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邓云乡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3-29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83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989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邓云乡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4
正文语种:中文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文史大家邓云乡一生诗词作品的汇集。作者以诗为史、以诗为传,记录了他的社会交游和那个时代的风物人情,可以说是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的所思所想。

内容简介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
  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一生诗词作品的汇集。分为诗、词、曲三部分,内容具有史料价值,是研究邓云乡先生唱和交游的重要资料,也是其心灵吉光片羽的留痕。

作者简介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红楼风俗谭》、《水流云在书话》等。

目录

我与诗词(代序)
诗 钞
闻救济民间艺人有感
赋得“万里长江第一桥”
雨后中山公园看芍药
江湾杂事诗
长兴岛围垦杂咏
陶然曲
后陶然曲
屋漏口占
潭柘寺银杏树
里仁街家居早秋
秋日小诗
秋日过法源寺
秋日吴门访西野翁归后又寄诗
题赠《北方论丛》五周年
壬戌除夕抒怀
奉蘧常夫子命为拟书法四绝句
春日与从周教授访龙华寺和喻蘅兄诗
吴门挂单竹枝词
吴门之春吟草
八三年南京红会杂诗
乙丑元旦书红二律
恭贺俞平伯师
寄重梅仁丈
梓翁修豫园东园成为一放歌
水仙花开
移居杂诗
延吉新居杂诗
豫园雅集周年诗话
国庆四十周年感赋
扬州纪事诗
痛悼平伯老师
秋园观画诗
京华行纪
一九九一年杨浦公园菊展
看《皇城根儿》有感
红楼宴新咏
海天诗柬
奉和《梦迢迢》新剧上演佳什呈杜宣学长
题《水流云在杂稿》
并州吟
访台诗选抄
看中央电视台《三国》连续剧试放
海盐纪行
第七届豫园雅集感赋
悼亡诗话
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帅百岁诞辰纪念诗
雪诗四十四韵
春柳词
寄二弟
丙辰岁末则夫兄银川归来诗以慰之
诲余兄书来抄寄都门诸老新作因呈四律
读重丈题雪涛老人画牡丹诗感赋长句寄呈二老并乞
小幅牵牛
奉和重梅老人丁巳中元后一日游颐和园原韵
再用重梅老人原韵柬暑中湖漘消夏诸老用记快游
丁巳秋以旧存朵云轩小笺数札分寄都门诸老并系五
绝句
渊若诗翁惠寄和章六绝句再依韵呈正
再寄京华诸老
亡书
呈雪涛老师
奉和柏森兄丁巳重九登江亭云绘惠寄之作
夏日坐云绘楼,闻园中人谈慈悲庵辽代经幢及园中二
牌坊均于乱中毁弃失去
丁巳冬祝重丈八三寿辰,用自寿诗原韵
谢重丈
奉答柏森兄
一冬晴光喜暖再寄柏森兄
丁巳除夜辞岁
长句寄振杰兄
戊午上元夜奉怀都门潘老
振杰兄书来云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因以奉答
