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人”在儒家中,或指有位者,或指圣贤而有位者,大人启蒙也可以理解为“大人之学”的启蒙。本书作者余东海先生,站在儒家中道立场谈如何为人,同时愿意与各家辩明。本书主体是孔子语录,同时对管子、商鞅、韩非、墨子、《世说》《吕氏春秋》,尤其是对照《老子》部分章节的肯定与批判,可以帮助读者厘清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
天地万物,乾元使然。乾元,就是天道,就是本性,就是仁。能体证这个“仁”的“人”,就是“大人”。大人启蒙即“大人之学”,学“天”,学“大”。唤醒你我原本具足的“乾元”的精神。本书作者站在儒家中道立场谈如何为人,同时与各家辩明,厘清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希望大家往大人之道上走。在本书中,作者始终坚持说真话、说真理的原则,在讲理论道和启蒙开昧时,从心所欲,率性而言,并以之为自己的文化责任和道德使命。
作者简介
余东海,原名余樟法,当代儒者。作者站在儒家中道立场,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精神,其思想多有有经典依据,别具特色。同时汲取了佛家、道家的营养,古今荟萃,中西合璧,归结于仁本思想之下。已出版《春秋精神》《四书要义》等儒学系列。
目录
编者前言 . .......................................1
第一章 走路就要走大路 ...........................1
第二章 大人之忧 .................................9
第三章 应担心什么,不担心什么 ...................16
第四章 人不要工具化 .............................25
第五章 只要努力,就有力 .........................34
第六章 无欲则刚 .................................41
第七章 难得的是真情流露 .........................50
第八章 以孔子为榜样 .............................72
第九章 孔子以天为榜样 ...........................86
第十章 做行动的巨人 .............................101
第十一章 这辈子是来做什么的 .....................108
第十二章 不要做和稀泥的老好人 .................. 115
第十三章 常怀敬畏之心 ...........................121
第十四章 大人“三戒” ...........................150
第十五章 以人为本,人以何为本 ...................157
第十六章 人之所以成为大人 .......................172
第十七章 天下之德此最美 .........................180
第十八章 责己从严,责人从宽 .....................192
第十九章 下学,才能上达 .........................199
第二十章 做好你自己 .............................205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走路就要走大路
【有问必答】
【答初学】
或问: 像我这样一个对国学有兴趣,但根基几乎没有的人,不知如何学习才能一日千里?答: 儒学是国学主要代表,但勿把儒学看成什么门派。儒学即“良知学” ,人人有良知,即人人都是天生的儒家,都能辨识基本的是非善恶。若你现在不能,只因为良知不明。要明良知,读儒家经典、向圣贤学习是捷径。
【答初学】或问: 想系统地了解儒学,应从什么典籍开始?答:《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易经》和王阳明《大学问》 、熊十力《新唯识论》必读,五经中的《诗经》 《尚书》 《礼记》 《春秋》及其他儒学经典可根据爱好选读。东海的《论语点睛》 《大良知学》也值得一读。读书只是一方面,要边学边践履。
【答友】或说: 儒学无论怎样伟大,只是中国传统远古文化之一部分,虽有其巨大价值,也因其时代性而失其普世指导意义。答:儒家重“时中” ,儒圣为“圣之时者” ,时代性正是儒家特性之一。儒家精神虽传自三代,却万古长青。就像千万年后,自由主义也会成为远古文化,但自由的核心价值不会丧失……
【孔子语录】
子曰: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 《论语·雍也》 )
孔子说: “谁能外出不经过门?何不走这条大道呢?”
