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

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建国 著
图书标签:
  • Painter
  • 绘画
  • 教程
  • 实例
  • 数字绘画
  • 插画
  • 艺术
  • 设计
  • 软件
  • 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8451
版次:01
商品编码:117896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页数:28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奇幻动物、古典美少女、魔幻法师、游戏插画、CG人物等各类绘画实例,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完美结合。
2. 全彩印刷,版式精美,附赠DVD光盘,配套资源丰富,配有PPT课件,方便教师教学。
2. 案例引导,力求通过课堂案例演练,使学生快速上手熟悉软件功能和绘画创意思路。
3. 通过软件功能解析使学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和制作特色。
4. 通过绘画创作案例,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内容简介

《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ainter X3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包括初识Painter X3、画笔分类与使用、画笔的调整、色彩的应用、媒材控制面板、Painter的图像效果、图层应用、矢量图形、选区与蒙版、文本应用、动画影片制作和绘画创作等内容。
《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全书内容介绍以课堂案例为主线,每个案例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快速熟悉软件功能和领会绘画思路。每章的软件功能解析部分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和制作特色。绘画创作,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图形的设计理念和绘制技巧,顺利达到实战水平。
《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可作为本科、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初学者及各类美术爱好者自学参考。

作者简介

周建国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软件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 曾编写多本平面设计、三维设计、软件设计类教材,累计销量数十万册。

目录

第1章 初识Painter X3
1.1 Painter 概述
1.2 配置及硬件要求
1.2.1 电脑配置要求
1.2.2 硬件要求--电脑数位板
1.3 工作界面
1.3.1 菜单栏
1.3.2 工具箱
1.3.3 媒材选择器
1.3.4 属性栏
1.3.5 画笔搜索栏
1.3.6 画笔选择器
1.3.7 "图层"面板
1.3.8 "颜色"面板
1.3.9 "混色器"面板
1.3.10 文档窗口
1.4 文件操作
1.4.1 新建文件
1.4.2 打开文件
1.4.3 保存图像
1.4.4 关闭图像
1.5 图像基础
1.5.1 分辨率
1.5.2 分辨率与像素
1.5.3 分辨率与打印质量
1.6 图像的调整
1.6.1 缩放图像
1.6.2 旋转图像和画布
1.6.3 裁剪图像
1.6.4 调整图像和画布尺寸
1.7 辅助工具
1.7.1 标尺
1.7.2 辅助线
1.7.3 网格
1.7.4 黄金分割线
1.7.5 布局网格
1.7.6 "镜像绘画"模式
1.7.7 "万花筒绘画"模式
1.7.8 透视辅助线
1.7.9 图像信息
1.8 个性设置
1.8.1 常规
1.8.2 界面
1.8.3 性能
1.8.4 矢量图形
1.8.5 克隆
1.8.6 连接
1.8.7 笔迹追踪
1.8.8 自定义快捷键
1.9 新增功能
1.9.1 画笔搜索
1.9.2 "参考图像"面板
1.9.3 增强笔触预览功能
1.9.4 启发式混色器垫
1.9.5 抖动画笔
1.9.6 通用抖动
1.9.7 最小值控制项
1.9.8 附加的流量图、图案及纸纹
1.9.9 动态显示高级画笔控制项
1.9.10 透视参考线
1.9.11 跨图层变形
1.9.12 设置颜色集的最大颜色数
1.9.13 显示洋葱皮式图层
1.10 课后练习
第2章 Painter画笔分类与使用
2.1 Painter中的主要画笔
2.1.1 硬质类画笔
2.1.2 软质类画笔
2.1.3 修饰类画笔
2.1.4 图像喷管和图案画笔
2.1.5 特效类画笔
2.2 硬质画笔的使用
2.2.1 粉笔和蜡笔
2.2.2 炭笔和孔特粉笔
2.2.3 课堂案例--绘制可爱猫咪

