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成药学(第2版 供中药学等专业用 配增值)》以提高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国家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考试要求的临床常用中成药编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论述了中成药的基本知识;各论主要按照治法分为解表、泻下、外科、妇科、儿科等常用中成药24章,共选中成药312种,其中正药194种,附药118种。每种正药介绍出处、处方、制法、功能主治、方解、临床应用、用法与用量、规格、其他剂型、使用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等内容,附药以列表形式体现,介绍组成、功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以上各项在编写中若原书缺如或现无该项内容者则省略之。
《中成药学(第2版 供中药学等专业用 配增值)》使用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医学(含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各专业学生;还可作为执业药师、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用书。
目录
各论
第八章 解表中成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类
九味羌活丸 桂枝合剂 正柴胡饮颗粒
第二节 卞凉解表类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羚羊感冒片
第三节 扶正解表类
参苏丸
第九章 表里双解中成药
葛根芩连片 双清口服液 防风通圣九
第十章 泻下中成药
第一节寒下类
通便宁片 当归龙荟丸 复方芦荟胶囊
第二节 润下类
麻仁丸 苁蓉通便口服液 增液口服液
第三节 峻下类
舟车丸
第十一章 清热中成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类
牛黄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一清胶囊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
牛黄解毒片 清热解毒颗粒 连花清瘟胶囊 芩连片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三仔 清脏腑热类
龙胆泻肝丸 茵栀黄口服液 清胃黄连丸 黛蛤散
第十二章 祛暑中成药
六一散 藿香正气水 保济丸 甘露消毒丸 清暑益气丸
第十三章 温里中成药
第一节 温中祛寒类
理申丸 小建中合剂 香砂养胃丸
第二节 回阳救逆
四逆汤
……
第十四章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
第十五章 开窍中成药
第十六章 补益中成药
第十七章 固涩中成药
第十八章 安神中成药
第十九章 活血类中成药
第二十章 理气中成药
第二十一章 止血中成药
第二十二章 消食中成药
第二十三章 治风中成药
第二十四章 祛湿中成药
第二十五章 外科常用中成药
第二十六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第二十七章 儿科常用中成药
第二十八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
第二十九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第三十章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第三十一章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中成药药名首字拼音索引
中成药药名首字笔画索引
精彩书摘
《中成药学(第2版 供中药学等专业用 配增值)》:
中成药的命名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其根源于中医药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组方理论特点。很多中成药的药名对处方组成、功能或主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其不仅反映处方的组成、主治、功能等特点,而且内涵我国古代文化如天文、地理、哲学,以及儒、释、道的各家思想。因此,在中成药研究和中成药应用时,应与研究中成药命名结合,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成药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成药有不同的命名方法,其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一、以药物组成命名
1.以处方中主药名称命名中成药的配伍组成,是依据君、臣、佐、使(或称主、辅、佐、使)的原则进行来组方的。主药的性能和功能,基本上代表了整个中成药的性能和功用,突出主药,提示该药的主导作用,如三七片、天麻丸、首乌丸等。又如乌梅丸,以乌梅命名,提示本药的主药是乌梅,有安蛔止痛之功;麻子仁丸的命名,提示中成药的主药是麻子仁,具有润肠通便之效;牡蛎散以牡蛎命名,提示主药是煅牡蛎,有干涩止汗之功。
2.以处方中两味药名称命名两味主药命名,如银翘散,以银花、连翘命名,该药的主药是银花、连翘,有清热解表之功;夏桑菊颗粒,以桑叶、菊花命名,提示该处方药的主药是桑叶、菊花,有疏风清热之功。
另外,还以中成药中主药的别名命名,如鸡苏散中薄荷的别名为鸡苏。
3.以处方中全部组成命名在组成比较简单的中成药中,常以处方的全部药名来命名,如香连丸、由木香、黄连二味药组成,具有行气化滞、清热化湿之功,治湿热痢疾,症见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之症。麻杏甘石颗粒,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组成,具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的功能;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二、以主要功用命名