寄人
戊午上元夜喜晴
戊午正月奉和柏森兄丁巳岁杪寄怀之作
戊午春日偶成
戊午春游杂诗
寿浦东黄兄六十
归途口占
奉寄西野兄
蝴蝶会分韵
奉题篷舟先生洪度集笺注乙编
奉答京师友好问讯
寿田遨兄六十整寿并步自寿原韵
戊午残腊国桢西野二老虞山访书因呈俚句致意
答西野兄
送别国桢夫子
戊午除夜己未元日送旧迎新得诗
奉和咏曹雪芹原韵并柬端木曹公
骙若丈书来偶感
济南红会寄诗二绝句
游瘦西湖
奉和邓尉探梅诗
正定道中
题甪直斗鸭池
病中得诗
初游甪直小诗
甪直纪游诗
贺诗
赠豫园主人
书赠豫园绿波饼家
甪直拍红楼赠人小诗
扬州三绝句
赠诗
风雨瓜洲口占
题赠扬州富春茶社补壁
赠陈丽女士
赠振国先生
晨起口占
重梅老伯九秩晋一志庆
题俞丈平伯师《重圆花烛歌》卷子
都江堰纪游
成都客馆小诗
乙丑重阳因病旅居成都游王建墓
看菊偶感
壬申七月苏州园林博物馆成立
苏州园林题句
茶艺会题句
感事二律
苏州郊区所见
小诗
赠北大袁行霈教授
山西杨栋先生端阳寄书小诗答之
寄西野兄八秩华诞
江南冬雨初霁
自况
为人题句
赠日本书家永保秋光教授
无题三首
题戴春帆先生印谱
答费在山兄
忆大同
谢瓜小诗
南游杂诗
答谢巨锁先生
吟北京旧宅
一九九一年六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汉学会期间留题小诗
忆山镇二首
题赠台北“中研院”友人
一九九三年访台杂诗
一九九六年夏与为峰同去苏州
怀壶因老人
读书杂吟
香山曹雪芹纪念馆
寄陈巨锁先生
病中
无题二绝句
新加坡吟坛前辈潘公受虚之学长赐寄红楼杂诗依韵奉和
并乞郢正
无题
以诗代贺年片
贺满子尊兄仲华大姐八秩双庆
寄柳存仁教授
一九九六秋稷园雅集来今雨轩
丙子岁暮七律
游湖州小诗
一九九七年北京国际红学会题诗
和友人
欢聚有感
萍萍女士来访
题赠红楼学术会兼贺玉言先生八秩华诞
戊寅中秋前偕湜华过吴门寓草桥宾馆游大公园口占
贺婚诗
滴翠亭诗
纪事诗一首
沁芳拾趣
冀中之行
沪成列车所见
应富春经理之嘱,为店中题诗一首
宣南四合院内咏秋
忆藤萝饼
京华竹枝词
甪直诗话奉答叶老
古城拾诗自话
搬家诗话
蜀中旧游诗话
杭州茶事竹枝诗话
丙子归京竹枝词话
祝明旸法师为大熙和尚传法
祝贺张中行先生米寿
楼外楼秋吟纪事
词 钞
清平乐·欢迎伏老来沪
凤凰台上忆吹箫·祝福周璇病愈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双红豆
思佳客·元旦书怀
金缕曲·豫园雅集新词并序
宴山亭
双红豆·题台湾版《红楼风俗谭》
浣溪沙·春词
浣溪沙·杂咏
摸鱼儿
满江红
贺新凉
永遇乐
念奴娇
贺新凉
水调歌头
永遇乐
扬州慢(用白石韵)
永遇乐
水调歌头
金缕曲
水龙吟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鹧鸪天
金缕曲
水调歌头·重过瀛台
汉宫秋·庚申初秋苏州耦园感赋
满庭芳·题梓翁画竹
金缕曲
鹧鸪天·怀人
渔家傲
扬州慢
鹧鸪天·有寄
鹧鸪天
金缕曲
满庭芳
念奴娇·京都七月半
踏莎行
鹧鸪天·吊大郎诗翁
浣溪沙
木兰花
浣溪沙
玉楼春
玉楼春
满江红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蝶恋花
临江仙
月华清
水调歌头
永遇乐
风入松
玉楼春
浣溪沙·京华别海上友人
金缕曲
永遇乐
鹧鸪天·为周退密先生题画
千秋岁引
鹧鸪天
水调歌头
满庭芳·题赠王扶林导演
摸鱼儿
如梦令
菩萨蛮
念奴娇
蝶恋花
浣溪沙
扬州红楼宴词话
苏园花事词
百年梨园沧桑词话
散 曲
消暑感事散曲
后记一
后记二