2.2.4 液态墨水
2.2.5 马克笔
2.2.6 色粉笔
2.2.7 课堂案例--绘制意境插画

2.2.8 铅笔
2.2.9 钢笔
2.3 软质画笔的使用
2.3.1 丙烯画笔
2.3.2 喷笔
2.3.3 艺术家画笔
2.3.4 数码水彩笔
2.3.5 课堂案例--绘制昙花下的女孩

2.3.6 水粉笔
2.3.7 课堂案例--绘制荷花

2.3.8 油画笔
2.3.9 课堂案例--绘制猫头鹰

2.3.10 仿真水彩
2.3.11 海绵笔
2.3.12 水墨笔
2.3.13 着色笔
2.3.14 课堂案例--绘制言情风格人物

2.3.15 水彩笔
2.4 修饰类画笔
2.4.1 橡皮擦
2.4.2 调和笔
2.5 图像喷管和图案画笔
2.6 特效画笔
2.6.1 克隆笔
2.6.2 课堂案例--绘制克隆鸟

2.6.3 特效笔
2.6.4 胶合
2.6.5 厚涂
2.6.6 调色刀
2.6.7 照片
2.7 课后练习

第3章 Painter画笔的调整
3.1. 画笔的调整
3.1.1 设置基本属性
3.1.2 画笔控制面板
3.1.3 高级画笔控制项
3.1.4 修改"画笔库"外观
3.1.5 移动画笔变量
3.1.6 拷贝画笔变量
3.1.7 重命名画笔类别和变体
3.1.8 存储画笔变量
3.1.9 恢复默认变量
3.1.10 删除画笔变体
3.1.11 录制画笔笔触
3.1.12 回放画笔笔触
3.1.13 自动回放笔触
3.1.14 保存画笔笔触
3.2 纸纹设置
3.2.1 "纸纹"面板
3.2.2 应用纸纹
3.2.3 创建纸纹
3.2.4 删除纸纹
3.2.5 重命名纸纹
3.2.6 调整纹路
3.2.7 更改纸张材质
3.3 课后练习
第4章 Painter色彩的应用
4.1 色彩管理概述
4.2 色彩管理预设
4.2.1 选择预设
4.2.2 操作预设
4.3 色彩模式
4.3.1 RGB模式
4.3.2 HSV模式
4.3.3 CMYK模式
4.4 色彩设置
4.4.1 "颜色"面板
4.4.2 双色画笔笔触
4.4.3 "混色器"面板
4.4.4 "颜色集"面板
4.5 色彩的基础知识
4.6 色彩的表情特征
4.6.1 红色
4.6.2 橙色
4.6.3 黄色
4.6.4 绿色
4.6.5 蓝色
4.6.6 紫色
4.6.7 褐色
4.6.8 白色
4.6.9 黑色
4.6.10 灰色
4.7 色彩的搭配技巧
4.7.1 冷暖色凸显距离感
4.7.2 饱和度描绘不同时段
4.7.3 明度对比生成生动效果
4.7.4 互补色打出阴影
4.7.5 混色、加色和去色手法
4.7.6 对比色吸引注意力
4.8 课后练习
第5章 媒材控制面板
5.1 渐变
5.1.1 应用渐变
5.1.2 将图像转为渐变
5.1.3 调整渐变顺序
5.1.4 创建和编辑渐变
5.1.5 保存渐变
5.2 图案
5.2.1 应用图案
5.2.2 使用图案来绘制
5.2.3 创建和编辑图案
5.2.4 创建无缝图案
5.2.5 创建不规则碎片形图案
5.3 织物
5.3.1 应用织物
5.3.2 编辑和保存
5.4 课后练习
第6章 Painter的图像效果
6.1 课堂案例--绘制人物半身像

