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地道广东丛书,所谓“地道”广东,既是指广东风物而言,也是就广东文化精神而言,也就是说丛书既真实反映广东社会文化的表层,也揭示广东社会文化的内核,从对民俗的变与不变的记叙中,揭示广东地域文化的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变迁,揭示广东人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
《广东花道》系“地道广东系列”之一,但未循其体例,而重在讲述广东花道文化的历史及其与人们经济、生活的关联,历史感和广东之雅气充溢其中,自有其本身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广东花道》为“地道广东”系列图书之一,作者以岭南地区最为经典的素馨花开笔,对此着墨甚多,由此引经据典,展开对岭南花市的流转与变迁,花田的演变,花道的历程,简评广东各种鲜花的性状等,图书不重花之科普而重其渊源历史,名家点评,历史佐证,使得花道的解读更加系统性与科学性。
作者简介
黄树森,生于鄂,漂泊湘桂黔,长居岭南一甲子。长期从事文化批评和岭南文化研究,编审,广东省文联荣誉委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联第六、七届代表。专著和编著有《题材纵横谈》《手记叩问——经济文化时代猜想之子丑寅卯》《黄说——叩问岭南一甲子》《春天纪》《广东九章》《上海九章》《广西九章》《深圳九章》等,主编“叩问岭南”丛书五种,“流行蛊”丛书六种,“地道广东”六种。《东莞九章》首次挖掘“莞香”岭南文化密码,续断160年之莞(沉)香文化,可望成为超千亿产值的经济文化联姻的经典个案。新近出版《黄说》会通六十年之文化缅怀人生洞见社会淬砺,另有《说黄》汇集六十文坛大家名家言说评论,成我者与他者之互文互动。得过若干奖。名被选入《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辞典》《中国文艺家名人录》等。媒体和民间有“文化奇人”“黄九章”俗称。
目录
主编前言 / Ⅰ
第一章 南人犹重素馨花
第一节 芳香不随水土变 / 003
1.素馨原自西域来 / 003
2.万里传芳耶悉茗 / 005
第二节 南人竞植茉莉花 / 008
1.等闲不识素馨面 / 008
2.徽宗艮岳植茉莉 / 012
3.飞入北方百姓家 / 015
4.南风十日满帘香 / 017
5.广南素馨无风骨? / 020
第三节 空有幽花独擅名 / 022
1.美人如玉可怜花 / 022
2.花田夜月成景致 / 024
3.银丝开遍素馨花 / 026
访 谈
王美怡:广州曾经是一个很风雅的城市 / 028
1.素馨花大概是建国后消失的 / 028
2.素馨花存在的土壤已经没有
了 / 029
3.广州不缺乏对美的感应 / 032
第二章 九里花田尽素馨
第一节 素馨声价独无双 / 036
1.熏茶:邪悉之茗,用代阳羡之茶 / 037
2.制香:不是人间草木香 / 038
3.装饰:天下至艳素馨灯 / 041
4.花馔:鲜花作馔素馨香 / 044
第二节 九里花田尽素馨 / 045
1.庄头花担风流业 / 045
2.五仙对岸花渡头 / 048
第三节 城西十里蕃人家 / 050
第四节 花多价贱伤素馨 / 052
第三章 从来花地即花天
第一节 唐宋:行处无家不满园 / 059
1.唐:海花蛮草连冬有 / 059
2.宋:橐驼之技名天下 / 060
第二节 明清:广府花田花作衣 / 064
1.西关花田可立县 / 064
2.芳村花地贩花船 / 066
3.顺德陈村鱼稻饶 / 067
4.七门花市得人气 / 068
第三节 千年花埭花犹盛 / 069
1.大通烟雨有花田 / 069
2.今朝正好游花棣 / 070
3.花埭四时都是春 / 073
访 谈
花卉业重新洗牌,未来会更好 / 078
1.芳村对全国的鲜花市场具有定价权 / 078
2.告别畸形采购 / 079
3.开拓南北花卉交易 / 082
4.花卉业如何做电商 / 083
