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家畜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实习课占有很大比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标本、模型、活体以及新鲜和固定的家畜尸体,通过教师示教,独立观察和解剖,熟悉并掌握家畜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构造。为了巩固学习内容,锻炼识图能力,提高实习课质量,特编绘这本实习图。全书共编入实习图165幅,其中部分整体图已注好字,可供学生对照标本观察,以便迅速掌握所学内容。未注字的图,要求学生实习时在观察标本的基础上,对照实物填注,以达到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逐渐提高识图能力的目的。《家畜解剖学实习图/(兽医、畜牧专业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适合兽医、畜牧专业的本科生做教材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实习一 躯干骨及其连结
实习二 头骨及其连结
实习三 前肢骨及其连结
实习四 后肢骨及其连结
实习五 皮肌、肩带肌及头部肌
实习六 躯干肌
实习七 前肢肌
实习八 后肢肌
实习九 蹄及乳房的解剖
实习十 运动及被皮系统活体观察
实习十一 消化系统——口咽器官
实习十二 牛(羊)食管、胃、肠和肝、胰
实习十三 马的胃、肠和肝、胰
实习十四 猪的胃、肠和肝、胰
实习十五 呼吸系统
实习十六 泌尿系统
实习十七 母畜生殖系统
实习十八 公畜生殖系统
实习十九 心脏
实习二十 胸腔、头颈及前肢动脉
实习二十一 腹腔腹壁、骨盆和尾部、后肢动脉
实习二十二 全身静脉
实习二十三 淋巴系统
实习二十四 中枢神经系统(一) 脊髓、延髓、脑桥
实习二十五 中枢神经系统(二) 中脑、间脑、大脑和小脑
实习二十六 外周神经(一) 脊神经
实习二十七 外周神经(二) 脑神经
实习二十八 外周神经(三) 植物性神经
实习二十九 感觉器官——眼、耳
实习三十 家禽的解剖(鸡或鸭)
前言/序言
家畜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实习课占有很大比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标本、模型、活体以及新鲜和固定的家畜尸体,通过教师示教、独立观察和解剖,熟悉并掌握家畜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构造。为了巩固学习内容,锻炼识图能力,提高实习课质量,特编绘这本实习图。
全书共编入实习图165幅,其中部分整体图已注好字,可供学生对照标本观察,以便迅速掌握所学内容。未注字的图,要求学生实习时在观察标本的基础上,对照实物填注,以达到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逐渐提高识图能力的目的。
实习图在使用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反复强调一定要对照标本填注,避免照书抄,只有正确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安排实习时,课堂上应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观察标本和填图,使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把规定的图填完。填好的图要交教师批改,批改时标出错处,让学生自己改正。
脉管和神经图,用双勾线画出,学生填注前先用彩笔着色,使图更加醒目,同时着色过程也可加深印象。
这本图按实习内容编排,力求与教材配套,但由于地区、专业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选填部分内容。
为了统一实习内容,每个实习都有一个简要的提纲,包括:内容、材料、观察步骤和方法、重点、思考题和作业。为了避免与教材内容重复,详细内容仍以教材为依据。
本书是农业部“七五”教材规划选题,是《家畜解剖学》(兽医专业用)和《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畜牧专业用)的配套教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当与错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改正。
本书承蒙南京农业大学祝寿康教授主审;内蒙古农牧学院郭和以教授审定,特此一并致谢。
《家畜解剖学实习指导》 第一章 绪论 本实习指导旨在为兽医、畜牧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直观的学习平台,深入理解家畜的外部形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感觉器官的解剖结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为后续的兽医临床诊断、疾病防治、繁殖调控、生产管理等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实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 掌握家畜(主要包括猪、牛、羊、马、家禽等)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外部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基本结构及肉眼可见的宏观解剖特征。 熟悉家畜的骨骼、肌肉的组成、排列及功能。 了解各系统在生理活动中的相互配合与整体协调。 掌握解剖标本的制作、保存及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记录能力。 为将来从事兽医临床、畜牧生产、动物检疫等工作提供必备的解剖学知识。 要求: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爱护实验设备和器材。 按照实习指导书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观察认真,记录详实,图文并茂。 积极思考,勤于提问,与同学及教师交流讨论。 熟练掌握常见家畜的解剖学名词和术语。 实习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解剖实习任务,并能进行初步的解剖结果分析。 第二节 实习材料与方法 实习材料: 动物实体: 新鲜或经过防腐处理的家畜(猪、牛、羊、马、家禽等)尸体。 解剖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探针、骨锯、骨钳、解剖盘、固定夹、缝合针线等。 固定与保存材料: 福尔马林、酒精、生理盐水、甲醛溶液、包埋材料等。 测量与记录工具: 卷尺、游标卡尺、记录本、绘图纸、相机等。 辅助设备: 解剖台、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标本架等。 实习方法: 全身解剖法: 从家畜的外部形态入手,逐层剥离,系统地观察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解剖结构。 系统解剖法: 针对某一特定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集中观察该系统内所有相关的器官和结构。 区域解剖法: 针对家畜的特定区域(如头部、胸腔、腹腔),详细观察该区域内的所有结构。 对比解剖法: 比较不同家畜种类之间,或同一家畜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结构差异。 数字化解剖观察: 利用虚拟解剖软件、三维模型等辅助教学。 第三节 家畜解剖学概论 家畜解剖学是研究家畜宏观结构及其形成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关注单个器官的形态,更注重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整体结构的组成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 研究对象: 主要家畜,包括猪、牛、羊、马、家禽(鸡、鸭、鹅等)。 研究内容: 一般解剖学: 学习解剖学基本概念、术语、体表标志、体腔划分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基础: 简要介绍构成器官的组织类型及生命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为理解宏观结构提供微观基础。 系统解剖学: 重点研究家畜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等。 区域解剖学: 结合临床实践,对头部、颈部、胸腔、腹腔、盆腔、四肢等进行区域性划分和详细解剖。 比较解剖学: 探讨不同家畜种类在解剖结构上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与各自生活习性、生产用途的关联。 