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20:我们的NBA

永远20:我们的NB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毅 著
图书标签:
  • NBA
  • 篮球
  • 体育
  • 回忆
  • 青春
  • 故事
  • 人物
  • 经典
  • 体育回忆
  • 篮球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55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8247
包装:软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体育爱好者 篮球迷 NBA球迷

作者资深:《体坛周报》副总编辑、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亲笔倾情撰写的首本著作。

内容精彩:作者同出版方历时半年,对书稿几经修订,最终为读者呈现28万字350页精彩内容,出版过程被作者形容为:“倾尽心血”。

大咖推荐:姚明、马布里两大球星为本书倾情做序;徐济成、孙正平、易建联、刘语熙等撰写推荐语;杨健、柯凡、于嘉、王猛、马重阳、朱彦硕、魏祺、等体坛名嘴共同推荐。

装帧精美:阅读,是冷静的;运动,是激情的。本书在采用高级纸张全彩印刷的基础上,独出心裁使用裸脊线装+塑料护封的组合,不仅追求经典书品阅读感受,更为您的爱书提供更多保护,即使经常翻阅也可“宛如初见”,展现出传统与时尚结合之美。

精彩播报:本书每章开篇配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杨毅深情讲述书中故事。


内容简介

科比、中国、魔球、限装令……在这本书里,我们选择了20年来NBA重要的20个关键词,以它们来作为这20年的脉络,关键词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个现象,但他们产生的影响,都贯穿了整个时代。所有的20个章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都不只是在篮球场上去展开画卷。我们试图在重现那个时期NBA联盟的运作,讲述篮球运动过的发展,讲述美国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试图展现一个平面的,让你自由行走的世界。这是历史,也是未来,从中看到的不仅是NBA,更有美国和中国,你和我的故事。本书软精装,350页内容全彩四色印刷配以百幅精美照片,定价69.80元,除精彩图文外每章开篇还配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杨毅深情讲述书中故事。


作者简介

杨毅系著名篮球评论员,是较早深入探访NBA的中国记者,2002年起在中央电视台任篮球解说顾问,也是首批参与网络解说的篮球评论员,是目前中国篮球解说为人熟知的声音之一。
杨毅创建的微信公众号“杨毅侃球”拥有百万订阅用户,2015年在体育领域自媒体平台排名领先,文章阅读量均为10万+。杨毅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底,兼具出色的文字能力,无论写作还是讲述,都有着打动人心的神奇魅力。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徐济成:弹指一挥二十年。乔丹之后,再无神灵;姚·鲨归隐,中锋绝迹;勇士崛起,三分线外是得分最有把握之地。沧海桑田,篮球从速度到高度如今又成技巧胜地。NBA上一次在奥运会上以30分狂胜决赛对手是在1992年,这次里约,又一代梦之队仅用三节就甩强悍对手塞尔维亚41分。娱乐不耽误竞技,竞技神话了娱乐。个中原由,都在这本《NBA永远二十年》里了。杨毅作为第一代走出去的中国专职篮球记者,这一段历史他见过写过想过如今又想跟大伙重新说说。


孙正平:2001年,我在NBA总决赛的转播之旅上发现了杨毅,那时候,他还是北京青年报的年轻记者,留着长发。我发现他是个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的小伙子,那时候我们的解说嘉宾也需要新鲜的血液,就邀请他来试试解说。杨毅从2002年开始在央视解说,和于嘉、杨健他们在一起搭档,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篮球迷最熟悉的面孔之一。我知道他一直很努力,能达到今天的成就,我很为他高兴,也很欣慰,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他。年轻人面前总是有机会,但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能抓住它。杨毅除了解说,仍然长期保留着撰写文字评论的习惯,我相信这和他的思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杨毅写下的NBA20年,也是从我们这一辈到他们那一代的20年,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刘语熙:据说有些nba球迷的四季是这么分的:年之始于NBA常规赛季,期待季后赛,最爱总决赛,最无聊时是休赛季。而对于我是这么分的:有杨毅解说的日子和没有杨毅解说的日子。好在,他出书了。过去这20年的NBA对于很多球迷来说,在成长中留下了择不开的烙印,会在看到一个名字,想起一支球队,回忆起某个经典瞬间时被触动,这也是身为球迷的幸福之一。我要去书里寻找尘封记忆了,无论那时留下的是感动遗憾亦或是惊喜,一起吧。


易建联:在这个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喜欢篮球的孩子是从小看着NBA长大的。在那个舞台上,孩子们的想象没有了极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变形金刚那样打球。我也曾经是那样的一个孩子,直到后来真的去了NBA,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漫长的征途里,其实不是靠想象,而是靠每一天的努力奠定的道路。NBA几十年来的发展,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完成的。在这本《永远20年》里,你能重新回味中国电视观众真正了解NBA的这20年,这些令人难忘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希望你喜欢这本书。

