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小集,名家云集。百家小集第二辑收入钱理群、萧默、单世联、王学典、十年砍柴、傅国涌、来新夏、陈行之、程映虹、周志兴等名家思想随笔。
爱思想网专栏作者、出版家,被陈忠实誉为“中国当代优秀小说家之一”的著名作家陈行之纵论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
《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精选录入了陈行之近年来发表的大量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随笔,涉及卡夫卡、加缪、王小波、韩非子、哈耶克、叔本华、卢梭艾因·兰德、弗洛姆等中外著名知识分子。作品内容丰富,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别具一格,是一册思想型作家的精神启示录。
陈行之,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京读小学和中学,一九六九年到陕北插队,在陕北生活工作十五年,现居北京。八〇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相继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一百余万字;二〇〇五年以后出版长篇小说《危险的移动》《当青春成为往事》,广获好评,被陈忠实等誉为“中国当代优秀小说家之一”。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尊严,任何对尊严的伤害——源于社会的贫困,源于权力的谎言——都是对灵魂的欺辱和蒙骗,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精神暴行,其性质不亚于肉体屠杀。……所有干扰和遮挡人类灵魂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都是非法的。
——陈行之
“一切都能够粉碎我”
历史的哲思与人的哲思
理性即信仰
思想:形式或者内容
思想者·精神骑士·真实的人
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
忽然想到了日本电影《追捕》
当一个作家意味着什么?
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宿命
不自由就是失去选择
文学离山西黑砖窑事件有多远?
文学应当有一条哲学的通道
纪晓岚之隐
《呻吟语》之呻吟
韩非和李斯折射的知识分子镜像
因得到而保守
哲学与文学的宿命
艺术的高尚深刻与鄙俗肤浅
孤独是一种权利
孤独是有意义人生的必要境界
思想者和漂泊者之间的连线
像叔本华那样悲凉
卢梭:孤独的散步者
从汤因比那里感受历史意识
风马牛不相及:洪亮吉与贡斯当
柏拉图在笑
正义者的非正义
艾因·兰德为什么会成为艾因·兰德?
通往哈耶克之路
弗洛姆:我们应当称之为导师的人
跋:我思,故我在
“一切都能够粉碎我”
卡夫卡说过一句让人心碎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能够粉碎一切’,我的手杖上写的是‘一切都能够粉碎我’。”熟悉卡夫卡的读者都知道,这个人的确最终为社会所粉碎了,以至于英年早逝以后在遗嘱中嘱咐他的朋友克洛德,把他的所有手稿都付之一炬。克洛德出于对这位杰出朋友的热爱,违背了卡夫卡的遗言,把他未发表的作品整理发表,这样,欧洲和整个世界才突然发现了一个天才。然而,这无法改变卡夫卡生前作为弱者生存的事实,也正是因为这些事实,我们才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到人类精神生活极其压抑的另一面,了解到整个人类从来没有说出过的窘境。
为什么要说到这个话题呢?这与我最近的思考有关。我常常想,人活得如此乏累、如此艰难,究竟因为什么?我在对权力的研究中发现,所有这一切盖因独立于我们的肉体和精神之外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决定着我们的人生状态,在随笔作品中,我把这种力量统称为强力。强力对我们的人生构成直接的影响,它不但影响着我们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决定着我们对生活幸福或者不幸的感觉。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强力的构成不同,但是,强力的最基本成分是权力,这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文明当中大概都是不错的。举《红楼梦》为例。这部作品表面上写的是几个大家族的兴衰,人物命运仿佛具有一种微观的特性,也就是说,人物命运来源于具体环境中的具体人物,比如王熙凤造成尤二姐的死之类(尽管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权力关系)。但是,推动整部小说情节发展的正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的东西,即宫廷政治对于这些家族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正是这种政治权力决定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以至于到最后灰飞烟灭,“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放到强力系统来考察,就会发现,影响四大家族命运的强力,最主要成分是权力,是国家政治权力。在这里,国家政治权力是一切关系的枢纽,这个枢纽也许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但是它决定和影响着一切,哪怕是一个丫鬟的命运,也是这种权力传导的结果。
强力是一个集合概念,权力也是一个集合概念。在权力系统中,既有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亦有家庭权力、情感权力,甚至于地位权力。一位记者采访法国哲学家萨特,问他是不是有意利用了他的名望所造成的权力,萨特矢口否认,并为自己的学术行为进行了辩解,称他并没有利用这种权力。在随后关于政治问题的谈话中,萨特甚至非正式地戏称自己为“无政府主义者”。当然,这与他的学说和实践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我们从此能够看出,萨特对于权力的作用(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权力)是极为警觉的。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萨特的著作,注意一下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处境的观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萨特这位奠定了二十世纪人类精神走向的哲学家对于强力的深刻警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构成强力的几乎全部是权力——政治权力或者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是行政权力决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我们仍旧不能说权力就是强力,因为人的微观世界中还存在着其他权力,所以,我们仍旧应当认为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状态的是强力。考察强力与存在的关系,就是对当前社会总体关系的考察。
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感觉到了被剥夺,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那么,一定是这个社会的强力系统出了问题。一种强力很难在维护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另一部分为得利者创造利益的人的利益;同样,得利者作为强力本身也不可能主动出让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谐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权力性质的优劣,取决于失利者是否能够把自己的意志通过非暴力或者暴力手段上升为强力,从而改变强力的构成,改变政治权力影响和改变社会事务进展的方向。这已经为一切社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我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会从这方面得到有力的确证,只不过《共产党宣言》说得更为直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里所说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就是强力此消彼长的历史,是强力演化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是强力演化的结果,是强力在某一个阶段与它的支配对象达成短暂平衡的结果。只要这种平衡没有被打破,社会就会处在相对和谐的状态,但是,和谐一旦打破,即将发生的就必将发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在强力面前,作为个体的人是极为渺小的,甚至可以说,你很难预测个体命运的方向,这是因为历史的作用力并不总是能够到达个体。这样,其他的强力就会出来作弄渺小的人,让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境地,甚至是与历史发展方向截然相反的境地,这时候,我们就应当考察微观世界中的强力。但这并不意味这些人的命运全部都是脱离历史的。在所有的强力中,历史中的强力或者说社会运行中政治的、行政的强力是所有人命运指向的基础,个体命运往往曲折地反映历史强力和行政强力的作用,我们如果想对现实做出合乎历史的认识,就应当去考察历史,考察在历史进程中讨生活的人。这恰恰是文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凡是不能从历史发展角度、从人类普遍处境看人的文学,都不能说发现了人,理解了人,这样的文学很难达到文学应当达到的境界和高度。
