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瞭2015年度中國社會學年會評選的優秀論文,以“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為主題,內容涉及經濟社會學、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治理和社會心態等,體現瞭當前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以及各界學者探討的熱點話題,對於從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來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斌,男,齣生於1963年,湖南省武岡縣人。現任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社會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90年9月~1993年7月,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2000年9月~2003年8月,在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攻讀博士學位。1981年~1990年在湖南省武岡縣先後就職於小學、初中和高中。1993年在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係工作。2003年12月~2006年3月於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2009年4月~2010年4月,任美國斯坦佛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印第安納大學多樣化項目國際高級研究員。從事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等方麵的研究。
潘澤泉,男,漢族,1970年11月生,湖南武岡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社會學係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人選,湖南省宣傳文化係統“五個一批”優秀人纔,中南大學“升華育英計劃”人選,中南大學“人文社科傑齣青年”人纔,中國社會學會理事,湖南省社會學會副秘書長,中南大學社會發展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南大學和諧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南大學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大國治理》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社會發展與社會政策、社會心理與行為研究。
目錄
講話與緻辭
在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李培林】
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開幕詞【李 強】
一等奬論文
社會服務組織的邊界生産
——基於Z市傢庭綜閤服務中心的研究【黃曉星 楊 傑】
“選擇性放任”:基層民主製度下的國有企業勞動治理邏輯
——基於Z市南廠的案例研究【賈文娟】
“項目製”下村莊“政治經紀”的結構性變化
——基於對川甘交界L村的觀察【劉 偉 張逸君】
發展與控製之間:中國政府部門管理社會組織的策略變革【田 凱】
被裹挾的國傢:基層治理的行動邏輯與鄉村自主
——以黃江縣“秸稈禁燒”事件為例【田 雄 鄭傢昊】
“老字號”企業品牌創新及其影響因素【尉建文 黃 莉】
二等奬論文
“國傢與社會”分析框架的應用與限度
——以社會學論域中的研究為分析中心【丁惠平】
未完成的無産階級化與農民工職業病維權的蜂巢行動主義睏境
——以深圳“塵肺門”為例【範璐璐 吳子峰】
政治機會彈性化與信訪消解機製效果差異化
——基於信訪抗爭過程的類型化分析【何 歡】
鄉村宗族精英的道德權威及其治理價值:基於華南某山村修譜案例的討論【何子文】
東道國政黨政治下的勞資衝突:以中色集團在贊比亞的遭遇為例【李國武 陳姝妤】
跌入次級勞動力市場的“天之驕子”【李 駿】
精神性:宗教團體的社會服務研究
——基於對嶽陽市基督教嶽陽堂的調查【謝新華 覃 村】
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工犯罪時空結構探析——以G省農民工為例【謝 宇】
“半熟人社會”中的宗教信仰與人際信任
——基於2010年CGSS數據的實證分析【徐立成】
變中有“理”:閤作村治與農民理事會
——基於“贛南模式”的案例研究【許龍飛 鄭慶傑】
韋伯“中國命題”與儒傢傳統文化研究
——杜維明與黃宗智思想理路辨析【楊國慶 鄭 莉】
二孩對城鎮青年平衡工作傢庭的影響
——基於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楊 慧 呂雲婷 任蘭蘭】
鄉村社會中社會記憶的傳承——基於江北刁村的研究【姚德薇 章姍霞】
前言/序言
在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培林
尊敬的湖南省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來賓:
大傢上午好!湖南自古就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之譽,近代以來湖南更是風雲際會、人傑地靈之地。今天,我們會聚在這裏,參加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我謹代錶中國社會科學院對這次盛會的召開錶示熱烈的祝賀,對關心和支持這次會議的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長沙市委、市政府,對承辦這次會議並做瞭大量辛苦而細緻工作的中南大學錶示衷心感謝!
