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孩子是快乐的,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他们不但要面临各种学习压力,还要面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也被人们称为“成长的烦恼”。
《如何把握孩子心理》针对孩子的性问题、生理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社会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典型的心理问题做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并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王承凯,男,毕业于兰州大学,1983年出生,长期关注和研究青少年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致力于青少年孩子成长等社会公益事业、实践和研究,擅长将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际结合。同时长期专注于家庭教育、幼儿成长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从事社会公益教育工作近10年,创办上海婴智文化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是全人全心教育文化公益机构“同一片蓝天”“全国爱心图书公益项目”创办人,组织参与多次公益活动。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解析孩子的怪异行为
一、平静对待总是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
二、让诚实守信代替孩子的撒谎成“性”
三、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四、如何让孩子改掉“贼”性
五、如何培养出文明礼貌的“小绅士”
六、纠正孩子的任性和蛮横
七、充分利用孩子调皮好动的天性
八、如何让霸道的孩子收敛“霸性”
第二章 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帮助孩子疏通心里的烦恼
二、教孩子平息怒气
三、别让挫折打垮孩子
四、别让消极占据孩子的内心
五、让孩子学会适当排解不良情绪
六、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七、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章 清楚孩子的学习动机: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一、如何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
二、让孩子不再远离考试焦虑
三、帮助孩子适度减减压
四、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五、如何帮助孩子攻克学习中的短板
六、如何让孩子理智追星
七、帮孩子挣脱网络的束缚
八、让孩子劳逸结合,懂得放松自己
九、帮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章 正视青春期性困惑:让孩子对性有正确的认知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慰
二、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谈“性”的问题
三、解开青春期孩子心中的性困惑
四、别强制打压,理智对待孩子的早恋行为
五、帮助孩子从单相思中抽出身来
六、引导孩子摆脱失恋的痛苦
第五章 关心孩子的人际交往:引导孩子懂人情识人心
一、让孩子成为人人喜欢的万人迷
二、教孩子敢于拒绝他人
三、鼓励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四、教孩子正确面对朋友之间的冲突
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六、鼓励孩子多为他人着想
七、理性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八、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第六章 体察孩子内心的阴影:塑造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
一、帮助孩子克服胆怯的弱点
二、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
三、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
四、除掉孩子心中“嫉妒”这颗毒瘤
五、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困境
六、别让孩子成为被虚荣腐蚀的“玛蒂尔德”
七、如何让孤独的孩子向你打开心扉
八、如何培养出性格豁达的孩子
九、个性幽默的孩子更积极乐观
第七章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常识
一、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孩子患有心理疾病会有怎样的症状
三、被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心理扭曲
四、孩子的自尊心该怎样维护
五、别忽视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六、孩子任性,是有心理需求
七、逆反期的孩子该怎样相处
第八章 做孩子天赋的挖掘者:不良行为后隐藏的正能量
一、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要辩证看待
二、你剥夺了孩子“做梦”的机会了吗
三、爱涂鸦的孩子,想象力丰富
四、孩子好奇心重,是爱动脑的表现
五、用你的表扬来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六、要尽早在孩子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
七、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八、着力打造孩子的意志力
第九章 重视孩子成长的敏感期: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幼儿敏感期
一、孩子都有一个任性的敏感期
二、正确看待幼儿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三、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多嘴”
四、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际关系敏感期
五、要抓住幼儿辨认颜色敏感期
六、喜欢哼唱的音乐敏感期
七、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性别敏感期
第十章 不要给孩子制造心理雷区:父母是孩子的天
一、别给孩子贴“笨”的标签
二、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三、不要放大孩子的“失败”
四、别当着外人的面宣扬孩子的过错
五、你了解家庭冷暴力对孩子的危害吗?
六、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第十一章 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父母要及时引领孩子回归
一、你了解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吗
二、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不能太专制
三、叛逆期孩子的心事需要我们倾听
四、离家出走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五、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总是心浮气躁,怎么办
六、爱攀比、虚荣心强的孩子该怎么引导
七、叛逆期的孩子总是想学坏,怎么办
第十二章 给孩子最公平的评价:别让偏见和不尊重毁了孩子
一、偏见会引发亲子关系的紧张
二、别用分数来衡量你的孩子
三、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不要过度干涉
四、放下架子,用示弱法认可和承认你的孩子
五、别让溺爱毁了孩子
六、别小看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七、缺乏沟通,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
第十三章 全面培养孩子的能力:别让孩子成为只会学习的 “书呆子”
一、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引导孩子培养观察力
三、孩子的专注力该如何提升
四、意志力就是孩子的成功力
五、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六、教会孩子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十四章 让亲子关系逐渐升温的秘诀:用心沟通才能 教出好孩子
一、给予孩子话语权,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多用身体语言与孩子沟通
三、与时俱进,与孩子建立友谊
四、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话,让孩子把你当自己人
五、孩子犯了错,批评要“顺耳”点
六、说服孩子要讲究方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平静对待总是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
在某中学的一次家长会上,很多家长纷纷提出,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脾气就变坏了,父母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还公然和父母对抗。
“女儿以前读幼儿园时很懂事乖巧,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从上了小学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我唠叨,多说一句就厌烦我,摔门走开。
我为她做了这么多,还不领情!”“儿子 13 岁,年前还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过完春节就不行了,学习成绩急骤下降,偷着上网吧,作业也不做。我现在处处监督他,可是越管越不听,特逆反,老跟我顶嘴,和我对着干。我让他往东,他往西,吃饭时,我让他多吃蔬菜,他就是要吃肉,我让他买绿颜色的衣服,他就是要买黄颜色的,反正总是犯拧,求他也不是,骂他打他也不是。我没招了!”
