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机供电系统 [Electric Power Systems of Civil Aircraft]

民机供电系统 [Electric Power Systems of Civil Aircraf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元钧,王永,董慧芬 著,李明 编
图书标签:
  • 航空电力系统
  • 民用飞机
  • 供电系统
  • 电气工程
  • 航空工程
  • 电力电子
  • 可靠性
  • 电磁兼容
  • 航空标准
  • 飞机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1417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595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民机飞行控制技术系列
外文名称:Electric Power Systems of Civil Aircraf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1
字数:311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民机供电系统》根据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成果总结而成,系统论述了传统民用飞机和多电民用飞机的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供电方法,以及飞控系统用电设备的供电方式。《民机供电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纳入了世界上目前*先进的供配电技术,同时在供电系统和供电方式的描述中大量地采用真实的民机供电系统的例子,以提升《民机供电系统》的工程实践价值。
  《民机供电系统》的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机载系统研究的科技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1 概述
1.1 飞机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1.1.1 民用飞机电源系统
1.1.2 民用飞机配电系统
1.2 飞机主要电源的类型
1.2.1 恒速恒频电源系统
1.2.2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
1.2.3 变频交流电源系统
1.2.4 高压直流电源系统
1.3 民机供电状态与供电要求
1.3.1 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
1.3.2 民机供电容量与容错要求
1.4 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发展
1.4.1 民机二次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1.4.2 飞控系统的电力作动器的发展
1.4.3 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新技术
1.4.4 先进的自动配电和负载管理系统

2 传统民用飞机供电系统
2.1 民机恒频交流发电系统
2.1.1 飞机无刷交流发电机
2.1.2 恒速恒频交流发电系统
2.1.3 变速恒频交流发电系统
2.2 民机直流电源系统
2.2.1 变压整流器
2.2.2 电子式变压整流器
2.2.3 航空无刷直流发电机
2.3 民机应急电源系统
2.3.1 冲压空气涡轮(RAT)发电机
2.3.2 航空蓄电池
2.3.3 蓄电池充电器
2.3.4 静止变流器
2.4 中短程客机(A320)的供电系统与供电方式
2.4.1 飞机的电源配置
2.4.2 交流供电系统
2.4.3 直流供电系统
2.5 远程客机(B777)的供电系统与供电方式
2.5.1 远程客机的电源配置
2.5.2 交流供电系统
2.5.3 直流供电系统
2.5.4 飞控系统的供电方式

3 民用多电飞机供电系统
3.1 发展中的民机电气系统的结构
3.1.1 先进的传统民机电气系统
3.1.2 民用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结构
3.1.3 民用全电飞机的电气系统结构
3.2 多电飞机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
3.2.1 飞控系统电作动的用电功率
3.2.2 电环控系统的用电功率
3.2.3 电防冰系统的用电功率
3.2.4 多电液压系统的用电功率
3.2.5 多电着陆系统的用电功率
3.2.6 多电飞机的供电容量
3.3 多电飞机的新型电源系统
3.3.1 多电飞机的变频发电机
3.3.2 交流起动发电系统
3.3.3 内装式风扇轴驱动发电机
3.4 多电飞机(A320ME)供电系统和供电方式
3.4.1 多电飞机A320ME的电源配置
3.4.2 多电飞机的交流供电系统
3.4.3 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
3.5 飞控系统用电设备的供电方式
3.5.1 电力作动器的冗余结构
3.5.2 A320ME飞机电力作动器的供电方式
3.5.3 A380飞机电力作动器的供电方式
3.5.4 B787飞机电动机负载的供电方式

