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切身的体会和清晰的认知。大学生作为青年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特征既有一般青年期个体的共性,又有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个性。《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正是考虑了这个特点,所以其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但很多常识也可作为其他成人之参考。例如,如何判断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常用的心理自助和助人方法等。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且具有极强的内隐性,当个体遭遇心理障碍时,虽然也会散发各种征兆,但只有当事人自己*能体会到障碍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心理咨询一直遵循“不求不助”的原则,意即当事人必须意识到并主动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使外部给予的心理帮助发挥作用。所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心理自助的第1步,而具备辨别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选择正确的处理途径和方法则是心理自助的关键。至于学习更为精深的心理治疗系统方法,则是心理专业工作者的职责。
古诗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当面临心理危机的时候,当事人可能在情绪和思维上都比较混乱,这时旁人的辅助就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比咨询师更容易观察和发现朋辈心理出现问题的状况,如果拥有一定的鉴别知识,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同学的异常,并提供合理、恰当的帮助。因此,为朋辈咨询提供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支持,是《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多人面临这样的尴尬:感觉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了心理问题,希望能先判断一下障碍的程度,然后确定是否需要求助或治疗,但是苦于找不到一本作为非心理专业人士能看得懂的、有针对性地解释相关问题的书籍。专业书籍中有很多生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难辨的标准,专题性资料可能又太精深或片面,而随手而得的网络资料可能又太草率。《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希望能为非专业人士心理自助和助人提供相对全面且易于理解的系统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专业性知识,同时提供实践经验参照。
《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主要阅读对象是从事非专业心理辅助的人员,如学校体系内的朋辈咨询员、学生工作辅导员、社区工作人员及义工等。这些人承担着从心理层面帮扶他人的职责,但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也不打算将来从事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深、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咨询方法技术,但又需要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立足于为这类人员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在理论描述上尽量简洁,了解即可;在方法、技巧上尽量以“无害”和“有效”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可操作性;在目的上是帮助这类人员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其重点掌握观察、鉴别心理问题和分类处置的基本能力。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助人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也花费了一定篇幅介绍心理自助的理论及方法。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个体自助与助人
第一章 问诊心理脉搏
第一节 心理健康常识
第二节 各类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途径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第二章 心理自助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节 健全心理素质
第二节 正确运用心理测验
第三节 心理自助贯穿于生活
第三章 助人联盟
第一节 朋辈心理咨询概述
第二节 朋辈助人伦理
第三节 朋辈助人技巧
第四章 心理辅助配方
第一节 精神分析
第二节 认知疗法
第三节 行为疗法
第四节 人本主义疗法
下篇 团体互助与成长
第五章 团体助人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心理互助团体的构成
第二节 班级心理主题活动的策划
第六章 心理互助团体案例
第一节 班级常用心理主题活动案例
第二节 寝室常用心理主题活动案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作者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切身的体会和清晰的认知。大学生作为青年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特征既有一般青年期个体的共性,又有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个性。本书正是考虑了这个特点,所以其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但很多常识也可作为其他成人之参考。例如,如何判断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常用的心理自助和助人方法等。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且具有极强的内隐性,当个体遭遇心理障碍时,虽然也会散发各种征兆,但只有当事人自己最能体会到障碍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心理咨询一直遵循“不求不助”的原则,意即当事人必须意识到并主动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使外部给予的心理帮助发挥作用。所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心理自助的第一步,而具备辨别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选择正确的处理途径和方法则是心理自助的关键。至于学习更为精深的心理治疗系统方法,则是心理专业工作者的职责。
古诗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当面临心理危机的时候,当事人可能在情绪和思维上都比较混乱,这时旁人的辅助就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比咨询师更容易观察和发现朋辈心理出现问题的状况,如果拥有一定的鉴别知识,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同学的异常,并提供合理、恰当的帮助。因此,为朋辈咨询提供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支持,是本书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多人面临这样的尴尬:感觉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了心理问题,希望能先判断一下障碍的程度,然后确定是否需要求助或治疗,但是苦于找不到一本作为非心理专业人士能看得懂的、有针对性地解释相关问题的书籍。专业书籍中有很多生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难辨的标准,专题性资料可能又太精深或片面,而随手而得的网络资料可能又太草率。本书希望能为非专业人士心理自助和助人提供相对全面且易于理解的系统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专业性知识,同时提供实践经验参照。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从事非专业心理辅助的人员,如学校体系内的朋辈咨询员、学生工作辅导员、社区工作人员及义工等。这些人承担着从心理层面帮扶他人的职责,但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也不打算将来从事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深、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咨询方法技术,但又需要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因此本书立足于为这类人员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在理论描述上尽量简洁,了解即可;在方法、技巧上尽量以“无害”和“有效”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可操作性;在目的上是帮助这类人员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其重点掌握观察、鉴别心理问题和分类处置的基本能力。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助人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本书也花费了一定篇幅介绍心理自助的理论及方法。
本书并不涉及专业治疗性团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而是立足于同质互助团体,当然也会对建立和促进团体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技术进行介绍,但更注重的是向助人者提供可参考的团体活动模本,提升团体工作的规范性和实际效果,让助人者的工作有规可循。
心理咨询的一般性目标是帮助个体学会接纳自我,明确并有勇气承担个人的责任;释放消极情绪,谅解和包容他人;学会放弃那些破坏性的思维方式、情绪感受和行为模式,并以更积极的方式去替代。从这个角度看,所有流派的方法和技巧所服务的都是同样的目标,因此,本书无论对理论框架还是方法体系的介绍,都深受当代“心理治疗整合运动”思潮的影响,着力于在不同理论系统中寻求共同因素,力争“问题取向”而非“流派取向”,主张助人者根据帮扶对象独特的背景和需求灵活选择和设计帮助方案。
本书所择案例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开放性的网络咨询信箱。因为其基本设置就是“公开讨论”,留言者原则上已同意在非保密状态下使用主动公开的信息,因此此途径所得案例一般是以匿名原样呈现。二是各类心理咨询案例。为尊重来访者隐私,均选择至少已过五年保密期,且对个人信息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处理的案例。但是因为心理问题的类型化,可能有些案例的情况会让某些读者感觉似曾相识,恳请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对自己身边的人妄加猜测。
本书上篇“个体自助与助人”主要由代俊执笔,下篇“团体互助与成长”主要由袁晓艳执笔。
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心理自助与助人:朋辈辅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