杨毅,当今体育主持人综合影响力第1,认为本书是他真正意义的第1本著作。姚明、马布里亲笔做序;徐济成、孙正平、刘语熙、易建联撰写推荐语;杨健、柯凡、于嘉、王猛、马重阳、朱彦硕、魏祺、苏群等体坛名嘴共同推荐;@杨健、@柯凡、@王猛、@于嘉、@朱彦硕、@俞白眉(著名导演)、@马布里、@袁弘(演员)、@李佳航(演员)、@大鹏董成鹏(演员)、@马重阳、@魏祺、@徐济成公众号疯狂转发。

永远20 我们的NBA 我们的青春集结令!!!

  当勇士队打出赛季73胜的神话,当詹皇带着3%的概率完成惊天逆转勇夺总冠军,2016年的NBA是神奇的;当飞侠、石佛、狼王、阿伦纷纷退役离开赛场,2016年的NBA,又是落寞的。旧神老去,新星崛起,每一个时代的球迷都拥有自己的那个NBA。

  和球员一样,20年前共同看球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步入不惑。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乔丹的神迹,不会忘记科比的飞翔,就像不会忘记当年心中的爱与梦想……毕竟,那不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吗。

  朋友,当篮球之神乔丹投出那凝固时光的最后一球时,你在哪儿,你在做什么,那个和你一起看球的人,他(她)现在还好吗?


目录

开篇 科比 黄金一代 公牛 马刺 勒布朗詹姆斯 高中生球员 中锋 快打旋风 魔球 三巨头 奥本山宫殿 扩军与搬迁 多纳吉 斯特林 停摆 国际球员 梦之队 着装令 社交网络 中国

精彩书摘

科比 Kobe Bryant

   

   2016年4月13日,是注定要被篮球史所铭刻的一天。

   NBA历史纪录册会记下的一件事是:在这一天,金州勇士在常规赛收官战中轻取孟菲斯灰熊,一举拿到赛季第73场胜利,打破芝加哥公牛72胜的纪录和神话,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单赛季输球场次在个位数的球队;

   可每一位NBA球迷内心深处会记得的则是另一件事:过去20年间NBA的指标性人物科比·布莱恩特,在这一天结束了他在NBA赛场上马拉松式的长跑,就此宣布退役。在最后一场比赛里,科比出手投篮50次,攻下60分,用最典型的科比方式帮助湖人击败犹他爵士,赢得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

   尽管此时的湖人在赛季里输掉了65场常规赛,已成名副其实的弱旅,最后一场比赛从技术上也并无意义可言,但人们依然为科比跳跃着欢呼。

   过去20年间,科比是不是NBA成就最高的球员或许还有待争论,以20年为周期,乔丹、邓肯和詹姆斯都在此期间建立起不朽功勋,他们的赛场成就与科比孰高孰低,每位球迷心中有着自己的评判。

   但几乎所有球迷都可以达成共识的一件事是:科比是这20年间最具影响力的NBA球员,他让更多人认识NBA、爱上NBA,在个人成长为全球化体育偶像的同时,科比使得NBA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超级赛事。

   2016年5月间,在一年一度的白宫记者晚宴上,已经确定将于本年度结束自己8年任期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最后一次款待记者,在个人演讲环节,奥巴马用一个简单的单词为自己的总统生涯画下句点:“奥巴马走了(Obama Out)。”

   很显然,这是在向4月13日喊出“Mamba Out”的科比致敬;很显然,科比是值得奥巴马这么做的对象。

   20年是一段如此漫长的时光,足以让青丝渐成白发,足以让科比写就传奇。

   

   一

   

   20年,可以让一个备受争议的高中生,成为NBA历史上最恐怖的杀神。

   那是1996年的4月,整整20年前,宾夕法尼亚州下梅里昂高中的天才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在宾州首府费城召开发布会,“我,科比·布莱恩特,决定跳过大学阶段,把我的天赋带到NBA。”作为前NBA球员乔·布莱恩特的儿子,曾经在意大利生活经年的科比,渴望在人生中重要的这一天里打扮得尽可能时髦又得体,可一个17岁的孩子一边穿着不合身的西装,一边把墨镜顶在额头之上的形象,还是处处充满着违和感。

   在1996年的选秀大会开始前,科比成为了各家球队争相议论的对象,有关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资深球探马蒂·布雷克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干脆地说道:“他是在拿自己开玩笑,当然我可以理解,他希望能到NBA赛场上一试身手,可我还想成为电影明星呢。现在他还根本没为NBA做好准备。”