2015年非同尋常,既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麵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還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規劃”的謀劃之年。作為一種學界迴應,本次學術年會以“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為主題,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齣,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是國傢治理體係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經濟新常態的核心要義就是經濟增長變速、産業結構升級、發展動力轉換。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嚮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嚮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嚮新的增長點。不能簡單地把經濟新常態理解為增長速度的變緩,經濟新常態下麵臨著諸多新挑戰,但也同樣孕育著一些必須把握的新機遇。
經濟新常態還有著深刻的社會意涵,在經濟新常態下,社會轉型和社會進步的巨輪仍在破浪前行。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不僅需要全麵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和行政體製改革,也迫切地需要強化社會體製改革、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我國經過37年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綜閤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瞭很大提高。但與此同時,在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容易産生的一些社會問題也集中顯現,如城鄉、區域和社會成員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利益格局調整中的矛盾較多,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麵的社會體製還不完善,不符閤社會進步、不和諧、不文明的現象時有發生。應當高度重視的是,這些矛盾和問題,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容易暫時被吸納和遮蔽,但在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動力轉化和財政壓力增大的新形勢下更容易凸顯。
我們必須要通過深化經濟和社會體製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機製,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加快社會治理體製創新和現代化轉型進程,激發社會活力,處理好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推進社會治理體係現代化的核心議題,不僅涉及要處理好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還涉及要處理好市場與社會的關係,以及處理好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之間的關係。必須全麵地係統地弄清楚,哪些社會事務需要政府、市場和社會共同承擔,哪些可以或者需由它們各自分擔,從而建立起高效、快捷、低成本的經濟社會運行體製機製。
在全麵深化經濟社會體製改革,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係現代化的過程中,社會轉型發展中齣現的一些新態勢值得我們高度關注。這些新態勢包括城鎮化發展的新態勢、就業和勞動力供求關係的新態勢、收入分配變化的新態勢、職業結構變動的新態勢、居民生活消費的新態勢、老齡化的新態勢,等等。在這些方麵,我們今天所麵對的情況,與改革開放第一個30年時期的情況相比,已經發生瞭極其深刻的變化,有些變化是帶有轉摺性的變化。我們社會學工作者有責任弄清楚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在第二個30年中的持續穩定發展做齣貢獻。
各位同仁,經濟新常態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新動力、新變化,經濟新常態也伴隨著新矛盾、新問題、新風險。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不僅關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現實挑戰,也關乎未來的長期發展和社會穩定。經濟新常態階段的到來,對中國社會學的研究和探索提齣瞭新的任務,也為中國社會學的發展提供瞭新的機遇和廣闊空間。如果說過去30年是中國社會學發展的“黃金30年”,經濟新常態下社會各界對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空前重視及中國社會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將開啓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新的更高水平的“黃金時代”!
最後,預祝本次年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傢!
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開幕詞
中國社會學會會長 李強
各位領導、各位專傢、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傢上午好!
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在風景秀麗、文化根基雄厚的嶽麓山旁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社會學界的近1600人參加此次盛會,我謹代錶中國社會學界參會的全體同仁,嚮承辦此次會議的中南大學以及協辦單位——長沙市民政學院、湖南女子學院,對於他們認真組織、精心辦會的努力,對於湖南省委宣傳部領導的支持,對於中南大學領導給予的支持,錶示最為誠摯的謝意!
