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互联网+时代,中西合璧
破解颠覆式创新的组织密码 内容简介
旨在不断开拓新市场空间的“蓝海战略”,宣告了当今企业创新管理的重点所在:不能仅仅从“产品”或“技术”的角度,而是要关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联动模式,形成对创新的整体认识,而其终的指向应该是市场需求。这样的成果,往往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者一人的创造天才,更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一种“创新领导力”,以搭建起一个使“创新金三角”——用户、员工、战略联盟通力协作的平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企业创新的真正落脚点,常常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而今天的创新管理呼唤一种将用户当作“完整的人”的人文主义视角。对于创新的执行离不开组织内部的管理与创新员工的培养,这要求领导者能够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流程,营造适合员工创新的组织文化,以激发员工的“团商”;行业同盟的新视角则往往能使企业跳出陈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强强联手也会使企业实现共赢。为了解开创新领导力的密码,《创新+法》在论述这些洞见的过程中结合了来自国内外企业前沿的创新实践案例。
作者简介
王玥,KeyLogic(凯洛格)创始人、总裁,组织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专家。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等多家媒体设有专栏,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组部培训中心等知名教育机构的客座教授,长期为数家知名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顾问。
KeyLogic(凯洛格)是国内教育培训界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专业公司,是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等一系列全球教育机构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率先进入职场在线教育领域并获得千万美元投资。
王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创业活动,是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成员,并在北京大学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创业与创新课程以及创业孵化器导师。
王玥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后在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进修。
潘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MediaLab)的博士生和人类动力学(HumanDynamics)小组的助理研究员。在此之前,他从清华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士学位。他曾经就职于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他的研究方向是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他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分析来自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平台和金融交易的海量数据,模拟个人和群体行为,并以此为信息传播、城市规划和金融市场提供新的创新科技、视角和方法。他在社交媒体分析、基于手机移动数据的行为分析和金融交易员行为分析上发表过重要成果。他在许多学术刊物(包括《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
潘巍获得过清华大学毕业论文奖,在本科期间,他的研究成果便发表在人工智能的国际刊物上。他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获得了助理教学奖。2009年,他和他的团队赢得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年度研究大奖(NetworkChallenge),并且受邀为美国国防部和政府应急部门讲学。他获得了IBM的“新兴多媒体领域杰出领袖”称号,在世界大数据社交网络学术会议NetSci上获得佳论文奖,同时也是2011年美国ID3个人数据设计与隐私组织的院士(Fellow)。他的研究被许多主流媒体报道过,包括TechnologyReview、NewYorkTimes、NewScientist、TheAtlantics、CNN、ACMTechNews、《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新闻早报》等。
精彩书评
★有关“创新”的书籍看了一些,枯燥的理论和生涩的技术词汇总让人头疼。《创新+法》却令我体验到读小说般的轻松,而引入的嘉宾讨论环节又给我很大启发。
——曹汐
《中外管理》杂志总经理 ★王玥兄是我认识的管理顾问朋友中,少有的活在未来而不是活在过去的一位。未来来得太快,还基于过去思考耕耘已经不够。组织为什么需要《创新+法》,因为这才是通往未来的船票。
——申音
NTA创新传播创始人,《怪杰》互联网真人秀出品人 ★反者道之动。自然万物都随时化转流动。创新密码,聚焦并不一定抓得住,必须内求生命觉醒,从而跳出方外,方可看到转瞬万变的真实,挣脱束缚,抓住当下生生不息的本真。这样一个内外拉伸跳转,在《创新+法》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王育琨
知名管理学家
北京地头力机构创始人 ★这是一个“不创新则死掉”的时代,近几年不断倒下的全球名企一遍遍验证着这一道理。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的工厂而言,要转型成为经济强国,创新是核心的问题。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推出一两款新产品,关键是管理思维的全面转型,是持续地跳出“舒适圈”。《创新+法》是对中国企业出路的系统探索,是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探索。
——魏彩虹
美世咨询合伙人,美世大中华区领导力业务负责人 ★移动互联网降低了人际联结成本,包括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成本、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结成本和企业外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成本。三种成本降低的相对程度不一样,所以有可能给一些行业的产业组织方式带来一些深刻的变化。《创新+法》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值得广大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密切关注。
——肖知兴
领教工坊创始人,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企业持续发展有三个发动机,即市场驱动、创新驱动和领导力驱动。《创新+法》的主要特点是视野国际化、理论有高度、案例接地气、阅读很享受!对于当下中国很多处于颠覆性创新环境中的行业和企业而言,《创新+法》也许可以帮助它们的企业家打开全新的思路。
——徐中
博士,北京智学明德国际领导力中心主任 ★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创新+法》帮助我们梳理创新思路,建立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并从创新实践中获益。我所了解的王玥正是一位创新型的领导者,新的精彩即将蓄势在路上,我期待着创新密码!
