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收录章太炎的各类演讲,在章念驰编《章太炎讲演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搜集、整理。
目录
演讲集前言
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之演讲(一九○六年七月十五日)
论语言文字之学(一九○六年九月讲于日本)
讲文学(一九○六年九月讲于日本)
论诸子学(一九○六年九月)
民报一周年纪念会上之演说(一九○六年十二月二日)
在东京锦辉馆浙江同乡会召开的浙路借款事会上之演讲(一九○七年十月十日)
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问的发达(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常识与教育(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经的大意(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论诸子的大概(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论文字的通借(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留学的目的和方法(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高等师范)
关于人之根性恶的演讲(一九○八年三月二十日)
在东京讲《文心雕龙》(一九○八年于日本)
佛学演讲(一九一一年十月讲于日本)
在上海国民自治会上之演说(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在中华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之演讲(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
在浙江省教育会上的演说(一九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在中华民国联合会改党大会上之演说(一九一二年三月二日)
在统一党南通县分部成立大会上之演说(一九一二年四月八日)
在北京统一党欢迎会上之演说(一九一二年五月七日)
关于统一党不与他党合并之演说(一九一二年五月九日)
在黄花冈烈士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一九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在孙中山约请北京议员茶话会上之演讲(一九一二年九月五日)
在北京根本改革团成立大会上之演讲(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在统一党欢送会上之答辞(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在长春各界欢迎会上之演说(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
精彩书摘
近世阮伯元氏,以为孔子赞《易》,始着《文言》,故文必以骈俪为主,而又牵引文、笔之分,以成其说。夫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则骈散诸体,皆是笔而非文。藉此证成,适足自陷。既以《文言》为文,则《序卦》《说卦》,又将何说?且文辞之用,各有所当。《彖》《象》诸篇,属于占繇之体,则不得不为韵语;《系辞》《文言》,属于述赞之体,则不得不为俪辞;《序卦》《说卦》,或属目录,或属笺疏,则不得不为散录。必以俪辞为文,何以《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或举《论语》“辞达”一言,以为文之与辞,划然异职。然则《文言》称文,《系辞》称辞,体格未殊,而称号有异,此又何也?董仲舒云“《春秋》文成数万”,兼彼经传,总称为文,犹曰今文家之曲说。太史《自序》亦云“论次其文”,此固以史为文也。又曰:“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此非骈偶之文,而未尝不谓之文也。屈、宋、唐、景之作,既是韵文,亦多骈语。而《汉书·王褒传》已有《楚辞》之目,王逸仍之。名曰“楚辞”,不曰“楚文”,则有韵与骈偶者,亦未尝不谓之辞也。《汉书,贾谊传》云:“以属文称于郡中。”其文云何?若云赋也,则《惜誓》登于《楚辞》,文辞不别矣;若云奏记条议,则又彼之所谓辞也。《司马相如传》云:“景帝不好辞赋。”《法言,吾子》篇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或问君子尚辞乎?