应用解剖学: 将解剖学知识应用于兽医临床诊断(如注射部位选择、病灶定位)、手术操作、疾病治疗、药物给药、肉品检验、遗传改良等方面。 第二章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是家畜身体的支撑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并在骨髓中产生血细胞。 第一节 骨的组成与分类 骨的组成: 骨组织(骨密质、骨松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和神经。 骨的分类: 长骨: 如股骨、肱骨。具有骨干和两端骨骺。 短骨: 如腕骨、跗骨。形状不规则,多呈立方状。 扁骨: 如头骨、胸骨、肋骨。呈板状,主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 如椎骨、骨盆骨。形态复杂。 籽骨: 如髌骨。位于肌腱内,起杠杆作用。 第二节 家畜骨骼的主要组成 躯干骨: 脊柱: 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各部分形态和数量因家畜种类而异,是身体的轴心。 胸廓: 由肋骨、胸骨和胸椎构成,保护心肺等器官。 头骨: 构成颅腔和面部,保护脑和感觉器官。 四肢骨: 前肢骨: 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骨: 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三节 骨骼的连接 D liên tục (liền khớp): 骨之间通过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紧密连接,几乎不活动。如头骨的缝合、椎间盘。 D gián đoạn (khớp động): 骨之间借关节囊、韧带等连接,具有活动度。如四肢关节。 第三章 肌肉系统 肌肉系统是家畜产生运动的动力器官,占体重的很大比例。 第一节 肌肉的组成与类型 肌肉组成: 肌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肌肉类型: 骨骼肌: 随意肌,附着于骨骼,负责肢体运动。 平滑肌: 不随意肌,存在于内脏器官壁,如消化道、血管壁。 心肌: 存在于心脏壁,具有特殊的收缩特性。 第二节 骨骼肌的形态与功能 肌肉形态: 肌肉的形状、大小、走行方向各不相同,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肌肉功能: 运动、维持体态、产生热量、保护骨骼。 主要肌群: 头部肌、颈部肌、躯干肌(背肌、腹肌、胸肌、膈肌)、四肢肌。 第三节 肌肉的命名与识别 肌肉的命名通常依据其形态(如三角肌)、位置(如胸肌)、作用(如屈肌)、起点和止点等。实习中需重点识别与运动、采食、呼吸等相关的关键肌群。 第四章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负责摄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 第一节 消化道的组成与结构 口腔: 舌、齿、唾液腺。负责咀嚼、湿润食物。 咽: 连接口腔与食道,是食物和空气的交叉通路。 食道: 将食物从咽部输送到胃。 胃: 单胃家畜(猪、犬、猫、禽类): 胃腔单一,结构相对简单。 反刍家畜(牛、羊、鹿): 具有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能进行微生物发酵消化。 小肠: 包含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大肠: 包含盲肠、结肠、直肠,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 肛门: 排出粪便。 第二节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辅助消化。 肝脏: 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胰腺: 分泌多种消化酶,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消化。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第一节 呼吸道的组成与结构 鼻腔: 过滤、湿润、温暖空气。 咽、喉: 参与呼吸和发声。 气管: 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 支气管: 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 肺: 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肺泡构成。 第二节 胸腔 胸膜: 包绕肺和胸壁的浆膜。 膈肌: 参与呼吸运动的重要肌肉。 第六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代谢废物。 第一节 心脏 结构: 由心房、心室、瓣膜组成。 功能: 泵血,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 第二节 血管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血管最小的分支,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第三节 血液循环 体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动脉、毛细血管,最后经静脉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 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肺动脉到肺,再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负责排出代谢废物,维持体液平衡;生殖系统负责繁殖。 第一节 泌尿系统 肾脏: 过滤血液,形成尿液。 输尿管: 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 储存尿液。 尿道: 将尿液排出体外。 第二节 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 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阴茎、附睾腺等。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等。 第八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界刺激,整合信息,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心。 脊髓: 介于脑和周围神经之间,是传导通路和反射中枢。 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发自脑部,支配头面部及部分内脏。 脊神经: 发自脊髓,支配躯干和四肢。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 主要内分泌腺: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激素作用: 调节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 第十章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负责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 眼: 视觉器官。 耳: 听觉和平衡器官。 鼻: 嗅觉器官。 舌: 觉器官。 皮肤: 触觉、痛觉、温觉等感受器。 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使用锐器时务必小心,避免划伤。 2. 爱护标本: 解剖过程中要细致,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妥善处理废弃物。 3. 认真观察: 仔细观察每一个结构,注意其形态、颜色、质地、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 4. 准确记录: 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绘制解剖图,并标注名称。 5. 勤于思考: 将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联系起来,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 积极交流: 在解剖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7. 善用工具: 熟练掌握各种解剖工具的使用方法。 8. 掌握术语: 熟悉并准确使用家畜解剖学的专业术语。 通过本实习指导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家畜解剖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