不想事情,不让内心被不安占领 125
优美的仪容1
24.服装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传达出你的内心 130
优美的仪容2
25.对衣服有敬意,看上去会更加闪耀动人 132
优美的仪容3
26.有清洁感的人,也给人一种心灵清明的印象 134
优美的仪容4
27.对颜色保持丰富细腻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 136
优美的仪容5
28.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请保持最根本的“利他”心 139
29.过着和花儿心灵相通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142
30.爱惜老旧之物,感受人的温暖 146
31.不悔过往,不忧未来;即令、当处、自己 148
第四章 以心传心 善待他人
1.语先后礼,可以让语言更好地传达给对方 152
2.想着对方,真心实意地写好每一个字 154
3.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160
4.怀着尊敬的念头面对长辈 162
5.直接的话,比用邮件的信赖感更高 164
表达感激的做法1
6.感谢的话要在感受到的时候马上说出来 167
表达感激的做法2
7.用正式的书信表达感谢,会显得更加真诚 170
8.款待的姿态,存在于以心传心的世界里 173
饮食的款待1
9.一期一会,以过去、现在、未来三种食材 178
饮食的款待2
10.根据季节变化使用不同食器,与每一刻的自然充分调和 182
饮食的款待3
11.不必拘泥于菜单上的规制,用心制作出料理 184
茶的款待1
12.不过是茶,然而是茶 187
茶的款待2
13.舍弃外物,举止和内心融为一体 191
如何跟手机、短信、电脑打交道1
14.一封信有着胜过十通电话的温柔 194
如何跟手机、短信、电脑打交道2
15.桌面上只留下与“现在”有关的文件 196
16.美点凝视,专注地去发现对方的优点 198
公共场合1
17.给别人造成困扰的行为,坚决不能做 200
公共场合2
18.不要笑话老人,你将来也会成为这样 202
公共场合3
19.你扔下的一件垃圾,不断吸引着其他垃圾的到来 206
公共场合4
20.忘我而为他人,即是慈悲之极致 208
第五章 爱物惜物 感受人的温暖
1.使用风吕敷吧,让你的心意传达出传统香气的品味 212
2.身边常备擦手巾,体会日本人的生活智慧 214
3.用水将地板洗净,郑重地等待客人光临 218
4.款待客人时最好使用卫生筷 220
5.千江同一月,随着月龄日历生活 222
6.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可以的话三代人一起住吧 225
7.即便有点贵,也要买真正喜欢的东西 227
8.再利用,给物品注入新的生命 229
9.舍弃之后所充满的,一定是美好的人生 231
10.要成为优雅的人,接触日本文化不可或缺 234
后记 体会“美”,拥有“美”,活出“美” 236
译后记 239
削减至空无的地步,
才被赋予了生命力
你是否考虑过,举止优雅的要点在哪里?是为了看上去优雅而练习技巧呢?还是在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都意识到要“优 雅”呢?可惜这些都不是,因为练习而来的 技巧终归只是技巧,犹如临时抱佛脚,光芒 很快就会退去;其次,刻意的动作,总让人 觉得不自然,木讷呆滞。
实际上,优雅就在简朴之中。这和枯山 水的庭院以及禅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现 在从事的正是这种禅院的设计工作,在设计 时,脑海里总是挂着“如何删除多余的东 西”的念头。
从素材来看,仅仅用石头和白色的沙子 构建的枯山水来说,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可以 说就已经很简朴了。按照最初构思而搭配的石头,再撒下白色的沙,仅仅如此还无法表达出内心想要表现的辽阔世界。尔后,逐渐地削减再削减,此时必须倾注全部的身心,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状态去 做,否则枯山水就完成不了。要达到削减至空无的地 步,到了这个阶段,庭院才开始被赋予了生命力。
枯山水一入眼就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当你一看见 它,削落之后的空灵清寂,处于这种安静空寂的氛围 中,宽广深邃之感无限地蔓延,随后会产生出空灵的 神圣感,我想这恰好可以称之为“简素之美”。
简朴是美的根源,也是美的终极;越简朴就越 美,这是我真实的体会。
举止的美也可以说和枯山水相同吧。为了美而 去巧妙地装模作样的举止,即便非常精细地伪装隐 蔽起来,也一定会显得故弄玄虚。若能远离矫揉造 作,删除多余的动作,那么,每一个举止动作都会 变得慎重。慎重的举止中蕴藏了真心,只要是慎重地去做好 每一个动作,那么身和心就会融为一体,如此才能体 现出举止的优雅。
实际上,在禅修多年的僧人中,仅仅是站着的姿势就具有威严之美;此外,在喝茶、吃饭等一切日常活动中的举止都流露出泰然自若的美,这和枯山水的 “简素之美”是相通的。
端正言行举止, 使心灵、身体、生活变得更美妙
我是一位修习禅法的僧人。虽然我不知 道大家对“禅”有什么印象,但我认为,禅 就是把多余的东西删除到一种极致的地步, 使事物变得单纯,是具有突破事物本质的敏 锐、深刻和宽广。
我现在的工作是设计“禅院 ”,以“禅 院”的布局形式来表现禅的思想。参观禅院 的时候(在日本众多的禅院中,众所周知的 是京都龙安寺的石院等),我想没有一个人 认为它们不美;即使不熟知禅的人,只要一 面对“禅院”,这种美也会使内心变得宁静祥 和,杂念顿消,越发使人感觉神清气爽吧。
现今社会,充满了物质和信息,千变 万化都在瞬息间,消费也如此迅速。在这
样的社会现实下,我觉得日本的美在渐渐 地消逝。
但是,日本人一直拥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美, 不过度也不动摇,坚韧含蓄地生活在世上。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 从禅的思想来看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禅聚集
了很多的智慧,可以使人生活得更美妙。 “威仪即佛法,作法是宗旨。” 这是一句禅语,是指一切行为动作,只要符合了
礼仪作法,它就是佛法;或者说,能在日常生活中端 正自身的言行举止,这种作法就是禅的修行。
在“行住坐卧”之中都有禅的修行。站着、坐 着、休息、散步,或者说每一个举止行为的本身都是 修行;换句话说,所谓禅的修行,就是端正我们一切 的言行举止。
为了净化内心,首先要从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开 始,由此进入禅的修行。如果端正了身体的言行举 止,内心也自然而然地随之调柔净化;如果内心变得 宁静祥和,自然会流露出柔和慈悲的爱意。
反之,一旦行为举止散乱了,心也会随之而乱, 说话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就随着散漫,这就是自然流露。也就是说,言谈的方式变得具有攻击性,说出的话很容易自私而任性起来。如果生活中用这样的态 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社会上就会树立很多的敌 人,其原因即在于此。如果任其发展,当你发觉的时 候,或许已经被社会孤立了。
