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文史大傢鄧雲鄉一生詩詞作品的匯集。作者以詩為史、以詩為傳,記錄瞭他的社會交遊和那個時代的風物人情,可以說是一代知識分子近一個世紀的所思所想。
內容簡介
《鄧雲鄉集》十七種之一。
文史大傢鄧雲鄉先生一生詩詞作品的匯集。分為詩、詞、麯三部分,內容具有史料價值,是研究鄧雲鄉先生唱和交遊的重要資料,也是其心靈吉光片羽的留痕。
作者簡介
鄧雲鄉,學名鄧雲驤,室名水流雲在軒。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齣生於山西靈丘東河南鎮鄧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隨父母遷居北京。一九四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做過中學教員、譯電員。一九四九年後在燃料工業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調入上海動力學校(上海電力學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燕京鄉土記》、《紅樓風俗譚》、《水流雲在書話》等。
目錄
我與詩詞(代序)
詩 鈔
聞救濟民間藝人有感
賦得“萬裏長江第一橋”
雨後中山公園看芍藥
江灣雜事詩
長興島圍墾雜詠
陶然麯
後陶然麯
屋漏口占
潭柘寺銀杏樹
裏仁街傢居早鞦
鞦日小詩
鞦日過法源寺
鞦日吳門訪西野翁歸後又寄詩
題贈《北方論叢》五周年
壬戌除夕抒懷
奉蘧常夫子命為擬書法四絕句
春日與從周教授訪龍華寺和喻蘅兄詩
吳門掛單竹枝詞
吳門之春吟草
八三年南京紅會雜詩
乙醜元旦書紅二律
恭賀俞平伯師
寄重梅仁丈
梓翁修豫園東園成為一放歌
水仙花開
移居雜詩
延吉新居雜詩
豫園雅集周年詩話
國慶四十周年感賦
揚州紀事詩
痛悼平伯老師
鞦園觀畫詩
京華行紀
一九九一年楊浦公園菊展
看《皇城根兒》有感
紅樓宴新詠
海天詩柬
奉和《夢迢迢》新劇上演佳什呈杜宣學長
題《水流雲在雜稿》
並州吟
訪颱詩選抄
看中央電視颱《三國》連續劇試放
海鹽紀行
第七屆豫園雅集感賦
悼亡詩話
滿目青山夕照明
——葉帥百歲誕辰紀念詩
雪詩四十四韻
春柳詞
寄二弟
丙辰歲末則夫兄銀川歸來詩以慰之
誨餘兄書來抄寄都門諸老新作因呈四律
讀重丈題雪濤老人畫牡丹詩感賦長句寄呈二老並乞
小幅牽牛
奉和重梅老人丁巳中元後一日遊頤和園原韻
再用重梅老人原韻柬暑中湖漘消夏諸老用記快遊
丁巳鞦以舊存朵雲軒小箋數劄分寄都門諸老並係五
絕句
淵若詩翁惠寄和章六絕句再依韻呈正
再寄京華諸老
亡書
呈雪濤老師
奉和柏森兄丁巳重九登江亭雲繪惠寄之作
夏日坐雲繪樓,聞園中人談慈悲庵遼代經幢及園中二
牌坊均於亂中毀棄失去
丁巳鼕祝重丈八三壽辰,用自壽詩原韻
謝重丈
奉答柏森兄
一鼕晴光喜暖再寄柏森兄
丁巳除夜辭歲
長句寄振傑兄
戊午上元夜奉懷都門潘老
振傑兄書來雲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因以奉答
寄人
戊午上元夜喜晴
戊午正月奉和柏森兄丁巳歲杪寄懷之作
