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幼儿来说,认字识数是学习,吃喝玩乐是学习,父母在生活中给予的*平常*琐碎的引导和修正也是学习,孩子的学习乐趣必然就在生长的过程中悄然形成。
培养孩子优良的学习品质有规律可循:1.越早开始越好。2.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选择适合孩子具体情况的方式进行。
父母给予多的关怀和引导,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亲情越来越有感触,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越来越深厚,从而渐渐生长出感恩之心,具备较高的情商,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开阔、阳光上进的人。
孩子考上清华,我们曾欢欣鼓舞,“成功”之感跃然脸上。不过很快就发现,其实那不过是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目录
Part1 初为人母
最好的开始是在开心中孕育
让孩子越来越聪明的途径
嘘!隔肚有耳
婴儿感知能力的训练随手可做
爱我你就亲亲我
开心玩耍,快乐成长
Part2 培养学习兴趣是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其实识字比认人更容易
物质条件差点不影响早期教育
与老人统一认识,协调一致
纠正坏习惯的方法
多交流,再多交流
适时鼓励有魔力
Part3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逐渐形成的
学习品质越早培养越好
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源头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注意力
“寓教于乐”是最好的培育方式
为人父母,不断提高自身十分重要
家长为管理孩子频繁吵架害处多
Part4 早期情商培养
培养情商从亲情教育开始
家庭是培养亲情的摇篮
性格和情商都可以后天培养
多社交有益于情商培养
Part5 学前的窘境
一波三折的入托经历
入学,还是继续“流浪”愁坏一家人
Part6 懵懵懂懂的起跑
心情复杂地把儿子送上了起跑线
健康是底线
反对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
……
Part7 乡巴佬进城
Part8 步入中学时代
Part9 初二初三不太顺
Part10 重点高中的调剂生
Part11 圆梦清华园
Part12 尾声
精彩书摘
《拿用心,换省心:陪孩子走上优秀之路》:
那是1985年初春,有好一段日子,发现自己越来越吃不下饭了,甚至一顿只能勉强咽下去几根面条。我母亲说找个中医把把脉,看看是不是有孩子了。果然,中医把过脉,又西医化验以后,确认已经怀孕。自那时开始,养育孩子的各项准备就开始了。其中,除了供新生儿吃穿用等大家都做的物质准备,跟别人有所不同就是教育方面的了。
当时,最先想到的是胎教。那两年,我正好开始接触一些胎教的理念。
我们两口子都是50后,结婚育子那个年代,在陕西的一个“三线”工厂工作。工厂远离城市,坐落在偏远靠山的农村地区。
不用说,文化生活相对于城市来讲是很贫乏的,信息渠道也十分有限。说到早期教育方面的理念,也就是平时零零星星从报纸杂志,或者电视上看到一些,没有什么成系统的概念。要说刻意的准备,就是买了一本《育儿指南》,指望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想了解的,就翻开那《拿用心,换省心:陪孩子走上优秀之路》,找找相关的说法。至于胎教,当时很多人说起这个话题时,概念往往停留在“对着肚子放音乐,孩子天天听,将来就有音乐天分”,或者“每天大声朗读英语,孩子将来学英语不吃力”等层面上。这些说法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就是感觉有些神乎其神的,没法接受。倒是对在资料上看到的,母体在孕期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母体的情绪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等说法非常信服。
不过信服归信服,毕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体情况不同,孕期能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未必都能由得了自己。比如孕期反应本身会引出一些异常的感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性情,有时变得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怀孕以后就遇到过一些怪问题,比如一段时间突然喜欢吃炒糊的包菜,而且不炒糊一口都咽不下去,很邪门。再比如,原本喜欢唱歌,喜欢热闹的我,那段时间竟然对多美妙的音乐都没兴趣,只喜欢安静,甚至一声不响地坐着都行。