《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本书,像是一场盛大的灵魂的旅行。我跟随作者的笔触,游历了人心的山川湖海,洞察了情感的跌宕起伏。我看到了那些在命运洪流中挣扎的身影,也看到了那些在逆境中绽放的生命之花。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灵魂的独特写照,它们或明亮,或黯淡,却都闪耀着生命不可磨灭的光辉。“不能被遮蔽”对我来说,是一种关于真实的力量。它告诉我,即使我们身处黑暗,即使我们被误解,即使我们被伤害,灵魂深处的那份纯粹与善良,依然会以某种方式存在,并最终指引我们走向光明。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对人性最深切的理解和最温柔的关怀。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在于能够隐藏自己的脆弱,而在于能够接纳并拥抱自己的所有面向,并且依然保持向前行的勇气。
评分第一次读到《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闪过无数关于“真我”与“假我”的讨论,以及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戴上的面具。我一直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压抑或修改自己的一部分,以适应环境,赢得他人的喜爱,或者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但这本书,似乎在挑战我一直以来的认知。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被我们刻意隐藏起来的部分,真的能够被完全遮蔽吗?还是它们只是以另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存在着,并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书中的叙述,或许会带领我走向一个更为深刻的层面,去审视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去探究那些看似偶然的巧合,是否都源于灵魂深处的某种召唤。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找到一种能够平衡个体真实性与社会适应性的方法,一种既能保持自我本色,又能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方式。我期待作者能以一种不落俗套的视角,去解读“灵魂”这个概念,去揭示它那不容置疑、不容否认的存在。
评分《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本书,在我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个时间的容器,里面承载着无数细碎而又闪光的人生片段。我不是在阅读一个单一的故事,而是在体验一种更为广阔的生命图景。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充满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坚持,他们的爱与失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身边的人,看到了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闪耀着不平凡光芒的灵魂。书中的某些场景,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眶,某些段落,又让我感到一阵温暖的释然。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灵魂深处依然存在着一股不屈的力量,一股渴望光明、渴望连接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微弱,但却足以支撑一个人走过生命的低谷。而“不能被遮蔽”这一点,更是让我感同身受。那些在人前表现得多么坚强、多么无所畏惧的人,在独处之时,也必定有着自己柔软而脆弱的一面,而这,恰恰是灵魂最真实、最动人的体现。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真实”的含义,它不是某种完美的姿态,而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充满生命力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名为《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初次映入眼帘时,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书名本身就像一个深邃的邀请,将读者的思绪瞬间拉扯进一个关于内在本质的哲学探寻之中。我并非一个文学评论家,也非哲思领域的专家,只是一个对生活怀有好奇、对人性抱有探究之心的普通读者。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我期待的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对自我灵魂深处的回溯,或是对他人灵魂世界的窥探。我渴望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找到能够解释生命中那些难以捉摸的瞬间的钥匙,亦或是能够照亮前行道路的微光。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经典著作中关于“真实自我”的论述,那些关于表象与本质、伪装与真诚的辩论。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展开这场关于“灵魂”的探讨?它会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剖析“不能被遮蔽”这一特质?是侧重于个体内部的觉醒,还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连接与碰撞?我设想,或许其中会包含一些深刻的洞察,一些颠覆性的观点,甚至是一些令人不安的真相,但正是这些,才构成了阅读的价值与魅力。这本书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它,去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它是否能如书名所言,揭示灵魂那不可磨灭、不可掩盖的本质?我拭目以待,准备好迎接一场思想的冒险。