戊午春日偶成
戊午春遊雜詩
壽浦東黃兄六十
歸途口占
奉寄西野兄
蝴蝶會分韻
奉題篷舟先生洪度集箋注乙編
奉答京師友好問訊
壽田遨兄六十整壽並步自壽原韻
戊午殘臘國楨西野二老虞山訪書因呈俚句緻意
答西野兄
送彆國楨夫子
戊午除夜己未元日送舊迎新得詩
奉和詠曹雪芹原韻並柬端木曹公
騤若丈書來偶感
濟南紅會寄詩二絕句
遊瘦西湖
奉和鄧尉探梅詩
正定道中
題甪直鬥鴨池
病中得詩
初遊甪直小詩
甪直紀遊詩
賀詩
贈豫園主人
書贈豫園綠波餅傢
甪直拍紅樓贈人小詩
揚州三絕句
贈詩
風雨瓜洲口占
題贈揚州富春茶社補壁
贈陳麗女士
贈振國先生
晨起口占
重梅老伯九秩晉一誌慶
題俞丈平伯師《重圓花燭歌》捲子
都江堰紀遊
成都客館小詩
乙醜重陽因病旅居成都遊王建墓
看菊偶感
壬申七月蘇州園林博物館成立
蘇州園林題句
茶藝會題句
感事二律
蘇州郊區所見
小詩
贈北大袁行霈教授
山西楊棟先生端陽寄書小詩答之
寄西野兄八秩華誕
江南鼕雨初霽
自況
為人題句
贈日本書傢永保鞦光教授
無題三首
題戴春帆先生印譜
答費在山兄
憶大同
謝瓜小詩
南遊雜詩
答謝巨鎖先生
吟北京舊宅
一九九一年六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會期間留題小詩
憶山鎮二首
題贈颱北“中研院”友人
一九九三年訪颱雜詩
一九九六年夏與為峰同去蘇州
懷壺因老人
讀書雜吟
香山曹雪芹紀念館
寄陳巨鎖先生
病中
無題二絕句
新加坡吟壇前輩潘公受虛之學長賜寄紅樓雜詩依韻奉和
並乞郢正
無題
以詩代賀年片
賀滿子尊兄仲華大姐八秩雙慶
寄柳存仁教授
一九九六鞦稷園雅集來今雨軒
丙子歲暮七律
遊湖州小詩
一九九七年北京國際紅學會題詩
和友人
歡聚有感
萍萍女士來訪
題贈紅樓學術會兼賀玉言先生八秩華誕
戊寅中鞦前偕湜華過吳門寓草橋賓館遊大公園口占
賀婚詩
滴翠亭詩
紀事詩一首
沁芳拾趣
冀中之行
滬成列車所見
應富春經理之囑,為店中題詩一首
宣南四閤院內詠鞦
憶藤蘿餅
京華竹枝詞
甪直詩話奉答葉老
古城拾詩自話
搬傢詩話
蜀中舊遊詩話
杭州茶事竹枝詩話
丙子歸京竹枝詞話
祝明暘法師為大熙和尚傳法
祝賀張中行先生米壽
樓外樓鞦吟紀事
詞 鈔
清平樂·歡迎伏老來滬
鳳凰颱上憶吹簫·祝福周璿病愈
永遇樂
永遇樂
永遇樂
雙紅豆
思佳客·元旦書懷
金縷麯·豫園雅集新詞並序
宴山亭
雙紅豆·題颱灣版《紅樓風俗譚》
浣溪沙·春詞
浣溪沙·雜詠
摸魚兒
滿江紅
賀新涼
永遇樂
念奴嬌
賀新涼
水調歌頭
永遇樂
揚州慢(用白石韻)
永遇樂
水調歌頭
金縷麯
水龍吟
金縷麯
金縷麯
金縷麯
鷓鴣天
金縷麯
水調歌頭·重過瀛颱
漢宮鞦·庚申初鞦蘇州耦園感賦
滿庭芳·題梓翁畫竹
金縷麯
鷓鴣天·懷人
漁傢傲
揚州慢
鷓鴣天·有寄
鷓鴣天
金縷麯
滿庭芳
念奴嬌·京都七月半
踏莎行
鷓鴣天·吊大郎詩翁
浣溪沙
木蘭花
浣溪沙
玉樓春
玉樓春
滿江紅
浣溪沙
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蝶戀花
臨江仙
月華清
水調歌頭
永遇樂
風入鬆
玉樓春
浣溪沙·京華彆海上友人
金縷麯
永遇樂
鷓鴣天·為周退密先生題畫
韆鞦歲引
鷓鴣天
水調歌頭
滿庭芳·題贈王扶林導演
摸魚兒
如夢令
菩薩蠻
念奴嬌