前言/序言

  我与诗词(代序)
  诗,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什么是诗?我也说不明白。这都是老实话,自然,让我东拉西扯瞎吹,我也能吹出不少。但那只是瞎吹,穷聊,乱侃,那不是老老实实的真话,实话……但是我虽然说不清楚,说不明白,却似乎有时偶然有那么一点感觉,居然也会写出一些似诗非诗的东西,有时还刊登在报纸上,而且现在居然编成一本《诗词自话》准备出版,是自己过去很少想到的,却成为现实,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因而编完了,先想在前面作个说明。说说我与“诗”——这个说不清楚、说不明白的“它”的关系。
  前年我偶然接到远在山西雁北、大同古城的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朋友韩府的来信,信中附了一个书目,问我与所附书目中的作者是否有宗亲关系,因为他从读我的一些书中,了解到我原籍是山西灵丘县,就寄来灵丘邓氏一些古人的书目,内开:
  邓克劭,字如许,清灵丘人,著有《自适集》。
  邓克昭,字晋德,克劭弟,岁贡生,著有《月令拾遗》、《灯余草》。
  邓赞清,字少参,号梅亭,克劭子,恩贡生,著有《梅亭诗草》。
  邓永清,字晓村,克劭子,乾隆丁酉拔贡,著有《南阜山房集》。
  我得着这封信十分珍贵,因为我知道邓永清这个名字,小时在老家东河南镇北街戏台正面大匾,黑地金字:“霓裳羽衣”,上下场门小匾,白地黑字“今演古”、“假作真”,署款就是邓永清。我记得十分真确,而且直到五六十年代回北京,父亲说起家族旧事,还常常说“永清爷长……永清爷短……”等等,而且也知道他是“拔贡”。清代“拔贡”是没有考中举人的秀才,每隔十二年才考一次,一县只取一名,再到京中朝考,一等也可外放知县,也是很不容易的。是举人、进士而外,仕途中的一种特殊功名。一看这位老祖宗父子兄弟居然都有著述诗集流传下书名来,也是极为可喜的。而且我长期因听父亲说起,便误记这位老祖宗是我高祖父,但一看科甲年份是“乾隆丁酉拔贡”。乾隆丁酉是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而我曾祖父邓飞熊,是同、光时代的人,往前数二三十年,离开一七七七年还差半个世纪以上呢。我甚至怀疑乾隆丁酉是道光丁酉,即一八三七年,但又想材料虽是抄的,且十分清楚,如抄自古书不大会错,为此一直怀疑着。去年河南有家《寻根》杂志,让我写文章,我很感慨,又因老家祖居全部被地方拆光了,只剩一口井了,祖坟也被铲平改建车站了,小小老百姓生逢乱世,流浪在外,能保住一条命就很不错了,什么“根”?如何“寻”?早被连根拔了,还谈什么“寻根”呢?又一想,居然又有不相识的朋友,辗转寄来祖宗的书目,而且十分清楚,是诗集,这是多么可珍的“祖德”呢?但是“高祖”永清爷和曾祖飞熊公年代相差太远,接不上代,如何办?过去家中有《亡疏折》,由远祖直到近三代,记得清清楚楚,逢年过节,即使在异地他乡,也可以按折上所记,书写“亡疏”,祭祀各代祖宗,但这个《亡疏折》,“文革”时,早被抄家的“革命家”们当反动罪证抄走,不知哪里去了。这样我的高祖是谁?名讳是“某某”,就成永远的“?”了。但又有峰回路转之趣,最近山西文化厅厅长好友成葆德兄寄来一本《灵丘县志》,我才弄清了曾祖父邓飞熊的父亲、亦即我的高祖父名邓绍宗,曾祖的祖父名邓景元,亦即我的五世祖了。由曾祖往上数,再接两代,一般以六七十年计,才能接上十八世纪的乾嘉盛世,接上乾隆丁酉拔贡的永清公,那就是六世祖了。因而地面上的根,祖坟虽然掘了,祖宅虽然铲平改建粮仓,似乎“连根拔”,无处可寻了。而各种文献还在,从文献记载上寻根,居然找到六世祖、七世祖,不但各代清清楚楚,而且还有各种著述,所以“根”尚是可寻的。“连根拔”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我写给《寻根》杂志那篇短文,迄未登出,大概是编辑或者错会我意,感到我的话说的不中听,所以冷处理了。其实这是历史,我一个小小的老百姓,在任何时代,既无力抗拒历史,也无心改变历史,“寻根”也者,也只是一句话,说说而已……“逝者如斯夫”,又真能寻到什么?不过遗憾的是,永清公以上那么些远祖辈著述了什么《自适集》、《月令拾遗》、《灯余草》、《梅亭诗草》、《南阜山房集》等等,我却一部也没有见过,多么引人思念呢!