6.2 效果设置
6.3 色调控制
6.3.1 校正颜色
6.3.2 调整颜色
6.3.3 调整选取颜色
6.3.4 亮度/对比度
6.3.5 均衡
6.3.6 反转
6.3.7 匹配面板
6.3.8 色调分离
6.3.9 视频标准色
6.3.10 使用颜色集色调分离
6.4 表面控制
6.4.1 应用光源
6.4.2 应用网屏
6.4.3 应用表面纹理
6.4.4 颜色叠加
6.4.5 色调浓度
6.4.6 快速纹理
6.4.7 图像扭曲
6.4.8 快速扭曲
6.4.9 木刻
6.4.10 拓印
6.4.11 绢印
6.4.12 素描
6.5 焦点
6.5.1 智能模糊
6.5.2 摄像机动感模糊
6.5.3 景深
6.5.4 玻璃扭曲
6.5.5 动态模糊
6.5.6 锐化
6.5.7 柔化
6.5.8 超级柔化
6.5.9 径向模糊
6.6 特殊效果
6.6.1 应用大理石花纹
6.6.2 自动克隆
6.6.3 自动梵高
6.6.4 斑点
6.6.5 自定瓷砖
6.6.6 网格选项
6.6.7 制作马赛克
6.6.8 制作特塞拉
6.6.9 生长
6.6.10 高反差保留
6.6.11 谜宫
6.6.12 元素分布
6.6.13 流行艺术填充
6.7 课后练习

第7章 Painter的图层应用
7.1 课堂案例--绘制游戏插画

7.2 Painter的图层概念
7.3 Painter的图层面板
7.4 Painter的图层类型
7.4.1 像素式图层
7.4.2 矢量图层
7.4.3 动态图层
7.4.4 浮动图层
7.4.5 水彩图层
7.4.6 液态墨水图层
7.5 图层的基本操作
7.5.1 新建图层
7.5.2 复制图层
7.5.3 命名图层
7.5.4 删除图层
7.5.5 选择图层并移动对象
7.5.6 变形图层
7.5.7 对齐图层
7.5.8 锁定图层
7.5.9 显示和隐藏图层
7.5.10 更改图层顺序
7.5.11 群组与解组图层
7.5.12 合并图层
7.5.13 调整图层不透明度
7.6 图层蒙版
7.6.1 创建和删除蒙版
7.6.2 应用图层蒙版
7.6.3 载入蒙版选区
7.6.4 编辑图层蒙版
7.7 图层混合方式
7.8 课后练习

第8章 矢量图形、选区与蒙版
8.1 课堂案例--绘制青春少女

8.2 Painter的矢量图形
8.3 矢量图形的编辑
8.3.1 添加和删除节点
8.3.2 移动节点
8.3.3 转换节点
8.3.4 调整曲线
8.4 选区工具
8.4.1 矩形选区工具
8.4.2 椭圆选区工具
8.4.3 套索工具
8.4.4 魔棒工具
8.4.5 选区调整工具
8.5 选区操作
8.5.1 全选选区
8.5.2 添加到选区或从选区移除
8.5.3 反转选区
8.5.4 恢复选择
8.5.5 转换为图层
8.5.6 描边选区
8.5.7 羽化边缘
8.5.8 扩展和收缩选区
8.5.9 平滑边缘
8.5.10 修改选区边界
8.5.11 自动选择
8.5.12 颜色选择
8.6 选区编辑
8.6.1 变形选区
8.6.2 隐藏选区边缘
8.6.3 存储选区
8.6.4 将选区存入选区包
8.7 选区蒙版
8.7.1 由蒙版加载