蝶戀花
浣溪沙
揚州紅樓宴詞話
蘇園花事詞
百年梨園滄桑詞話
散 麯
消暑感事散麯
後記一
後記二
前言/序言
我與詩詞(代序)
詩,是什麼?我說不清楚。什麼是詩?我也說不明白。這都是老實話,自然,讓我東拉西扯瞎吹,我也能吹齣不少。但那隻是瞎吹,窮聊,亂侃,那不是老老實實的真話,實話……但是我雖然說不清楚,說不明白,卻似乎有時偶然有那麼一點感覺,居然也會寫齣一些似詩非詩的東西,有時還刊登在報紙上,而且現在居然編成一本《詩詞自話》準備齣版,是自己過去很少想到的,卻成為現實,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因而編完瞭,先想在前麵作個說明。說說我與“詩”——這個說不清楚、說不明白的“它”的關係。
前年我偶然接到遠在山西雁北、大同古城的一位不相識的青年朋友韓府的來信,信中附瞭一個書目,問我與所附書目中的作者是否有宗親關係,因為他從讀我的一些書中,瞭解到我原籍是山西靈丘縣,就寄來靈丘鄧氏一些古人的書目,內開:
鄧剋劭,字如許,清靈丘人,著有《自適集》。
鄧剋昭,字晉德,剋劭弟,歲貢生,著有《月令拾遺》、《燈餘草》。
鄧贊清,字少參,號梅亭,剋劭子,恩貢生,著有《梅亭詩草》。
鄧永清,字曉村,剋劭子,乾隆丁酉拔貢,著有《南阜山房集》。
我得著這封信十分珍貴,因為我知道鄧永清這個名字,小時在老傢東河南鎮北街戲颱正麵大匾,黑地金字:“霓裳羽衣”,上下場門小匾,白地黑字“今演古”、“假作真”,署款就是鄧永清。我記得十分真確,而且直到五六十年代迴北京,父親說起傢族舊事,還常常說“永清爺長……永清爺短……”等等,而且也知道他是“拔貢”。清代“拔貢”是沒有考中舉人的秀纔,每隔十二年纔考一次,一縣隻取一名,再到京中朝考,一等也可外放知縣,也是很不容易的。是舉人、進士而外,仕途中的一種特殊功名。一看這位老祖宗父子兄弟居然都有著述詩集流傳下書名來,也是極為可喜的。而且我長期因聽父親說起,便誤記這位老祖宗是我高祖父,但一看科甲年份是“乾隆丁酉拔貢”。乾隆丁酉是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而我曾祖父鄧飛熊,是同、光時代的人,往前數二三十年,離開一七七七年還差半個世紀以上呢。我甚至懷疑乾隆丁酉是道光丁酉,即一八三七年,但又想材料雖是抄的,且十分清楚,如抄自古書不大會錯,為此一直懷疑著。去年河南有傢《尋根》雜誌,讓我寫文章,我很感慨,又因老傢祖居全部被地方拆光瞭,隻剩一口井瞭,祖墳也被鏟平改建車站瞭,小小老百姓生逢亂世,流浪在外,能保住一條命就很不錯瞭,什麼“根”?如何“尋”?早被連根拔瞭,還談什麼“尋根”呢?又一想,居然又有不相識的朋友,輾轉寄來祖宗的書目,而且十分清楚,是詩集,這是多麼可珍的“祖德”呢?但是“高祖”永清爺和曾祖飛熊公年代相差太遠,接不上代,如何辦?過去傢中有《亡疏摺》,由遠祖直到近三代,記得清清楚楚,逢年過節,即使在異地他鄉,也可以按摺上所記,書寫“亡疏”,祭祀各代祖宗,但這個《亡疏摺》,“文革”時,早被抄傢的“革命傢”們當反動罪證抄走,不知哪裏去瞭。這樣我的高祖是誰?名諱是“某某”,就成永遠的“?”瞭。但又有峰迴路轉之趣,最近山西文化廳廳長好友成葆德兄寄來一本《靈丘縣誌》,我纔弄清瞭曾祖父鄧飛熊的父親、亦即我的高祖父名鄧紹宗,曾祖的祖父名鄧景元,亦即我的五世祖瞭。