曰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此可见韵文、骈体,皆可称辞,无文、辞之别也。且文辞之称,若从其本以为分析,则辞为口说,文为文字。古者简帛重烦,多取记臆,故或用韵文,或用骈语,为其音节谐熟,易于口记,不烦纪载也。战国纵横之士,抵掌擂唇,亦多叠句,是则骈偶之体,适可称职。而史官方策,如《春秋》《史记》《汉书》之属,乃当称为文耳。由是言之,文、辞之分,矛盾自陷,可谓大惑不解者矣。盖自梁、李、韩、柳、独孤、皇甫、吕、李、来、张之辈,竞为散体,而自美其名曰古文辞,将使骈俪诸家,不登文苑,此固持论偏颇,不为典要。今者务反其说,亦适成论甘忌辛之见,此亡是公之所笑也。
或言学说、文辞所以异者,学说在开人之思想,文辞在动人之感情。虽亦互有出入,而大致不能逾此。此亦一偏之见也。何以定之?文之为名,包举一切着于竹帛者而言之,故有成句读之文,有不成句读之文,兼此二事,通谓之文。就成句读者言之,谓之文辞;就无韵文之部分言之,则有六科,而杂文、小说,居其二焉。凡不成句读者,表谱之体,旁行邪上,件系支分。会计之簿录,算术之演草,地图之列名,此皆有名身而无句身。若此类者,无以动人之思想,亦无以发人之感情,此不得谓之文辞,而未尝不得谓之文也。其成句读者,复有有韵、无韵之别。无韵文中,当有学说、历史、公牍、典章、杂文、小说六科。就吾所说,则有韵、无韵,皆可谓之文辞。特其体裁有异,故所以断其工拙者,各有不同。就彼所说,则除学说而外,一切有韵、无韵之文,皆得称为文辞,而一以激发感情为主,则其误亦已甚矣。无韵文中,专尚激发感情者,惟杂文、小说耳。历史之中,目录、学案,则于思想有关,而于感情无涉。
……
前言/序言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章太炎全集(译文集)章太炎全集(译文集)
评分
☆☆☆☆☆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
评分
☆☆☆☆☆
在孙中山约请北京议员茶话会上之演讲(一九一二年九月五日)
评分
☆☆☆☆☆
京东物流一如既往的快 书品很好很满意 快递员辛苦
评分
☆☆☆☆☆
论诸子的大概(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年讲于日本)
评分
☆☆☆☆☆
太精美啦!种草很久,物流给力,精品收藏
评分
☆☆☆☆☆
近世阮伯元氏,以为孔子赞《易》,始着《文言》,故文必以骈俪为主,而又牵引文、笔之分,以成其说。夫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则骈散诸体,皆是笔而非文。藉此证成,适足自陷。既以《文言》为文,则《序卦》《说卦》,又将何说?且文辞之用,各有所当。《彖》《象》诸篇,属于占繇之体,则不得不为韵语;《系辞》《文言》,属于述赞之体,则不得不为俪辞;《序卦》《说卦》,或属目录,或属笺疏,则不得不为散录。必以俪辞为文,何以《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或举《论语》“辞达”一言,以为文之与辞,划然异职。然则《文言》称文,《系辞》称辞,体格未殊,而称号有异,此又何也?董仲舒云“《春秋》文成数万”,兼彼经传,总称为文,犹曰今文家之曲说。太史《自序》亦云“论次其文”,此固以史为文也。又曰:“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此非骈偶之文,而未尝不谓之文也。屈、宋、唐、景之作,既是韵文,亦多骈语。而《汉书·王褒传》已有《楚辞》之目,王逸仍之。名曰“楚辞”,不曰“楚文”,则有韵与骈偶者,亦未尝不谓之辞也。《汉书,贾谊传》云:“以属文称于郡中。”其文云何?若云赋也,则《惜誓》登于《楚辞》,文辞不别矣;若云奏记条议,则又彼之所谓辞也。《司马相如传》云:“景帝不好辞赋。”《法言,吾子》篇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或问君子尚辞乎?曰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此可见韵文、骈体,皆可称辞,无文、辞之别也。且文辞之称,若从其本以为分析,则辞为口说,文为文字。古者简帛重烦,多取记臆,故或用韵文,或用骈语,为其音节谐熟,易于口记,不烦纪载也。战国纵横之士,抵掌擂唇,亦多叠句,是则骈偶之体,适可称职。而史官方策,如《春秋》《史记》《汉书》之属,乃当称为文耳。由是言之,文、辞之分,矛盾自陷,可谓大惑不解者矣。盖自梁、李、韩、柳、独孤、皇甫、吕、李、来、张之辈,竞为散体,而自美其名曰古文辞,将使骈俪诸家,不登文苑,此固持论偏颇,不为典要。今者务反其说,亦适成论甘忌辛之见,此亡是公之所笑也。
评分
☆☆☆☆☆
论诸子学(一九○六年九月)
评分
☆☆☆☆☆
章太炎全集·演讲集(套装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