前言/序言


笔尖下的世界:光影、色彩与生命的交响 这是一本关于视觉艺术的探索之旅,它将引领您深入了解绘画的魅力,感受色彩的语言,捕捉光影的律动,并最终赋予画面生命。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实践为导向,通过丰富的案例解析,循序渐进地揭示绘画的奥秘,让您从零基础也能搭建起坚实的艺术基础,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表达方式。 第一章:感知之初——看见的艺术 我们首先从最基础的“看见”开始。绘画,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再现。但“看见”并非简单地用眼睛记录,而是要用“心”去感受。本章将引导您重新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世界。我们将探讨: 视角与构图的魔力: 同一个场景,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我们将学习如何选择最能表达主题的视角,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让画面富有层次感和故事性。我们会分析经典画作的构图技巧,理解为何有些画面能瞬间抓住观众的目光。 形体与结构的解析: 从简单的几何体到复杂的物体,再到生动的人物,本章将拆解形体的基本构成,学习如何理解物体的三维结构,以及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准确地表现出来。我们将通过练习,培养您对物体体积感和空间感的敏锐度。 光影的呼吸: 光影是绘画的灵魂。它能赋予物体生命,营造氛围,甚至引导观众的视线。本章将深入剖析不同光源(自然光、人造光)的特性,学习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的受光面、背光面、投影以及反光。您将学会如何利用光影塑造形体,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色彩的语言: 色彩是情感的载体。本章将带您走进绚丽的色彩世界,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以及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对比关系。您将学习如何调配色彩,如何运用冷暖色调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意境,并理解色彩在画面中的构成作用。 第二章:技法之基——笔尖的舞蹈 掌握了基础的观察与感知能力后,我们将着手于绘画的实践技法。本章将以各种常用绘画媒介为例,讲解核心的绘画技巧,并提供大量练习范例,让您在动手实践中逐渐熟练。 线条的韵律: 线条是绘画的骨骼。我们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粗细、轻重、方向的线条来勾勒形体,表现质感,传递情感。从流畅的轮廓线到细腻的皴擦,我们将探索线条的多样化表现力。 明暗的层次: 在深入理解光影的基础上,本章将聚焦于明暗法的具体运用。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不同深浅的色调来塑造体积,如何处理好高光、亮部、灰部、暗部和投影之间的关系,从而让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色彩的混合与运用: 针对不同的绘画媒介,本章将详细讲解色彩的混合原理与技巧。无论是油画的厚重堆叠,还是水彩的透明晕染,亦或是彩铅的细腻叠加,您都将学会如何准确地调配出所需的颜色,并理解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的搭配与平衡。 材质的表现: 不同的材质拥有独特的视觉特征。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教授您如何捕捉和表现金属的光泽、布料的褶皱、木材的纹理、玻璃的通透等,让画面中的物体栩栩如生。 第三章:万物之灵——描绘世界的生命 有了扎实的技法基础,我们便可以开始尝试描绘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对象。本章将聚焦于具象绘画的实践,通过一系列深入的案例分析,引导您如何将观察到的世界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静物的叙事: 静物画是练习造型和色彩的绝佳载体。我们不仅要画出苹果的圆润,布料的柔软,更要通过物体的摆放、光影的设置,赋予画面一种“静静诉说”的故事感。本章将提供多种静物组合的绘画范例,从简单的水果到复杂的器皿,让您体会“以物言志”的乐趣。 风景的呼吸: 山川河流、城市街景、田野村庄,大自然与人文景观总是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本章将引导您如何捕捉风景的宏大与细腻,如何表现天空的变幻,云朵的流转,树木的姿态,以及建筑的结构。您将学习如何运用色彩和明暗来传达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光影流转,让您的风景画充满生命力。 人物的温度: 描绘人物是绘画中最具挑战也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本章将从基础的人物结构、比例开始,逐步深入到五官的刻画、表情的捕捉、以及人物神态的表现。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细微的笔触,赋予人物灵魂,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我们会以肖像画、人物速写等多种形式,让您在实践中体会描绘生命之美的过程。 第四章:意境之魂——表达内心的风景 绘画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复制,更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当您掌握了基本的造型和色彩能力后,本章将引领您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学习如何将情感、思想和意境融入画面。 情感的色彩: 同样的景色,不同的心情下,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色彩。本章将探讨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来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用热烈的红色传递激情,用忧郁的蓝色渲染哀伤,用宁静的绿色带来平和。 光影的情绪: 强烈的光线可以烘托出戏剧性的氛围,柔和的光线则能营造温馨宁静的感觉。本章将分析不同光影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情绪差异,学习如何通过控制光影的明暗对比和走向,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构图的情感引导: 构图不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引导观众的情感。我们会学习如何通过倾斜的线条来制造不安感,如何通过开阔的空间来营造自由感,以及如何通过元素的疏密来影响观众的心情。 风格的探索: 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本章将鼓励您在掌握了基础技法后,开始尝试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我们会介绍一些不同的艺术流派,例如写实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等,让您从中获得启发,并思考如何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 第五章:灵感的源泉——持续的创作之路 艺术创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本章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保持创作热情,寻找灵感,以及不断提升自我的建议。 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伟大的艺术家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本章将鼓励您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细心观察身边的一切,用心感受周围的世界,并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创作的素材。 阅读与欣赏: 广泛的阅读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提升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本章将建议您多去美术馆、画廊参观,多阅读艺术史籍和画册,从大师的作品中学习技法、构图、色彩和创意。 持续的练习与反思: 熟能生巧。本章将强调持续的绘画练习的重要性,并鼓励您在每一次创作完成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在下一次创作中得到提升。 与他人交流: 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分享经验,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和灵感。本章将鼓励您参与艺术社群,与其他绘画爱好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是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它将帮助您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绘画技法,以及丰富的内心感受,让您能够用笔尖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无论您是怀揣艺术梦想的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技法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在这条创作之路上最忠实的伙伴。让我们一起,用色彩点亮生活,用画笔书写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从基础的线条勾勒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绘画的世界。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透视原理的讲解,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很多初学者头疼的问题,但这本书却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把它化解了。作者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建筑物、室内空间、人物的透视变化,让我直观地理解了近大远小、平行线消失在灭点的概念。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练习的小技巧,比如如何用简单的几何体来构建复杂的物体,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透视的方向和角度。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画了一些简单的场景,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画面立刻变得立体起来,空间感也大大增强。这不仅仅是关于绘画的技巧,更像是在学习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能力。我感觉我开始能够“读懂”画面中的空间关系了,这对于我理解大师的作品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且,作者在讲解透视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绘画风格,而是将其运用到各种题材的绘画中,从风景到人物,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示范,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和实用。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动物绘画方面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很喜欢画动物,但总是觉得画出的动物缺乏生命力,看起来像“模型”。这本书则从解剖学的基础入手,详细讲解了不同动物的骨骼结构、肌肉走向,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外在形态的。这让我不再是“凭感觉”去画,而是开始“理解”动物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书中对毛发、羽毛、鳞片等不同材质的刻画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它们的质感和光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捕捉动物神态的讲解,比如如何通过眼睛的眼神、耳朵的姿态来表现动物的情绪。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着去画一些我喜欢的动物,惊喜地发现我画出的动物开始有了“神采”,看起来更加生动和真实。