4 民机配电与管理系统
5 民机用电设备与负载特性
6 民机供电系统特性与技术要求
7 民机供电系统举例
参考文献
缩略语
索引

前言/序言

  本书属于“大飞机出版工程”中的“民机飞行控制技术系列”丛书。近年来,民用飞机机载系统不断地向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对供电系统也提出了多的功率和性能上的要求。因为飞控系统在飞机安全上的重要地位,对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容错供电能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一直是供电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本书针对从事民机机载设备研究的科技人员需要了解的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供电方法而编写,其中特别描述了飞控系统用电设备的供电方式。
  2002年,国外启动了功率优化飞机(POA)项目,即所谓多电飞机(MEA)计划。该计划预计的目标是在整机上可以减少25%的非推力功率消耗和5%的燃料消耗,还可以使设备重量减轻;同时保证不引起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的下降。该计划使机载设备会逐步采用电能来取代其他形式的液压能、气压能和机械能,这种能源变换给飞机供电系统在电源容量、电能质量的保证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电能的形式、供电系统结构、供电管理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本书在介绍民用飞机供电系统的一般问题的同时,将大量篇幅放在了多电飞机的电源形式、供电系统结构和采用的新供电技术上。虽然多电飞机涉及的子系统包含飞控系统、液压系统、环控系统、防冰系统等,但飞控系统是多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最快的机载系统,而电力作动器在A380和B787飞机上均得到应用。因此本书在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阐述中,也将飞控系统电力作动器作为典型的用电设备来讨论。
  本书分7章,各章的内容为:第1章为民机供电系统发展的综述,主要内容有飞机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民机主要电源的类型和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等;第2章为传统民机交流供电系统,包括主电源的恒频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应急电源系统,并且以A320飞机和B777飞机为例,讨论了传统飞机供电系统的结构与供电方式;第3章为民用多电飞机供电系统,内容包括多电飞机二次能源的变化趋势和电功率需求,多电飞机的新型电源系统并以验证机A320ME为例讨论了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结构以及多电飞机飞控系统的供电方式;第4章为民机配电与管理系统,主要介绍民机配电与管理的相关技术与理论,重点介绍了先进的自动配电技术和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第5章为民机用电设备的负载特性,针对用电设备常用电能变换器ATRU和PWM整流器的非线性负载特性,闭环设备的恒功率负载特性,变频电源供电时的异步电动机负载特性;第6章为飞机供电系统特性及其技术要求,介绍了在国外标准IS01540,MIL-STD-704F中和在国内标准GJB181B和HB7745中,交直流电源、用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不同用电设备对飞机供电的要求;第7章为民机供电系统举例,介绍了比较典型的B737NG飞机、典型的宽体客机B747飞机、先进的多电飞机的A380和B787飞机的供电系统。

