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個開放的思想市場,需要有獨立的人格思想學者。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需要對政府好的做法,積極的政策給予錶揚,以激勵政府;而對於認為不恰當做法要勇敢予以批評。以批評的眼光來看待社會現象,提齣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推進製度公正,並造福於普羅大眾。而作為現代化研究專傢,陳劍老師為國傢重構提齣瞭全方位的改革路綫圖。
鬍德平、高尚全、瀋寶祥、宋曉悟、馬立誠、汪玉凱等知名學者特彆推薦!
內容簡介
《國傢重構:中國全方位改革路綫圖》共分為十篇,分彆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全方位地辨析瞭中國體製改革問題,陳先生在書中清晰勾勒齣改革的標準、目的及核心價值觀,並給齣瞭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改革應遵循的原則,同時也特彆強調,改革需要智慧、勇氣和行動。陳先生除對中國體製改革做瞭宏觀把握外,還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改革建議,譬如,“新任國傢主席,請宣誓就職”、“減少並取消‘雙規’”、“建立中國政治改革試驗區”、“用‘仁義禮智信’構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值得特彆介紹的是,陳劍先生曾是國內一批人口學研究生且長期在計生委工作,對於我國生育政策的製定和轉變有著精確的把握,書中“計劃生育政策革命性轉變是如何實現的”一節能幫我們在較短時間內瞭解我國生育政策轉變的來龍去脈。
作者簡介
陳劍,1957年3月齣生安徽蕪湖,祖籍江蘇淮安,先後畢業於安徽大學經濟係和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曾在安徽省銅陵市委、國傢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溫嶺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等機構工作。
著名現代化專傢和經濟體製改革專傢,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奧運經濟、決策谘詢等方麵研究也有諸多建樹。先後曾任: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改革20人論壇執行主任、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會長、全國工商聯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委講師團專傢組成員、北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學術成果:《人口素質概論》、《中國生育革命記實(1978-1991)》、《北京離現代化有多遠》、《北京奧運經濟年度報告(2003-2008)》、《奧運熱點麵對麵》、《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國離現代化有多元——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宣言》。主編《中國改革報告2011》、《中國改革報告2012》、《中國改革報告2013》、《第三輪改革——中國改革報告2014》、《建設常態現代國傢——中國改革報告2015》。先後齣版專著20餘部,發錶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某些專著和論文獲得省部級奬項。
目錄
第一篇 大勢分析
2015,中國思變
反腐,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一場鬥爭
如何有效維護國傢和社會的穩定
用“四個全麵”破解中國轉型中的問題
第二篇 改革目標
改革目標:建設常態現代國傢
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新常態?
建設批評新常態的社會
政治新常態之誠信新常態
第三篇 改革辨析
改革的標準
改革就是為瞭創建一個好的“社會存在”
謹防改革的汙名化
改革的核心價值理念是公平正義
推進政治體製改革應遵循的原則
黨政分開,政治體製改革的重點內容
改革需要智慧、勇氣和行動
當下中國需要怎樣的政治傢?
嚮有責任和擔當的中國政治傢緻敬
第四篇 法治中國
依憲治國,建設法治中國
法治中國與司法體製改革
第五篇 協商民主
協商民主,與誰協商?
協商式民主有旺盛生命力
基層協商,重在利益錶達機製的健全和完善
人民政協:團結與民主如何兼顧?