户,门。何莫,何不。一说,莫,非也,谓何非由此道,即谓人生日用行习无非道,特终身由之而不知。斯道,这条路,指仁义之道。仁如宅室,礼如门户,修养于个人为仁宅,落实于政治为礼制。《礼记·礼器》云: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也。 ”“何莫由斯道”的“道”指的就是仁义之道。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一旦行不由斯道,就会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非道远人,人自远道。 《中庸》指出: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又说: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可以远离而不出问题的就不是真正的道,那就是“道”有问题。
孔子的境界,人所难能; 孔子的道路,人人可行。因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儒家。所谓“五常道” ,就是五种最高的普适价值。仁义礼智信, 谁能离得开, 谁又缺得了?可惜人人知道出必由门,但很多人不知道行必由道,从而走上非正、非常的小道和反经、反常的邪道。南怀瑾先生喻佛家为百货店,道家为药店,儒家为粮食店。粮食人人不可或缺,就像门户和道路不可或离一样。这个比喻的发明权应该是元儒孛术鲁翀(chō ng) 。 《南村辍耕录》记载:“孛术鲁翀子翚(huī )公在翰林时, 进讲罢, 上(元文宗)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 ‘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 ’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 ‘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岂可一日阙哉!’上大悦。 ”纪晓岚也有类似比喻:“盖儒如五谷,一日不食则饿,数日则必死。释道如药饵,死生得失之关,喜怒哀乐之感,用以解释冤愆,消除怫郁,较儒家为最捷; 其祸福因果之说,用以悚动下愚,亦较儒家为易入。特中病则止,不可专服常服,致偏胜为患耳。 ” ( 《阅微草堂笔记》 )三人都把儒家喻为粮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黄金白璧,无亦何妨” ,百货乃至医药很重要,但终究不如粮食,粮食是人类不可或缺之物。反儒等于反粮食,比不用百货不吃药更危险,无异自绝生路。反儒,人就变成了文化道德饿鬼。儒家是良知良能、常识常理、正知正见最大根据地。打倒正理,导致歪理泛滥; 打倒君子,终将小人得志; 打倒圣贤,难免盗贼横行; 打倒良知,良制、良法、良风、良俗何以可能?
【诸子辨明】
《周易》首乾,乾性阳刚,富有刚健中正诸德。孔子法乾,取义于阳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黄帝归藏易首坤,坤性阴柔;老子法坤,取义于阴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人嘲笑道家之道是“阴之道” ,不是没有道理的。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孔子曰: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故儒家阳中有阴,集阳刚阴柔诸美; 道家阴中有阳,静中有动,不乏阳刚之气,坤卦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所以说道家虚静也是相对而言。 《老子》对本体的描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尤合《易经》 “不易”和“性健”之旨。但道家毕竟主乎阴柔,其本体论毕竟偏于虚静和归本虚静,其经典更多的是对虚静无为的强调,人生唯重超脱,政治唯倡无为。坤元不能涵盖乾元,乾元则可以涵盖坤元也。儒家乾坤并建,阴阳刚柔圆满统一,毕竟高于道家。佛道强调空寂和虚静,殊不知,空寂的尽头,是生生不息、至诚无息; 虚静的尽头,是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易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即天性,即乾元之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不能自强不息,则不能弘道。《礼记·哀公问》记载: 公曰: “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 “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 不闭其久,是天道也; 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 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道家于道有见,知其“不殆” ,卒归本自然(道法自然) ,主张守静任化,以致废除、裁成辅相之人能,究不悟“圣人成能”之旨。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其实老庄于天性的认证也不全面,知其虚静,不知天性更有健动的一面。
道家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家之一, 《老子》作为道家最高经典,智慧很高,但所见不够圆满中正,非“大象”之全,可称之为“偏激的智慧” 。 《老子》一书颇有道理,又有不少偏激、极端、非正常之处,如果付诸实践,难免行差踏错,或者流弊无穷。道家阴柔,法家阴毒,虽然性质不同,不乏相通之处。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就从《老子》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荀子的偏差和老子的偏激,共同培养了韩非的阴邪恶毒。 《史记》将老子与申韩合为一传,一言申子本于黄老,再言韩子归于黄老,其意申韩法术渊源于黄老,不无道理(王夫之将老庄、浮屠、申韩并称之为“古今三大害” ,将佛道与申韩完全等同起来,则过了。就像荀子门下出了韩非、李斯,但荀子与韩李的正邪之别不可混) 。孔子说: “洁净精微,易之教也,其失也贼。 ”此言用在老子身上,颇为合适。康有为说,老子偷得易经半部,难免有点“贼” 。然老子毕竟有道,其“贼”有限,学老子有失,进一步“贼”起来,就会流于申韩的惨刻寡恩,为害天下。马一浮先生说: “老子其失也贼” ,这个贼害就大了。马一浮在《论老子流失》中又说: “周秦诸子以道家为最高,道家之中又以老子为最高,而其流失亦以老子为最大。 ” “法家之不仁,不能不说老子有以启之。合阴谋家与法家之弊观之,不是其失也贼么?”然哉然哉。
……
大人启蒙读本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人启蒙读本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