可能不少父母都和故事中的家长一样,为什么孩子小时候那么听话,一上了学好像就变得犯拧了,为什么现在的脾气这么大,为什么总是要与自己对着干?到底是什么原因?
教育心理学家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在3~4岁。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孩子在3岁之前,是与父母处于一体的状态,但在3岁以后,他们的大脑皮层快速发育,语言、运动能力大大提高,渐渐能够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所以,此时他们开始希望自己能独立行动,如果家长处处管着他们,他们便开始反抗,从而事事与父母对着干。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长的变化,来合理地引导孩子。好的教育是让自己的教育方式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的教育方式。也不要认为在孩子小时候你所给予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毕竟那个时候的孩子很小,无法反抗和拒绝父母,而现在,长大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如何说不,敢于违抗父母的意思了,而此时的家长突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但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一味地训斥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其实我们要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变化着手,如果孩子总是和我们对着干,我们最好这样做:
建议1 把命令改为商量
父母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做出武断性决策,要尊重他:“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打算如何处理呢?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呢?”当你知道他的观点、实施方法、实施时间后,进行判断,对不正确的部分要以研究探讨的语气和他交流:“我认为那样做可能会出现不理想的状况,比如……你认为妈妈的意见对吗?”
孩子是聪明的,有判断力的。如果你的话有道理,孩子也是会采纳你的建议的。同时,交流会越来越多,亲子关系更好。
再比如,孩子想周末去朋友家玩,你可以和孩子商量,让其和更多的孩子去交往,但一定要讲究原则,比如你去的地方要告知家长,你什么时候回,都有哪些人,玩多长时间。如果孩子要求在朋友家住,你要告诉孩子不行,如果晚了,爸爸妈妈可以去接你。那样爸爸妈妈不会担心。支持他,同时也告知不能破坏原则。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去成长。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后盾,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才不会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才会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使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会增强,有利于以后的沟通。家长经常的错误是,当前问题没解决,还破坏了感情气氛,阻断了感情沟通,失去今后解决问题的机会。
建议2 不妨让孩子吃点“苦头”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儿子“要风度不要温度”,寒冬腊月坚决不穿毛衣,如果商谈没成功,不用着急,让他挨冻一次没关系,真感冒了,他会明白你的意图,至少以后会考虑你的意见。
总之,在教育孩子这一问题上,支持要比压制好,商量要比命令好,另外,只要孩子的想法合理,就要给予支持!
前言/序言
我们都知道,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些家长显得过于焦躁,孩子一旦出了些什么问题,就乱了方寸,甚至与孩子斗气,以为大声呵斥就能让孩子听话。而实际上,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
沟通,要求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要让孩子了解你的心理想法,同时也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互相了解和沟通,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心里想什么,“对症下药”才能担任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在考虑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反思一下:您是否唠叨?您与孩子的话题是否永远都是学习、听话?您是不是经常暗示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您是否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你交流?您的孩子是不是觉得你越来越“土”?之所以要求我们反思,是因为孩子在长大,或多或少会表现出逆反心理,我们越是要求他们,他们越不听。最好的做法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做法,打开与孩子交流之门,缩短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我们不能否认,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面对孩子的一些错误的行为,很多家长一直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打压式,和孩子斗气,企图将孩子的错误行为和观念遏制住。然而,实际上,这种方式多半是无效或是适得其反的。因为如果我们总是运用严厉的方式教育孩子,或者苦口婆心地劝说,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排斥你,孩子也只会对我们的管教感到厌烦,除了躲着我们,他们还能怎样?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不少孩子身上出现的毛病,诸如顶撞父母、撒谎、自私等,都是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摆正心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孩子势必也会气急败坏,最终,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但不能达到,反而激化了亲子间的矛盾,孩子也不愿意与你沟通了。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快乐,还有烦恼,他们不但面临各种学习压力,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不掌握一些打开孩子心门的方法的话,那么,我们便很容易陷入“孩子冲动叛逆,父母气急败坏”的教育困境。这些给父母的警示是,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孩子的心理。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需要认真对待。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著者
2016 年1 月
如何把握孩子心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如何把握孩子心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