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阐释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传统,研究现代符号数学的本性和历史起源而著称哲学大家的思想精粹。
《科学源流译丛: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是雅各布·克莱因去世后整理出版的一本文集,原名为《雅各布·克莱因演讲与论文集》(Jacob Klein Lectures and Essays)。该书最能体现他全面的思想,充分反映了克莱因广博的学识以及对根本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其独树一帜的研究思路和风格非常值得广大哲学和科学史研究者借鉴。书中近一半的内容与科学史有关,大都结合希腊数学及其形而上学背景,彻底回溯近代自然数学化观念发生的必要条件——古代数学的符号化以及整个近代形而上学体系发生的革命性转变。
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1899-1978),美国哲学家,以阐释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传统,研究现代符号数学的本性和历史起源而著称。他1899年生于俄国,在柏林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曾师从哈特曼、海德格尔和胡塞尔,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来到美国,次年在马里兰安纳波利斯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直到1978年去世,1949年至1958年任圣约翰学院院长。
★“哈里斯清晰呈现的观念史将会引发热烈争论”
——《出版者周刊》
作者简介 iii
序言 iv
1 物理学的世界与“自然”世界 1
2 论16世纪的一位代数学家 17
3 希腊数学和哲学中的数的概念 21
4 现代理性主义 26
5 现象学与科学史 31
6 哥白尼革命 40
7 自由问题 54
8 历史与自由技艺 58
9 书写的问题与技艺 63
10 自由教育的观念 70
11 亚里士多德导论 77
12 莱布尼茨导论 88
13 论自然的本性 97
14 论但丁的炼狱山 106
15 论自由教育 115
16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神话 119
17 关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一则注释 126
18 论精确 128
19 关于柏拉图的《斐利布篇》 137
20 柏拉图的《伊安篇》 153
21 言语,它的长处和弱点 161
22 柏拉图的《斐多篇》 167
光是看到“科学源流译丛”这个系列名,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让人不禁想要深入其中,探寻知识的根源。而“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更是将这种期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对思想史一直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学科、一个理论,必须回溯它的历史,看它是在怎样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才得以茁壮成长。科学,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其源流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我想知道,克莱因是如何看待科学从宗教、神话、哲学等母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的。他会着重于哪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例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是如何影响后世的?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的科学成就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又如何为科学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尤其好奇,克莱因对于科学方法的形成和演变,是否有着独到的见解。从观察、实验到理论的构建,再到数学工具的运用,这个过程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和方法的革新。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对这些重要转折点的精彩梳理,以及他对那些塑造了科学思维的伟大思想家们的深刻剖析。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历史,更是关于人类理性精神的成长史。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沉浸在一段关于古希腊哲学与早期科学萌芽的思考之中。书名中“科学源流”几个字,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的目光,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位雅各布·克莱因的笔下,科学是如何一步步从模糊的哲学概念中脱颖而出的。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概念的“源头”,比仅仅掌握其现在的形态更为重要。就像河流,只有溯本求源,才能明白它为何如此奔腾,流向何方。克莱因的思想史文集,听起来就像是为我准备的一场溯源之旅。我期待着他能够细致地梳理那些影响深远的思想传统,可能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自然哲学,或是阿拉伯学者在保存和发展古希腊知识方面的贡献。我尤其关心的是,他会如何处理那些“非科学”的早期思想,比如炼金术、占星术,以及它们在科学尚未完全独立之前所扮演的角色。这些领域往往被现代科学视为迷信,但它们无疑是人类试图理解世界的一种早期尝试。克莱因的视角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旁门左道”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为科学的最终诞生播下种子的?他是否会强调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某几位关键人物,在科学思想的突破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科学思维如何形成、理性精神如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深刻见解,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科学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对我而言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当我看到“科学源流译丛: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条蜿蜒而上的河流,从最古老的泉眼,汇聚成磅礴的大江。我一直对“源头”的探索有着执着的追求,尤其是在理解科学这样一种人类最深刻的智慧结晶时。雅各布·克莱因,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现,但“思想史文集”和“科学源流”的组合,立刻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穿越历史的迷雾,去追溯科学思想最原始的脉动。我想知道,在那些遥远的时代,人类是如何开始观察自然、思考宇宙的?那些古老的文明,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在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等方面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如何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克莱因的视角是否会带领我审视那些被现代科学视为“前科学”的思潮,比如古代哲学中的“四元素说”,或者中世纪的“炼金术”,去理解它们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为后来的科学提供了灵感或物质基础?我特别关注的是,他是否会探讨那些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从神话思维到逻辑思维,从经验观察到数学推理的过程。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种对人类求知精神源头的致敬,也是一次深入理解科学是如何一步步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零散走向系统的非凡旅程。