一 中國社會學的大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需要
本次年會已經是中國社會學會的第25次學術年會瞭。此次年會所辦論壇有59個之多,是曆屆以來最多的,覆蓋瞭社會學學科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眾多領域。參會人數近1600人,也是曆屆以來最多的。昨天召開理事會,新批準瞭學會所屬的專業委員會,目前學會所轄的二級學會已經有33個之多。這些都從不同側麵反映瞭社會學的發展壯大,正如黨中央領導曾經指齣的:我們迎來瞭社會學發展的春天。
社會學的發展也得益於全國統一的社會學學會,得益於同仁們的參與和交流。中國社會科學的主乾學科,像社會學這樣,有著全國統一學會的並不多見。
中國社會學學科的發展與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一直是同步的。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於社會學學科有著極大的需求。中國社會學學科的發展也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纔得以實現的。
36年以前,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的倡導下,我國恢復瞭社會學學科。在經曆瞭最初的學習成長階段以後,社會學迎來瞭今天的大發展的局麵。
社會學能夠有今天的大發展,離不開社會學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特彆是老一代社會學傢的貢獻。在此,特彆要提到的是,在去年社會學年會以後,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鄭杭生先生於2014年11月9日不幸病逝。鄭教授的離世,是中國社會學界的重大損失。在此我謹代錶中國社會學會,再次對於鄭杭生教授多年來在社會學復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貢獻,錶示最為誠摯的敬意。
社會學是一門經世緻用之學,社會學學科的發展與我國改革開放的事業是緊密相連的。如果我們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分成兩個大的階段,即分成新常態以前的高增長時期和新常態以來的新時期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個階段,經濟高增長時期,經濟學起的作用比較突齣。因為,我國改革的第一個階段,核心是經濟體製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製,市場化改革步伐走得比較快,取得瞭很大的成就。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改革(也就是第二階段)的時候,卻發現,單一地推進經濟發展已經不可能瞭。因為,這時“發展”齣現瞭嚴重的不平衡,包括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的不平衡、貧富群體的不平衡、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的不平衡等等,所有這些不平衡可以概括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即經濟雖然得到瞭發展,但是社會建設遠遠沒有跟上。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經濟新常態的時期,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特彆是要進一步完善市場機製。中央提齣:“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中國市場改革目前遇到瞭艱難的睏境。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這個艱難並不僅僅在於市場本身,而在於我們有沒有與市場相配套的社會體製、社會機製,所以市場發展和社會發展同樣重要。如果沒有社會的發展,市場也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這個也是我們下一步發展麵臨的最重大的問題之一。必須建立與市場機製相匹配的社會機製,否則市場發育就十分艱難。完善的社會機製是完善的市場機製的基礎。
所以,社會學認為,現在麵臨的最為突齣的問題是發展失衡,特彆是經濟與社會之間的失衡問題。正是在這個局麵下,中央提齣瞭經濟新常態的思路,提齣“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齣瞭“四個全麵”的戰略布局,這些都是針對著我國經濟發展與其他發展之間的不平衡問題的,而經濟與社會的不平衡是核心問題。在調整社會發展,實現協調、平衡方麵,社會學確實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處理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上,社會學可以大有作為。在所有社會科學中,社會學是冠名以“社會”的學科,其突齣特徵就是綜閤性比較強,比較注重全麵考察社會,試圖將多方麵的社會因素綜閤起來,思考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所以,在經濟新常態下,在提齣對策、調整戰略,使經濟社會發展從失衡走嚮平衡、走嚮和諧的努力中,社會學是可以大有可為的。
二 社會學怎樣應對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的新任務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其含義是,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社會學界、社會學者的主要任務是推進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
新世紀以來,一係列新的理論概念進入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之中。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事業改革、社會體製改革等等,既成為黨和政府文件中的重要議題,也成為中國人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所有這些以“社會”為主題的領域,也正是中國社會學界應該從學科建設與應對政策的雙重角度去思考的新任務。
那麼,社會學可以從哪些方麵應對社會改革、社會治理的新任務呢?筆者以為,社會學提齣瞭三大理論視角。
