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试图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来解释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强调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的交叉,帮助你回答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疾病的,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如何保持和促进健康。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共有十一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与健康相关的概念、理论;二是健康的促进与保持,特别突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三是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求概念清楚明白,科学准确,层层深入;理论的来龙去脉要清晰,既有历史的来源,又有前沿的展望,既有优点的描述,又有不足的分析,在每章的开头要有本章提要,在最后要提出新的问题与思考供学生扩展学习;在剖析健康与疾病的原因时,我们要求由点到面,从史到今,从具体的案例中提出促进和保持健康的对策,对策针对表现与原因,以方法、程序、规范的方式来叙述,使读者感到可操作且具有有效性;同时我们要求注重应用性和前沿性,采用“生活中的心理学”及“扩展阅读”等板块,吸收健康与心理相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力保证阐述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机制,为有志于从事健康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视界,而且更加强调心理学相关技术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具体操作和临床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冯正直,基础心理学博士,博士后。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理卫生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军队心理服务组长,重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会和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重点科研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SCI、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和专著9部;担任副主编的教材18部、参编专著11部。曾被评为“中国心理学会先进工作者”,获得“军队院校育才金奖”、“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军队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2次。
戴琴,应用心理学硕士、博士。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全军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赴日本圣隶克里斯托弗大学短期学习。2011年参加学校“苗圃工程”,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学习研究1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及校级课题多项:在Neuroscience,ClinicalNeurophys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心理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共29篇;出版专著(任副主编)1部,参编专著6部;其系列研究“护理行为构成与评估”荻2005年总后医疗成果三等奖。曾被评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主要研究领域为抑郁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第二节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健康与健康状况评估
第二章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行为形成理论
第二节 行为变化理论
第三节 健康教育理论
第四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第三章 应激与健康
第一节 应激概述
第二节 生活事件
第三节 中介机制
第四节 应激应对
第四章 人格与健康
第一节 A型人格
第二节 B型人格
第三节 C型人格
第四节 D型人格
第五章 职业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选择与压力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与工作成瘾综合征
第三节 职业效能感
第六章 婚恋家庭与健康
第一节 恋爱及性心理
第二节 婚姻
第三节 家庭
第七章 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休闲
第三节 睡眠
第四节 运动
第八章 社会文化与健康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社会转型
第三节 信息网络
第九章 患者心理与干预
第一节 患病与患者角色
第二节 患者常见心理
第三节 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第十章 特殊患者心理问题与调适
第一节 艾滋病
第二节 癌症
第三节 慢性病
第四节 疼痛
第五节 精神疾病
第六节 临终患者
第十一章 成瘾行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烟瘾
第三节 酗酒
第四节 药物依赖
第五节 网络成瘾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
我们可以把防御机制的类型分为五大类。
①逃避机制。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御,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到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御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
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并抑制到潜意识里去,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否定(denial)。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的地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譬如,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巨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退化(regression)。退化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的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潜抑(Latent inhibition)。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
②自骗机制。此类防御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以下我们详细阐明,明白了,可以协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背后动机。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表现出,便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相反的。例如,一位继母根本不喜欢丈夫前妻所生之子,但恐遭人非议,乃以过分溺爱、放纵方式来表示自己很爱他。反向行为,如使用适当,可帮助个体在生活中的适应;但如过度使用,不断压抑自己心中的欲望或动机,且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轻者不敢面对自己而活得很辛苦、很孤独,过度使用则将给自己带来严重心理困扰。在很多精神病患者身上,常可见到此种防御机制被过度使用。
……
前言/序言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 [Health Psycholog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 [Health Psychology]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 [Health Psychology]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健康心理学/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心理学系列教材 [Health Psycholog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