——赵光明
国资委培训中心处长 目录
赞誉
序一
序二
“颠覆创新”这一关
颠覆创新,组织越大越颤抖
轰动性赌局背后的巨大潜流
嘿店,请一定要成功
颠覆性创新产生的两个基础变量
“柯达之殇”会不会大面积发生
大组织的创新绊马索
颠覆性创新产生的四个关键特点
“颠覆测试框架”
“移动互联时代的克氏曲线修正”
颠覆性创新的三种战法
应对颠覆性创新必须破解的三个组织密码
密码代号:UX(User-Driven Experience)用户驱动的设计
密码代号:CO(Crossover &Open; Platform)跨界思维与开放平台
密码代号:ID(Inno-Dynamics)创新团队动能
领导者:破解组织创新能力密码的核心
破解UX密码:用户心声激活创新力量
创新已经进入人性深水区
把用户当作“完整的人”
小心用户建议的陷阱
从“倾听”到“感知”
你好,人类学家
关注完整的人
划过心灵痕迹的产品—产品中的人文精神
像蘑菇一样思考
创新的工具箱之生活扫描仪SCAN
迭代,快速地迭代
破解CO密码:跨界思维与开放平台
平台时代的诱惑
跨界创新,从时尚到必须
富士:跨界创新,成功转型
跨界创新,考验的是组织能力
腾讯:最可怕的“模仿者”
耐克:交叉创新后的爆发
破解ID密码:创建团队动能
发挥组织创新的五点劝诫
激发员工的“团商”
让创新DNA渗入组织肌体
爆发式:飞龙在天
凝聚式:见龙在田
收敛式:亢龙有悔
融合式:打造美第奇团队
让创新从文到化
创新文化的几个关键词
“冒险”文化
“顾客”文化
“多元化”文化
“学习”文化
领导者:破解组织密码的核心
极强的质疑精神
QBQ的习惯与空杯心态
学会问正确的问题
工具: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创新领导者的跨界思维
包容骇客
骇客很可能是企业的创新先锋
骇客的三种品质
让骇客能在你的组织中生存
逐浪“风暴眼”与酸性测试—创新风险的管理能力
逐浪“风暴眼”:如何跳出创新的危险漩涡
创新酸性测试—刮掉那些创新的泡沫
瞄准月球,收获群星—创新不惧怕失败
即使你偏离了月球,也会发现群星
不必追求完美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洞察人的情感,创造一个人的亿元奖金战场 美国小伙子Scott Delong在清晨五点准时爬起了床,就像很多著名大媒体的首席编辑一样,开始用他独特的眼光选择“稿件”。昨晚睡觉前,他在脑子里已经初步对几个选题有了判断,好像在梦里他和自己又讨论了几次,最后选择了四篇文章(准确地说是用一系列生动的图片、视频加文字穿起来的故事)发表在了他的个人网站ViralNova上。其中一篇讲的是一个名为Owen的7岁男孩,因患有Schwartz—Jampel综合征(又称软骨营养障碍性肌强直,患者成为侏儒,具有肌无力症状)而自闭,然而一只叫Haatchi的狗改变了他。看着Owen快乐地躺在Haatchi的肚子上看电视,Haachi的尾巴不停摇动的画面,相信每个读者都会为画面下面的一段话点个赞:“在这一刻,两个孤独的灵魂紧紧地绑在一起,成为永不分开的朋友。” ……
前言/序言
我和潘巍在清华大学都属于特别“能折腾”的学生,不过我们是两种类型。我在大学时代就开始琢磨创业,别人天天泡图书馆看各种微积分参考书,我也天天泡图书馆。只不过,虽然我学的是汽车工程,却在图书馆拼命找各种创业和管理的书籍看。其中,《蓝血十杰》今天依然对我影响深刻。再后来,我又在学校参与创业协会,自己和朋友们搞各种创业项目。毕业工作几年后,我就回归了我的“初心”,踏上了一条没有终点的创业之路。这一路的风景比我想象的还要绚丽,机缘巧合,最终我进入了企业咨询培训领域,有机会为中国各个领域里面最领先的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我和我的合伙人创办的KeyLogic公司,幸运地成为了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企业学习业务以及欧美多家顶级教育培训机构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这样的机遇让我们能够站在最高处看风景,也能感到这些企业家的寒意。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一个组织一旦大起来,想不停