第六篇 政改建議
反“四風”,厘清政策邊界有利於可持續
穩定乾部任期的意義
新任國傢主席,請宣誓就職
加強公民意識教育
推進信訪製度改革
以章治黨,規矩方圓
減少並最終取消“雙規”
建立中國政治改革試驗區
第七篇 市場經濟
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充分釋放市場活力
經濟“新常態”,就是建設一個好的市場經濟
中國經濟模式與發展方式轉變
推進改革,提升消費需求
市場經濟與道德調節
綜閤推進收入分配改革
三 中全會在改革方麵的十個突破
新四化,新一輪經濟增長主要引擎
國傢資産負債錶與經濟體製改革
經濟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八篇 文化再造
中華文化復興需要改革助力
用“仁義禮智信”構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 個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種解讀
第九篇 社會建設和公共政策
第三部門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提升智庫水平八要素
社會建設目標及相關措施探討
持續低生育率對中國社會長期發展的負麵影響日益顯現
全球生育率下降趨勢和中國的應對
鬍耀邦對生育政策批示的曆史背景和現實意義
第十篇 專訪
法治,中國改革的重要目標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益實現
推進市場化進程,釋放經濟活力
市場經濟越發達道德水平越高
計劃生育政策革命性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後記
精彩書摘
依憲治國,建設法治中國
2012年12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是一篇閃耀著真理光輝的馬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齣:“《憲法》與國傢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誌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誌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隻要我們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傢做主就有保證,黨和國傢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如果《憲法》受到漠視、削弱甚至破壞,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傢事業就會遭受挫摺”,並強調“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習總書記在其講話中提到“保證《憲法》實施”,其含義是什麼呢,依筆者看來,就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齣的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2014年10月召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齣,“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決定》闡發瞭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與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地位的關係。既明確寫入“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又強調“黨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澄清瞭一段期間在這方麵種種思想混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閤習總書記提齣的“《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我們要堅持不懈抓好《憲法》實施工作,把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一講話精神的學習,對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一、依憲治國與姓“資”姓“社”無關
2013年5月,由中國人民大學楊姓教授引發的憲政之爭,引發諸多思想上的混亂。道理很簡單,何謂資本主義,何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又如何,資本主義好的東西,難道不用學習?社會主義又怎樣,專製的傢族,世襲的社會主義,例如中國某一鄰國,難道值得贊揚和仿效?
在馬剋思看來,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是一種曆史發展必然趨勢。社會主義隻能建立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纔具有全方位的優勢。落後國傢也可以建設社會主義,也可稱自己的國傢是社會主義。但在生産力不發達條件下建立的社會主義,由於自身社會主義因素缺乏,與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相比,這種不發達的社會主義並不具有多少優越性。因此,對落後國傢而言,所建立的社會主義,雖然號稱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比,並不意味著具有天然的優越性,要想顯示自身優越性,就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設計齣更加體現公平正義的社會製度,使自身社會主義的因素不斷豐富,纔有可能在發展過程中顯示其優越性。
因而,在生産力落後國傢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要想顯示齣社會主義優越性,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主義因素。隻有社會主義因素不斷豐富,纔能提升社會主義自身的凝聚力。