评分这本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感,让我对即将翻开的阅读之旅充满期待。我一直对思想史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通过梳理思想的演进脉络,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而“雅各布·克莱因”这个名字,在某些学术圈子里似乎有着不小的分量,虽然我之前对他并不甚了解,但“思想史文集”这样的字眼,足以吸引我去探索他究竟是如何看待和解读那些宏大思想的。科学的源流,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且充满吸引力的主题。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科学知识,其背后必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充满了智慧的闪光,也夹杂着无数次的试错和修正。想象一下,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到中世纪的教会束缚,再到文艺复兴的觉醒,以及近代科学革命的勃发,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基因,影响着科学的走向。克莱因是否能抽丝剥茧,为我们呈现一幅清晰而富有洞察力的科学思想演进图景?他会对其中关键的转折点、重要的思想家以及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进行怎样的解读?我尤其好奇他是否会探讨科学思想与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我总觉得,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来不是孤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读这本书,或许能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塑造我们今天认知世界的思想巨匠们的智慧火花,感受他们是如何一点点点亮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之光的,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古老而深邃的学术殿堂,以及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智慧宝藏。雅各布·克莱因,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位严谨的学者形象,而“思想史文集”则暗示着他对于人类思想演进有着宏大而深刻的洞察力。我对“科学源流”这个主题一直非常着迷,因为我觉得,我们现代人往往容易把科学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却很少去追溯它最初的形态和演变过程。这本书,仿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能够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探寻科学思想最古老的根脉。我非常期待克莱因能够揭示,在科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那些模糊的、哲学化的、甚至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观念是如何逐渐孕育出科学的雏形。他会如何解读那些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或者印度的先哲们,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的早期探索?我希望他能带领我看到,那些早期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不够精确,却无疑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未知的第一步。我也想知道,他是否会关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比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他们是如何用哲学的方式去理解物质世界的构成,去探索宇宙的秩序的。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对人类智慧起源的朝圣,一次对科学精神萌芽的追溯。
评分好书,价格便宜,快递给力。
评分味道非常好,经济实惠,吃货必备
评分好书。雅各布.克莱因绝对是值得重视的思想家。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向你描述一个你从未看见的领域。好书。
评分不错而且便宜,印刷质量很好,经典必读。
评分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1899-1978),美国哲学家,以阐释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传统,研究现代符号数学的本性和历史起源而著称。他1899年生于俄国,在柏林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曾师从哈特曼、海德格尔和胡塞尔,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来到美国,次年在马里兰安纳波利斯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直到1978年去世,1949年至1958年任圣约翰学院院长。
评分《空间叙事学》既全面研究了传统的以文字写成的文学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也深入考察了本身就被理论家们称之为“空间艺术”的图像的空间叙事问题(跨媒介),还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历史叙事领域(跨学科),对历史叙事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龙迪勇本人的学术修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书、读过的书是相当多的,而他的理论修养和文学史、艺术史方面的学识在同行中也经常被传为美谈),也是他能够在如此宽阔的锋面上游刃有余的条件:只有把这个似乎形而下的问题哲学化、抽象化,才有可能潜到别人未敢到达的根源涌发的大海深处。还不错。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不错。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还可以。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很不错!
评分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1899-1978),美国哲学家,以阐释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传统,研究现代符号数学的本性和历史起源而著称。他1899年生于俄国,在柏林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曾师从哈特曼、海德格尔和胡塞尔,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来到美国,次年在马里兰安纳波利斯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直到1978年去世,1949年至1958年任圣约翰学院院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