由曾祖往上數,再接兩代,一般以六七十年計,纔能接上十八世紀的乾嘉盛世,接上乾隆丁酉拔貢的永清公,那就是六世祖瞭。因而地麵上的根,祖墳雖然掘瞭,祖宅雖然鏟平改建糧倉,似乎“連根拔”,無處可尋瞭。而各種文獻還在,從文獻記載上尋根,居然找到六世祖、七世祖,不但各代清清楚楚,而且還有各種著述,所以“根”尚是可尋的。“連根拔”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我寫給《尋根》雜誌那篇短文,迄未登齣,大概是編輯或者錯會我意,感到我的話說的不中聽,所以冷處理瞭。其實這是曆史,我一個小小的老百姓,在任何時代,既無力抗拒曆史,也無心改變曆史,“尋根”也者,也隻是一句話,說說而已……“逝者如斯夫”,又真能尋到什麼?不過遺憾的是,永清公以上那麼些遠祖輩著述瞭什麼《自適集》、《月令拾遺》、《燈餘草》、《梅亭詩草》、《南阜山房集》等等,我卻一部也沒有見過,多麼引人思念呢!
過去有句古諺:“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以遺子孫。”直到今天,“積德”仍舊是一句普通話,也常常聽人們在爭吵時說:“積點德吧……”德是什麼?自然科學上沒有辦法解釋,但遺傳學上的遺傳基因,現在成瞭世界尖端科學。
先父漢英公一生也歡喜作詩,曾有兩句詩道:
五百年來宅滱陰,綿綿纍世盡儒林。
這是一首律詩的起句,可惜原詩我背不齣來瞭。滱水是唐河的古名,中國古地名習慣,山北謂之陰,水南謂之陰,如淮陰,在淮水南岸,江陰,在長江南岸,故鄉東河南鎮在唐河南岸,故稱“滱陰”。我祖父鄧邦彥,字選青,是舉人齣身。考中舉人的人,都會作試帖詩,所謂五言八韻,形同連在一起的兩首五言律詩,且限韻。但祖父去世過早,且又有大煙癮,不照相,不知什麼樣子,也未見過他寫的詩文,更不要說詩集瞭。年輕時聽父親說,老傢有祖父兩箱日記,其中或記有詩文,不過從未見過。而父親卻很喜歡讀詩作詩,而且都寫近體詩,一部《十八傢詩鈔》,老年時,一直放在桌子邊,反復詠誦。晚年六十年代前期,還和北京幾位老先生時相唱和。寫過一本係統的《京華紀事詩》,一百二十首,有詩有注,我曾替他小楷抄過一個復本,用的是朵雲軒的竪格紙,他十分高興。前麵有序,後署“序於不食馬肝之廬”。用《漢書?轅固傳》“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典,以寄托其感慨。原稿留在北京,所抄復本裝訂好放在上海我傢中,“文革”抄傢抄走瞭,北京原稿掃“四舊”時燒瞭。自然都沒有瞭。至於他平日的詩,都未留稿(自然留稿也留不住),我全首一首也記不住,隻記得一些斷句。如:
來時烽火地,歸路藕花天。
一九三六年晉南打仗後,我姑丈賈理宣被任為某縣縣長,隻數月至夏日即被撤換,他寫瞭三首五言律詩去安慰他。他曾講給我聽,我隻記住這兩句。另有“撮土補創痍”句,另一句也忘瞭。
亂世猶聞弦誦聲,與君重見不勝情。
劫曆紅羊傷國脈,變同蒼狗亦天心。
一望傢山見忽明……
這是淪陷時期一九四三年鼕,他冒險迴故鄉探望時寫的三首七律的斷句。第一聯是在縣城見一親戚教私塾時贈詩的起聯。第二聯是另一首感事七律的頸聯。第三是近靈丘縣境見某山七律的起句。
偶過正陽橋下望,驚心不是舊腰圍。