第一,社會公平正義視角。如果說經濟學更強調經濟效益的話,社會學則更強調社會效益。社會學研究的核心目標,是試圖將社會多元因素均考慮在內去處理社會問題,這就是一種社會效益的或社會公平正義的思考,即強調“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不一緻怎麼辦呢?這需要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協調社會關係,找到一個綜閤平衡點,傳統上稱作“帕纍托最優”。社會建設的特點就是思考在利益比較多元的局麵下,如何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社會學研究證明,目前我國收入分配結構中,偏低收入群體比例較大,中等收入群體較小,所以,當前應該在政策取嚮上更多地考慮中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第二,激發社會活力的視角。社會改革、社會治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要激發社會活力。實現激發社會活力的途徑就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地參與進來。我國深化改革難度增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社會動力。
超過13億人口的中國社會孕育著極大的社會活力和社會潛力,社會學就要研究怎樣能夠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活力發揮齣來。這也正是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創新的中心任務。社會的活力如果真正發揮齣來,中國社會將有著無限的發展生機。
第三,和諧社會與社會秩序視角。事物總是辯證的,強調社會活力、社會參與,就要考慮社會秩序。中國社會治亂興衰的曆史也一再提醒我們,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是超巨型人口社會得以順利發展的前提。中國社會學界,需要探索適閤中國國情的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對策。這方麵,沒有現成的模式,隻有靠實驗與創新。
三 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與創新
如果比較中國實證“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可以發現,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最為突齣。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顯然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密切相關。在中國被稱作“文科”的所有學科中,社會學是最重視社會調查研究的。社會調查研究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是社會學的重要基礎知識,學習社會學的學生必須要完成實地調研。社會學的論文,絕大部分都是在實地調研(田野調查)基礎上完成的,如果僅僅憑藉文獻分析,很難拿到社會學學位。而正是在大量一手數據、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瞭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
中國社會學強調本土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與改革開放的現實密不可分。在改革後的30多年裏,中國社會發生瞭巨大變遷,這促使社會學者不得不應對叢生的社會問題。中國的城鄉體製、社區體製、就業體製、住房體製、醫療體製、養老體製等均發生瞭全方位變革。超過13億人口的超巨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在人類曆史上也是罕見的。麵對諸多現實問題,中國社會學開拓瞭眾多新的研究領域。總之,中國社會學在探索理論解釋與社會對策中生成瞭自己的本土化特徵。
在經濟新常態的局麵下,中國社會學應堅持自己的本土化特徵。中國的社會體製改革、社會治理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隻有靠中國人自己探索。這一點也體現瞭社會科學的特點,與自然科學不同。自然科學,比如物理學,隻要實驗條件一樣,在中國的一個實驗室裏麵與在外國的一個實驗室裏麵,實驗的結果是一樣的。而社會學的試驗是以社會、社區為背景的,同樣條件和內容的實驗,在中國場景中的試驗與在外國場景中的試驗,其結果往往有很大差異。所以,社會體製改革、社會治理,需要中國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各界不斷探索創新。
在我國,社會學是個宏大的學科。社會學一級學科下涵括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政策、社會管理、社會工作等等眾多學科。實際上,36年來,中國社會學走瞭一條不完全等同於歐美社會學的創新道路。歐美社會學從早年的綜閤性很強走嚮瞭非常具體的分科道路,很多具體分支分化得過於細小,同時,犯罪社會學、族群研究、種族研究、社會工作等等都紛紛離開社會學,另立門戶。這樣歐美社會學學科的範圍就越來越窄小。本來社會學學科的優勢就是綜閤性強,在綜閤考慮社會多元因素的基礎上,思考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而中國社會學迄今為止還是強調綜閤性特徵,這些分支學科都還在社會學的大旗之下。學科綜閤性強是中國社會學的優勢。
中國社會學必須探索一條新路。社會學曆來是與社會本身發展密不可分的。今天,中國社會正在經曆著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産業化和國傢治理現代化的轉型。在短短的36年裏,社會變遷速度極其驚人,所以,中國社會學應該創新自己的研究。在這樣一場巨大的社會實驗中提煉齣有依據的社會理論與方法。傳統中國社會具有政府主導型社會、整體利益社會、關係社會、身份等級社會、傢庭倫理本位社會等特徵,我國的改革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要在突破原有社會約束同時又傳承中國社會文化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這些都需要社會學研究者貢獻智慧。
中國社會學還要在人纔培養方麵實現更多的職業接軌,創建諸如社會調查、社會評估、社會規劃、社會管理等新專業,為我國的社會建設輸送人纔。中國社會學在創新中孕育著極大的發展機遇。
總之,麵對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曆史機遇期,中國社會學界同仁將不辜負時代賦予的重任,牢記自己的曆史使命,腳踏實地、擇善而從、開拓進取,為推進社會學學科的發展,為完成改革開放大業,為完成民族復興的偉業而努力奮鬥!
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