   马蒂·布雷克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在1996年担任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篮球发展部主管的琼·詹宁斯也说:“我认为他的参选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错误,加内特才是我见过最好的高中生,可即便如此,一年前我也不建议他直接参加NBA选秀,更何况科比还根本不是加内特。”反对者们的理由很简单,科比还太过年轻了,他尚未为NBA做好任何准备,在高中生球员直接参加NBA选秀尚属凤毛麟角的时代,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可科比的决定无从更改,他既然已确定报名参选,就是要立志成为史上第6位高中生球员,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他很快通过试训表现为自己正名了。尤其是在洛杉矶的那次试训,简直如同演出一般精彩。“他摧毁了库珀,这简直不可思议,我说的可是迈克尔·库珀啊,”前湖人队公关部经理雷蒙德·里特回忆起来依旧感慨,迈克尔·库珀是1986-87赛季NBA最佳防守球员,其外线盯防功力天下闻名,“可科比让他看上去竟然显得有些愚蠢,看见一位小朋友如是表现真是令人窒息。他根本不在乎面前那个人是迈克尔·库珀。”

   当时全权掌管湖人队大小事宜的总经理杰里·韦斯特更是干脆,“这是我见过最杰出的试训,他比现在我们对上任何人都更好。就这样,我们要得到他。”在科比以第13顺位被黄蜂队选中后数天,湖人队为了这个17岁的小伙子,送出了球队的主力中锋弗拉德·迪瓦茨。

   对这笔交易持不解态度的依然大有人在,但杰里·韦斯特不会在乎他人的看法,他坚定地认为,“我们认为这个年轻人是过去很多年以来我们见过最激动人心的潜力股。”

   时任湖人主帅的“银狐”德尔·哈里斯成为了科比NBA生涯的第一位主帅,这位严谨的老帅很快亲眼见证了科比那爆棚的自信心,“他跟我说,‘教练,你给我球,清空场地让我单打,我可以击败联盟里的任何人。’他还说,‘教练,我可以到低位去坐打任何防我的人,如果你让我进去要位再清空空间,我可以干掉任何人的。’”

   哈里斯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年轻时代的迈克尔·乔丹还是个羞涩腼腆的孩子,而科比则是天生的狂徒,这才会有1998年全明星赛上一把推开马龙的挡拆,想要一打一突破乔丹防守的场景。当时的科比因为不够尊重前辈而饱受非议,为此他用了整整20年时间来证明,他并非不尊重任何人,但如果有人挡在他面前,嗜血的他渴望着以最直接的方式击败对手。

   科比在17岁那年为人生树立了一个足够美好的目标:“我希望,在进入NBA以后我能够做到两件事,一是有机会完成一次压哨绝杀,二则是夺得一次总冠军戒指。”

   看,纵然是狂徒科比也低估了坚持的力量。当他在2016年4月14日这天离开时,他生涯总计得到33643分、手握5枚总冠军戒指、2次当选总决赛MVP、投中了无数个的压哨绝杀。

   一如他17岁那年说过的:给我清开空间让我单打,我可以干掉联盟里的任何人。他把自己年少轻狂时吹过的牛,都变成了现实。

   

   二

   

   20年,可以让一个狂气十足的斗士,变成一个永远带着笑容的绅士。

   在17岁的科比请愿要干掉所有人时,德尔·哈里斯是如此回应他的:“科比,孩子听着,我知道你能做到这些事,但现在为了我们的球队,我还不能让你太多次地这么做,而且我也不能去跟奥尼尔说,你希望球都在你手里。”哈里斯记得科比当时的反应:他不喜欢这样的安排,但是能够理解,可在内心深处,他是不愿意接受这一切的。

   如杰里·韦斯特所预料的那样,科比进步神速,他迅速跻身全明星球员的行列,而他的成熟也让湖人可怕的“OK组合”正式成形,接任湖人主帅的菲尔·杰克逊继开创公牛王朝后,又一次得到了挥斥方遒的机会,禅师和科比、奥尼尔的三角组合维持住了湖人队内部的稳定,紫金军团得以在连续三届总决赛中分别战胜步行者、76人和篮网,再度开创王朝,2001年带领76人和湖人会战总决赛的老帅拉里·布朗盛赞这段时间的科比,“科比应该是每个NBA年轻球员学习的对象,年复一年地他拼命学习,让自己的比赛变得更老到,现在已经完全进化成了一个全面的NBA球员。”

