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經過多次修訂和改版的暢銷多年的《周易》插圖本,是目前的*佳版本。
這本《周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手繪一百多張插圖,能幫助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書。
這本《周易》對大量專業術語進行注釋,為讀者全麵掃除閱讀障礙。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易的主要意思是變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錶徵普遍存在的雙邊關係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變化,並附以卦爻辭作簡要說明。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與商紂王之間的鬥爭。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相傳為周人所著。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乾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齣較為準確的預測。《周易》的誕生地就是現在的古都安陽。羑裏城位於安陽市區南10公裏處。《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古典文化,長期緻力於傳統經典的傳播和普及工作,研習、編譯《周易》十餘年,注重《周易》觀照當下的價值及在管理工作中的踐行作用。 金永,中學校長,
前言 / 1
讀《易》入門 / 1
上經
乾(qián)…………………… 2
闡釋天道,是人類至高無上的行為規範。
坤(kūn) ……………………18
闡釋地的法則,即君子之行應安靜、方正、包容而不排斥。
屯(zhūn,音同“諄”)…………………… 28
闡釋天地草創時應采取的進取態度,到進退兩難時,應當退守自保求得平安。
濛(méng)……………………35
闡釋草創時期,聖人君子開啓民智的重要性。
需(xū)……………………42
闡釋在草創時期,等待時機的原則。
訟(sòng)……………………48
闡釋在事業行進中,不可爭訟的道理。
師(shī)…………………… 54
闡釋不可重用小人的道理。
比(bì,音同“必”)……………………60
闡釋依附他人的道理。
小畜(xiǎo xù)……………………66
闡釋因應一時睏頓的原則。
履(lǚ)……………………72
闡釋評價成敗的原則。
泰(tài)……………………78
闡釋持盈保泰的道理。
否(pǐ,音同“匹”)……………………85
闡釋小人勢長,君子勢消時的應對之道。
同人(tóng rén)……………………91
闡釋和同之道。
大有(dà yǒu)……………………97
闡釋對待成功的因應之道。
謙(qiān)……………………102
闡釋謙卑之道。
豫(yù)……………………107
闡釋和樂之道。
隨( suí)……………………113
闡釋怎樣使人追隨之道。
蠱(gǔ)……………………119
闡釋振疲起衰之道。
……
前 言
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丹麥人尼爾斯·玻爾,因其對世界物理學的傑齣貢獻而被他的祖國授予爵士徽章,在決定徽章圖形時,他堅持選擇瞭《周易》的陰陽太極圖。另一個歐洲人,微積分的發明者、德國數學傢萊布尼茲對太極八卦圖也曾高度贊嘆:“易圖是流傳於宇宙間所有科學的最古老紀念物。” 萊布尼茲發明的二進製,正得益於陰陽兩儀的啓迪,這不僅在當時轟動瞭整個科學界,而且對計算機早期編程技術也産生瞭直接影響,《周易》也因此獲得瞭“計算機編程之母”的美譽。
由此可見,《周易》對現代數學、物理學,乃至醫學、生物學等眾多學科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瑞士心理學傢卡爾·古斯塔夫·瓊甚至認為,“《周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作為中華文化經典,《周易》對人類“正確而精簡地描述世界”所作的貢獻早已法替代,它龐大的易學理論體係更是囊括瞭中華文明的全部精要。
《周易》提供的一整套完美的陰陽學說,與殷周時期萌發的五行理論,是中國文化的兩大支柱,因此,《周易》被曆代學者奉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可以斷言,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正瞭解易理,欲圖立足時世,應對變幻莫測的社會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社會文化學的闡釋而言,《周易》是一部純然中國的罕有的處世經典,它對涉及人生各個階段和不同境遇中可能齣現的各種意外情況進行瞭狀態分析,並提齣瞭唯有大智大仁者纔有的應對策略。這一係列貌似玄奧的策略,在後來的《左傳》《史記》等典籍中多有實例,更為後人所遵從。
近些年來,解讀《周易》的著述層齣不窮,其間不乏佼佼者,但亦有不少以《周易》為幌子推齣的風水、命相類讀物,這無異是對《周易》深厚內涵的褻瀆;即使在已經麵世的《周易》譯解全本中,也很少易於通讀、便於理解,行為“中正”的文本。
本書立足於對易理豐富內涵的解析,以人生過程中一切可能的“變數”為關照對象,試圖為其找到最為適當的應對之策,以利人們在世事變化中葆有積極的心態,且能通達自如。需要說明的是,為瞭讓本書內容更為到位,在譯解時參考瞭魏晉王弼、唐代孔穎達、清代李光第等易學名傢有關《周易》的著述,綜閤瞭許多大傢的觀點,但仍然很難消除理解上的全部障礙,因為“易”的狀態在很多情形下並不確定,而且永遠在變。另外,在齣版時,編輯更請相關專業人員對每一卦的天象進行瞭描繪,對每卦各爻的意境進行瞭提取,現在一並呈現給讀者,相信對讀者直觀理解易理會有所裨益。
金 永
2014年8月23日述於重慶育纔中學
2015年5月22日修訂
挺快的
評分好評
評分看不懂。看不懂。在網上邊搜邊試著看吧
評分易經是六經之首,孔子讀易曾韋編三絕,我現在讀他也是這種狀況,難懂卻不磨滅他的獨具魅力。在他之後的論語、孟子等一係列諸子百傢著作可以說都是源於易經。幾韆年來中國人對易經的理解和運用大多還停留在象數,即問卦算命之上。其實易經是可以作為哲學書來讀,以此掌握中國人立身處世的方法,掌握天和地的規律,活齣智慧的人生!
評分和描述的一緻,快遞員服務好。
評分物流很快,書也很好
評分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