第四章 花市个个买花归
第一节 四时不断卖花声 / 086
1.一声叫破春城晓 / 087
2.双门花市走幢幢 / 089
3.羊城世界本花花 / 091
第二节 十三行内人如织 / 094
第三节 花市沧桑兴替 / 097
1.民国时期:炮弹照轰花照买/ 097
2.抗战胜利后:花魁花王竞争价/099
3.新中国建立后:花市看花人更乐 / 100
第四节 街市遍衢看名花 / 105
1.火神庙外花最旺 / 105
2.行过花街才过年 / 109
3.新春花俗讨口彩 / 112
访 谈
叶春生 广州花市的往昔与现状 / 115
第五章 满城多作卖花人
第一节 唐朝:皆用千金市名花 / 123
1.数十千钱买牡丹 / 123
2.长安多作卖花人 / 126
第二节 宋代:百万人家买花钱 / 129
1.付费二十任游观 / 129
2.园户植花如种黍 / 132
第三节 明清:花时获利甚为厚 / 136
1.倚担市者万余茎/ 136
2.负担花木分贩之 / 139
第四节 异花皆自船上来 / 141
1.香药珍官职如山 / 141
2.素馨万里来商舶 / 144
第五节 千里移花自海隅 / 147
1.万家贸迁江广府 / 147
2.搜罗奇花花石纲 / 149
3.茉莉盈头香待陌 / 151
4.九里花田走赣航 / 152
第六章 物尽其用花之道
第一节 食疗:百花皆可入羹汤 / 158
第二节 酿酒:郁金香酒露华香 / 162
第三节 园林观赏:海山仙馆花解语/167
第四节 寺庙园林:玉树六花堪可珍 / 171
第五节 花语讲究实际 / 173
第七章 南越奇花典中求
访 谈
植物学家邢福武:广州的天然植被正在慢慢恢复 / 178
精彩书摘
素馨是什么花?这种曾经在珠江南岸芬芳了几个世纪的素馨花,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然而,曾几何时,在岭南地区,只要谈到了“花”,几乎就是默指素馨;所谓花市,就是指素馨花市;所谓花田、花渡头,指的就是素馨花田,素馨花交易运输的码头。今日广州花市之盛誉,在当年,实则是素馨独以一花之力培植起来的。
素馨花并没有绝迹,今日广府仍然有,只不过不再成为焦点罢了。这种名字清雅的小花,为何能量通天?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花?她一度如此繁盛,今日却如此低调神秘,到底是丽如牡丹,艳若桃花,还是香似玫瑰?
2006年,为了纪念当年的素馨花田,原址上起了一座庄头公园。只是不知,是否能续回数百年来的辉煌了。
第一节芳香不随水土变
1。素馨原自西域来
素馨学名为素方花(JasminumofficenaleL.),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木犀科(Oleaceae),为缠绕藤本。她是热带、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喜光,原产我国云南、广西,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均有分布。
不过,这种冷冰冰的生物学特征陈述,并不能帮我们了解她。想要知晓文化意义上的素馨,还需要拾掇起那些史书上的细节和片断,才能拼凑出一朵花的全貌。
较全面的概述当数宋代吴曾的记载:“岭外素馨花,本名耶悉茗花。丛脞么么(丛脞意细碎,么通幺,么么意微小),似不足贵。唯花洁白,南人极重之。以白而香,故易其名。妇人
多以竹签子穿之,像生物,置佛前供养。又取干花浸水洗面,滋其香耳。”(《能改斋漫录》十五卷《素馨花》条)
这段文字既记载了其本名,又有其“微小”、“洁白”
素馨
的体形描述,还有其“置佛前”、“洗面”的功用,以香名世,为“南人极重之”。寥寥数笔就把素
馨的基本面目勾勒出来了。这种花的别名极多:以其历史渊源,被誉为“南汉之美人”;以其姿韵,俗称玉芙蓉。而其本名,才是最有意味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素馨亦自西域移来,谓之耶悉茗花,即《酉阳杂俎》所载野悉蜜花也。”