   但伴随着科比比赛能力共同增长的,还有他掌控全队的欲望,三连冠期间虽然战绩彪炳,可科比始终无法僭越责权,连续三年总决赛,“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运动员”奥尼尔分别轰出38.0分16.7篮板、33.0分15.8篮板和36.3分12.3篮板的数据,三次赢得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牢牢地将科比摁在队内第二人的位置上。从新秀赛季开始就不愿接受这个角色的科比,在等待着一人独揽球队的机会。2004年总决赛的败北成为湖人王朝崩塌的导火索,科比、奥尼尔和禅师三个都拥有强烈个性的明星级人物,终于在这一年走到了一拍两散的地步,考虑到球队的长期发展和商业影响力,湖人管理层选择了年轻的科比作为相信的对象。

   某种程度上,科比和奥尼尔、禅师之间的矛盾令其自身形象受损,著名的NBA专栏作家斯库普·杰克逊形容道:“科比是那种你和他在海滩上对面走过,如果你盯着他看几眼,他就会飞起一脚把沙子踢到你身上的人。”其好斗的天性由此可见一斑。

   但凡事总有利弊两面,虽然湖人因为科比的个性失去了菲尔·杰克逊和奥尼尔,但他们却终于收获了100%状态的科比,从孩提时代的单挑游戏开始就养成“非赢不可”习惯的科比,开始尝试着正式扮演球队领袖的角色。那之后的科比,是“打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完全释放出了自己的得分天性,上演的是近代篮球历史上最壮观的得分表演。单场81,三节62,连续10场40分以上,科比把攻击变成了狂暴的艺术。2005-06赛季,科比场均能够拿到疯狂的35.4分5.3篮板4.5助攻,这是迈克尔乔丹1987至88赛季之后的赛季平均最高得分,把湖人重新带进季后赛。那时的湖人不再有冠军竞争力,那时的科比,是上天入地,与天斗,与地斗的科比。

   无可否认,菲尔·杰克逊的回归和保罗·加索尔的加盟,是帮助科比再度圆梦总冠军的重要因素,可与此同时,科比当是时联盟第一人的地位也毋庸置疑。他和湖人队在2008-2010年间连续三度杀进总决赛,他也终于不必再羡慕奥尼尔家里藏着的总决赛MVP奖杯。

   然而有趣的是,纵然是最坚韧的棱角,似乎也会被岁月磨平;最疯狂的杀手,也会跟随时光的脚步变得温柔。当2015年冬天科比宣布自己将在赛季结束后退役时,不仅仅是NBA,甚至连整个美国都开始对他温柔相待,科比如摇滚巨星一般享受着他在每座NBA球馆的告别演出,微笑面对欢呼,给所有人以拥抱,其所到之处成为全年NBA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这一年的科比,仿佛已经摆脱八十一难纠缠的孙悟空,业已受封斗战胜佛,便不再去人间争短长。

   当然,所有人都会记得的,在温暖的一整个赛季行将过去时,科比用一场比赛提醒了所有人:如果他想的话,他还是可以如孙悟空一般日日大闹天宫,生涯末战面对爵士,科比全场投篮出手50次、独得60分,率领湖人主场逆转取胜,在比赛最后时刻,那个大口喘着粗气,眼神却如刀光一般锋利的科比,终于又让所有的篮球迷回忆起他往昔的光荣岁月。

   20年漫长岁月,或许会改变人的容貌、身材、想法,可埋藏在深处那种叫做“初心”的东西,却总是在等待着被唤醒。

   

   三

   

   如果只是以“我狂故我在”的姿态度过20年,那科比绝不可能拥有今时今日之成就。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杰里·韦斯特曾经对他极度看好,可科比并没有迈克尔·乔丹那样绝世的天赋,从弹跳高度、滞空能力到大手与长臂,乔丹的那些硬件配备足以让科比艳羡终生。

   但科比也有一种特别的天赋,为了获胜,他可以日复一日枯燥乏味、困苦辛劳的训练并且甘之如饴。一位匿名球探曾经表示:“爱篮球和喜欢篮球是有区别的,阿伦·艾弗森也热爱在镁光灯下表现,但科比的热爱,是在灯光打开前就已经开始了的。”

   有关科比无数个日夜坚持训练的故事,在中国球迷之中已经演化成了“凌晨四点”的著名传说,可对科比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玩笑,而是一场痛苦的远征。

   “他是我一生中见过训练最刻苦的球员,他一周之内可以到力量房举铁6到7天,”科比在下梅里昂高中的主教练格雷格·唐纳回忆道,“我给球员们制定了训练计划,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我们每天的晨练是从7点半开始的,在某一个暴风雪来临的清晨,你会很自然地想训练可以晚点开始,大概9点半的样子。可科比从不会这么想,他6点就会到球馆了。”