如果端正了言行举止,内心就会变得清净,举止 也会变得从容;这样的话,你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位优 雅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愉快地生活,身心也会 更加强大起来。
那么,尽快端正言行举止吧。一旦端正了言行举 止,身心就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正能量,人生也开始 步入辉煌的时刻。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效率的人,过去总觉得花时间去研究“举手投足”是浪费时间,应该把精力放在技能和专业知识上。然而,这本书巧妙地论证了“优雅”与“效率”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成就。作者通过描述一些领域内顶尖人物(比如顶级的工匠、资深的演奏家)的工作状态,揭示了一个共同点:他们对“过程美学”的极致追求,最终转化为无可挑剔的成果。书中关于“动作经济学”的讨论非常精辟,它说明了不必要的冗余动作不仅浪费体力,还会分散注意力,而优雅的动作是最高效的动作形式。当我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我的办公桌面,将取物、书写等动作规范化后,我发现我的工作流确实变得更顺畅了,思考的清晰度也提高了。这本书不是教你做花瓶,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高效、自洽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部件——包括你的姿态——都运作在最佳状态。
评分坦白讲,我最初对这类探讨“形体语言”的书籍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它们有些矫揉造作,脱离现实。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切入点非常高明,她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礼仪规范”,而是深入挖掘了“举止”背后的心理动机。比如,书中有一段分析了“站姿”与“自信心”之间的相互作用,论证了身体结构如何反向影响大脑释放的信号。这部分内容,结合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读起来逻辑严密,令人信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时的信手拈来,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哲理探讨变得生动有趣。更关键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力量”——真正的强大并非外显的咄咄逼人,而是那种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能让人感受到稳定和坚韧的力量。它教会我如何处理那些让我感到焦虑的场合,不再是硬碰硬地对抗,而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节奏,将负面能量转化为一种沉稳的内在力量。
评分这本书真是给我带来了一场关于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深刻洗礼。我一直以为“优雅”只是外在的修饰,是漂亮的衣服和得体的举止,但阅读过程中我才明白,作者笔下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生命力。书中很多描述性的语言,比如对光影如何捕捉人物瞬间神态的细腻描摹,简直像是在看一幅幅流动的画作。它不是教你如何“表演”优雅,而是引导你去观察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比如一个专注的眼神,一次恰到好处的停顿,或者仅仅是面对突发状况时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这种对细节的捕捉,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小动作”。我发现,当我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语速,让自己的动作更舒展时,周围人的反应也变得更积极友善了。这绝不是一本空洞的理论说教集,它更像是一位资深导师在你耳边轻声细语,用生动的案例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微小的习惯,重塑自己的气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被重新打磨过一样,对世界的感知都变得更加细致和温柔。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审美观。在充斥着快速消费、追求短暂刺激的当下,这本书像一个沉静的锚点,将读者的注意力拉回那些永恒的美德:自律、耐心与深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优雅的韧性”的描述,这远超出了对礼仪细节的关注。它探讨的是当人生遭遇挫折、当环境变得混乱不堪时,一个人如何依靠其内在的修养来维持核心的稳定。书中提到,真正的优雅,是在泥泞中也能保持姿态的从容,这份从容并非麻木不仁,而是源自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给予了我极大的精神慰藉。它告诉我,外在的规范最终都是为内在的自由服务的。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对“成熟”有了更清晰的定义:成熟不是学会抱怨世界,而是学会如何以一种更美、更有力量的方式去承载生活的一切。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我过去读过的任何一本“自我提升”类的书籍都截然不同。它没有那种强烈的催促感,更像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散文集,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静默的艺术”的章节。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人人都在急于表达的时代,这本书却大胆地赞美了“不说话”的力量。作者阐述了如何通过恰当的沉默来赢得尊重,如何让眼神和肢体动作成为更有效的沟通工具。我尝试将书中的建议应用到几次重要的会议中,结果令人惊喜——当我不再急于抢话,而是仔细倾听并用点头、目光接触等方式回应时,我发现我获取的信息量更大了,别人对我的反馈也更真诚了。这种由“内收”带来的力量,比以往任何一次“外放”都来得更持久、更让人感到踏实。整本书的文字是如此优雅,仿佛本身就是对优雅生活方式的一种示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评分送朋友了,
评分美学类图书,好好感受美
评分朋友推荐给我的希望好看,买来看一看
评分特价活动买的,比平时便宜多了……
评分well
评分不错的生活学习书,清楚明了,谢谢!
评分修身养性慢慢品读
评分不错的生活学习书,清楚明了,谢谢!
评分wel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