现在想起来,或许是当时自己在中学当老师的缘故吧,每天几节课讲下来往往感觉口干舌燥,头晕脑胀,差不多是瘫坐在椅子上动都不想再动一下。回到家里更是再不想听到任何声音,连电视也要开到最小的音量。对一些平时根本就不会介意的嘈杂声,也变得很敏感。记得有一天,楼上出现与平时无异的一阵子踢踢踏踏走路声,竟让我突然觉得很烦躁,为此我先生还特意去楼上那家打了招呼。好在十月怀胎期间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不仅家人宽容,邻里也非常理解。说起来先生大我很多,那时他已经过30岁了,也是格外在意这辈子唯一的孩子。他为了回避各种会议、出差等工作,还毅然辞掉了部门负责人的职务,以确保每天下班的时间都能守在我身边。再加上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照顾得比较周到,可以说整个孕期备受呵护,从没有过情绪大起大落的情况,心境始终处于安宁愉悦的状态。对此,我到现在都坚信,这一切就是最好的胎教了。
我后来有机会参加一个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短期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教授讲到过一个外国心理学家所做的重要实验,正是这个实验让我发现,其实自己好幸运,当初对胎教的理解,正好跟教授讲到的理念相符。
……
前言/序言
侄儿洋洋是我小哥哥的儿子,也是我唯一的侄子。在他出生的1985年,我的小哥还在陕南山中的一家飞机厂里工作。那时没有网络也很少电话,母亲便跟小哥约定:生了男孩,电报就写“母子平安”,生了女孩,就写“母女平安”。结果,我母亲收到了一封“母子平安”的电报。
母亲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她一直说,男孩女孩都一样,但是在我大哥生了一个女儿的前提下,她还是很想要一个孙子的。这样,洋洋的出生,给了母亲极大的满足。小哥因为年幼时,曾经跟无子女的舅舅生活过几年,他本来的汪姓,也改为母亲家族的张姓。可是,姓张的小哥,给姓汪的家族增添了一个孙子,就连母亲自己都觉得让自己的长孙姓张不太合适。但小哥现已姓张,生个儿子,突然让他姓汪,也有些让人不明白。而生活在西安的舅舅和舅妈想必也会不悦。于是,想了半天,为了张汪都保留,便给侄儿取名“张汪洋”。理由有二,一是让他以及他的子孙们知道,这中间的“汪”是他的本姓;二是将来他如想重新姓汪,只需要去掉第一个字就可以了。这样,侄儿的小名,就叫作了“洋洋”。大家开玩笑说,以后洋洋找个老婆姓汪,让孩子跟母亲姓,这样拐个弯就回来了。
洋洋这孩子自小就极其聪明。这点上,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并且又有超越。我小哥幼时就是以聪明而闻名的。小时听家里人历数小哥的聪明我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尤其说他算术水平奇高,五岁时,随便报个两位数的加减给他,他眼皮不抬地就说出答案。但小哥没有赶上好时代,他不到十六岁就下乡了,最好的青春岁月都被蹉跎了过去。
但洋洋就不同了。他出生在平静的、可以正常受教育的年代里,他的聪明和智慧都得到了发展。再加上他母亲教子有方,见这孩子如此聪明,更是精心观察,着意培养,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成长环境,令他的智力上的强大和性格上的平和都得到很好的成长。
洋洋一岁就会认字,这事在他生活的当地成了奇迹。大约在一岁多时,洋洋到武汉见奶奶。随身携带的玩具,就是认字的小卡片。说是他最喜欢玩这个。对我来说,最管用的是他认识的“图”字。家里的墙上贴着一张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但凡洋洋放声大哭时,只要抱着他到这张地图前,大声念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然后洋洋就会哽咽着把那个“图”字读出来。然后就不再哭了。百试百灵。这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我跟母亲说,认多少字都无所谓,能认得这一个字,并且能把这字当成“止哭药”,这就是我们洋洋最大的了不起。
拿用心,换省心:陪孩子走上优秀之路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拿用心,换省心:陪孩子走上优秀之路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