   很难想象有球员从高中时代就能这样自虐式地追求进步,而这样的坚持在科比成为职业球员后、成为球星甚至成为联盟第一人后都从未间断过,前湖人队友罗尼·图里亚夫曾经感叹过,“他总是一个人独自待在球馆里,要么在力量房里训练,要么在球场上练球,他永远都是第一个出现的,我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

   在20年自虐式的修行中,科比利用时光这件工具不断地雕琢自己,年轻时他曾是一柄锋利的薄刃,可以轻巧地划过对方防线的缝隙;30岁左右时,他将自己打磨成一柄沉重的流星锤,挥将起来足以一举扫落一整片敌人。

   他的努力程度,即便在巨星们之中也无人可堪比拟吗?至少在克里斯·波什看来的确如此,“我还记得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国家队集训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每天早上起床,以早餐作为新一天训练的开始,可当我们来到餐厅时,总会发现科比已经和训练师们一起练完了,并且给膝盖裹上了厚厚的冰袋,”波什回忆道,“即便里边穿着贴身保护服,他的训练背心还是已经完全湿透了,我当时脑子里的想法是,‘现在是早上8点啊,这家伙又已经去地狱里练了一趟吗?’”

   在拉斯维加斯跟随美国男篮集训是,科比本就是队内偏年长的核心球员了,但在他的思维世界里,训练量增减这件事和年龄全无关系,它只是他通向成功的唯一一条道路。

   在科比的自传式电影《缪斯》中,科比曾这样沉静地表达过:“我们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在人生中做出选择。如果你希望成就伟大,同样也需要做出选择;如果你渴望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大师级人物,你一样也要租出选择。我的意思是,当你决定选择什么时,你就已经做好了牺牲掉一些其他东西的准备。家庭相聚、朋友见面、做一个好兄弟、做一个好儿子等等其他的一切,这就是当你做出决定时那些残忍地被牺牲掉的东西。”

   科比的训练态度将成为NBA历史上最著名的正面楷模,莫说后生晚辈,就连如今也已成为老将的勒布朗都表态:“我知道我必须变得更好,因为科比就在那里,我知道他就在球馆里,在为下一场比赛做着准备,所以我当某一天我觉得自己不想要训练或者再无余力可奉献时,我总是会想一想科比。”

   

   四

   

   公牛队取得72胜的那个春天,科比·布莱恩特下定了加入NBA的决心。

   勇士队取得73胜的这个春天,科比·布莱恩特终于要离开这个他眷恋的地方。

   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时间的力量:时间,让他从曾经全联盟最年少的小孩,成长为日后人人尊敬的前辈;时间,让他依靠岁月的累加,完成了许多前人都不曾做到的事。

   他是NBA历史上第一个效力单支球队长达20年的传奇,他甚至还完成了对乔丹生涯总得分的超越,虽然他无法撼动乔丹在篮球历史上的尊神地位,可因为科比征战NBA这20年间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他成为了在篮球之神以下最著名的那个人。

   “因为你不可思议的篮球生涯,我希望能够向你表示祝贺,”科比决意退休后,连乔丹都亲自录制了视频来送别这位晚辈,“我总是扮演着你人生中老大哥的角色,你就像我的小老弟,我们也一直都有联系。你为整个篮球运动提供了巨大帮助,你帮助了NBA,征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球迷,我也是你的粉丝,时至今日我依旧爱看你打球,对你的决定,我感到非常非常地高兴。”

   虽然乔丹的成就与能力无可复制,但越来越多的人在科比退役前发声表态,称科比为“我们的乔丹”。身为科比著名粉丝的保罗·乔治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科比就是我的乔丹,我曾经在家和妈妈一起见证过他夺冠的时刻,我不敢说他比乔丹更出色,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才是那个偶像。”

   一代人的偶像就这样走完了自己漫漫20年的NBA旅途,作为过去20年间堪称NBA象征性人物的科比,他在告别夜独取60分的疯狂宣泄,让科比在38岁依旧成为当赛季NBA最高单场得分纪录的保持者。没有比这更好的告别了,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象征意味的数字,分针每60分钟旋转360度;时针每24小时回归两次原点。

    24号的60分演出过后,告别的钟声响起,一切就此清零了。

    而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开始过去20年的时光长河里的永远追忆。


前言/序言

  开篇

  1996年的那个秋天,我刚刚来到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位于5号楼的502宿舍,是一间有趣的宿舍,6个人,分别来自六个地方:天津的,福建南平的,江苏盐城的,浙江千岛湖的,来自四川涪陵,后来划归了重庆的我的上铺,还有我,一个北京的小伙儿。我那时和现在一样,爱说话;又不像现在,我留着一头中分的长发。前面的发梢拉下来,可以碰到下巴。我们是来到大上海的外地人,热衷在外滩、南京路和人民广场一带晃荡。