《机载电源技术与应用》 本书深入探讨民用飞机电力系统的设计、分析与运行,旨在为航空工程、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师提供一本全面而实用的参考书。全书围绕现代民机复杂多变的供电需求,系统阐述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 航空电气系统基础 本章首先回顾了航空电气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直流系统到如今先进的交流发电机-整流器系统(AC-DC)以及变频交流系统(AC-AC),详细介绍了不同系统架构的特点、优势及应用场景。重点讲解了发电机、整流器、稳压器、断路器等核心电气组件的工作原理、选型依据及故障诊断方法。同时,对电缆、连接器等关键线路组件的选材、布局规范以及电磁兼容性(EMC)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二章 民机电源架构与拓扑 本章聚焦于当前主流民机电源架构,深入剖析了不同电源拓扑的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了基于固定频率交流(Fixed Frequency AC)和变频交流(Variable Frequency AC)两种主流发电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并对传统的直流发电机系统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阐述了交流发电机-整流器(AC-DC)系统的优势,包括功率密度高、电压稳定性好等,以及其在现代客机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探讨了电源转换(AC-DC、DC-AC、DC-DC)的关键技术,包括功率变换器拓扑(如Boost, Buck, Buck-Boost, SEPIC, Cuk等)、控制策略以及软开关技术在提高效率和降低电磁干扰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 发电机与励磁系统 本章详细介绍了民机中常用的发电机类型,如永磁发电机(PMG)、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等,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重点讲解了励磁系统的设计,包括恒压励磁、恒流励磁以及更先进的数字励磁控制方法,阐述了励磁系统如何保证发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此外,还对发电机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冷却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四章 电压调节与频率控制 本章系统阐述了民机电源系统中的电压调节与频率控制技术。详细介绍了电压调节器(Voltage Regulator)的设计原理,包括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于频率控制,则深入探讨了发电机驱动系统的调速器(Governor)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转速来维持发电机输出频率的稳定,以满足机载设备对稳定电源的需求。本章还介绍了频率漂移的潜在原因及相应的补偿措施。 第五章 直流配电系统 本章聚焦于民机中的直流供电部分。详细阐述了整流器、稳压器、电池组以及各种直流电源分配单元(DC Bus)的设计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蓄电池在应急电源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不同类型蓄电池(如镍镉、锂离子)的性能比较、充电与放电管理,以及电池组的健康状态监测。同时,讨论了直流断路器、熔断器等保护器件的选择与配置。 第六章 交流配电系统与变频技术 本章深入探讨了民机交流配电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详细介绍了交流母线(AC Bus)的结构,以及用于保护交流线路的断路器和过载保护机制。本章的一大重点是变频交流(VFA)供电技术,阐述了其相对于固定频率交流供电系统的优势,如提高了功率效率、减轻了重量、简化了设备等。详细分析了变频交流系统的组成,包括变频发电机、变频控制器以及相应的配电网络。 第七章 接地与绝缘管理 本章强调了民机电气系统中的接地与绝缘技术。详细介绍了飞机结构接地、电源系统接地以及设备接地的方法和规范,阐述了接地系统在防止电涌、降低噪声以及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深入分析了绝缘材料的选用、绝缘电阻的监测以及绝缘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技术,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第八章 电源保护与故障诊断 本章系统讲解了民机电源系统的保护机制。详细介绍了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频保护、欠频保护等各种电气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断路器、继电器、熔断器等保护器件的选型原则和应用场景。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电源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包括基于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监测,以及故障隔离与自动重构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飞机安全。 第九章 电磁兼容性(EMC) 本章专门探讨了民机电气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详细介绍了电磁干扰(EMI)的来源、传播途径和耦合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屏蔽措施、滤波技术等来减小EMI的影响。同时,阐述了电磁敏感性(EMS)的评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机载电气设备对外部电磁环境的抗扰能力。 第十章 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本章从系统层面探讨了民机电源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详细介绍了电源系统的冗余设计原则,包括双重、三重乃至多重冗余的配置策略,以及故障切换机制。深入分析了电源系统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避免潜在的失效。同时,强调了民机电源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的国际标准与适航要求,确保飞行安全。 第十一章 先进电源技术与未来发展 本章展望了民机电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更高效的功率变换器拓扑,如基于GaN(氮化镓)和SiC(碳化硅)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以及它们带来的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宽工作温度范围。同时,探讨了全电飞机(More Electric Aircraft, MEA)和全电推进(Propulsion Aircraft, XA)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电源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更高功率密度、更优的能量管理和更强的集成化能力。此外,还对能量存储技术(如新型电池技术)和分布式电源管理等前沿领域进行了介绍。 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民机供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并为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手捧《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隐藏在飞机光鲜外表之下的复杂“心脏”。作为一个普通乘客,我对飞机如何飞翔有着朦胧的认知,但对驱动这一切的电力系统却知之甚少。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其核心主题,这让我对揭开飞机电力供应的神秘面纱充满了期待。我设想,书中会详细介绍飞机上各种电源的类型,比如永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发动机联动,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这些电力是如何被输送到飞机的各个部分,例如导航、通信、飞行控制、客舱照明和娱乐系统等等。我特别好奇,在高空、低温、低压等严苛的环境下,飞机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存在多重备份和故障隔离机制,以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民航飞机背后工程智慧的窗口,让我能够对每一次安全而舒适的飞行,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感激。