评分读完《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远行,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深度探索。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灵魂”的字面意义,更是关于生命中那些最深刻、最动人的情感的连接。我看到了那些在生活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看到了那些在绝望中依然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看到了那些在平凡中绽放出不凡的勇气。作者以其独特的笔触,将这些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温度和力量。“不能被遮蔽”,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赞颂。它意味着,即使我们身处黑暗,即使我们被误解,即使我们被伤害,灵魂深处的那个火种,依然不会熄灭。它会以各种方式,或隐或现地展现出来,成为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我惊叹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笔下的人物,或渺小,或伟大,但都闪耀着灵魂的光辉。这本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初读《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便被它那充满哲思的书名所吸引。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难以言说的情感,一些被我们小心翼翼地藏起来的渴望。我曾经以为,这些“秘密”就是我们试图“遮蔽”的灵魂的一部分。然而,这本书却在告诉我,恰恰是这些“秘密”,构成了灵魂最真实、最不可剥夺的本质。“不能被遮蔽”并非意味着灵魂毫无隐私,而是说,它的核心,它的脉搏,它的那种最根本的生命力,是无法被任何外在的力量所完全掩盖的。它会在不经意间流露,会在关键时刻显现,会在每一次真诚的交流中闪烁。我渴望在这本书中,寻找到一种更加坦然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一种不再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羞愧,反而能够将其视为生命独特印记的态度。我期待作者能够带领我,去探索那些被我们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灵魂之光。
评分《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本书,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带领我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内心对话。我常常在阅读后,会与自己进行一番“灵魂深处的谈判”。那些曾经被我视为不可动摇的信念,那些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习惯,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被重新审视和考量。我开始怀疑,我所坚持的,真的是我灵魂深处真正的渴求吗?还是只是外界环境塑就的观念,或是他人期待的模样?“不能被遮蔽”这句话,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个体灵魂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对真相的呼唤。它意味着,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去伪装,如何去掩饰,灵魂最根本的本质,终将以某种形式显露出来。这种显露,或许是令人痛苦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如此珍贵。它让我们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去接纳自己,去拥抱那个不完美但却真实存在的自己。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能够让我与自己内心深处达成和解的力量,一种让我能够坦然面对自己所有面向的能力。
评分《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本书,如同深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曾经晦暗的角落。我一直以来都试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即使身处困境,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而有些人,即使拥有万千宠爱,却依然感到空虚与迷茫。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些启示。它让我相信,真正的力量,并非来源于外界的认可或物质的丰富,而是源于灵魂深处的某种根基。这种根基,是无法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也无法被时间的流逝所磨灭的。“不能被遮蔽”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对这种内在力量的最高肯定。它意味着,即使我们试图隐藏自己的脆弱,试图伪装自己的不堪,但灵魂深处那份真实的自我,依然会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这种展现,或许是微妙的,或许是强大的,但它都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新的认知,一种不再依赖于外界评价的、更加坚定和内在的价值认同。
评分这本《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够折射出我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被压抑的情感与思绪的镜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那些曾经让我欣喜、让我痛苦、让我困惑的时刻。我开始审视那些我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特质,以及那些我试图隐藏起来的弱点。这本书似乎有一种魔力,它能够触及那些最柔软、最私密的部分,迫使我去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我曾经以为,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都可以用“运气不好”或者“环境所迫”来解释,但这本书让我开始质疑这些说辞。它让我思考,是否在每一次的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驱动力,一个属于灵魂的真实意愿?或许,我们常常用各种外在的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规避内心的不安与愧疚,但灵魂的本质,终究是无法被这些表面的借口所掩盖的。我开始反思,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是否也曾不自觉地试图“遮蔽”自己的某些方面,以求得他人的认同,或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种行为,是否也意味着我对灵魂的某种背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答案,它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让我在迷雾中找到方向,去探索那个连我自己都未曾完全了解的灵魂。
评分《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悟。我一直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许多选择,所扮演的许多角色,都是为了融入社会,为了获得认可,甚至是为了生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不得不“遮蔽”一些真实的自我,去适应外界的期待。然而,这本书却向我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灵魂的本质,是无法被完全遮蔽的。它会以各种方式,或隐或显地展现出来,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甚至我们的命运。“不能被遮蔽”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对生命最本真的一种宣告。它意味着,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去伪装,如何去掩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终将以某种形式显现。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种更加豁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己,去理解他人。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不完美”,恰恰是构成我们独特灵魂的宝贵财富。
评分非常好,质量非常棒。感谢京东。
评分丛书之一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还会来选购哦!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评分¥29.70
评分很有力度,有幽默的笔调,也有很严肃的思考,值得慢慢读。
评分非常好,质量非常棒。感谢京东。
评分灵魂是不能被遮蔽的事物
评分看了两篇文章,不错。朋友看到后借去看,希望一样喜欢!
评分顺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