不问可知,“耶悉茗”“野悉蜜”等名字,均不类中文。我一度以为这就是jasmine的英文音译。不过,我却猜错了。
……
前言/序言
我与岭南文化长厢厮守,历史文献,皓首穷经,现实体悟,淹杂博极,跨界知识,多空纠缠,倏忽六十有年,累有机遇和“新欢”,而终未有移易,“以文立世,以文久长”(谢有顺评拙著《黄说》语)。不因它曾经的“夷狄蛮貊”、陆地死角而窘迫,也不因说它“沙漠化”、有点像“穿堂风”或被人形容的如“早茶和花市”,只满足日常性的和季节性的消耗而气馁。
岭南文化,银钩铁画,钢鼎扎地;堂廡深大,根性精深。它的偏安、临海、移民、奇崛的生态,在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间游走,行程本身已然精彩纷呈,更不用说还有它们经年累月的搬运和积累。著名经济学家陈序经说,广东不仅是新文化的发源地,在旧文化的保存上,十分坚守。信哉斯言。数以万尊的石狗在雷州城乡蹲坐着,1800亩“桑基鱼塘”在鹤山古劳镇静躺着。茂名一条小巷中,深藏着顶级奇楠香馆,莞(沉)香气从海陆丰到雷州半岛流荡着。粤菜潮菜,成为中国菜“味觉旅行”先行者,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登陆。在潮州乌岽山保存着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宋种古茶树3700株(《潮洲凤凰茶树资源志》),高州根子镇有39株500年到1300年荔枝古树屹立着。
如果说,1988年前,对于岭南文化,我们只是注重方位感的话,那么,1994年“经济文化时代”的理念提出、《叩问岭南》的编撰则是注重它的质地感和量度感,是激扬岭南文化大都市现代文明的探究,呈现出复归、扬弃、变异和超越固有文化的趋向。
如果说,1990年代“岭南新文化”主张的提出,是文化解构重建的探求,1999年《流行蛊》丛书的编撰,焦点在其潮流性,是推摧大众文化的发展。那么,2006年编撰《广东九章》《东莞九章》《广州九章》《深圳九章》则在于其文献性,寻找其根性原质。2008年,《不应忽略观念和文化的GDP》《要从“数据偏好”中走出来》等文,则是批判岭南新文化的现实短板:习惯于“机构数字”立论,而鲜有“以例立论”;满足于运动式盛世联欢,鄙夷长期性的生长沉淀;热衷于“空对空”“课题形式”研究,缺乏场景经济“地对空”的建设研究;以金钱贴牌天下,不顾自主创新;偏好经济增量,忽略文化存量等。那么编撰这一套《地道广东》丛书,即《广东味道》《广东香道》《广东花道》《广东艺道》《广东茶道》《广东拳道》则是聚焦于体验性,系道器并举,实践体悟,文化分析。即十二字观:品味、囊香、浣花、喷艺、沽茶、谱拳。
“地道”之论,不光在于它的真正、纯粹、异质、美誉,而且有厚重的“事实感”,有绵延的生长度和心灵震撼的高峰体验。“地道”是一种生命势能,一种生活活体,一种文化质感。一花一茶,写满绿色和美丽;一香一味,充满神奇和诱惑;一拳一艺,无语沁人,至臻妙境。胡兰成《今生今世》说,张爱玲“桃红颜色闻得见香气”,通过一种感觉,找到了另一种感觉。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战败沙场,万念俱灰,拯救他的是俄罗斯大地、森林、河流即天地之大美。
思想之飞,文化之质,需要极致体验。“地道”不仅是物质存遗,而且是精神不死鸟,翱翔于天外的青天,盘旋于生者的世界,尽瘁竭诚,薪尽火传。吾虽耄耋高龄,无丝毫衰减,反青春焕发,返老还童。想起罗素所言,比之权力和金钱,文化的影响力要久远得多。
笔者在岭南的浩瀚山水中,行走六十年,也有几次难忘的体验记忆,兹录于此。
2003年,陕西西安。陕西电视台在录制京粤沪陕四地文化学者探讨“非典与文化”的专题节目中,我无意中谈到吃乳鼠的往事,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大为惊讶,纷纷提问。质疑“非典”是广东人贪吃野味引起的,让我一时语塞。记得1958年,中山大学学生下放东莞虎门劳动锻炼,我的三同户(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天早晨在稻田里挖到一窝乳鼠,刚刚出生,未曾开眼,他送了三只给我,让我和着烧酒活吞下去,他说:禾田里挖出的乳鼠是最干净的,很补,很有益身体。我便一股脑儿把三只乳鼠吞下去了。