评分

当我看到《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关于飞机内部的复杂线路和精密设备的画面。我一直对飞机如何在高空中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感到好奇,而电力系统,作为驱动一切的“能量源泉”,自然是其中的关键。我设想,这本书会详细地介绍飞机上各种发电机的原理,比如它们是如何从发动机的动力中获取能量的,以及在不同飞行阶段,发电机的功率输出是如何调整的。我也非常期待能够了解,飞机上的电力是如何被分配给各个子系统的,例如,导航系统、通信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灯光系统,甚至还有空调和娱乐系统。书中是否会提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设计,比如如何防止短路、过载,以及在出现故障时,如何保证关键系统的电力供应不中断?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清晰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民航飞机电力系统的奥秘,让我能够对每一次安全飞行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工作的航空工程师们充满敬意。

评分

《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的标题,对我而言,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民航飞机内部运作机制的无限遐想。我一直对飞机这种庞然大物如何在高空中稳定运行感到着迷,而电力,毫无疑问是驱动这一切的“生命线”。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飞机上电力从何而来,如何被储存和分配。我设想,书中会深入探讨飞机上的各种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产生的电力是如何经过复杂的转换和调节,才能满足飞机上各种不同设备的用电需求。我特别好奇,在飞行过程中,当飞机遇到颠簸、温度骤降或急剧爬升等极端情况时,电力系统是如何保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书中是否会介绍飞机的应急供电系统,以及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关键的飞行控制和通信系统得以正常运作?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民航飞机核心技术领域的绝佳机会,我希望它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能够理解并欣赏到现代航空工程的智慧与精妙。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是《民机供电系统》,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是一本非常专业且具有深度价值的著作。我并非航空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个对科技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民航飞机的运行原理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也直观地展现了其核心内容——民用飞机上的电力供应系统。我了解到,现代飞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而电力是驱动这一切的“血液”。从起飞前的各种电子设备预启动,到飞行过程中的导航、通信、娱乐系统,再到降落后的照明和辅助设备,无一不依赖于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这本书的名字《民机供电系统》恰恰点明了这一核心要素,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设想,书中应该会详细介绍飞机的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产生的电力又是如何被分配和管理的。我特别好奇,在如此高空、高压、高速的环境下,飞机是如何确保电力系统的万无一失的,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物理原理或工程技术。这本书的英文名“Electric Power Systems of Civil Aircraft”也同样专业,这让我觉得作者在编写时一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并且可能参考了国际上最前沿的航空电力技术。我个人对这类能够揭示事物背后运作机制的书籍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总能拓展我的视野,让我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易懂的方式,将如此复杂的航空电力技术呈现给我,让我能窥见这空中巨无霸背后隐藏的科技智慧。

评分

《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对飞行背后技术原理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觉得,飞机能够安全平稳地在空中航行,背后一定有着极其精密和复杂的技术支撑,而电力系统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脑海中想象着,在飞机内部,可能存在着一套庞大而精密的电力网,它像人体的神经网络一样,将能量输送到飞机的每一个角落,驱动着从导航、通信到娱乐系统的各种设备。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了解飞机上各种电源的类型,比如发电机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如何与发动机协同工作的。同时,我也非常想知道,飞机是如何管理和分配这些电力的,如何确保在各种飞行条件下,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关键系统都能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书中是否会介绍电力系统的冗余设计和故障检测机制?是否会解释如何防止电磁干扰和雷击等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提供了一个窥探飞机“心脏”跳动的机会,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民航飞机的科技含量,并对每一次安全飞行背后的工程智慧充满敬意。