1.以直接功能命名如补中益气丸,其主要功用为补中益气,提示其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证或气虚下陷证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以及各种脏器下垂等病症。又如清气化痰丸、生脉饮、通宣理肺丸、金锁固精丸、清骨散、补阳还五颗粒、大活络丹等。
2.以间接功能命名、如生化颗粒‘,通过活血化瘀韵作用,使瘀去新生,故名;归脾丸,乃治疗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脾虚则脾不统血,脾虚则气血匮乏,气血匮乏则心无所主,本中成药可太补脾气,使脾气足,气血生,自可复其统血之职,故名“归脾”;再如逍遥丸是治疗肝气郁滞,血虚脾弱之证,该药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服药后可使血虚得补,脾虚得健,气郁得疏,气血调和,自由逍遥。,另外,越鞠丸、实脾散、保和丸等均为采取此种命名。
3.以中成药药效的相关性而命名以中成药药力大小而命名的成药,如大、小活络丸,大、小柴胡颗粒等。
三、以主治命名
1.以主治病症作为方名此种方式命名,临证应用,一目了然,如止咳散主治咳嗽,冷哮丸主治寒哮等。;再如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迁肝片,治疗或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流感茶,治疗小儿百日咳的百日咳片,治疗妇女白带的白带丸等。
’2.以主治脏腑命名:如导赤散,心脏属赤,本药提示心经有实火,病变脏腑在心,而该药服用后具有导泻心经实热之功。它如泻青丸、泻白散、清胃散、泻黄散均采取用本类命名方式。
3.以主治病症的科属命名如治疗小儿疳积证的成药肥儿丸,治疗小儿惊风证之小儿回春丹等,均以主治病症的科属命名。
……
前言/序言
中成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成药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药品,是重要的卫生和经济资源,也是我国医药学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中成药以疗效显著,服用、保存、运输、携带方便,副作用小而著称,是我国临床医疗不可替代的,也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的喜爱。目前,我国中成药已多达近万种。中成药学科亦日臻成熟,中成药学已成为高等中医药类院校各专业必修(辅修)的专业课程。
本版教材以提高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国家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考试要求的临床常用中成药编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论述了中成药的基本知识;各论主要按照治法分为解表、泻下、外科、妇科、儿科等常用中成药24章,共选中成药312种,其中正药194种,附药118种。每种正药介绍出处、处方、制法、功能主治、方解、临床应用、用法与用量、规格、其他剂型、使用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等内容,附药以列表形式体现,介绍组成、功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以上各项在编写中若原书缺如或现无该项内容者则省略之。
本教材使用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医学(含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各专业学生;还可作为执业药师、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中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由杜守颖编写;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及祛湿中成药由甄汉深编写;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则治法及治风中成药由呼永河编写;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及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由崔瑛编写;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由陆洋、李永民编写;已上市中成药的变更与再评价的基本要求由洪燕龙编写;解表中成药、表里双解中成药由周长征编写;泻下中成药、开窍中成药由张凤瑞编写;清热中成药、祛暑中成药由张金莲编写;温里中成药、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由于彩娜编写;补益中成药由翟华强编写;固涩中成药、安神中成药由梁洁编写;活血中成药由冯志毅编写;理气中成药、止血中成药、消食中成药由李立编写;外科常用中成药由刘玉强编写;妇科常用中成药由马少丹、钱旭武编写;儿科常用中成药由杨柳、宋逍编写;眼科常用中成药由宋逍编写;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由王捧英编写;骨伤科常用中成药、皮肤科常用中成药由李晓亮编写。
本教材在编写及审定稿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各参编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因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可能会有一些疏漏或不妥之处,我们殷切希望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中成药学(第2版 供中药学等专业用 配增值)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成药学(第2版 供中药学等专业用 配增值)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