  我在外滩照了张相,那张照片装了个相框,现在还摆在我的书房。背后的浦东,孤零零的,只有东方明珠一座高大的建筑,连金茂都还没立起来。上海人当时的口号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我常常在书房里蹓跶,就看着那张照片。如果我有机器猫的时光机器,我就去那年的浦东,买很多很多房。

  整整20年前。这20年的发端,对我而言,就像漫画里的情节,是一场连着一场的误会。

  我本来不想去上海体育学院念体育新闻的。我想成为一名纵横寰宇(其实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寰宇)的国际新闻记者,去报道那些世界上的大事儿(其实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儿)。那时候的北外,著名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有小语种的提前招生,全北京的重点中学才有推荐名额,我们汇文中学——有百年历史的汇文中学也在其列。我报了葡萄牙语,要是考上了,我就不用参加高考了,而且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委托培养项目,所有学费都是国际台出,毕业之后直接派驻里斯本5年。

  对我和我们家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家并不富裕,这能帮我们省下很多学费;我严重偏科,文科强劲,数学巨次,北外提前招生是考口试、面试、语文、英语四科,全是强项,完美避开了我的软肋;最重要的是,国际台啊,里斯本啊,国际新闻啊,这是我的梦想。

  红五月,我们就去北外考试。面试那天,我还记得我穿了一条白裤子,我历史上就这么一条白裤子,面试的考官老师特别喜欢我,使劲冲我乐。我估计是因为我长得帅,又对答如流,老师也没见过说评书的小孩儿。四门都考完,过几天一发榜,我在我们那个考班40多个学生里排名第二。按照规则,每个考班招前7名,三个班一共招21名。考第二的意思就是,妥了!我们汇文中学的教导处主任也跟我说,妥了!你算是放假了!

  什么叫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不用高考的孩子好喜欢;哪个叫打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在距离高考还有50天的时候,在其他同学还奋战三伏人生决胜退后一步死向前半步生的时候,我突然解放了!再没老师管我了!我想来上学就来,上数学课也能看新概念英语了;想不来就不来,我上午还看总决赛呢,72胜的公牛拿冠军了,我半夜还看欧洲杯呢。我都被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叫去帮他们批其他同学的模拟试卷了,我步伐轻快,我云中漫步,同学们看着我就烦得慌,我人生赢家了。

  那是我记忆里最美妙的时间,时长25天。时间飞进了6月,离高考不到一个月。有一天,我们班的班主任,一位个子不高,北大毕业的才子,神色严峻地把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他说,我接下来要跟你说件事,你得有思想准备,我怕你接受不了。北外的录取通知书今天到学校了,咱们学校有三个同学考上了,可是啊,没有你……

  脑袋在轰鸣啊,闪电从左耳击穿进去,又从右耳飞出来。时隔多年,用个文言词儿来从容我当时的感受,就是,我懵逼了。我是迷途的羔羊,六神无主,怎么办怎么办。班主任说,赶紧给你爸打个电话吧。

  我爸也懵了,飞到学校,找教导处主任,教导处主任也懵了,怎么会这样,带着我爸一块儿找北外招生办,说你要前7名我们这孩子第2你凭什么不要?北外那边说,我们是综合考虑。我爸说你综合考虑你考个毛试啊,你考试不就看考试结果吗?北外那边说那我们也没辙,反正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了,我们要你不要谁啊?我爸说你们这不耍流氓吗?北外那边说你不乐意你上高招办告我们去啊。

  所以,结果是,没辙了。在我18岁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世界上没什么公平可言。

  我爸又给我妈打了电话,我妈当时正在黄山旅游,她还做着儿子已经上了北外的春秋大梦。我妈从山上哆嗦着坐着索道飞下来,又打了飞的飞回北京。第二天傍晚,我们三个人坐在家里,夕阳的余晖从阳台里洒进来,相对无言。现实就是,你小子得继续回去复习参加高考了,但我已经快一个月没念书了。

  我妈心疼她的儿子,她看着我蔫了的样子说,要不今年不考了吧,休息休息,复读,明年再考。

  我说我不乐意,那我不是比我们班同学都小一岁了么,那我不成留级了么。我不喜欢让他们这么看我,虽然在最近的两天里,他们已经从看着我得瑟又烦又恨,变成了集体可怜我。

  于是,我要高考。我成了1996年北京市崇文区(如今已亡区)最后一个提交高考志愿的高中毕业生,比本区所有孩子晚了三天。我连夜复习做题,我爸我妈连夜研究我报什么志愿。我决定报什么志愿的情景是这样的:我在我的小屋里做题,他们在外屋喊我。

  我爸:哎这有个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系,教外国人说中国话,我觉得这个挺适合你,而且估计外国人钱比较好挣。这个报第一志愿吧?