评分

我一直对水彩画的透明感和流动感非常着迷,但自己尝试起来总是力不从心,画面容易显得浑浊,或者颜色不够鲜活。这本书中关于水彩的技巧部分,可以说是为我拨开了迷雾。作者对水与颜料的比例、笔触的运用、以及色彩的叠加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湿画法”和“干画法”的对比示范,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留白”来表现画面的亮部和细节,以及如何通过“晕染”来创造出梦幻般的效果。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着去画一些简单的水彩风景,惊喜地发现我画出的色彩比以前更加通透,画面也更加有灵动感。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还分享了如何捕捉水彩的“偶然性”,以及如何利用水彩的特性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让我不再害怕水彩的不可控性,反而开始享受它带来的惊喜。

评分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绘画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观察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局限于教授单一的绘画风格或技法,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绘画作品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我开始尝试着去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方式。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艺术史和艺术家故事的内容,这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不再觉得绘画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它不仅教会了我绘画的技巧,更点燃了我对艺术的热情,让我看到了绘画世界的无限可能。

评分

我一直对人物肖像画情有独钟,但苦于一直无法画出逼真生动的人物。这本书中关于人物五官的刻画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详细讲解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各个部分的结构和比例,并且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表情的人物示范,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些五官在真实面部中的变化。书中对眼睛的描绘尤为细致,从眼球的结构、眼睑的起伏,到虹膜的细节和睫毛的走向,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我之前总是觉得眼睛画不好,要么显得呆滞,要么过于夸张,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是忽略了许多细节。作者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眼神的细微变化来传达喜悦、悲伤、愤怒等情绪。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画,发现自己画出的人物眼神真的开始有了“灵魂”。更重要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头发的画法,这同样是我的一大难题。我一直觉得头发画起来很困难,总是显得僵硬而缺乏层次感。但这本书中,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根据头发的走向和受光情况来绘制,我终于理解了头发的“体积感”和“流动感”是如何产生的。