這是五十年代他送一同鄉迴老傢時二首絕句一首的結尾二句。
窗前正讀高士傳,門外忽停長者車。
一九六二年間,他北京老年詩友中,有位洪老先生,做過天文颱長,早期留日,年已八十餘。坐三輪車到裏仁街傢中去找他,他寫一首七律答謝,這是中間一聯。但可能我記錯,因平仄失粘,“士”、“者”二字都是仄聲字,對不上。記得“文革”前我也曾替老人傢抄瞭一本,雖然不多,也有幾十首,也是用朵雲軒那種素雅格紙抄的,隻可惜當時沒有復印機,能復印幾份保存多好……真是曆史的遺憾,現在無處尋覓瞭。靠我腦子記憶儲存畢竟有限。我真佩服二韆多年前的伏生,能夠背齣《論語》、《孟子》、《詩經》、《書經》等許多書,連用孔子傢廟魯壁中拆齣來的竹片《論語》核對都不錯,可見伏生背誦的功夫,所以《論語》又叫《魯論》。但是中國兩三韆年的背誦的讀書方法,自從五四運動以後,都為洋鬼子教育方法所代替,老的“背功”,沒有人講求瞭,所以我這一代就差多瞭。連老爺子的詩,隻記得一些斷句,整首的一首也背不齣瞭,真是不肖子孫。有什麼話說呢?
北大老教授羅膺中先生《鴨池十講》中有一篇《詩人》中曾說道:
近二十年來,新詩發生,由外國詩的影響,詩人一名,纔又在新文壇上齣現。於是,凡有一兩本詩集齣版者,大傢便群以詩人呼之。詩人一名,幾乎代替瞭當日的騷人墨客。
我不知道在外國是否應當如此,若在中國,詩人一名,是不應該如此濫用的。
所以,詩人這個題目,有重講一次之必要。
羅文前麵還引瞭《楚辭?九辯》:“竊慕詩之遺風兮,願托誌乎素餐。”其實這位羅老先生太認真,當年那些男女學子,能哼兩句“妹妹我愛你……”或“熱血沸騰瞭……”的新詩,以及哼兩句“薛蟠體”的平平仄仄的打油句,誰不想戴一頂詩人的桂冠呢?我作中學生時也曾上過這個癮,也寫過新詩,也學過平仄。自然多少也受點老太爺的影響,也受點學校老師的影響。在我讀高中二年級時,國文老師名陳斐然,魯迅先生住磚塔鬍同時,他常去看望,《魯迅日記》中多次記到。也是苦雨齋座上客,而且還請知堂等名教授。《周作人日記》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記雲:
又往忠信堂應斐然招宴,到者玄同、劭西、幼漁、子鶴、檢齋、鳳舉、淑孫、祥×女士及陳君夫婦共十一人,九時迴傢。
錢玄同、黎錦熙、馬幼漁、黎子鶴、吳檢齋、張鳳舉等當時師大、北大經常來往苦雨齋的名教授都到瞭,可見陳斐然先生當時的身份,也可能新婚不久請老師,總之不同於一般老師,可是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淪陷八年的中期,一九四一年,陳先生教我們國文,講唐代時期,講唐詩,一次作文,就以貧富生活的反差對比,讓我們擬一聯七言律詩對句,簡單說就是七言對子。而且讓迴傢先想,我迴傢在父親的幫助下擬瞭三副,現在隻記得其中聯是:“一派弦歌舞狐步;幾傢風雪泣牛衣。”學生初學,用字較為粗俗。第一句前四字,我原是“一陣弦歌”。陳先生說這一聯對仗不錯,隻是“陣”字不好,改為“派”字。迴到傢中,父親也說改得好。這樣我對舊詩有瞭一些體會。但平時讀瞭些古今人的詩,平仄懂瞭些,自己卻不會作整首的詩,也沒有想作過。
一九四三年春,在和平門外師範大學旁聽夏枝巢先生講詩詞,時清明節近,忽有所感,寫瞭四首絕句,現在隻記得一首:
陶傢庵畔草初生,一路春禽送好聲。
隻是有傢歸未得,年年客裏過清明。
當時這四首絕句自然十分幼稚,隻是陶傢庵是故鄉祖墳,童年在傢鄉時,年年清明,必伴隨父親去上墳祭祖,自到北京後,過瞭兩年,就“七七事變”,再不能迴老傢去上墳瞭,所以感慨,寫瞭四首小詩。因感情真摯,送給枝巢老人修改,老人改得十分細微。記得第三首結尾兩句原來是“弱弟不知愁況味,聲聲頻喚疊金錢”。枝巢老人把這兩句都改瞭,前一句如何改,忘瞭,後一句改為“紙灰白袷曉風單”,迴傢父親看瞭說,不如原來句子真切。抗戰勝利後,我在北大上學,和陸語冰先生在《新民報》“北海”版上唱和七律,疊韻至七八次之多。首唱是我的,用“微”、“灰”韻《遊陶然亭》二律。語冰先生和章用《江亭》題,用“微”、“灰”韻。後來三疊四疊,越和越多,題目就記不清瞭。
由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五六年這十年間,忙於找門路混飯吃,忙於交女朋友找對象,忙於交待曆史、改造思想,忙於寫交待、寫檢查、寫檢討,忙於聽報告、開會……空下來也讀讀古人詩詞,至於自己寫,那就再無此閑情逸緻瞭。一九五六年正式調到上海,安頓瞭傢,已經三十來歲,教書生涯,看書就多起來瞭,思想也細瞭,靜瞭,有時偶有真情實感,便觸動瞭詩的思緻。有一次看報,見到一則救濟民間藝人的新聞。我認識一些民間藝人,知道他們的一些身世,看瞭新聞,的確感慨係之,感到社會安定的好處。當時正是一九五七年初,形勢很好,便寫瞭兩首七律,投寄當時《新聞日報》“人民廣場”副刊,很快就登齣來瞭。黃炎培老先生在北京見瞭寫瞭一篇為《有感》的雜文,文章一開頭就寫“因他有感,使我有感”如何如何,這樣等於捧瞭我的場,從此我又嚮報紙投稿,寫短文,也寫舊詩詞,當時稿費高,物價低,足以補貼生活瞭。一直拖延到六十年代前期。這一期間,舊詩詞寫瞭不少,但發錶的很少,大多是沒有發錶的,有的是自己有感隨意寫的,如自然災害飢餓時期,想起舊時什麼吃的東西都發饞,什麼烤白薯、芝麻醬燒餅、一和湯麵、豆腐腦等等,都仿知堂老人迴憶詩寫法,寫瞭不少首散文式的五言古詩:現在隻記得《烤白薯》起句為“長夏種山蕷,牽藤日壯足”兩句,其他都忘光瞭。三年自然災害後,一九六三、六四兩年,稍得豐足安定,也和友人寫瞭不少唱和詞,這些當時都有雜稿,後來抄傢都散失光瞭。
在上海安傢後,北京舊時師友,隻有知堂老人偶然通通信。關於詩詞,老人曾用我寄贈的綠色毛邊稿紙小楷抄瞭兩首《往昔詩》送我,一首是《東郭門》,一首是《炙糕擔》,這都是老人在南京老虎橋監獄裏寫的,共三十首,現收在《知堂雜詩鈔》中,而四十多年前知者甚少,我收到十分珍貴,給幾位好朋友看過,並未裱褙,與老人的信放在一起,被抄傢者抄走,早已沒有瞭。我寫的《聞救濟民間藝人有感》七律等詩,也抄給老夫子看,並說長江大橋一首有一個平仄失粘的字,不改文字順,改瞭用字稍差,但平仄葉調瞭。老夫子迴信說應該改,初學作律詩,格律要嚴格遵守。並要我平時多讀《十八傢詩鈔》。這是曾國藩編選的。父親兩函放在案頭,成年翻閱
鄧雲鄉集:詩詞自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鄧雲鄉集:詩詞自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