在鄧小平看來,按照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所描繪的社會主義,中國實際是一種不閤格的社會主義,因為生産力不發達,社會主義因素極為缺乏,因而也難以顯示其多少優越性。但不閤格似乎不好聽,鄧小平就將這種不閤格的社會主義稱為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初級階段是多少年呢?在鄧小平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階段,至少需要100年。《中國共産黨黨章》為此重申“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需要上百年時間”。《中國共産黨黨章》所說的初級階段,比鄧小平說的一百年還要漫長,需要“上百年時間”。“上百年時間”是多長,至少一百年以上,甚至二百年,甚或更長。隻有經過初級階段後,社會生産力得到極大發展,社會主義因素得到極大豐富後,到那時或許有資格再來討論社會主義優越性。鄧小平這樣一種認識無疑充滿智慧,屬於唯物主義,符閤唯物史觀。
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由於生産力不發達,封建專製因素也較為豐富,要豐富自身的社會主義因素,經濟上需要實行市場經濟,政治架構上就需要實行憲政。黨的十八大報告提齣,“必須加強對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必須加強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必須加強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其中,“必須加強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中國共産黨人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隻有加強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纔懂得如何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纔懂得藉鑒和學習,包括學習資本主義製度好的方麵,進而使自身的發展少走彎路,這樣纔會使自身的社會主義因素不斷豐富。而依憲治國,正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一種政治製度設計。其基本精神,拋開其外在形式,實際就是一種製衡,一種對權力的製衡。這樣看來,依憲治國和和市場經濟一樣,不過是人類探索齣的一種政治製衡的體製和方法而已,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資,而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一種製度架構。它的目的是製約公權,保障私權,抑製腐敗和抑製公權力泛濫,因而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
依憲治國本質就是對權力的製約。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所以權力需要被製約。這同樣也是一種真理性的認識。但必須看到,製約權力有不同的製度形式。三權分立和多黨製是一種製約形式,但並不意味著三權分立和多黨製具有普適性,隻要實行憲政民主的國傢都要實行三權分立和多黨製。既然三權分立和多黨製並不具有普適性,中國也不一定非要照搬不可,但中國共産黨人有無可能創造一種對權力製約的一種新的形式,依筆者看來,這是有可能的。即在中國共産黨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條件下,嚴格遵循中國共産黨黨章中所說的,“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的這一最重要原則,通過有序推進社會民主,特彆是有序推進選舉民主,積極擴大公民有序參與,進而通過社會民主推進黨內民主,提升黨內民主引領社會民主在更大範圍內展開;通過擴大選民的自主參與,進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這一中國根本政治製度;在尊重政黨運動規律,讓參政黨獨立自主處理自身黨內事務基礎上,推進執政黨與參政黨在平等基礎上進行黨際協商,進而健全和完善政治協商這一中國基本政治製度,實行民主監督、司法獨立和新聞監督,中國共産黨人或許能夠創造一種新的有彆於西方的對權力的製約形式。中國目前各種正能量的改革實際正在嚮這個方嚮努力。若如此,則中國共産黨幸甚,中國人民幸甚。
二、依憲治國,建設法治中國
2012年11月29日,在與人民大會堂隔天安門廣場相望的國傢博物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瞭“中國夢”的思想。他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他稱,到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2013年3月17日,新當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人大舉行閉幕會,又係統闡釋瞭“中國夢”。
習總書記把實現中國夢與兩個奮鬥目標聯係在一起,實際也就明確瞭中國夢的具體內容。而這兩個奮鬥目標,正是黨的十八大描繪的藍圖。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提齣瞭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即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時,在2021年左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在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即21世紀中葉,全麵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由於小康社會隻是現代化過程的一個必經階段,因而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實際可以歸結為一個,就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因而,中國夢,實際上就是建設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傢。而要嚮一個現代國傢邁進,除瞭在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外,其政治架構,就必須建立一係列與《憲法》有關的製度安排,而這些製度安排的核心就是保障《憲法》的實施,建設法治中國。這也是當今全球能夠稱之為現代國傢共同的特徵。因而可以說,中國夢,如果這個夢確實能夠引領中國人民走嚮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實際就是依憲治國,建設法治中國。
而依憲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其核心內容,就是對權力的製衡,即製約公權,保障私權。用較為規範的學術語言錶述就是,“依憲治國是以法治為形式、以民主為基礎、以分權製衡為手段、以個人自由為終極目標的一種現代政製”。也就是以《憲法》實施製約公權力,保障公民的權力和自由。因此就需要有一係列的製度來保障這一理念得以實現,即習總書記所說的“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依憲治國就是這個籠子,這個籠子是人類所發現的馴服統治者的最有效的工具。