  我:行。

  我妈:这儿还有个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系,你不喜欢看球吗,报一这个,阿姨她们还能照顾你(我妈上海人)。这个够本科线就能提档。师范和体育院校是提前提档,不行就上这个。

  我:行。

  虽然我一直说行,但结果就是不行了。在一个月没念书之后,我先天的弱项数学在高考里毫无意外的没有及格。靠着语文英语的底子,外加高一时拿到的1500米跑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加上的20分,我绝杀了那年高考北京的本科线,1分不多,1分不少。我肯定是教不了外国人说中国话了,我就想,去上海吧。

  这一去,20年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了。

  你看,这就是真实的故事。我从不在我的故事里说,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年少时的梦想,是因为我一定要这样云云。如果我去了北外,我就不会去上海体院读体育新闻;如果我没有读体育新闻,我就不会成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如果我没有要做一名体育新闻记者,我就不会毕业要进当时最好的纸媒之一《北京青年报》的体育部;如果我不是要进北青报的体育部,那个部门里一共6个人,已经有2个写足球的,原来写篮球的刚提升成了副主任,从此不写稿了,我——一个曾经12岁就代表北京踢过全国比赛,在上海体院还被教练招去和校队一起训练的守门员和狂热的足球爱好者,就不会把我的工作专项改成篮球;如果我没有改写篮球,今天你们就不会认识我。

  我在把专项改成篮球的时候,八千足记奔海埂,北京写篮球的吃火锅一张桌子就坐得下,CBA总决赛只有5个记者去采访。1999年的夏天,我已经在北青报毕业实习。当时的北青报就在潘家园桥的东头,我们家住在潘家园桥的西头。我们家对面,是著名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我每天穿过潘家园桥去上班,都会遇到有人哭天抹泪,手里拿块石头讲他们家的故事,遭了大难,只好卖祖上的家传了,这块石头我3万就给你,跟白送你一样!有一天,我看见了一个姑娘哭,准确地说,是在抽泣。她手里拿着一张《体坛周报》,上面的头版是追风少年王治郅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的新闻。从那儿开始,中国篮球突然展开了一个宏大的时代。

  2001年夏天,我第一次去采访NBA总决赛,在路上巧遇央视转播组的孙正平老师和张卫平指导。人生地不熟,搭央视的车同行。我每天给孙老师读读当地的报纸,说说两个球队的概况。最后孙老师说,小杨毅你这说得不错呀,我看表达的都挺清楚,回去以后上我们这儿来说说试试吧。

  这就是生活。你曾经痛苦和无奈她的安排,但她从不理睬你的抱怨,而是狂奔而去。你只好追上她,她跑多远,你就跟她跑多远。

  20年前,我坐在我们家的客厅里,和我爸妈相对无言,不知道北外不要我,我还能考到哪儿的时候,想起那一道道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解的数学公式,看见桌上堆着的杂乱无章的大学招生简章,我以为那是我最晦暗的时代。

  在我大二即将结束的那个夏天,我站在学校一家小卖部的前面,看着他们18寸的电视里,迈克尔乔丹右手拉球,左手轻推,好风儿,直把那船儿轻送,在拉塞尔面前完成公牛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投。从那儿以后,我的同学、朋友,都不看没有乔丹的NBA了,NBA在绝望的造星,不停地推出下一个乔丹。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将来我会成为一名篮球记者。我以为传奇已经闭合,但事实上,那只是通向下一次豁然开朗的通道。

  在时代的巨变里,我学习,成长,痛苦,蜕皮,寻找,改变。过去20年,因为科技的飞跃,世界变化的速度超过了过去2万年,就像坐在一辆突然油门踩到底的保时捷里,给人巨大的眩晕感。互联网来了,那是传统媒体称霸的尾声。悉尼奥运会之前,新浪的人第一次找我谈合作,特别客气,搞得我还真以为他们是哪个没前途的小单位的。在那之前,我已经知道QQ了,但基本用来胡扯聊天。我还曾经尝试过一次网友见面,那时候有一个著名的词儿叫恐龙,我幸亏做了功课,先躲在暗处偷偷地看,然后望风而逃。