其实,吃鼠并非广东始,而是由北方传过来的,陈序经有《广东与中国》一文,里边说:“古代燕赵慷慨之士,喜吃狗肉之风,至今尚遗留在广东,战国载‘周人谓鼠未猎者补’。那么,周人不但吃鼠,而且有猎鼠。”(《东方杂志》三十六卷第二号,1933年版)陈序经是我在中山大学读书时的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
2012年12月20日,广东东莞清溪镇。我和《广东香道》作者张承良到“莞香园”探访一位香农,在群山环抱之中,弯弯曲曲数十拐的弯道上,莞香树如层峰叠岚,似惊涛骇浪,汽车奔驰而上,数十白狗黑狗呼啸追踪,十分壮观。
“莞香园”主、广东省沉香协会主席刘东晓,讲了他对莞香树数年的观察。这位植物资源研究者,闻遍所有沉香树花,唯莞香花最香,花期最长;“莞香园”里的老鼠,饥饿时,不吃别的,专吃莞香树皮;“莞香园”里的山羊,也专拣莞香树皮充饥,排出来的,非一般的颗粒状,而是呈条状的排泄物。
2012年10月15日,上午十时,受邀参观东莞寮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莞沉香博览会,其间穿插了一个沉香品尝会。一众香商香客在品香仪式之后,各各展示所藏之香的品位、性能、价值,北京香藏家张晓武,拿出一款奇楠香,削了一卷屑,让我放在口中。在判断成色之后,削之即卷,是辨别好香第一要素。那卷屑在舌头上,苦味徐徐展开,略显辛辣,一会儿便消弭殆尽,留下一股异香,窜入脑际,经久不息,难以忘怀,张晓武对我说,你老含掉了千元,约0。1克,现如今,好香已卖到万元1克。如此消费,鲍参翅肚之类,也只能似作猪肠粉、和味牛杂了。
2014年3月,广东潮州碑坊街在天羽茶斋跟茶研究家叶汉钟饮功夫茶。这茶从上午十时喝到晚上十点。晚餐在一家潮州大牌档吃蚝烙和炒粿。任何成熟的文化艺术形态,都有一种高雅严肃的仪式感和程式。叶汉钟就是主宰者,端坐的身姿,浓郁的茶香,砌茶者与饮茶者的眼光交汇,茶博士与茶客的你问我答,他谈茶种的林林总总,茶具的千奇百怪,浙江大学茶叶系的研究,都体现出一种尊重、热爱和敬畏。叶汉钟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整一个文化高超范。他演绎的茶泡沫图案,其精妙绝,堪与顶级咖啡泡沫图案媲美。
2014年3月,广东佛山顺德。我和《广东味道》作者周松芳、《广东花道》作者侯虹斌在顺德清晖园探访一位中大哲学系退休教授。我向他询问一个经有年矣的质疑:顺德菜中,是否真有一款叫做“酿豆芽”的菜(即在豆芽菜中,酿以肉沫、火腿之类)。他说有,清晖园园主,每次回乡,都要点三个菜:一是酿豆芽,每碟二三十条;二是炒烧鹅皮;三是“混蛋”,即“酿鸡蛋”(鸡蛋煮至半熟,从一端刺破,溢出蛋黄,再以肉沫填充之,再煮熟破开)。顺德厨师的精细性与顺德饮食的体验性,堪称绝配。
2015年5月,广东江门鹤山。与谭庭浩、张承良两次往鹤山探访咏春拳王梁赞故居。经世代传承发展,“咏春”已成为中国武术一大流派,梁赞故里坐落古劳镇“桑基鱼塘”上,他的“咏春”,名家辈出,代有传人,前有叶问,后有李小龙。武术与电影合璧的电影《唐山大兄》,饮誉世界,“真正功夫在中国”达到全球共识,美国海军陆战队,法国SEK,意大利的NOPS等警察部队、特种部队,都以“咏春拳”作为必修训练课程。
佛山咏春,主张“里帘必争”,硬压直取,拳抢中线,而鹤山咏春,则倡偏身技法,以弱制强,尤重对拆,系梁赞为身材矮小的古劳家乡人设计的。梁赞有言“力力力中能借力,机机机心内生机”,堂奥极深,达于化境,当是咏春拳灵魂所在和精神皈依,强压与弱取,直取与偏身,中线与附线,皆在借力与心机的深浅、重轻、骄谦、狂敛、急缓,限忍的气韵掌握与心力平衡,心字如山林,力动若风火,大器至极。
梁赞故居不远,有“电影皇后”胡蝶故居,也是岭南文化一个待解之谜。