评分

手握《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我的思绪便飞到了那片辽阔的蓝天。我是一名普通旅客,每一次乘坐飞机,都会惊叹于它的平稳与高效,但对于其内部复杂的运转机制,尤其是电力供应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指向了航空器电气系统的核心,这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设想,这本书将带领我探索飞机上那些看不见的“血管”——那些承载着稳定电流的线缆,以及那些为这一切提供动力的“心脏”——发电机和发电设备。我好奇,在极端高空和复杂的飞行环境中,飞机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书中是否会涉及飞机电力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以及应急电源的配置?我非常希望能了解,当飞机遭遇突发状况时,电力系统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故障隔离的,以确保关键系统的持续运行。例如,导航系统、通信系统、起落架控制等,它们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先级是怎样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揭开民航飞机神秘面纱的一角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能够建立起一个初步的、系统的关于飞机电力供应的认知,从而对每一次安全的起降充满更深的理解和感激。

评分

初拿到《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扑面而来,当然,这里说的沉甸甸并非物理重量,而是内容上的厚重感。作为一个长期在地面生活的普通人,我对飞机的印象多停留在“交通工具”这个层面,对它内部精密的运作机制了解甚少。而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其英文原名“Electric Power Systems of Civil Aircraft”,直接点出了其关注的核心——航空器上的电力供应。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飞机庞大机身里纵横交错的线路,以及那些承载着巨大能量的关键部件。我一直好奇,一架大型民航客机是如何在数万英尺的高空,为数以百计的乘客和复杂的航电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是什么样的技术支撑着如此严苛环境下的电力稳定与安全?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航空电力世界的大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了解飞机上各种电源的类型,比如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解释电力是如何被传输、分配、调节和保护的,以应对飞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例如发动机故障、雷击或者电磁干扰。作为一名对航空科技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我脑海中构建起一幅清晰的民航飞机电力系统的蓝图,让我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这背后蕴含的工程智慧和技术挑战,从而对每一次安全的飞行充满感激和敬畏。

评分

当我看到《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作为一名对航空技术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飞机如何在高空中如此精准、可靠地运作感到着迷。而电力系统,作为驱动这一切的关键,自然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我设想,这本书会详细介绍飞机上各种发电装置的原理,例如它们是如何从发动机的动力中获取能量,并且如何在高空、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我也非常期待能够了解,飞机上的电力是如何被分配到各个子系统的,比如导航、通信、飞行控制、客舱照明、娱乐系统等等,以及这些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书中是否会提及电力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例如如何确保在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备用电源能够及时接管,保证飞行安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民航飞机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让我能够对每一次安全的飞行,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敬佩。

评分

《民机供电系统》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这个对航空科技充满好奇的读者的兴趣。我一直觉得,一架现代民航飞机就像一个“空中城市”,而电力系统无疑是这个城市运行的“血液”。我设想,这本书会深入探讨飞机上各种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比如它们是如何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以及在不同飞行阶段,电力输出是如何被精确控制的。同时,我也非常想了解,飞机上的电力是如何被分配到各个关键系统上的,例如导航、通信、飞行控制、甚至是客舱内的照明和娱乐系统,它们各自的电力需求和优先级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提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比如短路、过载,或者在高空环境中遇到的极端天气条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民航飞机电力系统的奥秘,让我能够对每一次安全飞行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工程师们充满敬意。

评分

《民机供电系统》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对于一个非专业背景的我来说,它暗示着一个深入揭示飞机运作奥秘的旅程。我一直对飞机如何“飞起来”以及“在空中如何正常运行”充满好奇,而电力系统显然是这一切的基础。我曾设想,飞机上的电力并非我们家中简单的插座,它可能涉及更加复杂、更加精密的系统,需要在极端温度、气压和振动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供电系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系列的动力来源、能量转换、线路分配以及安全保障机制。我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飞机上各种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比如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辅助动力单元。同时,我也对电力是如何被“管理”和“分配”到飞机上的各个子系统,如导航、通信、照明、空调,甚至是厨房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书中是否会解释这些电力分配的逻辑,以及如何确保关键系统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且稳定的电力?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相对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些高深的航空电力工程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初步了解现代民航飞机赖以生存的“电力神经系统”,从而增加我对每一次飞行安全的信心和对航空工程的敬畏之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