  过去有句古谚:“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直到今天,“积德”仍旧是一句普通话,也常常听人们在争吵时说:“积点德吧……”德是什么?自然科学上没有办法解释,但遗传学上的遗传基因,现在成了世界尖端科学。
  先父汉英公一生也欢喜作诗,曾有两句诗道:
  五百年来宅滱阴,绵绵累世尽儒林。
  这是一首律诗的起句,可惜原诗我背不出来了。滱水是唐河的古名,中国古地名习惯,山北谓之阴,水南谓之阴,如淮阴,在淮水南岸,江阴,在长江南岸,故乡东河南镇在唐河南岸,故称“滱阴”。我祖父邓邦彦,字选青,是举人出身。考中举人的人,都会作试帖诗,所谓五言八韵,形同连在一起的两首五言律诗,且限韵。但祖父去世过早,且又有大烟瘾,不照相,不知什么样子,也未见过他写的诗文,更不要说诗集了。年轻时听父亲说,老家有祖父两箱日记,其中或记有诗文,不过从未见过。而父亲却很喜欢读诗作诗,而且都写近体诗,一部《十八家诗钞》,老年时,一直放在桌子边,反复咏诵。晚年六十年代前期,还和北京几位老先生时相唱和。写过一本系统的《京华纪事诗》,一百二十首,有诗有注,我曾替他小楷抄过一个复本,用的是朵云轩的竖格纸,他十分高兴。前面有序,后署“序于不食马肝之庐”。用《汉书?辕固传》“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典,以寄托其感慨。原稿留在北京,所抄复本装订好放在上海我家中,“文革”抄家抄走了,北京原稿扫“四旧”时烧了。自然都没有了。至于他平日的诗,都未留稿(自然留稿也留不住),我全首一首也记不住,只记得一些断句。如:
  来时烽火地,归路藕花天。
  一九三六年晋南打仗后,我姑丈贾理宣被任为某县县长,只数月至夏日即被撤换,他写了三首五言律诗去安慰他。他曾讲给我听,我只记住这两句。另有“撮土补创痍”句,另一句也忘了。
  乱世犹闻弦诵声,与君重见不胜情。
  劫历红羊伤国脉,变同苍狗亦天心。
  一望家山见忽明……
  这是沦陷时期一九四三年冬,他冒险回故乡探望时写的三首七律的断句。第一联是在县城见一亲戚教私塾时赠诗的起联。第二联是另一首感事七律的颈联。第三是近灵丘县境见某山七律的起句。
  偶过正阳桥下望,惊心不是旧腰围。
  这是五十年代他送一同乡回老家时二首绝句一首的结尾二句。
  窗前正读高士传,门外忽停长者车。
  一九六二年间,他北京老年诗友中,有位洪老先生,做过天文台长,早期留日,年已八十余。坐三轮车到里仁街家中去找他,他写一首七律答谢,这是中间一联。但可能我记错,因平仄失粘,“士”、“者”二字都是仄声字,对不上。记得“文革”前我也曾替老人家抄了一本,虽然不多,也有几十首,也是用朵云轩那种素雅格纸抄的,只可惜当时没有复印机,能复印几份保存多好……真是历史的遗憾,现在无处寻觅了。靠我脑子记忆储存毕竟有限。我真佩服二千多年前的伏生,能够背出《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等许多书,连用孔子家庙鲁壁中拆出来的竹片《论语》核对都不错,可见伏生背诵的功夫,所以《论语》又叫《鲁论》。但是中国两三千年的背诵的读书方法,自从五四运动以后,都为洋鬼子教育方法所代替,老的“背功”,没有人讲求了,所以我这一代就差多了。连老爷子的诗,只记得一些断句,整首的一首也背不出了,真是不肖子孙。有什么话说呢?
  北大老教授罗膺中先生《鸭池十讲》中有一篇《诗人》中曾说道:
  近二十年来,新诗发生,由外国诗的影响,诗人一名,才又在新文坛上出现。于是,凡有一两本诗集出版者,大家便群以诗人呼之。诗人一名,几乎代替了当日的骚人墨客。
  我不知道在外国是否应当如此,若在中国,诗人一名,是不应该如此滥用的。
  所以,诗人这个题目,有重讲一次之必要。
  罗文前面还引了《楚辞?九辩》:“窃慕诗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其实这位罗老先生太认真,当年那些男女学子,能哼两句“妹妹我爱你……”或“热血沸腾了……”的新诗,以及哼两句“薛蟠体”的平平仄仄的打油句,谁不想戴一顶诗人的桂冠呢?我作中学生时也曾上过这个瘾,也写过新诗,也学过平仄。自然多少也受点老太爷的影响,也受点学校老师的影响。在我读高中二年级时,国文老师名陈斐然,鲁迅先生住砖塔胡同时,他常去看望,《鲁迅日记》中多次记到。也是苦雨斋座上客,而且还请知堂等名教授。《周作人日记》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记云:
  又往忠信堂应斐然招宴,到者玄同、劭西、幼渔、子鹤、检斋、凤举、淑孙、祥×女士及陈君夫妇共十一人,九时回家。
  钱玄同、黎锦熙、马幼渔、黎子鹤、吴检斋、张凤举等当时师大、北大经常来往苦雨斋的名教授都到了,可见陈斐然先生当时的身份,也可能新婚不久请老师,总之不同于一般老师,可是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沦陷八年的中期,一九四一年,陈先生教我们国文,讲唐代时期,讲唐诗,一次作文,就以贫富生活的反差对比,让我们拟一联七言律诗对句,简单说就是七言对子。而且让回家先想,我回家在父亲的帮助下拟了三副,现在只记得其中联是:“一派弦歌舞狐步;几家风雪泣牛衣。”学生初学,用字较为粗俗。第一句前四字,我原是“一阵弦歌”。陈先生说这一联对仗不错,只是“阵”字不好,改为“派”字。回到家中,父亲也说改得好。这样我对旧诗有了一些体会。但平时读了些古今人的诗,平仄懂了些,自己却不会作整首的诗,也没有想作过。
  一九四三年春,在和平门外师范大学旁听夏枝巢先生讲诗词,时清明节近,忽有所感,写了四首绝句,现在只记得一首:
  陶家庵畔草初生,一路春禽送好声。
  只是有家归未得,年年客里过清明。
  当时这四首绝句自然十分幼稚,只是陶家庵是故乡祖坟,童年在家乡时,年年清明,必伴随父亲去上坟祭祖,自到北京后,过了两年,就“七七事变”,再不能回老家去上坟了,所以感慨,写了四首小诗。因感情真挚,送给枝巢老人修改,老人改得十分细微。记得第三首结尾两句原来是“弱弟不知愁况味,声声频唤叠金钱”。枝巢老人把这两句都改了,前一句如何改,忘了,后一句改为“纸灰白袷晓风单”,回家父亲看了说,不如原来句子真切。抗战胜利后,我在北大上学,和陆语冰先生在《新民报》“北海”版上唱和七律,叠韵至七八次之多。首唱是我的,用“微”、“灰”韵《游陶然亭》二律。语冰先生和章用《江亭》题,用“微”、“灰”韵。后来三叠四叠,越和越多,题目就记不清了。
  由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五六年这十年间,忙于找门路混饭吃,忙于交女朋友找对象,忙于交待历史、改造思想,忙于写交待、写检查、写检讨,忙于听报告、开会……空下来也读读古人诗词,至于自己写,那就再无此闲情逸致了。一九五六年正式调到上海,安顿了家,已经三十来岁,教书生涯,看书就多起来了,思想也细了,静了,有时偶有真情实感,便触动了诗的思致。有一次看报,见到一则救济民间艺人的新闻。我认识一些民间艺人,知道他们的一些身世,看了新闻,的确感慨系之,感到社会安定的好处。当时正是一九五七年初,形势很好,便写了两首七律,投寄当时《新闻日报》“人民广场”副刊,很快就登出来了。黄炎培老先生在北京见了写了一篇为《有感》的杂文,文章一开头就写“因他有感,使我有感”如何如何,这样等于捧了我的场,从此我又向报纸投稿,写短文,也写旧诗词,当时稿费高,物价低,足以补贴生活了。一直拖延到六十年代前期。这一期间,旧诗词写了不少,但发表的很少,大多是没有发表的,有的是自己有感随意写的,如自然灾害饥饿时期,想起旧时什么吃的东西都发馋,什么烤白薯、芝麻酱烧饼、一和汤面、豆腐脑等等,都仿知堂老人回忆诗写法,写了不少首散文式的五言古诗:现在只记得《烤白薯》起句为“长夏种山蓣,牵藤日壮足”两句,其他都忘光了。三年自然灾害后,一九六三、六四两年,稍得丰足安定,也和友人写了不少唱和词,这些当时都有杂稿,后来抄家都散失光了。
  在上海安家后,北京旧时师友,只有知堂老人偶然通通信。关于诗词,老人曾用我寄赠的绿色毛边稿纸小楷抄了两首《往昔诗》送我,一首是《东郭门》,一首是《炙糕担》,这都是老人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写的,共三十首,现收在《知堂杂诗钞》中,而四十多年前知者甚少,我收到十分珍贵,给几位好朋友看过,并未裱褙,与老人的信放在一起,被抄家者抄走,早已没有了。我写的《闻救济民间艺人有感》七律等诗,也抄给老夫子看,并说长江大桥一首有一个平仄失粘的字,不改文字顺,改了用字稍差,但平仄叶调了。老夫子回信说应该改,初学作律诗,格律要严格遵守。并要我平时多读《十八家诗钞》。这是曾国藩编选的。父亲两函放在案头,成年翻阅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民俗大家邓老的作品集全部收入,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