2015年6月16日,广东茂名。是日往高州参加《高州作家新世纪作品选》研讨会。九时从广州出发,下午三时到高州根子镇贡园参观千年古荔。晚饭后,往茂名夜访汪庆。茂名高楼丛立,霓虹眩目,跟别的城市,毫无二致。汽车停在一条小巷深处,我们在星点灯光、坑坑洼洼中行进,忽然香气扑鼻,那香,我并不陌生。在天津沉香博物馆、在东莞寮步“香博会”,我都领悟过它的奇崛微妙,窜入脑际。那就是沉香之王的,奇楠香。终于找到了汪庆的住所,汪在楼下迎接我们。
汪庆为“沉香世家”,家族玩香已历三代,达数百人之众。他八岁起开始恋上沉香,沉香也为他带来一生的磨难与辉煌。
汪的住所为二居室,厅里悬挂着许多木雕对联和糊裱精致的横幅。有一幅龙飞凤舞写道“圣香之王”,其书写者也非等闲之辈。
内室是他的沉香藏品,细条状奇楠香,分类排列,存放于玻璃罐中,精湛和谐,仿若一个林林总总的中药房。巨型奇楠香,有若龙若鹤若龟,有若大河之横流,有若泄洪之瀑布,有若大厦之林立。每个都有它的故事,每个都有它的来历,每个都是天文价的艺术品,荡漾其中,仿佛每根神经都在震动。有探访者问汪庆:此物价码如何?汪庆往往弹出一句笑话:你带了多少钱?
汪庆沉香生涯,颇具传奇色彩。1981年,羁难“广东投机倒把第一大案”,被判了十三年刑,坐了七年牢,后来被平反冤狱,还了清白之身,但那个案子,牵涉到近八千吨沉香,且大都为野生顶级好香,你拿手机算一下,其价值若何?我在东莞寮步香博会,含了0。1克奇楠香,就价值千元。
我对汪庆的判断,缘于三个感觉。他的沉香生涯,历经数十年时间沉淀,在中国沉香文化芸芸众生中,他算得上沉香非遗承传人最强竞争者。他的沉香收藏,至今是个谜。我见过几百万、千万的奇楠香,参加过两届香博会,与汪庆藏品相比,无论就其形态、价值、规模,都难以望其项背;探访过他的人中,好些是我在十年间接触过的推动东莞“莞香”文化的开创者、见证者、实践者,还有一些人长途跋涉,从北京、上海坐飞机到茂名专程一睹汪庆收藏之风采,随即乘机返回。
汪庆毕其一生,通过观察与实践的检验,用沉香的药理、剂量、用法,用“沉香”这把钥匙,在开启人类疾病疗治这把大锁。为探索他的“沉香实证知识体系”,他每天都荡漾在他的宝室中,享受、试验、感觉,并记录、整理、分析。每天都静坐于一个高端的天地人三界灵通的奇楠香气场,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沉香为“救心丹”的必备原料;宋美龄从台湾定居美国,整一飞机装的都是沉香,而舍金银珠宝;中国古典文献小说诗词《史记?货殖列传》《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金瓶梅》《影梅庵忆语》,词人诗人周邦彦、秦观、李清照、李白、晏殊乃至《圣经》《悟性论》,哪一个不写到沉香?
纽约东北部的撒捡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医爱德华?特鲁多(EdwadTvudeau),他的墓志铭上,铭刻着一句揭示医学科学与人类健康的亘古奥秘:
有时能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
(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汪庆的“以身试香”,让我想到神农尝百草、想到药王孙思邈的故事传说,但汪庆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沉香给人的帮助是“经常的”,“能治愈”的;也是“有时”的;而它“总是”予人以安慰、以宁静、以遐想。汪庆所为,大抵在爱德华医生所说的这三个境界中游弋,值得敬仰,值得点赞。
味令人心旷神怡,茶可去纷繁俗虑,花可散肝郁积闷,拳可排胸中怨气,艺可助胸襟开阔,香可开窍顺脉。万脉奔流,诸峰罗列,妙发灵性,独特怀抱,都是岭南文化一部分,岭南生活一部分。汤显祖《广城二题》有言:“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味、香、花、茶、拳、艺、商诸道,皆岭南“气脉”之“雄”的壮阔、大气、神秘。
黄树森
2015年7月8日广州
广东花道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广东花道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