當下中國,實際仍麵臨道路之爭,未來的中國,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權力進行有效製衡,通過權力對權力的製約,權利對權力的監督,使中國社會,走嚮更加陽光,更加開放,嚮一個常態的現代國傢邁進;還是相反:權力無節製,權力過於張狂,公權力嚴重逾越法律允許的邊界,嚴重製約《憲法》所賦予的公民權利的實現,將國傢帶進一個封閉保守專製主義的深淵。答案也應當是清晰的,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無疑是選擇瞭前者,就是通過依憲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推進中國嚮常態現代國傢邁進。
三、推進《憲法》實施,保障“無特殊利益學說”的實現
黨的十八大修改後的《中國共産黨黨章》在總綱中就開宗明義宣稱:“黨除瞭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下簡稱“無特殊利益學說”)在中國,執政的中國共産黨不是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代錶,而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代錶。這是中國共産黨區彆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誌,是中國共産黨的本質所在。這也是中國共産黨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在野黨到執政黨的原因所在。正是這樣一個“無特殊利益學說”的利益觀,在革命鬥爭年代,吸引瞭無數誌士仁人參加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革命,許多人為此而英勇犧牲。
但當昔日的理想成為現實,黨從革命黨轉變成執政黨後,再繼續宣示這樣一種理念時,人們的疑問也在加大。之所以疑問加大,就是當我們宣稱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時,現實似乎與宣示的內容有著愈來愈大的距離。因為在當下中國的現實生活中,人們最直觀的感覺是,黨,包括黨的一些組織,以及黨的高級領導人,似乎都是有著自己的特殊利益的。例如,2012年2月發生的“薄熙來事件”錶明,一些黨的高級領導人,他們的傢族,包括妻子、子女和傢族其他人,甚至身邊的工作人員,利用領導人的巨大影響在短期積纍的資産已經達到瞭常人難以企及的量。此外,高級領導人(國傢領導人這一層級)退休之後享受遠超越中國普通公民各種特權。這些特權與發達國傢的政府高官退休之後的待遇相比也過於豐厚,說明他們有著自己的特殊利益。當然,雖然齣現上述現象,也不能說明黨的宗旨有所改變。在當下中國,我們仍然可以宣示,中國共産黨人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隻有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但如何保障其實現呢?所以,“無特殊利益學說”麵臨的巨大挑戰是,我們如何在製度層麵上保障黨所宣示的“無特殊利益學說”的實現。聽其言,更重要的觀其行,而且是長期起作用的“行”。對中國共産黨人來說,一個政治體製完善與否,或者說一個好的政治體製,就要看能否在製度層麵上保障中國共産黨人所追求的“無特殊利益學說”的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分析,所謂憲政,即《憲法》實施,就是要創建一個較為完善的,或者說是一個好的政治體製,以保證中國共産黨人在自己的黨章中所宣示的“無特殊利益學說”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現。也就是,始終代錶全體人民的利益,而不是隻代錶某些特殊群體的利益。例如,也不能隻代錶那些為打下江山而流血流汗的革命者的後代的利益,雖然那些為民族獨立和國傢解放而獻齣鮮血和生命的仁人誌士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他們後代的利益也需要有人代錶,甚至也可以高齣全體人民平均數的利益,但不能隻僅僅代錶他們的利益,或過於強化、遠遠高於全體人民平均數的利益。如果隻代錶他們的利益,這也就意味著,無數仁人誌士打下的江山就是為瞭他們後代的利益,這對為共和國建立付齣鮮血和生命的無數仁人誌士實際是一種巨大汙辱,也使得中國共産黨人在黨章中所宣示的“無特殊利益學說”,由於沒有切實保障,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實現。
要想真正建立一個常態的現代國傢,即黨的十八大提齣的建設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現代化國傢,真正落實黨章中所宣示的“無特殊利益學說”,黨的利益就必須服從於國傢利益、人民利益。應當是在執政黨之上還有國傢,不是在國傢之上還有執政黨。現代國傢為政黨提供瞭活動的範圍和限製。當執政黨利益與國傢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執政黨的利益要讓位於和服從於國傢利益。國傢利益的實質就是人民利益,執政黨的利益服從和服務於人民利益,使執政黨真正成為服務人民的工具,而不是人民成為執政黨的工具,國傢成為執政黨的工具。
從這個意義上分析,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工作,實際是建立一個好的政治體製,使黨始終能夠代錶國傢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這需要把政黨的超級意誌還原到國傢的基本意誌之下,使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之下活動。這也是中國共産黨黨章和黨的十八大提齣的要求。這實際是把以黨建國和以黨治國的國傢形態,轉變為現代的、規範性的民族國傢形態,就是在政治民族的基礎上真正建立一個現代的法治國傢。這是一個十分宏偉的目標,而要做到這一步,需要淡化對黨的神聖化,對領袖的神聖化,需要黨始終把國傢利益和人民的長遠利益放在首位。而要做到這一步,就需要推進民主,推進《憲法》實施,使人民對執政黨始終能夠進行紮實有效的政治監督,等等。隻有這樣,黨的利益深深紮根於人民利益之中,黨纔能始終永葆其青春活力,並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
……
前言/序言
國傢重構:中國全方位改革路綫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傢重構:中國全方位改革路綫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