  在互联网刚刚到来的很长时间里,我感到世界突然间错乱了。原本,我以为我和我身边的朋友的价值观,我们从小在生活里形成的价值观,就是普世的价值观,人们都应该这样思考。我习惯了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单项的输出,我讲述,人们去倾听。但互联网成为了一张把每个人结入在其中的大网,它让你在一个平面上轻松地审视,这世界有多少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观念,而每一种不同都在发声。仿佛每一天,我都能看到不同的事情在沸腾,都能听到世界在争吵。我所描述和报道的最为人熟知的名字,科比,姚明,艾弗森,麦迪,勒布朗,即使在他们的鼎盛时期,他们是篮球世界里最杰出的一群运动员,但他们无不陷落在巨大的争议声里。争议声如潮水一般涌来,冲平沙滩,然后无声地退去。在这个时代里,我相信每个人都习惯了拥有互联网的生活,但每个人也被互联网困扰和改变了太多。这是轰鸣着的,有无数表达,无数存在的20年。我们爱它,我们也恨它。

  最终,当我回过头去看,那都是我挣扎的情怀和岁月。当你已不那么恨,也不再那么爱,因为你已不再年轻,你已渡过了你的黄金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本书。我试图在这里提醒各位,也提醒自己,我们一起共同经历过什么。当你经历的时候,你是在命运的误解里,在轰鸣着的表达和争议里经历的,你不知道那些故事,还有你自己将走向何方。但当你回过头去看它,你是在平静和安详里去玩味的,你会有更坚强的内心,会有更独立的思考,你会感到更多的乐趣。在这本书里,我们选择了20年来NBA最重要的20个关键词,以它们来作为这20年的脉络,关键词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个现象,但他们产生的影响,都贯穿了整个时代。所有的20个章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都不只是在篮球场上去展开画卷。我们试图在重现那个时期NBA联盟的运作,讲述篮球运动过的发展,讲述美国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试图展现一个平面的,让你自由行走的世界。

  我想重现的,是这项运动在过往20年里赋予你我的,深深的代入感。让你想起当那件事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你怎样思考,你如今还好吗?

  感谢大姚和老马为这本书作序。历史上中美篮球领域互相输出的最重要的两个名字,和我们一起,经历着改变。

  让我再仔细回忆一下,20年前的我是什么样子。长发,不戴眼镜,瘦,仿佛比现在还瘦。高中时期的中长跑训练让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线上。上海体育学院是我无奈的选择,但我来了,而且心头暗喜。我远离了北京和父母,来到了一个自由王国。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喝牛奶吃香肠,想让自己的体重涨上去一点。我无法无天,晚上不睡,点着蜡烛打牌,和一屋饥渴的大小伙子一起聊着姑娘。我自由散漫,几乎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我唯一关心的事儿是我们班足球队,我是队长。我很新潮,当人生里第一次能掌控一些钱,我会尽量把每月400块钱的生活费多省出来点儿买衣服。我喜欢的牌子是佐丹奴和班尼路,班尼路的标志是一个小鲸鱼。我们屋天津的李骁推荐给我一个牌子叫真维斯,我也很喜欢。6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小伙子聚在一个屋里,我们什么都说,最初、最共通的话题是高考。大家报自己的高考分,来自盐城的那个小伙儿考了580多分,比我活活高了100多分。他听到了我的分数,也不得不接受即便如此他还得跟我做同学住同一间宿舍的现实。他瞪视着我,那种不解,就像我听到北外没有给我寄送录取通知书一样。

  我也瞪着他。

  总有那么多事情,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20年之后,这已成为了我能够信手拈来讲述的故事。那么有趣,那么珍贵。

  现在,翻开接下来的第一章,让我们开始讲述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喜欢杨毅的解说啦……棒棒棒,京东就是好,京东就是棒

评分

还没看,属于早就加车的类型,这次618赶上活动很实惠,一起买了

评分

文笔很好,带给人更多的回忆

评分

被二手很多次,这次极其无语,书的原封膜拆过的,乱七八糟的,内页有污渍和褶皱,这书买来送人的,现在好了,只能去杨毅那个众筹平台再买一本。我真想问问京东负责退货处理的,是怎样的一个态度,这样还要拿出来销售??图书这种特殊的商品,价值就在它的内容,为什么如此轻易让那些只想免费蹭商品的奇葩占有完内容后,就能随意退货??

评分

被二手很多次,这次极其无语,书的原封膜拆过的,乱七八糟的,内页有污渍和褶皱,这书买来送人的,现在好了,只能去杨毅那个众筹平台再买一本。我真想问问京东负责退货处理的,是怎样的一个态度,这样还要拿出来销售??图书这种特殊的商品,价值就在它的内容,为什么如此轻易让那些只想免费蹭商品的奇葩占有完内容后,就能随意退货??

评分

挺好的。还没看。不过活动购入很划算

评分

发货速度!东东品质很好,活动给力,物美价廉,赞一个!

评分

凑单一起买的图书,感觉不错,可以业余生活的时候看看

评分

很刚哈更很刚哈更很刚哈更刚哈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