评分

对于油画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一直对油画颜料的厚重感和表现力所吸引,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这本书中关于油画的讲解,从颜料的特性、画笔的选择,到各种绘画技法的运用,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油画来表现不同的材质和光影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厚涂法”和“薄涂法”的对比讲解,让我直观地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合的表达方式。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调和色彩,以及如何处理油画画面中的笔触的技巧。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着去画一些油画静物,惊喜地发现自己画出的画面有了更强的立体感和质感。更让我赞赏的是,作者还分享了如何处理油画颜料的干燥时间和堆叠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油画来捕捉光线的微妙变化。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物体纹理和材质方面的内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要画出金属的冰冷光泽、丝绸的柔滑垂坠、或者木头的粗糙质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写实绘画实例,将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一一破解。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画成这样就是金属”,而是通过细致的光影分析和笔触的变化,让你明白金属的反射、高光、暗部以及边缘的细节是如何形成的。比如,在画一个金属球体时,书中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锐利的高光和清晰的反射来表现金属的质感,以及如何在暗部留有微妙的色彩变化来避免画面显得死板。对于丝绸,作者则强调了其光滑表面的光泽和轻柔的垂坠感,通过柔和的色彩过渡和细腻的笔触来捕捉这种飘逸的美感。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不同类型的木材纹理的刻画,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木纹的走向、深浅,以及如何用笔触来模拟木材的粗糙或光滑的表面。这些技巧不仅仅是关于“模仿”,更像是关于“理解”不同材质的物理特性,然后用绘画的方式去“翻译”出来。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充满惊喜的宝藏,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理论的部分,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生动的绘画实例,将抽象的色彩原理变得触手可及。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冷暖色调、互补色、邻近色等概念,并且详细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比如,书中用一个简单的风景画实例,就清晰地展现了如何利用暖色调来表现阳光明媚的午后,以及如何用冷色调来烘托宁静的傍晚。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穿插了一些色彩混合的技巧,告诉我如何在调色板上调出更丰富、更具层次感的颜色,这对于我这个刚刚起步的绘画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总是为调不出想要的颜色而烦恼,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色彩运用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书中还探讨了光影在色彩表现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静物写生,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捕捉光线的变化,以及如何用色彩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这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技巧,更像是在学习如何用眼睛去“看见”世界,去感受光影与色彩交织的美妙。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自己的创作中。

评分

我一直觉得,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中。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所有绘画教程中最具启发性的。作者并没有仅仅教授技法,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个人的视角和情感。比如,在讲解风景画时,书中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式的构图和色彩,而是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去捕捉自己心中最动人的那一瞬间。作者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同一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同样一个场景,在不同的心境下会有怎样的视觉呈现。我之前画风景画,总觉得画面缺乏生命力,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我只是在“描绘”风景,而不是在“感受”风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运用色彩来烘托情绪,比如如何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喜悦,用灰暗的色彩来表达忧郁。这让我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元素,更是情感的载体。我开始尝试着在绘画中加入更多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发现我的作品开始有了自己的“语言”。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练习。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构图的章节。我之前画画,总是凭感觉来构图,画面经常显得杂乱无章,或者重点不突出。这本书则系统地讲解了各种构图原则,比如黄金分割、三分法、引导线等,并且通过大量的范例图,让我直观地理解了它们的应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分析了为什么某些构图会让人觉得舒服、平衡,而另一些则会显得别扭。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着运用这些构图原则来安排我的画面,惊喜地发现我的作品立刻变得更加有条理,视觉焦点也更加明确。更令我赞赏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画面的虚实、明暗对比来引导观者的视线,以及如何利用画面边缘的元素来丰富画面层次。这让我对“构图”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物体的位置安排,更是一种视觉语言的组织和传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