这个书很好哦,大家都要读,大家可以买来看一看。

评分

很好的书籍啦,期待下次购买啦。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牌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

评分

    吴藕汀先生自幼家道殷实,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但成年之后,太半人生处动荡之世,个人命运便如一叶处江流之中。即便如此,先生仍能保持“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独立”,这于生者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孤灯夜话》是吴藕汀先生的又一本随笔集。由于时代的原因,先生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写在烟盒纸上,或小学生的方格本上,字体大小不一,他人难以辨认,整理这些文字的繁重任务,大部分由其哲嗣吴小汀先生承担。小汀先生说:“先父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曾表示,就这样随意地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为尊重藕公的想法,保持作品原貌,编辑只根据文字量的多少简单分了九卷,修正了一些整理稿中明显的错讹文字,通过查询相关资料补充了一些整理稿中缺失的文字。《夜话》内容涉及金石书画、版本考据、填词赋诗、种药养虫、人物故实、京昆弹词、社会变迁,可谓琳琅满目。文字处处见性情,像日记,又像时评。面对这样一位知识渊博又有真知灼见的文化老人,就如同坐拥一座格调不俗、藏品丰富的图书馆,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打开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

评分

邓先生的经典之作,版本好,内容实。

评分

文史大家邓云乡一生诗词作品的汇集。作者以诗为史、以诗为传,记录了他的社会交游和那个时代的风物人情,可以说是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的所思所想。

评分

古代诗词,一直是很美的东西。

评分

很满意的购物经历 即使配送环节出现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京东的售后。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邓云乡集:诗词自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