地顺应潮流、转型变革、顺风而行太不容易了。就这样,我们陪着一个又一个的客户度过他们的创新变革之旅,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把心得沉淀成一篇篇文章,发表在一些商业媒体上。更幸运的是,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和最年轻的创业团队失掉纽带,无论是清华大学的各种创业大赛,还是我们隔壁北大的一些创业大赛,我都仗着资历一直担任个评委的角色。一边和可能是行业里最大体量的公司如国航、腾讯、大众、施耐德做各种创新变革的研讨,一边与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创业团队讨论未来,让我收获颇丰。十几年的创业心路也让我有资本作为一个创业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去思考一个组织的创新和变革。
认识潘巍是因为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个朋友说咱们校友有个牛人,他在MIT轻松赢取了FBI设立的数万美元奖金,据说当时FBI的车包围了他的实验室,把导师都吓了一跳。潘巍是典型的清华学霸,在牛人尽出的清华园里傲视群雄,后来更是轻松考取连美国最聪明的工科脑袋都不敢申请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创办人就是鼎鼎大名的世界级计算机大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大多数中国人知道他是因为他借了一笔钱给当时的一个MIT中国留学生归国创业,那个留学生叫张朝阳。潘巍成了这个实验室的骄傲。毕业后,潘巍也开始尝试创业,做了一家公司,在华尔街提供数据发掘相关的服务。我们相识后特别投缘:我去波士顿就拉上他和他的太太一起吃龙虾、喝啤酒、乱吹牛;他回国开会、探亲也一定会路过北京,专门到我家里聚一聚。一来二去我们就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中西合璧,打通中美创新的思想通道,把我在中国做的创新实践和美国在发生的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写一些东西。这个想法得到了《中欧商业评论》潘东燕主编和《商学院》石丹女士的大力支持,他们鼓励我们在《中欧商业评论》和《商学院》上写专栏。由于有了这两位大人物的定期鞭打,我们两个无论多忙,每个月的月初都得拼命地写稿交租,怕的是两位严苛的主编打来催稿电话。这一写就将近两年,不知不觉间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一些思考和思维框架。我利用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等讲堂授课研讨的机会,把我们的思考、观察拿出来和各个行业里面顶级的管理者碰撞,寻求反馈,又有更多的收获!
这本书凝结了很多人的努力。感谢潘巍和我的家人,我们二人在写作的两年中分别成功升级为父亲!特别感谢过去两年多参加我“创新密码”讲座的数十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你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思想火花!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林启贤,他为我们做了很多文字的整理工作!感谢和我一起创业的KeyLogicer们,是你们共同的努力才有了这本书中实用案例的产生!
王玥
2015年1月于北京
创新+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创新+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